(一)客家文化与广西社会的物质文明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山岭连绵,岭谷相间,“喀斯特”(岩溶)广布,自然环境恶劣,垦地稀少,到处是茫茫的荒原。经过南明政权的抗清战争和“三藩之乱”,广西作为主要战乱之区,赤地千里,满目疮痍。清政府入关之后,为了安抚流民,尽快恢复社会生产,出台了一系列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对“无主荒田”,准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地”,作为己业。而且对新垦土地给以留用免予“征收钱粮”的优惠待遇。又由于清政府实行禁海政策,清初,闽、粤等沿海省区以及江西各地的客家人大量进入广西,开垦荒地,安家立业,为广西大地的绿化、耕地的垦辟、社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广西“休恬安养,生齿蕃盛,村落错居,寒暑应侯,近郡皆同中土”。[6]
这些变化与大量客家移民的开发大有关系,在官方文献、地方志书、客家人的谱牒中都有记载。如桂中《象县志》提到象州昔日是“满目篙莱”的旱地荒土,经过客家移民的开发,“已渐变水田”。桂南《防城县志》提到经过“射耕人”(客家移民)的开发“县境之田亩日辟,农业顿为之改观”。广西的自然条件非常复杂,有限的生产资料又早被土著占据。客家人为何能在广西站稳脚跟,又为何能推动广西生产力的发展?除了凭借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客家社会提倡“勤俭耐劳、诚信睦邻”是其中重要原因。因为在开发山区的过程中,面临险恶的自然环境,层峦叠嶂,毒蛇猛兽出没,为了生存立足,他们需要有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深谙中华文化精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的客家人素来特别能吃苦耐劳,每天披星戴月地在田间工作,晚饭后还要劳作一二小时才休息,周年如一日,毫无偷懒。广西客家社会有句俗话:“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并编有歌谣教育子孙:“勤俭丰足之家,耕读兴家之基。勤俭定能立业,奢侈导致贫困。春日一刻千金,季节绝不饶人……兴家如针挑土,败家如水洗尘。用物检点节约,破裂要多费神。房屋田地再多,乱用不久必贫。宁可自食其力,不能坐食山空。”客家人意识到,“勤俭耐劳”是生存的根本保证,也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资源短缺的地区必须珍惜每一份资源,并做到最大化的利用。
然而,他们也知道仅仅依靠自身努力想要谋求发展是不够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创造平等互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发展的必要人文环境,特别是身处多民系或少数民族居住为主的地方。所以,客家社会又提倡“诚信睦邻”,客家人常说“无信非君子,无义不丈夫。”把信义视为社会交往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品德,并把它作为判别君子或“小人”的价值标准。历史上的客家人被迫流落异地谋生,在政治、经济上都处于较弱势的地位。为了生存与立足,他们首先要取信于人,也需要得到朋友的信义相助,把一切损人利己、欺诈、蒙骗、陷害、背信弃义等行为看做“小人”之举,并以“亲君子,远小人”[8]这一古训作为座右铭。客家人对待邻居做到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尊重彼此、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共同发展。“勤俭耐劳”加“诚信睦邻”,使客家人能够迅速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与土著居民一起创造物质财富,达到共赢。如广东兴宁人刘弼一,乾隆年间迁入马平基隆村后,因为村邻人排外,合议不让卖土地给外来人,刘弼一没有耕地,但他自强不息,依靠饲养鸡鸭开基立业,同时努力与当地居民沟通、协调,“三年之后,村人皆知我忠厚善良,敬而无失,恭而有礼,排难解纷,方得邻里相交,让卖田地。”刘弼一得到当地居民的信任,过上了比较安定康乐的生活。[9]
客家先民迁徙入桂,多是只身或单家独户而来。以农为本,各业并举,是广西客家人经济生活的主轴。广西商业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客家人的作用不可低估。在广西有客家人的地方,基本都有定期的集市,客家人称之为“圩”。民间有句俗语:“客家人创圩,广府人旺圩。”说的是客家人经商不避偏远,不择地域,经营成圩市,然后才有广府人的“旺圩”(扩大集市规模)。客家人热心商业,有商品意识和拼搏精神,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积累较大的财富。在钟文典教授的《广西客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实例:客家人在广西平果创建圩市以后,始终掌握当地的商业经营权。“文革”期间,经商者被强制下放到农村劳动,商店被迫关门。客家人却暗地里在农村饲养禽畜出售。“文革”以后,客家人纷纷回到圩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工、贸、商并举,远走宾阳、田东、百色等地,大展宏图,领先成为“万元户”者不少。广西贵港木格镇也有类似情况,“文革”期间被拉上台批斗示众的23个商人中,有18个是“客家佬”,改革开放以后,重新进入木格镇商业领域,带头发家致富的,仍旧是这些“客家佬。”[10]
客家人对商业的热心与执著,源于客家文化对物质追求的肯定,这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重农轻商”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震惊世界的“太平天国起义”由客家人发起,起义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旧有土地所有制,从中可以看出,客家人毫不掩饰对更好的物质生活追求。这也是客家文化对自然人性的肯定,对生命个体的物质要求给予正视。
客家社会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培养了客家人的商业素质,进入变化莫测的商海后能够做到沉着镇定,目光长远,开拓进取,在广西诞生了许多客商传奇。广西科宝公司、沙龙纸业公司、云南传承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联(南宁)投资公司董事张国兴和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张国兴被称为“频创‘广西之最’的客家儒商”。他是广西第一个从日本引进最先进的彩色冲印设备的商人,把以前需要几天才能冲印出来的黑白照片变成了几十分钟就能冲印出的彩色照片,他也是广西最先开创生活用纸品牌——“沙龙纸巾”的商家,他同时也是广西培养老板人数最多的民营企业“校长”。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他带出了六十多位老板,其中有近三十位百万富翁,近十位千万富翁,如好友缘酒家、永恒婚纱、巴黎婚纱的老总黄虹就是其中之一。[11]晏平从2005年到玉柴集团任职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确立玉柴核心理念“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经营思想“卓越品质,国际玉柴”。坚持走绿色工业发展之路,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创新,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2008年玉柴战胜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实现销售收入209.88亿,同比增长14.32%,从规模到管理实现了“三年再造一个玉柴”的目标。2009年,晏平带领玉柴团队苦练内功、抢抓市场,销售收入达271.97亿元,同比增长29.58%,柴油发动机产销量突破67万台,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在2010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榜上,玉柴集团排名第227位,比2009年度排名上升38位,成为2010中国企业500强收入增长最快的百家企业之一。玉柴品牌价值超过80亿元,在2010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中名列109位。正如晏平所说:2011年恰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欣逢玉柴建厂60周年,集团正式吹响向“十二五”千亿迈进、首战跨越400亿元规模的号角。动人心魄的时刻已经来临,催人奋进的乐章已经奏响,全体玉柴建设者厉兵秣马,踏上征程,迈向千亿第一春。[12]
客家大县广西博白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据考证,早在宋代,博白的民间编织工艺就已闻名。1979年秋,来自博白的两套精美芒编工艺品在广交会上大放异彩,引来外商一片赞叹和大量订货,从此博白芒编工艺品在国内外声名鹊起,并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如今,芒编产业已发展成博白的支柱产业之一,博白也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编织工艺品出口基地。目前,全县编织企业近400家。芒编产品的品种发展很快,已由当初的芒编逐渐发展到目前的以芒、竹、藤、木、草、纸绳、金属等为主要原料的混编工艺品,品种达上万种。仅2009年,该县编织业产值达10.9亿元,从事编织加工业的农民达20多万人,人均编织收入1000多元,成为客家人“指间飞舞的财富”。[13]
客农、客商、企业家,共同为推动广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带动了广西各地农、工、商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广西社会的物质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