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一个中国理念,追求民族共融

重一个中国理念,追求民族共融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维护国家秩序:重一个中国理念,追求民族共融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很早就出现“爱国如家”[19]的记载。在抗争中,客家人善于团结其他民族成员,一起为维护国家秩序的和谐作出努力。其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基石,同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是一次民族共融的实践。
重一个中国理念,追求民族共融_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

(一)维护国家秩序:重一个中国理念,追求民族共融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很早就出现“爱国如家”[19]的记载。客家先人多数是在外族入侵时被迫南迁离开中原人文荟萃的家园的,他们备尝颠沛流离之苦,因而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极为敏感和关注。他们的灵魂深处蕴涵着不妥协、不受辱、不甘被奴役的反抗精神,怀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日本人山口县造高度赞扬客家人,认为“他们原有一种自信与自傲之气,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至南方,因此,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一支民族都强,是永远不会被征服的……”[20]

广西北流市刘氏客家在2002年12月修订《翰堂刘氏族谱》中明确规定“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准危害国家”、“要维护社会稳定”。无论何时地,客家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具有超越其他民系的大局感和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这是一种“主人公”的姿态,自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自觉地维护社会各个民族群体之间关系的平衡。清末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举凡上帝教的创建与发展,金田起义的酝酿到成功,太平天国的政治与社会理想,以及太平天国的文献用语、服饰制度等,几乎无一不与客家人有着密切关系。”[21]

客家以“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又深谙佛道精神,并不是一个好战的民系。客家人之所以起义反抗,在于客家社会对国家秩序和谐的重视与维护。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在于清末,当时国家土地兼并严重、政治黑暗、自然灾害频繁、战争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致使外患内忧加剧,国家政权岌岌可危。客家人深刻的敬祖宗崇根本的故土情节以及华夏一体的国家意识,无法容忍那些侵略中国、分裂中国、噬食中国的行为。对于严重破坏国家秩序和谐、阻碍国家正常发展的行为,客家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抗争到底。在抗争中,客家人善于团结其他民族成员,一起为维护国家秩序的和谐作出努力。太平军从永安古苏冲突围时,得到武宣东乡上武兰村壮族农民的配合;挥师北上经过各地瑶族山区时,宣传天兵与瑶胞“都是自己人”,同时还颁布禁令:“瑶家草屋木房易着火,千祈要小心火烛。”深得瑶族人民的欢迎和支持;太平天国运动将领石达开率十万大军由鄂入川时,得到矮寨的苗族人民赠送大量粮食和草药;太平军进入鄂西和川东时,许多土家族青年毅然加入太平军。[22]尽管起义运动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但此次起义给腐朽的清政府以致命一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其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基石,同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是一次民族共融的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