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护邻里秩序:重和睦相处原则,实施文化互动
客家人与邻里相处,力求和睦,原因在于客家是饱经忧患,祖祖辈辈颠沛流离的移民。他们渴望得到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谋取温饱的生活保障,因此客家人非常重视邻里关系的和谐。为维护邻里关系的和谐,他们一方面勇敢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艰难的社会环境,以诚信为本,崇真务实,勤俭持家;另一方面,他们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乐于与当地人平等交流,善于向当地人(不同民族)学习,争取思想文化平等互动。前文提到的《威武郡廖氏家史》九条族规中要求族人做到“邻里相依,异姓相助,团结友爱。”就是无条件平等尊重他人,消除不同民系成员之间陌生感,身体力行“四海之内皆兄弟”[23]的古训。客家人不仅尊重他族信仰,而且是发自内心地接受他族信仰,贺州八步区都江盘古庙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盘古是瑶族同胞的始祖大王,贺州市八步区的都江盘古庙的墙壁上刻着盘古大王神像,以及迎神转座建醮捐资的人名,这其中除了有瑶人,还有客家人、壮人,本地人、湖南人等。更有意思的是古盘庙的建筑是客家特色的一排三间,中厅全部敞开的传统房屋形式,而且正面内墙上画着一条黄色长龙,庙内神像中,除供奉盘古大王神像外,还有客家供奉的观音、八仙等23位神像,足见其他民族对客家文化的接受与亲近。同时客家入乡随俗,不仅尊重他族习俗,而且参与其中,现今广西客家各地都有“二次葬”的习俗,但北方的汉族(最忌挖祖坟)是没有这个习俗的,可见“二次葬”是汉族客家先民在迁入广西的过程中受他族影响而形成的。客家人奉行“和为贵”,即使与当地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争斗,客家人也能够不计前嫌,争取双方尽快和解。如广西贵县的“土”、“客”在经历咸丰年间大规模的“土来械斗”后,马上订立了《来土既合定章》,追溯“械斗频年,既田地之多荒,并行人之绝迹”的可怕恶果,决定“以前互相仇杀,并抢掠牛马及焚毁房屋各件,两造概行解释,罔念前仇。”[24]
正是由于客家人重视邻里秩序的和谐,客家才能够在保存好自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互动,尊重他族文化,吸收他族文化,同时秉承“和为贵”的原则,积极构建一个和谐的族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