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尊习俗
有客谚:“进屋要问人,入庙要拜神。”这并不是简单的要获得神灵的保佑,而是在尊重对方时连同其信仰的神灵一并尊重。来自中原人文荟萃的客家人梳理出人际交往的一条规律:越是对对方所爱或所崇拜的事物表示真诚的欣赏和喜爱,就越容易产生共鸣,获得对方的接纳和认可。神灵崇拜是各族群最为神圣的信仰世界,客家族群不仅尊重他族的信仰,并且真诚地“进庙拜神”,甚至在原住居民自愿离开之后,仍然敬奉不辍,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族际交往法则。在广西博白县客家社区,原为瑶族先民百越的居住地,有许多称为“盘古”的社坛。盘古是瑶族同胞的始祖大王,但庙的建筑却是客家人的一排三间,内墙画有一神龙。庙里供奉的有盘古大王,有观音、八仙等32位神像。在原居民自愿迁离该地之后,博白客家人仍不改其名,不变其俗,四时依礼祭祀,至今仍不断——无怪乎客家族群容易得到原住居民的接纳。
客家人常说:“入山随曲,入乡随俗”,“出门认路,入乡问俗”。参与他族习俗是尊重原住居民的重要方式,作为外来人的客家族群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漂亮。他们延用当地人的特色饮食,参与他们的节庆活动,如祭盘王、抢花炮、歌节等。其中一些习俗后来成为客家民俗的有机部分,如丧葬习俗中的二次葬(北方汉人忌“挖祖坟”)和买水浴尸习俗等。客家族群还善于利用当地习俗积极改善与当地人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是广西桂平市蒙圩镇的四月社习俗。该镇的原住民是壮族,在客家人未迁来之前,当地壮族有四月做社敬虫王,祈求社王和虫王驱虫杀虫保丰收的习俗,从四月初三到十二,各村屯依次做社敬虫王。每至其日,做社的村屯必热情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吃社”。即使与主人根本不认识,只要是“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主人同样热情接待。客家人迁入之后迎合这一习俗,一方面积极前往当地村屯“吃社”,借以沟通感情;另一方面亦自己做社,并主动延请当地居民来吃社,甚至强行将过往的当地人拉入席中,共享美味与欢乐。客家人认为,“吃”能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消除隔阂。因此,他们较易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很快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起来。
儒家始祖孔子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说话,这是孔子为人处世的智慧。深谙儒家文化的客家人深知,尊重会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由尊重引来尊重。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陌生人见面,只要对方讲客家话,他们就会迅速反应:“自家人哩!”于是彼此间的陌生感马上化解,亲密感油然而生。客家人很善于将心比心,于是就有了客家俗谚:“到麻介山头唱麻介歌”,“同麻介人讲麻介话”,“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在与他族交往之时,客家人习惯给对方应有的尊重,这无疑是与人相处的一种智慧,双方更容易交流、沟通。可见,敬人如敬己,立人如立己,达人如达己。有了相互尊重,才会有融合与发展,才会有遍布世界的客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