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公信仰的和谐
从中华民族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膜拜土地,对具有无限生殖力量的“地母”敬献有加。至周代,又开始有了“社”,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得封土立社。直至宋代以前,对天地诸神的祭祀几乎只是皇室、王公、贵族的特权,而与民间百姓无关。唯有土地神是人人都可以无限亲近的神明,也唯有土地神赐予了民间看得见、摸得着的丰收,以及国泰民安。客家人对土地的崇拜,从客家民系诞生的时代开始。“伯公”是客家人对土地神的特有称号,源于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伯”为其首。可见,“伯公”是客家社会对土地神尊敬和热爱的昵称。大凡客家聚落,普遍存在着伯公信仰,“伯公”无处不在,神位处处皆有。在住屋内有镇宅土地的“龙神伯公”、“灶头伯公”、“床头伯公”;在屋外田野有“田头伯公”、“水口伯公”、“大树伯公”、“石头伯公”;祖坟旁还建造有“后土伯公”等等。
“土地伯公”的神位的设置极其简单,往往一小神龛,两边贴有对联“神恩施大化,厚德载群生",龛内常只一块石碑或木牌、红纸、石头等。客家人对住宅内所设土地伯公神位,主人们会早晚上香供茶。他们在从事生产或其他活动之前,也总要先敬土地神。如每年农事之始,首次下田时要备果品、香烛、茶水,在路边或树旁或石壁等处,祭奉土地神。播种时要在田头烧纸,禀告土地伯公,祈求鸟雀不要糟蹋谷种秧苗长得茁壮。上山打猎、建造新屋都要敬土地神。此外,出远门,无论经商、求学、出嫁,均会到伯公坛前祈佑平安顺遂;新添人丁,向伯公报到,请伯公佑护,快长快大。客家地区至今还流传着“入山先问伯公”、“伯公唔开口,老虎唔敢吃狗”、“宰猪杀羊,问过公王”等民谚。
“伯公”其实就是土地神,客家敬土地如敬神,可见客家人对土地崇拜之情。客家人这些崇拜土地的做法其实是他们崇尚自然的表现,也是他们对土地表达敬意的表现。人类是踩着土地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土地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存要素之一。尤其在农耕社会,土地还是人们一切生存资料和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离开土地,客家人将无法生存。客家人崇拜土地,希冀能和土地达到和谐,进而与自然和谐,使自己能在土地上生存发展,继而繁衍后代,保持家庭的稳定和壮大。客家人正是凭着这种崇拜土地,珍惜土地,爱护每一寸土地的思想观念,才使他们在外乡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客家对土地崇拜之情,已经内化成了一种信念。至今,这种崇拜土地的和谐观,还一直被其子孙后代延续着,且津津乐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