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影的诞生
一、视觉认知的新形式
与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不同,电影的出现几乎是有明确日期可查的。
1888年,法国人勒·潘斯用单一透镜照相机拍摄的《利兹桥所见》是至今人类所保存的最早的“动的画面”。他所拍摄的是在一座桥上行走的人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个男人烟斗里冒出的烟”。不幸的是,1890年9月16日他在转道巴黎去纽约展出他的发明时失踪。
1891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单人观看影片的“电影视镜”,并申请了专利。
1895年3月22日,法国人奥古斯都·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向朋友们演示了他们改进的“活动放映机”。这种放映机走片速度为每秒钟16格,后来成为无声影片的标准格式。
1895年12月28日上午,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10部影片,其中有后来知名的《火车到站》、《工厂大门》、《贝贝的午餐》、《水浇园丁》等。这些影片每部长约17米,放映时间为1—2分钟,全部10部影片放映一次10多分钟,每隔30分钟重新放映一遍。
1896年,爱迪生开始用他的“电影视镜”公映自己制作的影片。
电影出现的意义在于它的“活动画面”,但电影的诞生既不是一场盛典,也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电影的出现是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艺术家、幻想家共同努力的产物,更是人类对视觉盛宴的共同追求的结果。从摩崖石刻、绘画到雕塑、照片,从木偶、皮影、幻灯到诡盘、幻盘、走马盘、望远镜、摄影枪,它们既作为休闲娱乐的视觉玩具为当时的人们广泛使用,也作为纪实、认知的工具被人们探索与研制。对视觉对象的记录从手工绘制到胶片摄影,是人类视觉认知的一次飞跃,而从静态的照片到“活动的画面”则是视觉认知的一次真正的、革命性的飞跃,它提供了人类对世界感知的全新的方式,也是人类视觉认知的彻底解放。而从电影史的角度说,“活动画面”对时间与空间的处理也成为电影叙事的核心问题。
二、“视觉暂留”原理
一组拍摄在胶片上各自独立的、不连贯的影像在光源照射下,通过放映机的匀速运动,将影像投射到银幕上,形成一组连续运动的影像,这就是电影。电影成像的基本存在方式是光和影。为什么一组原本静止的影像,通过放映机的运动会形成运动的影像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视觉暂留”。
1824年,英国人彼得·马克·罗热向英国皇家学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原理》的报告。他的研究证明,人的眼睛在接受到光刺激之后,视网膜的视觉细胞已经将光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沿神经转入大脑,构成视觉,即“视后像”。这个图像在大脑中存留的时间在1/15秒到1/20秒之间。与此同时,英国人法拉第也对视觉暂留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视觉转换频率问题。他认为“外在物体映入视网膜的形象,在未消失前瞬间是和以后的映像相连的”。也就是说,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像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会继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做“视觉暂留”。人们发现,电影所表现的运动画面其实是一种“运动幻象”,只不过人的生理原因,即视觉暂留的原因在起作用,而胶片上画面依然是静止不动的。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家麦克斯·韦特海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视觉暂留”原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知觉群集的原理:当一个人注视一组图像时,只要它们在大小、形状、颜色或别的知觉特征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它们看起来就是相互关联的。1919年,在《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他对电影的视动现象和深度感按照格式塔的整体构成原理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影像的运动学和深度感不仅产生于观众的生理机制(视觉暂留),而且依赖于“特殊的内心体验”,即把各个画面组成更高层次的动作整体的心理过程。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视知觉有想象补充的功能,即“完形需要”,就是说,当一个图形出现缺口的时候,会引起视觉中一种强烈追求完整、对称、和谐的倾向。换言之,会激起一股将它“补充”或恢复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力。
因此,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些电影理论家和教育家开始对“视觉暂留”原理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对运动画面的形成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暂留”,而是“心理认同”。但这种观点似乎显得失于偏颇,关于生理与心理因素对人的视觉认知的作用,我们理应给予充分的认识。
三、基本的电影器械
电影是现代工业技术的产物。对电影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再现运动的自然形态,那就要按照一定的速度拍摄下运动形态,并以尽可能相同的速度将运动形态放映出来。但是要做到在摄、放之间的完美匹配其实是相当困难的,常常会有或快或慢的现象出现。无声片时期一般是以每秒16格的速度放映,在有声片以后,改为每秒24格,更为适合人的视觉感受力。因为声音的作用,拍摄与放映的同步性问题就特别突出出来。可见电影生产至少涉及三个最基本的器械或设备:电影胶片、连续摄影机、活动放映机。
电影的摄影影像是留影在柔软的、和纸一样可随意卷曲的、半透明的赛璐珞底片上的,这种被叫做“胶片”的物质是由亨利·雷欣巴赫于1889年为乔治·伊斯曼研制的,后者创建了著名的柯达胶片公司。雷欣巴赫在海耶特兄弟(1865)、戈特温(1888)等人发明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其核心的工作是寻找到更为快速的感光乳剂。第一个使用感光化学材料(银盐)来保留图像的是法国人约瑟夫·尼塞富尔·尼埃普斯。19世纪20年代,尼埃普斯发现如果在一个金属或玻璃盘子上涂抹一层感光化学材料,就可以把一个图像留在上面,这个方法取决于这种银盐对光的反应。但尼埃普斯在试验的过程中,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把图像保留了下来。后来,他的合作者雅克·达盖尔改进了这种方法,成功地在一个金属盘子上留下一个图像。后来人们将之称为达盖尔照相法,又称银版照相法。20世纪50年代,后来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的阿涅斯·瓦尔达拍摄了纪录影片《达盖尔照相法》。
1892年,爱迪生首先在他的“电影视镜”上使用35毫米制式的胶片,由于他的“电影视镜”是供单人观看的,这种设计更适合人的视距,于是就成为标准胶片规格。这个实验得到了伊斯曼的支持,伊斯曼原先是用70毫米胶片拍照的,爱迪生的这个制式正好是伊斯曼胶片的一半。爱迪生在每格胶片的边缘两边各打上4个孔,就可以把它装在一个星状的齿轮盘上,齿轮盘准确地把胶片送到放映机前,而不至于在卷片时发生“卡片”情况。在后来的电影发展历程中,出现了8毫米、16毫米、70毫米等多种规格的电影胶片,但35毫米至今仍是国际通用的规格。
第一个想出连续摄影的是英国摄影家爱德华·穆布里奇。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加利福尼亚前州长利兰·斯坦福请求穆布里奇拍下马在奔跑时的样子,以平息人们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马在奔跑时是否有那么一刻四蹄全部腾空离开地面?穆布里奇经过多次试验,最后在赛马道上安放了12架照相机,每架照相机都由一条绳子来引拍。当马通过照相机时,它就会绊掉绳子而使照相机曝光。这样照相机一架接着一架地曝光,就会拍出一组连续的画面。这些画面证明马在奔跑时确实有四蹄都离开地面的那一刹那。后来他用这种方法拍摄了很多动物与人类的活动,他将这些照相图像复制到玻璃片上,用灯影戏装置投射到墙壁上。这种装置被称为“动物观影机”,在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展出,获得了很高的赞赏。
但是,穆布里奇的方法实际上还是照相术,并且设备笨重,操作极不方便,不适于野外拍摄。1882年,法国科学家马莱发明了一种叫“摄影枪”的照相设备。它的样子很像一管枪,有肩托,摄影师可以扛在肩上保持稳定;装有摄影镜头的曝光装置安放在粗短的枪管里。这种装置可以在1/500秒的时间内把影像拍摄到玻璃底片上,这样马莱的“摄影枪”实际上可以做到每秒钟拍摄12个画面。美中不足的是他所使用的玻璃底片太大,换片的速度太慢。因此,伊斯曼赛璐珞胶片的出现适逢其时,1889年,马莱向人们展示了他用自己设计的照相设备和这种新式胶片以每秒20张的速度拍成的系列照片,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空中飞鸟”的连续画面。从摄影史的角度看,马莱的发明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摄影革命。
爱迪生实验室发明的“电影视镜”是一个像长方形立柜式冰箱似的大箱子,用干电池驱动,重约500磅,外面有一个2.5毫米的透镜。柜内装胶片,首尾相连,可以连续循环放映50英尺胶片的影片,其放映的速度是每秒46格。但这种“电影视镜”每次只能供一个人透过放大镜观看,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当时有不少人要求把这种单人观看的机器改造为投影机,但爱迪生认为,这样做无疑是杀鸡取蛋,只有每个好奇的顾客通过单独看片,才能挣到更多的钱[1]。事实上,他认为这种小玩意并没有多少前景,不会长期流行,即使在全世界也要不了多少。这种“电影视镜”一共生产了约1 000台,据说现在还留存了6台。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的目的是为他发明的留声机配画面,是为了促进声画技术的发展。
与爱迪生“电影视镜”的单窥方式不同,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活动电影机”是投射式。这种机器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手柄式的自重还不到16磅,适于在户内户外、台上台下、人工布景、自然环境等各种条件下拍摄,并且集拍、印、放三种功能于一体。放映速度为每秒16格,更接近每秒24格的正常速度。这种机器在送片和卷片技术上作了根本性的革命,根本打破了“电影视镜”对胶片长度的限制,为以后长篇作品的创作奠定了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这种投射式的放映方式确立了电影的群众性参与的基础。这是电影作为大众化的仪式性娱乐方式的起点,也是电影的基本特性。卢米埃尔兄弟在技术上,也在理念上为电影确立了规范,从而正式宣告了电影的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