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莱坞电影企业及制片法则

好莱坞电影企业及制片法则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电影设备的专利权冲突是从1897年爱迪生对所有竞争者以盗窃和抢劫的罪名起诉开始的。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好莱坞年轻的电影工业能力的范围。这些境遇使好莱坞求助于华尔街。在这样流水线的生产下,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很快复苏,制片人的地位也渐渐超过了导演而成为一部影片的核心人物,导演反而成了生产的执行者。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企业及制片法则

如果好莱坞电影企业没有取得一定的稳定性,好莱坞电影艺术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这种稳定的过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年代里逐渐形成的。

这不仅是由于电影设备的法律保护,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影片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关于电影设备的专利权冲突是从1897年爱迪生对所有竞争者以盗窃和抢劫的罪名起诉开始的。爱迪生把当时的阿尔麦特电影放映机买过来申请了发明权,并在胶片穿过机器时加了一个小缓冲圈来减少胶片的张力(今天所有的放映机都使用这种缓冲圈)。这个缓冲圈后来被叫做拉塔姆缓冲圈,是以早期的美国发明家伍德维尔·拉塔姆的名字命名的,他很早就在自己的摄影机里使用了这样一种缓冲圈。由于爱迪生拥有阿尔麦特放映机和拉塔姆缓冲圈的专利权,因此他控告任何使用两者的人。后来,比沃格拉夫公司购买了拉塔姆的专利权,他们又反过来控告爱迪生。于是控告和反控告在法庭上持续了10年。

这场“专利权”的战争最终造成了勉强的稳定和团结。1908年,美国主要的几家电影公司决定休战。这几家公司准备共享所有的专利权,并且把其他竞争者永远排除在电影工业之外。这些大公司——爱迪生、比沃格拉夫、维太格拉夫、爱赛娜(也就是斯普尔和安德生)、刘宾、赛利格、卡勒姆(KLM)、梅里爱和百代(后两家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制片)——组成了电影专利公司。这个公司有足够的力量来垄断电影工业,因为其中的成员拍摄了最优秀的影片。如果公司成员把影片卖给其他人,那么这家公司的成员就会被取消他们的有价值的合同。此外,如果任何影院从其他公司租赁影片,那就租不到专利公司的影片。

专门放映影片的影院,是美国电影工业稳定的真正源泉,并且成为电影工业成长的一个标志。

第一家镍币影院是于1905年在匹茨堡开设的。到1908年,也就是专利权得到解决的那一年,美国已经有几千家这样的影院。电影制片人不再把影片卖给那些巡回在各个城市、从一个游艺场到另一个游艺场的放映商了。永久性的电影院发展了一批固定的观众,这种影院经营商需要许多影片来维持住影院常客。电影工业开始之初,每部影片持续在一本胶片,一本胶片只有一千英尺左右,而一个电影节目持续一个小时,它至少需要六部一本的影片来组成一套完整的节目,所以当时的影院经营商往往是一天换两次节目。

对于这种放映体系,影院经营商需要租片,而不是购买影片。于是在制片公司和影院商,或者是放映商之间插入了一个中间人——发行商或发行交换商,他从制片商手里购买租赁影片,然后把拷贝租给影院。

当电影专利公司于1908年组成的时候,它建立了一个垄断性的交换体系来发行自己的影片,叫做通用影片公司,从而增加了它对电影工业的权力和控制。

当影院系统和影片系统逐步建立起来以后,好莱坞影片工业初现端倪。

现代企业结构作为今天大型企业集团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源自早期那些把生产过程和发行过程进行纵向整合的企业所做出的尝试。美国电影历史上第一批“大型企业”就是那些把各种发行机构和生产机构联合起来的企业,这些发行机构是市场需求的产物,而那些生产机构也是为适应标准化的生产过程而出现的。电影一旦被标准化生产就不是手工作坊的艺术,而是作为市场流通的商品,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内部化减少了货物、信息的流通成本;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产品的供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和生产能力,从而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最后,大批量的产品生产和流通也带来资金的不断流动,从而减少了工人工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的支出。天堂电影公司老板马科思·路威就公开承认:“我们在电影院卖的是电影票,不是电影。”[1]

这样庞大的电影工业在美国西海岸的阳光下扎根且不断生长,不仅为加州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更为资源匮乏的加州带来了勃勃生机。

到了20年代末,有声电影应运而生使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经历了重新洗牌的过程。当时一家影剧院为放映有声电影进行改建大约需要2.5万美元,全国共有影剧院近两万家,那么光是影剧院设备的改建就需要耗资近5亿美元,如果算上制片费的增长,这一波的洗牌大约需要12.5亿美元的投资。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好莱坞年轻的电影工业能力的范围。

另外,美国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的电影工业也带来很严重的影响。从1930年至1933年,电影工业的收入总额从原来每周的9 000万美元降至了6 000万美元,综合净利润总额损失了5 500万美元之多。30年代初期,美国各州倒闭的影院数量骤升至2 300余家,直至1935年,美国全国还在运营的影院只剩下15 300家。美国经济大萧条对于美国电影行业确实是一场浩劫,连影业巨头派拉蒙、福克斯和雷电华的财政系统都遭受了几乎全面的崩溃,而华纳兄弟影业的资产也缩水了2/3。

这些境遇使好莱坞求助于华尔街。于是,美国的电影工业与华尔街金融财团开始了紧密的合作。来自华尔街的、受过经济学理论训练的人成为影业公司的监督,会计师们极力控制原本难以控制的电影生产预算和制片成本。不仅如此,他们还很快地核算出票房收益较好的同类影片在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现金流,他们甚至直接参与到预期销售效益等一系列原本很少有人关注的细节制定中(如明星的起用和影片片名的拟定等)。电影拍摄成了最佳投资组合的标准化生产。在这样流水线的生产下,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很快复苏,制片人的地位也渐渐超过了导演而成为一部影片的核心人物,导演反而成了生产的执行者。在华尔街的严格控制下,有声电影的生产形成了一整套常规化、有预算计划、分工明确的工业生产方式,在这个制度下,电影业内部分工明确且细化。这些与艺术规律相背离,而与经济规律相契合。

到了1940年,电影业的投资已经高达20亿美元,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而且这些投资的近94%用于带有不动产性质的影院放映业而非电影本身生产的厂房和设备。在30年代中后期,当美国人平均每两周去一次影院时,影院放映业大约获取了整个娱乐行业2/3的收入[2]

很快,美国人意识到了标准化操作和为一个确定的市场系统化生产影片的需要,好莱坞也逐渐形成了它独有的制片制度。

1.极度精细的组织分工

好莱坞制片工厂时期(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制片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由编剧们按照制片人选择的故事写出文学剧本,导演们写出分镜头剧本,并送制片部门审查;拍摄阶段——在制片人的监督下由导演执行制作;组合阶段——由剪辑师完成,导演不得参与(这使影片二次创作时更为客观精炼;当然也有例外的,希区柯克就是好莱坞制片允许参与剪辑的大导演)。这种流水作业式的集成体系分工精细、明确,各部门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甚至每个部门都还再具体分工。如编剧,有专门写情节的,有专门写对话的,也有专门写戏剧噱头的,等等。精细分工的目的是让一个客观的、完美的故事能在银幕上呈现出来。

2.制片人制度

制片人在如此细致的分工制度下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如同大内总管一般。他把制作影片的所有权集中在自己手中,从题材的选择到摄制人员的确定,甚至于拍摄的角度和后期剪辑的取舍等,把影片生产的全部程序都控制起来。好莱坞一部影片的制片人是制片厂政策的执行人员,是组织和监督影片生产的管理人员,他决定着影片的摄制人员的命运。1939年好莱坞的巅峰之作《乱世佳人》就是如此,制片人塞兹尼克曾在这部影片中先后撤换了三四名导演,主演费雯丽也是在几个女星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进入剧组的。这些人员上的选择都是制片人基于票房盈利的考虑,一切以票房为标尺。

3.明星制

最早的明星制始于环球公司,由环球的制片人卡尔·赖默尔发明。他在默片时代曾发现一位名叫范兰·提的演员在死后有很多人为他送葬。此后,赖默尔便以高薪聘请当红演员以此来吸引观众。不久以后,各公司都发现观众对于某明星的喜爱可以创造更高的票房价值,便相互挖墙脚,争夺明星,明星的身价越来越高。于是,影片的制作开始围着明星转:编剧专门为明星写剧本,导演以类型化人物塑造明星,服、化、道部门全部为明星服务,影片宣传捧红明星、制造明星。最终,观众到电影院是为了去看明星,从而形成影迷群、追星族。这样对于演员的类型化、明星化其实会导致艺术创作的僵化。

从以格利菲斯为首的导演中心制到制片人中心制的好莱坞电影工业化制度其实最终是两方面的选择:一方面是观众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是电影工作者的适应。当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好莱坞的崛起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制片人制度又向更商业化的以发行人为重心的模式转化,因为发行人更易于在第一线捕捉观众的趣味喜好和审美取向。市场决定一切,这倒是好莱坞不变的宗旨。

制片人中心制的确立使电影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成就了电影业巨头们。30年代开始,好莱坞影片的生产逐渐聚拢到八家制片公司。人们把这八家分成“五大三小”,它们在长期的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相互补充。

所谓“五大”是指五家托拉斯式的电影公司,它们的影片生产、发行、放映成一条龙体系,控制了绝大多数的影院。它们发行的影片占据全国16%的首轮影院,获得行业内75%的收入[3]

1.派拉蒙公司

在著名的制片人阿尔道夫·楚克的领导下,派拉蒙很早就实行了“一揽子租片”的方法,即生产和发行(国内外租片)一条龙控制。所以派拉蒙在好莱坞黄金时期拥有全国的1 000多家影院。同时,它又拥有许多优秀的导演,其中大部分是一战后从欧洲到好莱坞发展的艺术家们,如恩斯特·刘别谦、比利·怀尔德、冯·斯登堡等。由于派拉蒙大量起用欧洲导演,而且公司对于电影发行环节特别注重,使这些导演能有较大的创作空间,所以派拉蒙的影片相对于其他几个公司更有欧洲的“作者电影”的味道。

2.米高梅公司

虽然在首轮影院数上相对低于派拉蒙公司,但是米高梅的广告语却是豪气万千:“拥有比天上星星还多的电影明星。”它的确拥有相当数量的当时最卖座的电影明星:葛丽泰·嘉宝、朱蒂·嘉伦、克拉克·盖博等。米高梅的影片讲究浪漫、热闹,场面豪华,往往耗资巨大。《乱世佳人》就是这家公司的标志性影片。

3.华纳兄弟公司

虽然在财力上不比以上两家公司,但是华纳因为经常在户外实景拍摄(当时目的是为了省钱)不自觉地获得一个“真实”的好名声。另外,由于发明了有声电影并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也为华纳赢得了声誉。

4. 20世纪福克斯公司

创始人之一是华纳兄弟的首席制片人达利·祖纳克,他曾拍摄著名的强盗片《小恺撒》,旗下拥有著名的西部片黄金组合:约翰·福特、亨利·金和亨利·方达、约翰·韦恩,以及小童星秀兰·邓波尔。它的作品以西部片、喜剧片和音乐片为主。

5.雷电华

在好莱坞工业初步形成的黄金时期,雷电华公司是由华尔街直接集资组建的。霍华德·霍克斯和威廉·惠勒等著名导演加盟了这家富有冒险精神的好莱坞另类公司。这家公司最令人难忘的影片是1941年奥逊·威尔斯拍摄的《公民凯恩》。

另外,“三小”虽然年产量并不算少,也有一些成功的影片,只是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具有风格化了。当然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昨天的小企业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1.环球公司

曾经在20年代叱咤风云,而在30年代工业体制逐步形成的时候沦落到小公司的队伍中去。它的主要影片在城郊的普通影院放映,没有进入大公司垄断的院线,不过在欧洲建立了一些放映网络。著名的影片有《西线无战事》、《德拉库拉》和《木乃伊》等。

2.哥伦比亚公司

这家小公司出品了电影史上浪漫喜剧影片的不朽之作——由克拉克·盖博主演的《一夜风流》。这部机智、幽默、妙趣横生的影片几乎囊括了当年全部主要的奥斯卡奖项,由此开辟了好莱坞新的喜剧类型。1991年,哥伦比亚被日本索尼公司收购,开辟了新的电影事业。

3.联艺公司

严格来说,联艺不是一家制片公司。它没有固定的生产基地,取而代之的是相对松散的独立制片人联盟机构。它由导演中心制时期的巨头们于1919年组建,初衷是用以对抗电影托拉斯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人物有卓别林、格利菲斯、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明克等,他们都是20年代导演中心制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该公司虽然没有像五大巨头那样庞大,倒也安然地度过经济大萧条时期,成为好莱坞形成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卓别林的影片大多是由联艺出品的。它的发行渠道依托于五大巨头的首轮影院,长期以来出品了许多颇具特色的独立制片的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1992年该公司辗转成为米高梅的属下,终究摆脱不了完全工业化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