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爱的关注与回归
英文名:Every Child
中文名:每个孩子
导 演:尤金·费德林(Eugene Fedorenko)
编 剧:德里克·莱伯(Derek Lamb)、伯纳德·卡瑞斯(Bernard Carez)、雷蒙德·珀伦德(Raymond Pollender)
主 演:伯纳德·卡瑞斯、雷蒙德·珀伦德、索菲·考琳(Sophie Cowling)
片 长:6分钟
年 份:1979年
国 家:加拿大
荣 誉:1980年第5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背景资料
在1976年联合国第37届大会上,决定1979年为国际儿童年。1977年7月10日,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国际儿童年秘书处,负责联络和宣传等工作。同年2月和10月,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先后致函153个国家的外长,邀请各国政府参加国际儿童年活动。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国际儿童年的活动。根据联合国的决议,举办国际儿童年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所有国家重视儿童问题,并根据本国情况大力发展儿童保护、教育和福利事业。
本片是由加拿大电影协会为联合国儿童组织以“弃婴”为主题创作的公益广告。1979年是联合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命名的“国际儿童年”,而本片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剧情简介
影片从两名口技演员抱着小孩表演开始,一名口技演员的两只手幻化成乌鸦来到人类的居民区,这似乎预示着不幸的事情就要开始。骤然间,一个婴儿已经被带到了人间,被当作礼物送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口。于是,婴儿悲惨的经历由此展开。
第一户男主人对于这个可爱的婴儿起初是很喜爱的,但随着婴儿不小心掉进他那堆满文件的抽屉时,男主人顿时暴怒,愤然把婴儿送到了第二户人家门口。
随着叮咚一声,屋内老夫妻俩开门发现一个婴儿,顿时欢喜雀跃。不过,他们的爱狗不堪忍受失宠的悲伤,努力去做家务,直至失望之余离家出走,又以按门铃后倒地撒娇,重新获得了老夫妻俩的宠爱,婴儿被送到了第三户人家的门口。
年轻的女主人一看到婴儿就欣喜万分,可当丈夫快回来时却又手足无措,慌忙之中把婴儿塞到了地毯底下。但地毯的蠕动一下子就引起了丈夫的注意,在发现是一个婴儿之后,他顿时怒火迸发,指着这个婴儿来质问他妻子。妻子努力解释婴儿的来历,并为丈夫修指甲、刷牙、熨衣服试图讨好丈夫,可丈夫依旧无法相信,当妻子看到无法与丈夫协调来留下这个婴儿后,无奈地只好把孩子送到第四户人家的门口。
这时剧情加快,从第四户屋里走出来的一个瘸子到第五户的一个黑人主妇,再到第六户如乐队般的五口之家,第七户的牛仔之家,直到最后第八户一个妇女把婴儿放入童车任其“漂流”,没有一户人家愿意收留这个婴儿。
于是,婴儿躺在童车里,随山坡一直滑到了一个垃圾场。
垃圾场生活着两个善良的流浪汉,他们用铃铛、气球逗小孩子玩。其中没戴帽子的流浪汉的外套里竟然如同一个乐器店,他拿下一把小提琴,拉起和短片开头一样的悠扬音乐,在两人坐下的同时,他们过渡到了现实。原来垃圾场的这两个流浪汉和婴儿就是在真实表演的那两个男人和婴儿。
主题分析:批评人性的冷漠,渴望爱的回归
《每个孩子》是一部仅有6分钟左右的短片,但它却承载着深刻的内涵与发人深省的主题。导演从选材到故事架构、布局,十分巧妙地将“弃婴”和“爱”这两个主题糅合在一起。全片以婴儿的历程作为主线,以不同人家与不同人对于婴儿的态度作为隐线,体现出冷酷的现实与“爱”的对立与冲突,控诉了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冷漠。
每个人面对孩子的到来,有着不同的感触。有的是因为工作忙,有的是喜欢自由的生活,或者是因为压根就没想过要小孩,有的更是冷酷的无视。种种原因归根到底是缺乏“爱心”与社会责任感。两个住在垃圾堆里的流浪汉有什么呢?但是他们却给了婴儿一个真正的“家”。
对于“弃婴”问题,或许生活中这样的人有,并且也不是一两个。不负责任地任意生育,或者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思想,或者由于社会经济危机而无暇顾及孩子等等,这些都使他们把一个生命看得是那么地随便。在没有足够的“爱”的情况下,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个负担吧!但是,那些把生命当游戏的人们是不是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我想,如果孩子会思考,会说话的话,他肯定会提出最强烈的抗议。
人,实现自己的价值固然很重要,但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对于“爱”的付出也不应该那么吝啬。特别是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很可能会有如“弃婴”一样的“弃父”或“弃母”的问题出现。这种社会责任的缺失,人情的淡漠,在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中,难道我们不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吗?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到那时,“弃父”或“弃母”的情况在你身上出现时,你会有何感想呢?
剧作分析
《每个孩子》采用的是线性叙事的方式,在叙述每个家庭和婴儿的关系时则使用了“冰糖葫芦结构”的叙事方式。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彰显着导演精巧的构思。
首先,短片开头和结尾短短几十秒的真人表演,揭示了故事的循序叙述方式,这是两个口技演员和一个婴儿在共同讲述一个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十分新颖和有趣。
两个口技演员抱着一个婴儿在哼着小调,在其中一个人模仿乌鸦叫与飞翔的动作时,画面就进入了虚拟的动画世界。乌鸦飞临人间,它像天使一样把婴儿带到人类的房屋前,当一个婴儿不知为何出现在门口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场景出现在不同心态的不同人家中,有的人因为婴儿而开心,有些则变得气愤,相同的是,最终每户人家都将婴儿送到下一家的门口,直到婴儿到了垃圾场,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接受了这个天真的婴儿的存在,用他们的方法迎接了婴儿的到来。
其次,导演在短片中还运用了“冰糖葫芦结构”的叙事方式。所谓冰糖葫芦结构,就是通常表现具有相同性质的不同类型的故事,可以把同等重要不同类型的例子并列阐述。在影片中,因为要交代婴儿被抛弃的各种原因,所以平行叙述就显得格外重要。于是,导演把按“冰糖葫芦结构”叙述的每个类型典型化,不同类型的人是这样划分的:第一户人家代表事业,第二户人家代表家庭,第三户人家代表爱情,第四户人家代表残疾,第五户人家代表种族,第六户人家代表人多,第七户人家代表牛仔,第八户人家代表无情。这些都是不愿意接受婴儿的原因,也可以看做是导演列出的种种罪状。导演考虑得十分周密,在直接揭露人性黑暗的同时,在结尾设计了垃圾场中流浪汉这一不同于前面所有类型的人物,因为流浪汉不需要去顾虑,没有金钱,没有家庭,没有爱情等等,他们有的只有爱,因为他们也需要爱才能活下去。所以,导演以一个另类的反衬呼唤着人性的回归。
角色分析
婴儿
短片中的主角,全片通过他的“不寻常”经历展开。导演选取极具简笔漫画特点的人物造型,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婴儿的形态,大大的脑袋,圆圆的眼睛,细小的胳膊和腿,穿着如“尿不湿”般的裤衩,体现出时刻需要“爱”的状态;性格活泼好动,喜欢眨巴眨巴他的大眼睛,伸手去要人抱,见什么人都不会陌生。他随性而动,完全不去理会不同的人对他的态度,被抱起,被抛弃,还是那样独自一人在玩。婴儿可以被看做是所有被抛弃、失去爱的人的缩影,在渴求爱的过程中,导演把人的自私与无情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也是对社会这一现象的控诉。
第一间房间的男人
这个中年男人是婴儿面对的第一种类型的人。他戴着黑框眼镜,头顶中间已经脱发,体态松弛、臃肿,喜欢抽着雪茄,这样的形象代表的是忙于“事业”的那些人,他们整日繁忙,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喜欢大声叫骂,整个神经都绷得很紧。当中年男人看见婴儿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时,也会喜欢、高兴、逗闹。但是,当婴儿打乱了他的文件时,这个事业型男人却无法容忍工作被破坏,无情地将婴儿抛弃到隔壁邻居家门口,事业最终扼杀了婴儿在他生活中的存在。
第二间房间的老夫妻
这对老夫妻是婴儿面对的第二种类型的人。两人头发都已经脱掉大部分,都戴着眼镜,老头微微驼背,老太太稍显臃肿,花白、稀少的头发和步履蹒跚的动作中,体现出他们处于人生暮年。家里看不见子女,只有一条黑狗在陪着他们。这就是“家庭”的缩影,子女在长大后由于成家或者工作等原因,都已经离开了父母,老两口只有以养宠物来打发时间。当一个“意外”的婴儿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似乎勾起了他们对于孩子的记忆,很高兴地抱着婴儿玩,喂他吃东西,这样或许看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但当一直以来被他们所宠爱的狗因失宠而出走,再回来时,老夫妻俩最终还是放弃了婴儿。或许,这映射的就是现代社会的畸形状态,他们对于孩子的记忆可能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或许他们的孩子已经忘记了他们,亲情的淡漠以至于婴儿都不如狗那样能够唤回他们的爱心。
争宠的狗
这是导演安排的一个很出彩的角色,它全身乌黑,四肢短细,眼睛无神,可以看出它是极其被宠爱的。而当由于婴儿的出现使它失宠时,它滑稽地仰面倒地,使劲撒娇,还努力地去打扫地面和洗碗。面对老夫妻俩的不理睬,它播放出忧伤的音乐挥挥手绢离家出走。最后它想出了按门铃倒地的搞笑相,找回了老夫妻俩的宠爱。这只狗体现的就是人的自私、贪婪和妒忌心,把人的典型化寄托于狗的身上,这是导演对于人性的极大讽刺。
第三间房间的年轻夫妻
这对年轻夫妻是婴儿面对的第三类人。女的一头金黄卷发,头戴一个蓝色蝴蝶结,身穿一套黑色吊带裙,显示出这是一个年轻少妇。她富有爱心,竭力想留下这个婴儿,甚至抱着丈夫的腿倒悬着哀求,但面对丈夫的指责与埋怨,她最终还是妥协,也抛弃了婴儿。而男的是那种喜欢自由、浪漫的人,他一回到家那种夸张的接吻,体现出他对于爱情的激狂。而同时他又是太好自由的人,孩子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累赘,特别对于陌生的婴儿来说更是如此。不管妻子怎么解释,怎么哀求,他那颗铁石之心始终未被感化,从内在来讲,这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表现。
垃圾场的两个流浪汉
从整个结尾来看,他们就是短片开头两个真人的演化,而代表的是与前面几类完全不一样的人。一个头戴鸭舌帽,身穿很朴素的灰色外套,他很富有爱心,用铃铛与气球来迎接婴儿的到来。而另一个穿着灰色外套和米奇内衣的流浪汉,貌似一位流浪音乐家,外套里面挂满了各种乐器和玩具,他拉起动听的小提琴,把自己的“爱”融入到音乐中。他们把爱赋予了婴儿,而这种“爱”却是无私的。
场景分析
场景一:文件堆里的无情
第一户“事业型”男人的家中,墙壁上贴满了文件和业绩曲线图,桌面上摆满了文件和打字机。他性格的暴躁,为婴儿最终被抛弃埋下了伏笔。他不停地忙碌着,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婴儿的到来,只是他生活中的调味剂。当他的工作不小心被婴儿打乱,他再也无法容忍,婴儿就这样被无情地抛弃了。工作的越繁忙就越预示着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可能会出现,这种情节的安排更能揪起和牵动人们的心。
场景二:孤单家庭的冷漠
在第二户“家庭型”老夫妻的家中,两人坐在摇椅上晃来晃去,抱着一条宠物黑狗,展现出在暮年的悠闲生活,似乎这已经是他们家庭的最佳状态。这同样是一个伏笔,因为多一个东西可能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终于,婴儿的到来立刻“打破”了这种所谓的“平衡”。老夫妻俩坐在摇椅上玩的“宠物”变成了婴儿,而黑狗面对失宠大为不快,撒娇、像奴仆般去打扫地面、洗碗,希望再次得宠。失望之余离家出走,但它不甘心,也像婴儿到来时那样按门铃倒地重新获得老夫妻的宠爱。这样的场景画面反映出这样残酷的现实:婴儿还不如狗。这种手法把人的冷酷、自私和贪婪表现得淋漓尽致,蕴涵了极大的讽刺。
场景三:爱情小屋的不爱
在第三户“爱情型”年轻夫妻的家中,丈夫回到家中在地毯下发现了婴儿,对于把婴儿“留下”还是“送走”,夫妻俩进行了艰难的协调。妻子看起来还是很喜欢这个婴儿,希望有个孩子在他们家中存在,她帮丈夫修指甲、刷牙和熨衣服来讨好丈夫,甚至倒悬着抱着丈夫的腿哀求,可以说是比较有爱心、和蔼、温柔的女人。而丈夫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友善了,面对妻子的乞求与婴儿的可爱无动于衷,他喜欢的是自由的生活,孩子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累赘。
场景四:垃圾堆里的爱
在垃圾场里,婴儿终于找到了他的归宿。虽然破旧不堪,也没有一扇为他打开的真的门,但两个流浪汉的爱心之门为他打开了。气球、铃铛、小提琴的悦耳音乐一起凝聚为“爱”赋予了婴儿,在这里,不需要考虑所谓的事业、家庭和爱情,这里拥有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温暖的家”。
美妙的口技配音
仅仅运用口技作为一部动画片的全部音乐与音效,这可以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创意。真人与动画的过渡,使得口技的植入显得十分自然,更为值得深思的是:这完全是一曲人类自身谱写的悲哀乐章,极具时代性、深刻性与讽刺性。
从短片开头真人模拟乌鸦声,到手幻化为乌鸦过渡到动画画面中,渐渐飞临到人间。这样的交代,仿佛告诉观众,这可能是一个悲伤或者是不幸的故事。导演在开头就给观众设置了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在我们看到婴儿随之出现时,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了,难道乌鸦就是像天使一样把婴儿送到人间的吗?这真是一个恶兆!
短片中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人物声音的模仿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事业型男人粗暴的性格,在声音的表达中显得十分到位,让人感觉这样的人就该是这样说话。家庭型老夫妻俩的沉默寡言,一时的兴起而发出的感叹声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他们的年龄特点。而对于狗的声音模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还更偏向拟人化,比如狗在失宠后的倒地撒娇声,离家出走时的悲伤声,如此生动而又丝毫没有不舒服感,反而增加了影片的情趣。更为突出的是,在第三户年轻夫妻的配音上,导演十分另类地赋予两人以美声演唱作为语言的交流,女的声音委婉轻柔,男的铿锵有力;女的哀求乞怜,男的埋怨愤恨,都在美声的混响中得到了细腻的表达。
片中对于物体的模仿可以说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又在真实声音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其中事业型男人的打字机、电话机的声音;家庭型老夫妻的摇椅,狗拖地的吸尘器的声音;年轻妻子给丈夫修指甲、刷牙、熨焦衣服的声音;童车下山坡的滑动声,撞到废品的碰撞声;等等,这些声音都表现得毫无破绽,自然而又有新鲜感。在结尾,模仿一个流浪汉拉小提琴的悦耳之声虽然钝拙,但却沉稳而厚重,让人有种悬着的心落到实处的感觉,也预示着婴儿最终找到了爱。
文化分析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加拿大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在各地移民大量涌入后,加拿大日渐显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加拿大联邦政府承认并接受了这一现状,并提出了多元文化政策,其核心是:承认其他族裔文化的存在及贡献;反对种族歧视;民族平等。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加拿大的文化市场,促进了加拿大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加拿大政府每年对文化产业投入大量财力扶持,鼓励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国家影响,作为一种软实力的投射。本片是由加拿大电影协会为联合国儿童组织以“弃婴”为主题创作的公益广告,可以看做是加拿大文化产业政策的直接成果。
但是,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也给加拿大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不同族群间的交流相对困难,融合速度缓慢;就业机会也因此减少,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在经济危机这个大背景下,诸多像“弃婴”这样的儿童问题就出现了。
从人类学来说,孩子是延续人类生命的物质载体,是人类的希望与寄托。加拿大的人口出生率一直是呈下降趋势,移民一直是加拿大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率低下的背景下,导演在片中似乎在探讨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本片中的婴儿始终是被抛弃的对象,反映出导演对生命的重视和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反思。从深层次上说,其实是在提倡保护儿童,提高出生率,给每个年幼的生命以“爱”。
《每个孩子》是一部有着鲜明特征的现实主义的儿童动画短片。在20世纪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内,加拿大处于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和低经济增长率的状况,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增长缓慢和实际生活水平降低,困扰着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阴影笼罩之下,加拿大人都在拼命地寻找生计,对于生孩子更是无暇顾及,许多人由此对孩子不再重视,甚至漠视、抛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挫伤了加拿大的儿童保护与教育。
另外,在片中还涉及了流浪汉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随着经济危机的恶化,失业率不断增高,流浪汉也逐步增多。本片中的两个流浪汉虽然一无所有,但却更熟知人情温暖,“爱”是他们唯一的财富,因此,他们有足够的心胸来包容这个婴儿,用他们的方法接受了婴儿带来的快乐,也用他们的方法带给了婴儿真正的快乐。这种看似极具讽刺感的结局,带给我们只有深深的震撼,由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检讨一下自己,难道我们连流浪汉都不如吗?
(蒋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