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圣代》:笑看纽约
英文名:Sundae in New York
中文名:纽约圣代/纽约冰淇淋
导 演:吉米·皮克(Jimmy Picker)
片 长:4分钟
年 份:1983年
国 家:美国
荣 誉:1984年第5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吉米·皮克一直致力于黏土动画这个小众化的动画类型的制作和发展,他设计制作的惟妙惟肖的黏土人物大受褒奖。这些黏土制品不易保存,常被吉米·皮克保护在冰箱内,动画制作中的逐帧拍摄,也有着惊人庞大的工作量。1977年吉米·皮克导演的黏土动画《吉米C》(Jimmy the C)就被提名为奥斯卡动画短片奖,可是遗憾地与其失之交臂,1984年黏土动画《纽约圣代》为他真正赢取了奥斯卡奖杯,之后1985年的黏土动画《霹雳舞》(Breakdance)使得吉米·皮克开始被更多的观众所熟知,并在同年进入Quickdraw动画学会。
内容介绍
游完纽约城要多久?几天还是几个月?在不到四分钟的动画短片中,我们跟着一个秃顶的老头(实际上是时任纽约市长的艾德·考奇形象的幽默再现)伴随着著名的爵士乐“纽约,纽约”,走遍了纽约的大街小巷。
影片开始于曼哈顿的天际线,没有过多的细节,林立的高楼和标志性的建筑物特征仍可清晰辨出这是在曼哈顿。
在纽约的中央公园,我们的故事主角从一堆报纸下面醒来,此时他的身份是中央公园的一个平凡流浪汉,我们将看到更多不同装扮的他:中国餐厅内,纽约人也可以像模像样地拿着筷子品尝着东方美食;在布鲁克林,可以见到来自全球各地各种肤色的住民生活在这里;皇后区,白种人和其他肤色的人分别拥有一半的城市;来了纽约怎么可以错过披萨,在曼哈顿有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披萨店,还有美国所有人都为之骄傲的棒球队——扬基队;而在富人区长岛生活就清净安逸许多了。
在纽约,可以享受这座不夜城的各种服务,体验纽约最热门的滑雪活动,享受政府的垃圾车收拾干净你所有的垃圾,乘坐地铁,还有五花八门的涂鸦,但也要小心这里的治安。美国最具代表的热狗,还有百老汇的音乐表演,街边的商业橱窗,不可缺少的腊肠店,隆重的圣诞气氛,稍有不慎被纽约警察开来的罚单,还有科学怪人、自由女神像、名人名流、极具美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一天的时间,我们的主角以不同的身份展示了纽约的生活全像图,再现了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之中忙碌、寻找着自己合适坐标的各式各样的普通人。
主题分析:纽约,是天堂,也是地狱
《纽约圣代》是一部以音乐片为形式的黏土动画短片,短片像是一部城市宣传片,描述了美国最大的都市——纽约的方方面面。在愉快的音乐中,我们跟着Q版的秃顶老头在纽约的大街小巷观察着形形色色的纽约生活。
对于纽约,人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被称为“世界之都”,这是现代文明的集聚地。俯瞰纽约,霓虹斑斓,这是世界上最繁华最现代的城市,经济发达,物质富足,包罗万象,在这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正是纽约这种富足,给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对外来移民来说,纽约是个崭新的天地,是天堂,处处充满了机会。短片中,在纽约,生活享受,无处不在的快餐店,周到的生活服务,便利的交通,以及滑雪、购物、演出的享受,天堂的一面显露无遗。所以吸引了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外来者涌入。
但纽约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乌托邦和黄金国,它可以提供最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是不是事事如意。再美好的城市也会有它邪恶的一面,短片中对权利、金钱、暴力,甚至是警察的不公执法都进行了表现,地铁的不良治安,贫富差距,终会蚕食掉梦想,把憧憬碾成碎片,让沉浸在无尽浮想中的普通人,逐渐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在城市中成功不是那么简单,坐享在纽约这个大苹果上不是那么容易。
城市光鲜的表象给了外来者无限的希望,光怪陆离给了人们实现梦想的可能和无尽的诱惑。怀揣梦想的普通人,渴求向城市更高处爬去,主人公坐在苹果之上便是一种隐喻。欲望和城市生活的双重刺激,让普通人迷失在了城市的生活之中,陷入到迷茫,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幻想、现实使他们不知所措,继续关于城市的梦想,还是投身于现实之中?走得越久,精神逐渐枯竭,情感也逐渐孤单,现实更加残酷,此时的城市成为了他们的地狱,永远成为不了城市的主角。
主角不停地变换着身份,表现的正是城市里每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的众生相才组成了这座城市的真实面貌,主角的歌唱表演也正是相同的心声,短片反映的是组成城市画面的普通众生,在城市中,他们相同心态的变化历程。
短片中既展示了纽约天堂的一面,也暴露了其地狱的一面,这些琐碎的片段是纽约普通生活的缩影,纽约带给人的东西是不可言喻的,它刺激了人的欲望,可也用现实把这些欲望打回原形。这种城市发展下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是对所有城市的折射,这种状态是每个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城市给了普通人希望,给了他们迷茫,最后又给了他们打击。
角色分析:纽约众生相
黏土材质限制了人物创作的某些方面,但是在短片中我们看到了活灵活现的不同身份的名人和群众。跟着秃顶的小老头,我们在纽约城中遇见了法兰克·辛纳屈、伍迪·艾伦、罗德尼·丹泽菲尔德、格劳乔·马克斯,甚至里根总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而故事的主角——秃顶老头,也是来自于一位知名人士,他的原型是当时的纽约市长艾德·考奇。
这个Q版的纽约市长,以不同的身份展示了纽约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导演拿来开了个玩笑。纽约市长是纽约的最佳城市代言人,对纽约最有说服力,事实证明效果是不错的,虽然玩笑了一点,但这正是美国幽默的魅力所在。片中的小老头造型相对简单,但保留了艾德·考奇的明显特征,秃顶、鬓角、高挺的鼻梁、微尖的下巴,甚至是表情也并无二致,被导演把握得相当到位。
穿梭于不同身份的人物之间,把纽约当做一个大舞台,演员一般出现在各个角落,以夸张幽默的表演对纽约的生活进行再现,这些片段是普通大众的截取面,也是对所有纽约普通人的涵盖表达。
在短片中,主角表现夸张幽默,保留着乐观和进取的精神,具有美国人的典型特征,真实再现了纽约生活,虽然滑稽却透着真实。这种简单直接的幽默,是美国式幽默的体现,充满了对城市诙谐的讽刺,揭露了城市的现实性,是小人物的一种对生活的自嘲,透过他们的眼睛看纽约,体现了这些普通人追求成功的艰难,在机智幽默中透露出对现实的感伤。
场景分析——一问一答,两个阶层
在短片中,秃顶的小老头成为舞台上的演员,聚光灯、砖墙、观众,场景搬取了纽约的百老汇表演现场。
舞台上,主角身穿平民衣服,脸色暗淡,灰色的长袖套头衫,灰白色的长裤,在台下坐满了各个阶层、各种肤色的人。
选取美国知名的百老汇演出,是有深刻含义的,站在台上的小老头,是一场表演的主角,他渴望可以“站在聚光灯下”,成为众人的焦点,这是对成功的渴求,但台下的观众并不太关注他。
在百老汇,四处充满了磨砺,挫折和机遇并存,吸引了无数人来到这里,得到的也许是欢乐,也许是泪水,可能一夜成名,也有可能从百万富翁沦落到穷光蛋,时刻上演着幸运与不幸。即便是这样,还是有无数的人愿意来此一赌运气。短片中,坐在台下等待的各种肤色的人,最终得到的是一夜成名,还是成为穷光蛋呢?
台上的演员,面对城市的现实生活,发出了困惑的疑问。这个困惑,是所有在拼搏的普通人都会遇到的。接着,画面转向了坐在台下的两个人,西装革履,头发服帖,一副上流阶级的装束,在圆桌上百无聊赖。面对演员的生活困惑,他十足肯定地给出答案:给他写张支票。
两组画面,一副是生活窘迫的穷人,一副是上流社会的富人。当穷人奔走于生计时,富人则在享受,他们不知人间疾苦。一个普通的生活问题,对于穷人来说,是困扰和负担,但对富人来说,不用想,很简单,金钱可以解决一切。两组画面,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了两个阶层的生活状态。
城市之中,贫富等级的差异,不仅是生活状态不同,在面对生活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式上都产生了明显的对比。在这个场景中,风趣幽默的表演不仅表达了小人物对成功的渴求,还有小人物对生活的困惑,也把上下阶级的差异进行了风趣对比。
精彩对白、音乐分析——一部微型音乐片
短片采取的是音乐片形式,音乐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音乐不单作为背景出现,还为影片烘托气氛,抒情写意,音乐片中的音乐成为了主角,故事情节的发展要随着音乐做相应的变化。
在短片中,贯穿始终的音乐是一首众所周知的百老汇歌曲,这首节奏欢快的《纽约,纽约》最早是电影《纽约,纽约》的主题曲,在1979年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翻唱前一直处于埋没状态,此后成为了法兰克·辛纳屈的招牌歌曲。在短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音乐紧扣在一起,歌词成为了小老头口中的台词。把音乐作为主角并没有降低短片本身的深度,相反,这首歌曲与短片配合得十分巧妙。
首先,欢快的音乐节奏也影响了短片本身的节奏和氛围,让观众始终保持了愉悦的心情。随着节奏和歌词的变化,短片有了多次的转场换位,这种浅尝辄止的画面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了更多的众生相,并用音乐联在了一起,虽然琐碎,但却显得顺畅合理。
其次,歌曲的歌词成为了片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我希望在一个不夜城里醒来。”反映了身处大城市的普通人,面对着城市富足的物质诱惑,有了更多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梦想,深陷其中难以清醒。
“要是我能在这里成功,说真的,我一定能在任何地方成功。”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这不仅说明了在大都市里成功的不易,也说明了现实摆在了眼前,认知开始清醒。城市用天使的面容吸引了一批一批崇拜者的到来,可城市越大,它所给予普通人的打击和阻碍越多,渴求的成功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在这里,成功具有了难以实现的高度,这也是对在城市中努力的人们的一种鼓励和支持。
凭借这样的欢快和幽默,又用歌词来应景,加上主角对音乐的演绎阐述,使得短片在有限的时间内,却不失音乐片的自身魅力,短小精悍。
剧作分析——形散而神不散的拼贴结构
导演在短片中,并没有针对某一特殊情节详细叙述,或是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是用拼贴组合的方式把若干关于八十年代的纽约片段组合在一起,站在客观的立场,以真实而轻松的心态诠释了这座大都会,没有贬低,没有赞美,充满了轻松幽默。
短片的结构没有采用循序渐进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结构,而是把各种看似杂乱的片段,以一种毫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安排,进行了并列式的拼接。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安排之下,用片段不间断的转换刺激观众,使观众的理解逐渐变得清晰,产生共鸣感。
短片中的各个片段,发生在不同地点,主人公的身份不停变化。这看似自由、随即的拼贴,逻辑表现松散,实际上是遵循了一定的规律。就本片来说,这种剪辑有着自由的跳跃式组合,杂乱之中有一定时间线和心理线蕴含其中。主人公在空间、身份的变化,实际上表现了主人公对于城市的观察、联想到的场景,围绕着人物由此产生的情绪、思想、感觉等加以组合连接,用直接而现实的面貌展示了人物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这种方式就像纪录片选取真实的影像,以客观素材的剪辑强化一个主题。
短片在无序中表现了一个生存在城市之中的普通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处于最下面的阶层开始逐渐希望走得更高,开始的流浪汉,到结尾的脱口秀嘉宾,两种身份有明显的差距。其中的心理变化也经历了满怀希望——迷茫——清醒这样的大转变,以不间断的影像强化并联想这个心理变化的发展。
文化分析:美国人的幽默与乐观
整部短片,故事情节滑稽搞笑,著名政治人物被恶搞,经典歌曲也被利用,把观众笼罩在愉悦的氛围之中,甚至在短片的结尾,还加了一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然后不忘写一句“改编这个短片?想都别想!”更加让人忍俊不禁,一种美国幽默渗透得到处都是。这种美国幽默,在美国的电影、小说、广播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标记。与英国含蓄、克制、讲究文化的冷幽默不同,美国的幽默简单直接,普罗大众。就像是他们的快餐文化一样,不限范围,不限人种,不限素材,任何人可以幽默,更加的平民化。
幽默是美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美国人很讲幽默,很爱幽默,也很懂幽默,上至总统,下至乞丐,幽默成为了一种民族特色。美国人的幽默感无处不在,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份报纸都有大篇幅的幽默专栏,甚至在美国大选上,幽默也成为了总统竞选的必备武器。在记者质疑克林顿:除了吹牛还会什么的时候,克林顿拿出了萨克斯:我还会吹这个,立刻赢得了选民的好感。在幽默的内容上,总统、上帝、上级都可以拿来开玩笑,报纸上就多次拿政治名人做漫画主角来幽默比拟。美国人的幽默感和他们自身的文化一样,直来直去毫不掩饰,带有诙谐和讽刺的效果,这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反映了美国人天生的开朗性格和乐观精神。在短片中,主人公认为自己是众山之王,高高在上,但随后便被撞倒在地,不受尊重地扔进了垃圾车。还有主人公自嘲的台词:要是我能在这里成功,我一定能在任何地方成功。在诙谐的同时,也是美国人开朗性格的展现。
美国的发展历史虽短,但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短暂的历史中,美国的发展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种顺畅促成了乐观自信性格的养成,也帮助了政局安定、经济繁荣,并成功走过了经济危机。这种乐观自信使得美国国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让幽默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
幽默对于美国人是一种调侃和活跃气氛的工具,又带有深刻的社会功能性。在美国的早期历史中,北美拓荒者在艰苦环境中以幽默来自慰;在独立战争前后,则是借助幽默来嘲讽和挖苦统治者,激发民族精神。幽默作家的代表马克·吐温说过:“幽默本身的秘密来源不是快活,而是悲伤。”马克·吐温把对现实中痛苦生活的感悟用诙谐幽默的笔调写出来,极具讽刺性。从马克·吐温到黑色幽默,从卓别林到伍迪·艾伦,都是在幽默和喜剧中深藏洞察力和思考。不仅博人一笑,这种没有约束和界限的幽默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达到了调侃嘲讽的效果,也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例如短片中,对纽约的不良治安和执法不公等方面并没有进行直接的谴责,而是用幽默进行了嘲讽和揭露,相信更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导演充分展示了美国人的幽默精神,把城市普通人的思考和认知借助于美国式思考呈现在了大众的眼前,例如,主人公希望拥抱自由女神时,却被自由女神戏剧化地推开,站在街头唱歌接到了警察禁止大叫的罚单,滑雪摔跤,卧在橱窗做模特,种种出人意料的细节和主角的夸张表演,想做好的事情总是做不好,以更加戏谑的方式表现这座城市,让人恨也不能,爱也不能,啼笑皆非。导演在延续美国人的幽默本质时,仍然不失幽默自身的社会功能性,一笑之后,感同身受的自嘲和自省在对现实的残酷性感触中开始思考,从而达到了短片本身的社会功能作用。
(张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