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客商精神的形成
客家民系的形成历史久远。客家人原属中原汉民,历史上因为战乱经过多次迁徙,最后在福建、广东、江西、广西等地定居下来。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先秦时期,广西叫“骆越国”,属于“百越(粤)”地区,“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6]当时的广西处于一种生产资料贫乏,生产技术落后,百姓蒙昧无知的原始封闭的状态。广西作为南明政权的抗清战争和“三藩之乱”的主要战乱之区,赤地千里,满目疮痍。清政府入关之后,为了安抚流民,尽快恢复社会生产,出台了一系列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如对“无主荒田”,准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地”,作为己业。而且对新垦土地给以留用免予“征收钱粮”的优惠待遇。又由于清政府实行禁海政策,清初,闽、粤等沿海省区以及江西各地的客家人大量进入广西。他们在广西定居下来,安家立业,开垦荒地,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广西“休恬安养,生齿番盛,村落错居,寒暑应侯,近郡皆同中土”。[7]至清代中叶,广西已成为重要的产粮基地,每年向广东运销粮食200多万担。有学者认为,从闽、粤、赣迁桂的客家人,“有较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他们看准市场,大力种植经济作物,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的发展,他们还充分利用广西的原材料,兴办和发展手工业。同时,积极进行商业活动,促进了商品流通。”[8]
客家人迁徙入桂,以农为本,各业并举,是广西客家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轴。客家人在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广西有客家人的地方,基本都有定期的集市,客家人称“圩”。民间有句俗语:“客家人创圩,广府人旺圩”,说的是客家人经商不避偏远,不择地域,开拓市场,运营成市,然后才有广府人的“旺圩”(扩大集市规模)。客家人热心商业,有商品意识,勇于开拓,善于经营,努力拼搏,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较多的财富。笔者的先祖原是以种田为主,一次赶集归来,在山沟中发现一只大乌龟,随即抓住返回圩上出售,换取了十分可观的糯米。从此,包粽子到集市出卖,几个月后,三兄弟逐步垄断了博白县东平、沙河、顿谷等几个乡镇的粽子市场,着实赚了一大把,并一发不可收地畅游了商海几十年。钟文典教授的《广西客家》也记载了这么一个实例:客家人在广西平果创建圩市以后,始终掌握这当地的商业经营权。“文革”期间,经商者被强制下放到农村劳动,商店被迫关门。客家人却暗地里在农村饲养禽畜出售。“文革”以后,客家人纷纷回到圩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工、贸、商并举,远走宾阳、田东、百色等地,大展宏图,领先成为“万元户”者不少。广西贵港木格镇也有类似情况,“文革”期间被拉上台批斗示众的23个商人中,有18个是“客家佬”,改革开放以后,重新进入木格镇商业领域带头发家致富的仍旧是这些“客家佬。”[9]“客家佬”就是促进当时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商界英杰。他们对商业有着一股向往的热情与执著奋斗的激情,这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重农抑商”思想是有所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