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基础。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然而,人类并不是像动物那样直接依赖于自然界,自然亦不能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为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也不能自动进行,人与自然之间联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也就是说,人必须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运动形式,使之适合人的各种需要。
人类社会需要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这种关系意味着人类社会必须依赖自然界,在与自然界不断加强的联系中得到发展。自然资源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现实的物质运动,是以资源为基础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其受资源的制约,尤其是受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人类亦具有追求发展的无限性的本性,但地球的自然资源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其中的可再生资源有一个再生速率的限制,可耗竭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则是一旦耗尽,就不复存在。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两方面的压力。人们既不能只致力于保存资源而放弃经济社会发展,因为这样就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能为真正保护环境和资源提供资金和技术实力,不能增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和改造自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同时,也不能为了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而无限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将不可再生资源在一代人或几代人手中消耗殆尽,超越可再生资源的增长速率,破坏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导致地球生态系统有序循环机制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不能单纯为了当代人的需要而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为了解决发展与资源的矛盾,使自然资源,尤其是使生物资源得到合理、高效与永续利用,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探求和确认资源利用的最低安全标准。资源利用的最低安全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二是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可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三是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建立自然资源保护标准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通过确立最低安全标准来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道德责任,其二是通过费用——效益权衡利弊得失。前者适用于人类决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不能确定但可能相当大和不可逆转的场合;后者适用于人类决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容易权衡且相对较小的和可以逆转的场合。最低安全标准适用于可以定性估计而无法定量权衡但又必须在不确定的技术优势下决策并承担不可逆转的后果的场合。估计人类的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确立最低安全标准,是以社会价值判断作为其道德支持的。从经济活动这个方面来看,当经济单位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企业主或个人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获取外部收益,从而造成了外部的不经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既可以是由于认识上和技术上的原因,也可以是由于人们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而获得外部收益的私欲。因此,最低安全标准的确立,是以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尺度的。既然社会的价值判断决定安全标准水平,因而公众决策和社会价值的形成就是最低安全标准方法的显而易见的组成部分。代际公平也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约束。如果事关资源问题的当前决策将会影响以后几代人的利益,就应当在各代人之间就这种资源利用进行公平分配。
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协调发展,需要观念的转变、制度的重新安排和实践方式的调适。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就是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关系我们能否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关系我们能否更好地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观念的转变、制度的重新安排以及实践方式的转变。
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其一,要实现由机械的环境观向系统的生态环境观的转变。环境并非由一些要素简单叠加而成,而是由地质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人类的实践活动当然会引起环境的变化,但我们不能用机械的观点看待自然,亦不能把自然作为一个机械体去加以宰割和利用。实际上,人、社会与自然界,人类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已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因此,我们要科学、全面和综合地认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并且在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给予环境以补偿,使人类的开发活动不破坏环境总体和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不危害更不能打破生态环境的自然进化,从而保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长久的支持能力。其二,要实现由片面的发展观向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观的转变。不能将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发展,把经济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发展是全面的和综合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素质的提高、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的动态优化、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都是发展的重要内涵。其三,实现由资源无价的旧观念向资源价值观的转变。资源应当是有价的。但在传统的观念中,资源的价值受到忽视甚至得不到肯定,许多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无偿的,企业掠夺性开发、使用甚至破坏、浪费资源的行为不能通过价格机制加以约束,从而使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耗竭。为了使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在环境上合理和经济上高效,必须加强国家对于环境、资源问题的干预,树立环境价值和资源价值观念,从而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适应性变化,降低生产与生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完善制度体制。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是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产生的根源,经济、社会发展所引起的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根源于经济动力系统的失灵。市场经济体系有效地刺激了资源的开发、加工和分配,但对于残余物的排放和管理却无能为力。结果是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展和迅速耗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负相关问题,就要从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入手,增进人们的共同利益以及对于共同利益的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明确国家对于公共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地位,加强国家对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公众参与程度,保证决策具有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的长远与根本的利益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高效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环境优化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统一,与生态潜力的增长速度相适应。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还必须提高对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认识,改造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建立国际性的组织和协调机构,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再次,转变增长方式。为了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方面,要按照生态化的要求发展科学,并进而形成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实现物质、能量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要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产出、低效益。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是要实现由资源型向效益型的转化,由外延式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转化,由污染生产向清洁生产的转化,由注重物质资本向重视人力资本的转化,由经济的片面增长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适度增长的转化,以及由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生态型经济的转化。按照生态化的要求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资源、环境、生态无法承受粗放型的高速经济增长;粗放的经济增长是消耗高的增长,它导致了资源耗竭、生态退化和灾害频发,从而使社会财富减少;粗放的经济是高排放、高污染的增长,它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较快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支持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呈“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的线性特征,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而循环经济则改变了线性发展模式,呈现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技术特征,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实施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机制去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