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人为本使人的全面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说到底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可以“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共同体。“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的这种目的本身。”[12]也就是“不以旧有的尺度来衡量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的本身”。当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时候,一切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就会到来。恩格斯曾经满怀信心地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原因才大部分地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人民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飞跃。”[13]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是人类社会的高级形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阶段,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却是建立在物质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使我们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不提“人”、不敢提“人”,甚至到了谈“人”色变的地步,当然更不敢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目标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这种认识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社会发展方向,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在20世纪末遭受严重挫折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从有限走向无限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发展,一方面要受到主观,即人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到条件,即物质世界以及人类实践所提供的物质手段和条件的制约。客观和主观条件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跃进到什么程度。人的发展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人从某一必然的状态获得了解放,就争得了更大的自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向前迈进了一步。因此,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和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
然而,如何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与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把人的全面发展变成具体任务,是一个不易破解的难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获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保证和思想文化根基。由于当时我国是在战争废墟上搞建设,资源紧缺、物质匮乏,所以需要人的自我奉献和牺牲精神;特别由于我国建国初期,人们的封建意识观念、旧的行为习惯相当浓厚,毛泽东更加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人民群众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发展,努力从精神品质入手,着力打造“共产主义新人”。
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运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把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概括进了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使我党发生了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事业的思维转变。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建设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人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国家实力和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关系,从党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高度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把“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本任务,努力开创人的全面发展新局面。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前提、人是主体、人是目的,认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发展,都围绕人展开,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于是,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通过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胡锦涛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4]从胡锦涛对“以人为本”内涵的解释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目标,而实现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带有终极意义的目标,它要以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人民利益不断实现、人的需要不断丰富和满足的过程。
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规范,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和尺度,不断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实现,需要得到满足,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理想转化为行动。胡锦涛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体现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上,体现在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上,体现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15]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距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有待完善,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更不能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政策的导向,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落实在各项工作之中。这就使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人为本与具体工作实际结合在一起,从而把理想转化为行动。
另一方面,人民的利益不断实现、需要不断丰富和满足又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的意义。需要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是激励人们实现目的的内在原因。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活动。人的需要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到精神需要逐渐递进和丰富。人在满足原有需要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会推动人们去开拓新的实践领域,而实践的成果积淀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结构中,又会使人不断地在更高的程度上获得新的本质,产生更新的需要。人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种需要不断发展并被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实现的。一旦人的活动具有了全面性,即能够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就标志着人的发展具有了全面性。所以,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推动着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最终又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上解决了温饱、初步走上小康后,之所以对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反应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其原因正是由于群众需要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以人为本的基本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08页。
[4]参见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编:《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330、516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634页。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