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城市人口的密集度越来越加剧,由此也引发了各种城市文明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因素对体育向社会福利方向发展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大众体育已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之一。韩国大众体育热的真正兴起,是从韩国成功地举办了1988年汉城(今首尔)奥运会后开始的。对此,韩国政府认识到,必须对大众体育按步骤、有计划地给予有效的支持,故于1990年3月制定了大众体育振兴三年综合计划,即“小老虎计划”(1990—1992年),1993年又制定了全民大众体育振兴五年计划,从而奠定了政府、地方自治团体、民间团体等共同参与振兴大众体育的基础。
从政府方面,韩国为大众体育的普及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1)扩建大众体育设施。加强大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16个市、郡修建了1 916个居民小区体育设施,设置了860个篮球场,并在每个市、道成立一个社会体育中心,为体育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居民有一个舒适的体育休闲空间创造了条件。
(2)大众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普及。为实现大众体育项目的普及,积极支持在各市、郡开设大众体育教室,如长寿体育大学、家庭式的体育野营、女性体育讲座、儿童体能教室等,科学引导相对落后地方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每天清晨,在全国开放405个大众体育广场,每周末进行娱乐性足球、门球、篮球等比赛,为使每个人至少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特别对残疾人和老年人加大资金援助,使他们也能享受福利性锻炼。
(3)培养大众体育指导者。为了在场地现场指导人们的体育活动,大量培养大众体育教练,以适应各种运动的需要。此外,为使人们自发地、持续地参加体育活动,政府积极扶持俱乐部的发展,据1998年底统计,全国共有62个项目的3.5万个俱乐部,会员数达12万人。
(4)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国家获得相当的外汇。这笔外汇,经韩国议会通过,决定拿出3 000亿韩元(相当于当时30亿人民币)的资金,在全国15个城市修建15个社会体育中心(国家投资占70.0%,其余的30.0%由地方政府投入)。社会体育中心作为非经营性单位,国家不收税,也不上缴利润,所以尽管会员的收费很低,但还会有盈余,可以用于中心的滚动发展。
每个中心的设施主要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锻炼需要为目的。每个中心设有标准游泳池、健美操训练馆、器械力量健身馆、运动处方诊断室、儿童训练馆、高尔夫球练习馆、乒乓球馆、综合训练馆等。其中,运动处方诊断室对每个人开出适合的锻炼处方,再交由专门的技术指导员监督训练。
韩国的社会体育中心从开始建设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而他们的资产已从最初的3 000亿韩元经营增值到6 000亿韩元。所以,韩国政府于1998年决定在全国的中等城市再投资建设15个社会体育中心。而在这期间,各地方政府出资也在地方政府所在地修建了类似的社会体育中心。以汉城为例,在汉城特别市的25个区,每个区都有一个社会体育中心。
目前,人们对大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和关心程度继续呈上升趋势,这一点可以从韩国大众体协统计的数字看到:大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率1985年为21.0%、1988年为29.3%、1992年为34.7%、1998年达到了38.8%。
金大中在1998年任新一届总统后,对大众健身活动也非常重视,他向社会承诺,保证到2003年将韩国的体育人口增加到50.0%以上,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①定期调查国民的体质状况,通过此项调查,制定大众体质标准并加以普及;②加强对自发组织举办的趣味体育班活动的支援,扩大参与人口数量;③为了更加科学地管理并引导大众体育,扩建群众体质监测中心;④为了丰富全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大建设以居民小区和自然环境为背景的多种体育活动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