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宣传客家精神,推进广西精神文明建设
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辉煌,与这一族群的精神特质分不开。客家文化时空网站依靠网络媒体的影响力,给客家精神文化一个充分展现的平台,使客家精神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体悟、研究客家精神,为构建和谐广西做出了贡献。如在“客家人物”这个板块中,可以看到许多客家人的英雄事迹,包括革命英雄,战争烈士、成功商人、社会名流、科学家、学者、歌手等,涉及多个领域。从这些人物的事迹中,可以体会到客家群体如下突出的精神品格。
1.勤劳坚韧
由于生产资料被当地的土著居民占有,后来的客家人只能落户僻壤荒野。尤其在地广人稀的广西,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客家人只有凭借自己的身手和技术,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制服穷山恶水,开创新的家园。桂东南客家社会有俗语:“只要有一捧泥,一勺水,就饿不死人。”充满了艰难困厄、成败悲欢的经历、经验与教训。
因此,客家人养成了勤劳坚韧的精神,不论男女,都以勤劳作为做人的本钱。他们虽然客居他乡处在贫困的境地,却往往能用客家人过人的智慧与勤劳的精神,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生活环境。古时广西被称为“蛮夷之地”,客家先辈们便用自己带来的斧头柴刀等工具,斩荆棘,辟田地,建围屋,种五谷,植蔬菜,养六畜,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去开垦这片荒凉的土地。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当年的荒山之野逐渐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民国《崇善县志》说:“土著农民(即本地农民)性好懒,不加耕种,于种谷外,只知麦豆,花生,芋薯可种而已,故农产品少,获利不多,且岁收稻谷逾万者寡,不及万者众。中稔之年,仅堪衣食之用,凶岁则难免米菽不饱,短褐不完之虞。外来农民(即客民,清光绪时来自钦州、博白、郁林者)有耐劳之性质,无畏艰难之心志,时而春耕,戴星出入,勿懈厥功;时而夏耘,烈日当空,汗滴如霖,不辞况瘁。且尽力沟洫,以备旱涝……其勤力较胜于土民。”[5]
网站还介绍了客家长辈在创业过程中所形成的勤劳俭朴,艰苦奋进等客家精神,写进族训家规,教育子孙后代,让它成为客家家庭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2.团结奋斗
长期筚路蓝缕的移民生活经历,使客家人养成一种恭谦平等、团结友爱的传统精神。因为在逃难的时候,无论昔日在故乡时如何富贵或何等贫贱,“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都是一样。不但人人平等,没有你看不起我,我瞧不起你的情形,而且大家也都因此知道,不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就不能共同渡过难关。所以,更进一步养成守望相助的友爱精神,形成每一个客家人彼此之间都像兄弟姊妹一样友爱的传统。因此,客家人所到之处,均能安身立命,随遇而安,在异地他乡落地生根。除了面临自然环境的挑战,还有主客文化的冲突,为了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融入当地的社会,必须开放与兼容,这就使得友善宽容的客家人十分看重和谐与团结。不但要加强客家人的团结,而且要加强和客居地人们的团结,与土著人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3.诚信睦邻
客家人知道“勤劳与团结”是生存的根本保证,也是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他们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自身努力想要谋求发展是不够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创造平等互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发展的必要人文环境,特别是身处多民系或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所以客家社会提倡“诚信睦邻”,对待邻居做到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尊重彼此,相互忍让,平等相待,共同发展。“勤俭耐劳”加上“诚信睦邻”,使客家人能够迅速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与土著居民一起创造物质财富,达到共赢。如广东兴宁人刘弼一,乾隆年间迁入马平基隆村后,因为村邻人排外,合议不让卖土地给外来人,刘弼一没有耕地,但他自强不息,依靠饲养鸡鸭开基立业,同时努力与当地居民沟通、协调,“三年之后,村人皆知我忠厚善良,敬而无失,恭而有礼,排难解纷,方得邻里相交,让卖田地。”刘弼一得到当地居民的信任,过上了比较安定康乐的生活。[6]另一位广东兴宁人刘胜章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迁入马平,当时土著乡邻相约对他不租不借不卖田地,也禁止他开荒种地。刘胜章遂以养鸡、打铁并为乡邻修理或打造农具为业,同时不计得失在家门前设置茶缸,免费为路人提供茶水。他的诚实善良最后得到了乡邻们的信任和尊重。[7]他俩由被排斥到被接纳,由不被理解到被信任,最后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共同生活。这就是客家人以诚实换来的尊重,这曲折复杂的过程,无不透视客家文化的理性精神和诚信睦邻的价值观念。
从客家文化时空网站中的客家风俗、客家民居以及民间故事等内容的介绍,也能体会到客家人诚信睦邻的风尚。正是由于客家社会重视诚信睦邻,客家人才能够在保存好自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互动,尊重他族文化,吸收他族文化,同时秉承“和为贵”的原则,积极构建一个和谐的族际关系。
4.崇文重教
客家祖先因战乱、灾害、朝代更迭,从中原南迁,其中绝大部分是“衣冠世家,书香门第”,在新的环境重建家园,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时,边农耕边发扬先祖兴学育才的传统。他们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在所迁居的地方兴办教育,蔚然成风。客家有俗谚“男子不读书,家计无出路”。客家人为加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实力,崇文尚武,积极办学,舍得下本钱供子弟读书。只要子弟上进,上大学,出国留学,都竭力提供学费。父母供不起,则由亲属相帮,或由宗族、祠堂相助。时至今日,广西客家社会仍坚持喜读书、尚礼教、崇信义、讲朴素、勤耕作的优良传统。在广西,客家人越多的地区教育越发达。
因此,客家社会文化素养比较高,他们不仅开发了途经的江淮、江南、岭南等地的经济,而且把华夏传统文化播散所到之处。既是拓垦荒野的新移民,又是中原文明的传播者。客家社会崇文重教的动机与儒家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客家人农、商、读并重,不因为抬高读书的地位而轻视农业、商业。客家社会崇文重教是为了明理,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在网站所介绍的客家民居众多图文并茂的石刻与木雕中,还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儒家为人处世的训诫,主张人和人之间要多一些尊重、理解、体贴、关爱,多一些诚信,类似于当今主流社会倡导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村规民约。这一思想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这一精神同时也是安家定国之本。不仅是初迁广西的客家人不忘这传统精神,使之成为安家之本,他们的子孙后代亦牢记祖宗的安家之训。他们把诚实守信、和睦邻里、尊老爱幼这些原则刻写在宗祠的墙壁上,让人们记在脑海里,付诸行动中,代代相传,延绵不息。
正因为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使客家社会出现不少英才。在网站“客家英才”这个板块中,有许多取得显著成就的客家故事。如广西博白县顿谷镇金圭塘,据说王履坦国师的五个儿子都中了科举,当地的人称五子登科,后来这五个儿子各立门户分成了现在的五个房人,这五房人相当有名声、势力,在当地无人不晓。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广西大学教授秦似、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喷施宝集团董事长王祥林、参与研究神舟6号并获奖励的王熙强、2010年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王祥高均出自金圭塘。
5.爱国爱乡
由于政治、战争等原因不得不离开中原故土,因此客家人善于把握历史潮流和时代脉搏,将个人或小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这种家族观念提升为忧国忧民、爱国爱乡之情感。
从网站的系列人物介绍中,可看到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如1882年前后抗法英雄、黑旗军司令刘永福;清末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抚王朱锡锟、堵王黄文金、昭王黄文英;革命先驱——朱锡昂。尤其是在抗美援朝中有297位博白籍人为祖国贡献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让人深深体会到客家人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广西北流市刘氏客家一族在2002年12月修订《翰堂刘氏族谱》中,明确规定“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准危害国家”、“要维护社会稳定”。无论任何时候,客家人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具有超越其他民系的大局感和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这是一种“主人公”的姿态,自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自觉维护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网站中的客家名胜、民间故事、客家民歌、诗词对联、影视星空等板块,也是为着实现广西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而竭尽全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