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类型片大师
一、约翰·福特
经典好莱坞时期诞生的这一批经典类型片为美国现代电影的成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好莱坞至今依然延续着类型片的制作方式,并继续以这种方式向全世界的观众推行和灌输美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好莱坞类型片体制下培养出了一批电影大师,正是这些人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形成并巩固了电影的艺术体系。这其中包括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一批深受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熏陶的导演,如约翰·福特、弗兰克·卡普拉等。除此之外,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中心也吸引了大批国外(以欧洲为主)的移民导演和舞台剧导演加入到好莱坞的生产体系当中,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来自德国的导演约瑟夫·冯·斯登堡,他不仅为好莱坞带来了影星玛琳·黛德丽,而且在好莱坞期间也贡献了像《摩洛哥》和《金发碧眼的维纳斯》这样的优秀影片。弗里茨·朗格和比利·怀尔德也同样是来自于德国,他们拍摄了各种类型的电影。移民导演中成就最为卓著的应该是来自英国的导演希区柯克,他为好莱坞类型片所注入的新鲜血液——悬念片,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是被众多导演纷纷效仿却无法超越的经典。
这些导演不仅都有自己擅长的某种类型,有的导演甚至是类型片的“多面手”。比如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他曾经四度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奖的四部影片分别是《告密者》(The Informer,1935)、《愤怒的葡萄》、《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1941)和《沉静的人》(The Quiet Man,1952),这一成就是至今无人能够企及的。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四部影片没有一部是他所擅长的西部片。福特一生拍摄影片112部,是好莱坞颇为高产的导演之一,其中西部片就占三分之一。在他的西部片里,美国西部边疆的开发史被理解成美国文明的发展史。福特喜欢别人称他为“西部片导演”,他本人也常常自称“我是个拍西部片的人”。
约翰·福特在《关山飞渡》的拍摄现场
约翰·福特(John Ford,1895—1973),本名肖恩·阿洛伊休斯·奥菲尼。1914年他跟随大哥弗朗西斯进入好莱坞电影界。在好莱坞的初期,福特从事了许多打杂的工作,甚至在1917年格里菲斯的名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扮演过一个三K党徒。在起初的15年中,他拍摄过很多缺乏创造性且样式又不新颖的影片;直到1935年之前,他的每一部影片都为了迎合老板的要求而不断改换他的风格。制片商也知道他多才多艺和高效率,把他看做是商业的台柱,供给他各种各样的故事题材。在拍摄过如此众多的影片之后,福特渐渐意识到,只要他尽力争取把那些能反映他的心愿和才能的题材拿到手,他就能拍出引人入胜的影片。1934年的《失踪的巡逻兵》(The Lost Patrol)和1935年的《满城风雨》(The Whole Town’s Talking)两部影片的成功使福特渐渐为人们所熟识。《失踪的巡逻兵》是福特第一部成功的影片,讲述的是一小队英国骑兵在战争中被阿拉伯人围困在美索不达米亚沙漠里,然后一个接一个被杀死的故事。这部影片主要依靠每个剧情悬念和有效的人物设置来取得效果,影片具有许多福特后来的作品中非常显著的优点:简单的环境,严格遵守戏剧的“三一律”,生动的人物性格刻画,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悬念。
随后,约翰·福特说服雷电华公司老板拍摄了《告密者》。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住在都柏林的自私的粗鲁男人为了离开爱尔兰前往美国,于是向警方告密揭发了一位爱尔兰革命者的身份。他的行为被揭露出来后,被带到革命党人的秘密法庭上接受审讯,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部影片为福特赢得了第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奖杯。
“二战”时期,福特继续佳作连篇,例如《关山飞渡》、《愤怒的葡萄》、《青山翠谷》等,并与其中几位演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些演员也为福特的影片增色不少,如约翰·韦恩、亨利·方达、维克多·麦克拉伦等。《愤怒的葡萄》根据约翰·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住在俄克拉荷马的一家人在大公司、大银行的压迫下,被迫举家搬迁到加利福尼亚谋生的痛苦旅程。尽管现实不如理想,遭人排挤、压榨,但他们仍不放弃希望。这部电影记录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辛酸、悲痛,福特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以写实主义的风格反映出美国的理想主义。影片不但当年首映时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即使现在观看该片,我们仍能感受到它的雄浑气魄、强烈的控诉性及人性光辉。与《愤怒的葡萄》比较相似的反映现实的另一部影片是《青山翠谷》,该片描写的是威尔斯煤矿工人的生活。全片洋溢着怀旧气息和对家庭的美好憧憬的乌托邦色彩,同时也被认为是表现道德说教用以抵制“海斯法典”的一部成功作品。
约翰·福特导演的浪漫、轻松影片《菲律宾浴血战》(They Were Expendable,1945)则是另外一种风格迥异的影片。福特在这部影片中没有热衷于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表现鱼雷快艇上的官兵们,而是热情讴歌了这些在失败中仍然英勇无畏的人们。影片不断出现宏大壮观的远景镜头,以此来表现组接的优美如画的海战场面。
“二战”后,福特拍摄的“骑兵三部曲”——《要塞风云》(Fort Apache,1948)、《骑兵与女郎》(She Wore a Yellow Ribbon,1949)以及《边疆铁骑军》(Rio Grande,1950),因为缺乏创新而受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但是他在1956年导演了被认为是他最好的西部片《搜索者》,这又为他赢回了声誉。1962年拍摄的《双虎屠龙》和《搜索者》一同被认为是福特对自己以往树立起来的拓荒英雄主义观念的质疑和批评。
20世纪60年代,福特继续为米高梅公司拍摄了西部史诗巨片《西部开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1962)。1973年,美国电影学会(AFI)把第一个终生成就奖授予了他。福特因胃癌于1973年8月31日过世。弗朗索瓦·特吕弗悼念他时这样说道:“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点便是他总是把角色摆在首要位置……约翰·福特应该和霍华德·霍克斯一起被授予‘无形导演(Invisible Direction)’奖。这两位伟大的讲故事高手的摄影机从来没有在观众面前明显地呈现出来。他们的影片除了跟随角色以外,很少有摄影机的运动,绝大多数都是固定镜头,而且基本保持在同一距离。这种风格创造出一种类似于莫泊桑或者屠格涅夫的轻柔感和流动性。在一种高贵的惬意中,约翰·福特总是知道怎么让观众捧腹或者哭泣。他唯一不知道的只是如何使观众感到无聊。”
二、霍华德·霍克斯
和约翰·福特一样是影坛多面手的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的成功之路也是充满了坎坷。霍华德·霍克斯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在纽约康乃尔大学上学的时候,就在暑假期间到美国西海岸的好莱坞电影制片厂打工,那个时候他可能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一生走向,就是当一名电影导演。1918年他加入了空军,担任空军的教练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霍华德·霍克斯在一家飞机制造厂工作,但是他发现仍旧放不下自己的电影梦,就又来到了好莱坞,先是在派拉蒙公司做助理导演、编辑、剪辑,1922年被聘任为编剧。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派拉蒙公司出品的电影的剧本都经过了他的挑选。他还在拍摄现场担任制片,因此他对电影的生产流程十分熟悉。为了能够担任导演,他把自己的剧本《光荣之路》(The Road to Glory,1926)卖给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前提条件是由他来执导这部影片,于是他终于走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导演之路。
霍克斯(中)与约翰·韦恩在《红河》现场
在霍华德·霍克斯所拍摄的电影当中,让我们熟悉和难忘的有警匪片《疤脸大盗》、侦探片《沉睡》、西部片《红河》、喜剧片《育婴奇谭》、歌舞片《绅士喜欢金发女》(Gentlemen Prefer Blondes,1953)、战争片《空中堡垒》等。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好莱坞,霍华德·霍克斯的声誉越来越大并且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好莱坞著名的四大导演之一。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法国导演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属于“作家导演”之一。他在《疤脸大盗》中所表现出的镜头剪接的紧凑和流畅成为当时犯罪片流行的模仿对象。1938年,由凯瑟琳·赫本和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主演的喜剧《育婴奇谭》是当时最成功的荒诞喜剧之一。这部影片与霍克斯1940年拍摄的另一部喜剧《星期五女郎》一样沿袭了《一夜风流》的喜剧风格,喜剧节奏明快,充满了恶作剧,镜头剪辑灵活多变。1941年霍克斯拍摄了战争片《约克军曹》(Sergeant York),贾利·古柏饰演了一名来自田纳西州的农村子弟,他个性纯朴,而且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被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他以宗教理由不肯杀人,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美国的战争英雄。这是一部取材比较特别的战争片,导演霍华德·霍克斯借着一个教徒对战争的态度来探讨战争的本质,主题发人深省,所以该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爆发的1941年推出首映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1946年霍华德·霍克斯导演了侦探片《沉睡》,其故事内容十分平庸,起源于富翁恩伍德的小女儿卡尔曼爱上一个私人侦探,但因她有精神病而遭到拒绝,失去理智的她把这位私人侦探杀掉了。这一切成了赌场老板马斯勒索恩伍德的把柄。真相大白后,马斯被恩伍德雇用的私人侦探马罗打死。但是霍克斯对影片的叙事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其精巧、对称,叙事条理清楚。
霍华德·霍克斯的电影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他喜欢在影片中探讨男人之间的友情关系,以及男性之间的冲突。在他的电影中,当时的杰出演员约翰·韦恩等都有过特别突出的表演。1948年的西部片《红河》是这个时期西部片转型的一部重要作品,约翰·福特也对此片赞赏有加。故事以南北战争结束后的中西部旷野为背景,描写德州大农场主因为经济萧条,决定和养子把牛群赶往北方的密苏里州贩卖。一路上两人因为对事件持有的不同观点而数次翻脸,使本来就充满艰难的迁徙过程更加困难。影片充满了西部片的雄浑气魄,尤其是牛群横渡红河的壮观场面成为全片的高潮。
尽管霍华德·霍克斯也和约翰·福特一样是一位电影类型片的大家,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引领一个时代的电影潮流,他们都只是更多地适应好莱坞的拍摄风格,把自己卓越的导演才能在好莱坞的规则中发挥得十分彻底,显示了自己的电影天才。
三、弗兰克·卡普拉
剪辑台上的弗兰克·卡普拉
深谙好莱坞规则的导演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1897—1991)也是最早移民美国实现自己梦想的成功者。他生于西西里的巴勒莫,1903年随家移居美国,长在洛杉矶。1921年,弗兰克·卡普拉开始为旧金山一家小公司拍摄只有一本的廉价影片。后来他进入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当学徒,并担任过道具员、剪辑师、助理导演和噱头作者等职务。他的电影生涯始于为哈尔·罗奇和麦克·塞纳特的默片喜剧写作笑料,并从编剧逐步走上导演之位。他协助哈莱·朗东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故事片《漂泊者》,随后他们共同拍摄了《健壮的人》和《长裤子》两部影片。其中,《健壮的人》成为当年最佳喜剧影片之一,并为卡普拉赢得了导演第一国家公司的《迈克的爱情》(For the Love of Mike,1927)的机会。虽然这部影片失败了,卡普拉也被第一国家公司解聘,但是他后来提起这部影片时仍然认为这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影片,因为“它让我开始运用思考了”。
1927年后,弗兰克·卡普拉一直采用新颖而又经过精心设计的故事题材。后来他加入哥伦比亚公司,拍摄了一部名为《那么一回事》(That Certain Thing,1928)的影片并大获成功,他以每年至少出品一部优秀影片的速度奠定了自己成为哥伦比亚公司台柱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哥伦比亚公司正是凭借卡普拉为数众多的成功影片才得以发展壮大。虽然弗兰克·卡普拉在评论界声誉起伏很大,但他仍然是“二战”前与约翰·福特和霍华德·霍克斯齐名的杰出导演之一。
1931年的《金发女郎》(Platinum Blonde)是弗兰克·卡普拉导演事业生涯的转折点。紧接着,他执导的《一夜风流》又出乎意料地包揽了奥斯卡五项大奖,成了美国浪漫喜剧类型的样本。这部影片也使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跻身于大电影公司的行列,卡普拉也成为大制片厂制度下少数拥有最终剪辑权的导演之一。卡普拉对制作喜剧电影的游刃有余得益于他早年作为笑料编剧的锻炼,他在其中学到的东西使他后来创作那些富有个人风格的成熟之作受益匪浅。他按照哈莱·朗东的个性设计喜剧,他也同样把这种根据个性定制喜剧的方法用在了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贾利·古柏和加里·格兰特的身上。他曾说:“我喜欢打破一切常规。在我心目中,故事情节是不重要的,我感到最有兴趣的是性格刻画。人物一定要真实……给角色找到适当的演员就是为拍好影片这一场战斗取得50%胜利的把握。如果他们不能像孪生儿的性格一样,故事本身就难令人信服了。”
弗兰克·卡普拉更愿意“用一件幽默的小事,使最严峻的戏得以缓解,用一连串戏剧性插曲替代虽然重要但一定会沉闷的段落,以此推动情节发展”。《一夜风流》之后,他陆续推出了《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Mr.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浮生若梦》和《迪兹先生进城》等几部影片,他把自己擅长的幽默、对美国生活的洞悉和当前大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卡普拉式的喜剧”。他将自己的喜剧风格定位为“小人物”与“体制”这种无形的、非人性的力量之间的抗争。卡普拉影片的讽刺意味总是温和的,始终洋溢着理想主义者的情怀,他总是试图调和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这在《迪兹先生进城》和《浮生若梦》两部影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约翰·福特评价卡普拉是“一个伟大的美国人。对于那些相信美国梦的人来说,卡普拉就是一个启示”。卡普拉的确在自己的每一部影片中都注入了“美国梦”的理念,这种理念宣称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生活中的梦想,这是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每一个美国人信奉的准则。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直接号召好莱坞电影公司制作电影以支持战事。在“珍珠港事件”和德国宣战之后,弗兰克·卡普拉被政府邀请拍摄一系列宣传影片。拍摄这些影片的目的在于要向美国的军人和水手说明他们的国家为什么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尤其是为什么他们必须帮助其他国家抵抗轴心国。卡普拉为此拍摄了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这部影片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其他名片。
弗兰克·卡普拉的导演技巧自成一派,他选取的题材总是充满新意,表现手法又极其严谨。他喜欢纯朴而毫不虚假地表现和强调新鲜事物,进行人物刻画,设置机智精巧的转折,这些特点使其作品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喜爱。他的目的和兴趣刚巧与商业上的目标一致,这也使他能够成为既谙熟好莱坞电影商业规则,同时又不失艺术高水准的少数导演之一。
四、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虽然不像上述导演那样能够游刃有余于各种类型片中,但他在自己钟情的悬念片领域,确实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于1899年8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天主教家庭,父亲是一位蔬菜水果商。希区柯克在耶稣会学校受的教育,攻读工程技术。1920年进入电影界,担任美工。1925年他为德国的一家制片厂导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快乐园》(The Pleasure Garden)。《房客》(The Lodger:A Story of the London Fog,1927)这部让他在电影界名声大作的电影,就是开创了希区柯克式电影风格的一个典型样本:一个无辜的主人公,被人阴差阳错地扣上一道罪名,因而连带地被卷入一连串阴谋策划好的圈套中。希区柯克对悬念片孜孜不倦的追求源于他对黑暗的敏感,他在回忆录中曾经写到,他十分害怕楼梯,总觉得楼梯拐弯处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等着他,他睡觉时从来不关灯,喜欢独处,喜欢阅读各种各样的地图、列车时刻表、旅行手册,总感觉有遥远的生活在召唤他。他从小就害怕父母、老师、警察,这些权势和规则的代表让他置身于一种惴惴不安的境地,以至于有人说他一生实际上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监狱里,他之所以拍摄了这么多让人尖叫、恐惧的影片完全是借电影描绘他自己的内心恐惧。弗朗索瓦·特吕弗曾这样评价希区柯克:“他是一个以本能行事的人。在他拍摄的五十部影片中,他展现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经过选择的世界。他脑子里面有着并不是一般人都有的幻想、困扰和偏见,但是他成功地把它们转移到银幕上呈现给观众。他拍摄的是一种从生理上在观众身上起作用的影片。所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都梦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定义而言,艺术家是个脱离社会的人。为了取得成功,他必须使自己不与社会融为一体。但是,他又必须把自己的独创性施加于人。换句话说,艺术家要在不摒弃他的艺术理想的情况下使自己被社会接受。希区柯克就是最好地解决了与公众交流这一问题的电影导演。”
希区柯克与《蝴蝶梦》的男女主人公
1934年的《一个知道太多的人》(A Man Who Knew Too Much)是希区柯克的一个人生转折,它不仅令希区柯克在英国的电影生涯进入巅峰时期,该片在美国也取得了极大成功,希区柯克凭借这部影片赢得了国际声誉。1939 年,希区柯克受到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的邀请来到好莱坞,拍摄了他在美国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该片获得巨大成功,奠定了希区柯克在好莱坞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希区柯克对此并不十分满意,因为这并非是希区柯克影片的一贯风格,也缺乏希区柯克式的幽默感。1941年《深闺疑云》问世,由《蝴蝶梦》女主角琼·芳登主演。该片讲述一位妻子怀疑她的丈夫将在牛奶里下毒谋杀她。片中那个优美而扣人心弦的镜头是男主人公用托盘端着一杯牛奶缓缓走上楼梯,希区柯克给那杯牛奶打了强光,他的别出心裁之处是让聚光灯朝着牛奶而不是杯子照,这样更亮。当男主人公往上走时,观众就全神贯注地盯着那杯牛奶,这正是希区柯克控制观众注意力的方式之一。
“麦克古芬”这个经常被希区柯克本人以及评论家们提及的词,是指影片由一种话题或一个简单的情节意念,生发出悬念和情节。在《三十九级台阶》(The 39 Steps,1935)中,“麦克古芬”即虚构了一个企图盗窃国家机密的间谍网。这个间谍网无孔不入,始终笼罩着影片的主人公。希区柯克并不关心这个间谍网的背景和具体活动情况,也不为背景做过多无用的阐释,他关心的只是在间谍网笼罩下的主人公的命运。希区柯克曾说:“我的目标是向公众提供有益的震颤。文明变得如此坚不可摧,以至于我们已经丧失了在自己身上出现鸡皮疙瘩的本能权利。消除麻木不仁和复苏我们道德均衡的唯一方式就是使用人工手段带来震颤,而对我来说,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一部电影。”
观众不仅被希区柯克制造的悬念吸引,也喜欢他的影片所散发出的机智与幽默。就像画家要在自己的作品上标明自己的记号一样,希区柯克喜欢在自己的电影中露上一面也成了他有趣的风格之一。他在英国导演的影片《房客》中,第一次亮相,是坐在编辑部里的一个闲人。在他以后的56部影片中,他都见缝插针地在银幕上亮上一相:《蝴蝶梦》的电话亭旁;《电话谋杀案》(Dial M for Murder,1954)在墙上的某张小照片里;《西北偏北》一开始他提着大提琴箱子,拼命拍公共汽车的门想要上车;《精神病患者》中他出现在房地产公司;《群鸟》片头他拉着狗走出鸟店。
希区柯克自认为是形式主义者,他在影片拍摄前就精心设计好每一个形式结构。他认为没有经过设计的现实是凌乱不堪并且不具有意义的。他说,“我从不依据场景地形,而是依据银幕上的地理需要而设计……我只想该如何像填画布一样,将空白银幕填满,这就是为什么我画分镜以及道具安排的草图给摄影师。”
希区柯克习惯用“交叉跟踪”镜头表现危险,用高角度镜头表现某人处在易受伤害的境地,用不断对切、交替剪辑延宕戏剧的高度紧张感和悬念。这种拍摄方法表现了他对人物的看法,人物通常是处于受威胁的状态,表现了希区柯克对于世界到处充满危险和暴力的认知观念。希区柯克宣称“电影不是表现技巧的舞台,它是一种说故事的方法。美、技术、摄影机的丰富表现力,如果妨碍了故事本身,就得牺牲掉或者使之服从于故事”。也许这是希区柯克从他少有的失败影片《绳索》(Rope,1948)中得到的教训。《绳索》这部影片共十本,每本十分钟,正好是一盒胶片的时长。希区柯克利用巧妙的转场,在没有切换一个镜头的情况下拍完了此片。这种大胆的实验被很多人批判为一种炫技行为。看上去也的确与希区柯克自己的说法有些冲突,但是希区柯克的言论和他的电影一样都是令人难以捉摸的,仅凭表面是无法解释的。
五、威廉·惠勒
20世纪30-50年代,在剧情片领域成就最为卓著的应当首推导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
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曾这样评价过惠勒:“惠勒的作品更多地侧重于内容而不太注意形式,偶尔陷于平庸。单凭真实和忠诚是不能造成天才的。惠勒虽很有才能,但他因袭成法,缺乏独创性。”惠勒的作品尽管在叙事风格上总是采用顺叙,缺乏剧情的跌宕感,但平中见奇的例子在其作品中也屡见不鲜,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演员精湛的表演弥补了影片在外在形式和叙事结构上的不足。而且他以追求完美著称,经常反复拍摄,以至于人们称他是“拍99次的惠勒”。
威廉·惠勒(右)与贝蒂·戴维丝在一起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威廉·惠勒就曾为我们奉献了三部上乘作品:《死路》(Dead End,1937)、《红衫泪痕》(Jezebel,1938)和《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1939)。《红衫泪痕》为贝蒂·戴维丝赢得了第二座奥斯卡金像奖奖杯,威廉·惠勒在拍摄期间对这位大明星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成为当时影坛的一段佳话。他们之间有过三次极为成功的合作:《红衫泪痕》、《香笺泪》(The Letter,1940)和《小狐狸》(Little Foxes,1941)。其中,《小狐狸》是一部相当震撼人心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该片根据丽莲·海尔曼的话剧剧本改编,场景单一,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基本全部在室内展开。正是由于惠勒的出色导演才能,才使得这部影片尽管人物对话很多、场景单一,但毫无沉闷之感。惠勒在影片中对人性的阐释达到了“冷酷无情”的程度。影片以一个贪婪的中年女人为叙事核心,彻底地揭露了她的虚伪和凶残,她对金钱的崇拜和追逐使她完全丧失了人的情感和本性。丈夫对于她的意义就是钞票,当她的丈夫不同意投资入股,她竟然坐在沙发上任凭丈夫猝死在楼梯上,面无一丝波澜;当识破母亲真面目、心灰意冷的女儿离她而去时,她拉开窗帘目睹女儿远去,竟没有不舍之情,而是用愤怒不解的眼神望着窗外。这部影片的严肃性和批判性一直高于惠勒执导的其他著名影片。《呼啸山庄》的电影版虽然和小说原著有一定的差别,曾引起过争议,但劳伦斯·奥立维(Laurence Olivier)的精彩表演和惠勒别具匠心的镜头运用,仍然使本片成为了名著改编影片的不朽之作。
受战争影响,好莱坞在1942年遭遇了罕见的电影“荒年”,于是惠勒的《忠勇之家》成为当年声誉最高的代表作。但是今天看来,该片的艺术质量相当一般,但由于它紧跟当时美国国内的时局气氛,通过对一个中产阶级的英国家庭(米尼弗一家)如何适应欧洲战争的描写来反映美国民众支持英国盟友的热诚,在当时起到了鼓舞民心士气的作用。威廉·惠勒充分把握住战时生活的特征和人与人之间的浓厚感情。虽然该片是应景作品,但仍旧鲜明地表现出惠勒以纪实性反映现实的艺术风格,全片洋溢着浓厚的亲情和友情,让人感到家庭生活的温馨,在战争中表现出一种亲切的人道主义精神。
惠勒的另一部与战争相关的影片《黄金时代》是被公认为最能体现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个性的影片。惠勒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导演,他对社会的理解和对时势的把握总是非常准确的,他总能选取一个深刻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角度去拍摄影片。战争结束,美国“退伍军人”的战后生活成了新的社会问题,于是《黄金时代》应运而生。该片依旧是一部应景作品,但是艺术质量比《忠勇之家》要高一些。影片在细节刻画方面尤为突出,如霍默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开门不便,爱玛离开他的房间时就总将门虚掩着,这样的细节很能打动观众。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是三人归乡途中畅谈的场面。阿尔说:“令我感到不安的是,每个人都会来催促,让我尽快恢复成原来的那个我。”一句话道破了这类影片的共同主题: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如何在和平年代继续生活下去。《黄金时代》大团圆的结局似乎也表达了惠勒的创作意图:阴暗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总是美好而鲜活的。这部优秀影片也实至名归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
20世纪40-50年代,惠勒还拍摄了很多口碑良好的诚意之作,比如《草莽英雄》(The Westerner,1940)、《女继承人》(The Heiress,1949)等。虽然这些影片的整体水平不及上面提到的著名影片,但由于惠勒“选角”本领之高超以及对演员表演潜力的挖掘,使奥莉薇亚·德·哈维兰赢得了奥斯卡影后,沃尔特·布伦南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此外,惠勒尝试了不同类型片的挑战,均获得成功。如1951年的《侦探故事》(Detective Story),这部由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在有限的空间里,惠勒刻画出了各种形态的人物之间的纠葛,表现了高度的刺激性,是犯罪悬疑片的代表作;而1958年的《锦绣大地》(The Big Country)又是一部西部文艺片的经典之作,格利高里·派克等大明星在惠勒的指导下均有颇具魅力的表现。
六、比利·怀尔德
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于1906年生于奥地利,原来在维也纳大学读法律,曾在德国柏林和维也纳做过小报记者,后来因为逃避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迁居美国,以写剧本为生,并借此成功进入好莱坞电影界。比利·怀尔德曾经为欧内斯特·刘别谦写过《蓝胡子的第八个妻子》(Bluebeard’s Eighth Wife,1938),为霍华德·霍克斯写过《火球》(Ball of Fire,1941)等喜剧剧本。有人问比利·怀尔德如何写好的剧本时,他戏谑地回答:“这里面有秘诀,却无法教的。使主题有戏剧性,确实需要某种天才;但天才也不够,必须经营剧情,像盖房子似的,有地基后,一点一点往上加。如果在开演20分钟之内,观众已开始出去买爆米花啦,带孩子尿尿等,你就完了。必须做到亲密的恋人连手都忘记牵了,好比什么东西掐住观众的脖子,使他们非盯着屏幕不可。这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又有人问比利·怀尔德为什么想成为导演,他回答说:“我成为导演是因为我的剧本,我想保护它们。”的确如此,由于不满导演对剧本的修改,1942年比利·怀尔德说服了派拉蒙公司同意他亲自执导影片《大人与小孩》(The Major and the Minor)。接下来他就拍摄了《开罗五军火库》(Five Graves to Cario,1943)、《双重赔偿》、《失去的周末》和《日落大道》等经典名片。
比利·怀尔德(左)与玛丽莲·梦露
比利·怀尔德主要在黑色片和喜剧片两种类型片领域成就突出,其早期作品多以黑色片见长。《双重赔偿》与《日落大道》是两部黑色片的经典代表,两部影片的最大相似之处就是都采用主角倒叙的方式进行。在《日落大道》中,比利·怀尔德甚至大胆地让已经死了的威廉·荷顿俯瞰自己在泳池中的陈尸,从头回忆事件始末。失意的好莱坞编剧爱上了一个无声时代老牌女星,故事也暗喻了无声电影的没落。《双重赔偿》与《日落大道》这两部影片和《失去的周末》一样都着重于暴露人性的矛盾和阴暗面。《失去的周末》描写失意的作家沉迷醉酒而不能自拔,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决定进行十天的强制戒酒,就在他出发去乡下度假前夕,他又疯狂地沉迷于酗酒的恶习之中。比利·怀尔德拍摄这些影片的目的却并非为了引发观众的深思,反而看上去带有一种嘲讽的意味,是对男女主人公生存目的的戏谑和嘲讽。比利·怀尔德的犀利是他本人在多变环境中的经历锻炼出来的,在与平民的社会生活处境和严酷的社会环境的观照之下,他的亲和力被注入了时代的写实色彩。
七、其他外国籍导演
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外国籍导演纷纷来到美国,如来自德国的弗里茨·朗格,来自匈牙利的迈克尔·柯蒂兹等,他们在好莱坞期间的不凡创作成为好莱坞在类型片之外的一道亮丽风景。
弗里茨·朗格
《M》中的凶手与悬赏告示
弗里茨·朗格(Fritz Lang)在德国期间曾导演过《疲倦的死》(The Weary Death,1921)、《尼伯龙根之歌》(Die Nibelungen,1924)和《大都会》等名片。1931年的《M》是朗格的第一部有声片,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心理恐怖片。这部影片奠定了朗格在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是朗格艺术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杰作。1933年,朗格遭到纳粹的封杀,他途经比利时和法国,最终来到美国。美国制片商希望他继续拍摄《M》之类的惊悚片,他只好重操旧业。1936年,他导演了一部以反对私刑为题材的影片《狂怒》(Fury,1936)并大获成功。除此之外,他还导演了一些侦探片、西部片和间谍片。“二战”期间,朗格还导演了两部反法西斯的影片,1941年的《追逐男人》(Man Hunt,1941)和1943年的《刽子手之死》(Hangmen Also Die!)。后者是他与贝尔托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共同编剧,影片讲述了捷克抵抗运动刺杀奥匈王储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朗格以此影射了德国纳粹政府。作为一名正直的艺术家,朗格也为反纳粹事业贡献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
迈克尔·柯蒂兹
迈克尔·柯蒂兹(Michael Curtiz)生于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电影的创始人之一,被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誉为“场面大师”。他曾在弗里茨·朗格执导的影片《蜘蛛》(The Spiders,1919)中担任执行导演。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影坛上,迈克尔·柯蒂兹是最高产的导演之一。此后不久,柯蒂兹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并且成为华纳电影公司的金牌导演。他总共为华纳公司执导了一百多部影片,题材涵盖了西部片、音乐片、黑色片、史诗片、喜剧片和战争片。柯蒂兹把欧洲电影的新方法带进了好莱坞,尤其是对有声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电影带有明显的工业产品特征,模式比较固定。除了最为著名的《卡萨布兰卡》之外,他还执导了《黑色的愤怒》(Black Fury,1935)、《侠盗罗宾汉》(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1938)、《胜利之歌》(Yankee Doodle Dandy,1942)和《欲海情魔》等优秀影片。柯蒂兹的电影捧红了许多明星,例如贝蒂·戴维丝、桃乐丝·黛(Doris Day)和艾罗尔·弗林(Errol Flynn)的处女秀都是出现在他的影片中;此外,琼·克劳馥和詹姆斯·卡格尼(James Cagney)也凭借出演他的影片而荣获奥斯卡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