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福音战士》:奇迹少年的精神苦旅
日 文 名:新世纪エヴァンゲリオン
英 文 名:Shin Seiki Evangerion/Neon Genesis Evangelion/EVA
中 文 名:新世纪福音战士/新世纪天鹰战士
原 作:GAINAX
企 画:Project Eva.
监 督:庵野秀明
副 监 督:摩砂雪、鹤卷和哉
角色设定:贞本义行
机械设定:山下いくと、庵野秀明
色彩设定:高星晴美
摄影监督:黑田洋一
音响监督:田中英行
音 乐:鹭巢诗郎
制 作:东京电视系列台
出品时间:1995年
长 度:共26话
相关资料
1995年,日本动画业在经历了一段非常尴尬的瓶颈时期以后,终于迎来了转机。这一年日本三大“原创性”制作团体: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押井守及庵野秀明的GAINA X相继推出新作,但无论是吉卜力的《侧耳倾听》还是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都没有能够发挥出“真正的力量”,而GAINAX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却产生了“海啸般的震撼效应”,并于1997年上映了两部剧场版《死与新生》与《THE END OF EVANGELION》,其中后者又包括《真心为你》(AIR)。
监督庵野秀明凭借《新世纪福音战士》名留20世纪90年代动画史,被誉为开创新纪元的人物。因其特立独行的风格被动画迷昵称为“痞子”,目前已转移兴趣至真人电影。其动画作品还有《王立宇宙军》、《飞跃巅峰》、《不思议海之娜迪亚》、《彼氏彼女的事情》等。庵野赖以成名的还是他的“新鲜思路”,无论是《新世纪福音战士》各集中大号的反白标题所带来的视觉震撼,还是不同于日文标题的英文带来的深层反思,抑或是把片尾的老歌“Fly me to the moon”作出十种版本的“创新”,更不用说深刻的角色性格及心理学分析所带来的对“动画是轻松之作”固有概念的颠覆。
内容介绍
西历2000年,巨型陨石坠落南极,引致天灾四起,世界人口因此锐减一半,此灾难被称为“第二次撞击”。事隔十五年,人类正值复兴之时,一种来历不明的巨大战斗生命体——“使徒”再度出现,不断向人类重镇第三新东京市进袭。人类迎击使徒的唯一希望,就是特务机关NERV开发的人型决战兵器“福音战士”,但能够胜任驾驶员的人选,就只有几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男女,他们用精神控制机器。在不断的战斗中,既有肉体上的伤痛,更有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父与子、母与女的冲突,成长与逃避……在战斗中,第二次撞击的真相也不断显现——那并不是天灾,而是由人类引起的灾难。消灭最后一个使徒后,NERV的后台机关“人类补完委员会”为完成人类补完计划,消灭了NERV与福音战士,并引发第三次撞击。只有碇真嗣与明日香存活下来——只要有生命,地球就会复原……
作品分析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成功,在于艺术形式上全方位的创新:视觉方面,如机体的设计、暴力血腥、黑底白字、超长帧、高速闪帧、真人电影片断以及基督教、犹太教的符号、心理学术语;表现手法方面,从心理学和存在主义的角度对人物内心进行精神分析式的叙述,大量象征性和超现实性的表现手法频频出现在剧中,多重的视觉表现手法为动画的风格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下面分别从视觉、表现手法、叙事与风格三方面加以分析。
1.视觉:难以逾越的元素杂糅
人物设定、机械设定和场面处理是视觉水准的集中体现,《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的人物设定、机械设定和场面处理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本片角色设定贞本义行的神来之笔,使人物设定并没有拘泥于形式化,采取写实手法的同时还兼顾了美型,看不到那些夸张变形的躯体,但是人物形象鲜活明朗,神形兼备,灵魂和肉体的融合近乎完美。山下的机械设定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金属的质感,动态和静态的完美结合以及独特新颖的设计,吸引了大批的机械模型迷。
场面处理,尤其是战斗场面令人记忆犹新。第八集中的海上激战,2号机凌空跳跃的姿态劲爆,肆意的想象力以一种极端而张扬的方式充斥于每一个分镜中。除了一些经典的画面如绫波的浅笑、血战等,一些出于降低成本考虑的定格画面也达到了预料之外的效果。最初的一幕长时间定格出现在第四集美里隔着电车轨道与真嗣对望的场景,在静止的画面里,蕴涵了美里的惊讶、赞许、包容、理解,同时也展现了真嗣的勇气和决心。静止并非言之无物,恰恰相反,它能够更好地为人物的内心活动拓展有利的思维空间。
2.表现手法:精神分析式的叙述
《新世纪福音战士》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有三种,下面一一例举:
第一,利用景物的变化表现人物内心。以真嗣离家出走后,列车进入隧道的场景为例,车中所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代表真嗣心中关于家庭的部分,以碇唯和碇源堂为主;景色的变化,包括最后进入隧道,代表了真嗣心情的起落和自我否决。
第二,利用“我”与“我心中的我”或是其他人的交谈表现人物内心。例如初号机被夜天使吞噬时的片段,利用高亮度的光线对场景进行突出,用红黑的配色和“不存在的纹路”以及鱼目镜头表现一个“虚境”。
第三,把抽象的想法具象化。在动画版的最后两集中,导演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其实故事主线在第二十四集渚薰死后就结束了,因此最后两集基本是碇真嗣的内心独白。独白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大量静止的画面,黑白、蜡笔画、线条……组成记忆片断,闪现、静止、快速流动,这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3.叙事与风格:心理、宗教与哲学的体系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要故事框架,即消灭使徒进行人类补完的情节线索,只是“躯壳”,而它真正的“灵魂”,则是其深邃的主题。《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题,是以心理学为中心,对处于反抗期的孩子施以开导教育(所谓“补完”)的问题,同时杂糅了以基督教与犹太教为主的宗教观念,及以黑格尔体系哲学为代表的哲学观念,而成的复杂体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新世纪福音战士》着眼于孩子心理的补完。其中的心理学成分主要来自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试图屏弃绝对的理性转而探询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例如初号机暴走的过程,就是真嗣失去自我的过程。作品中的众多人物,都反映了反抗期孩子的心理特征。主角碇真嗣性格内向、自闭不跟人接触、软弱不跟人争执;明日香极端好胜、自尊心强烈、跋扈;绫波丽冷漠、有自杀倾向等。除此以外,还大量涉及“自我防御机制”、“心理投射”、“第一客体”、“原欲”、“伊底帕斯情结”、“集体潜意识”、“移情”等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从宗教的角度看,《新世纪福音战士》模糊了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其中的世界观是架构在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基础上的,例如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种种末日审判的概念。所谓的宗教意义,并不是与宗教息息相关的有引导性质的东西,而是经过了庵野的改造,算是完全为故事服务的庵野式的神秘感,在削弱了宗教性的同时,把其中所蕴藏的文化感发挥到了一个极致。无限的未知性,幻想与现实的模糊接壤与分界,其间存在着广阔的空间,足以演绎最精彩的故事。
从哲学的角度看,存在主义是《新世纪福音战士》最基本的世界观。第四集副标题“Hedgehog‘s Dilemma”,意为刺猬的困境,与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一样,正是人类之间关系的写照。第十六集标题为“致死的疾病,和……”,是克尔凯郭尔用以指代人类绝望状态的表述。《新世纪福音战士》还借用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体系,这正是“人类补完计划”的观点。
时代背景决定这样一部含有大量艺术形式创新的动画备受推崇。一种当代现实意识的表现使得日本观众对影片产生共鸣。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冲击震撼住了与之拥有相同感受的人们。弗洛伊德式的心理透视和强烈哲学思想的手法冲击着人们的意识,个体开始以群体意识思考,而《新世纪福音战士》正是抓住了这一时代涌动的思潮。
1995年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高峰期,奥姆真理教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也在这一年发生,日本民众处于精神的失落及恐慌期。失业,经济衰退使得人们开始丧失生活目标,世纪末的情结和对未来的惶恐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难以释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动画中的人物都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错乱和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使得故事本身也带上了强烈的存在主义色彩。
作为监督的庵野秀明更是在《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作品中融入了大量“自闭”、“心理早熟”等当时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他通过“Absolute Terror Field(绝对恐怖的领域)”这种超现实的科学幻想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构筑的屏障。在现代社会,人们行事匆匆,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尔虞我诈,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心捂得严严实实,从而导致内心深处漫溢着寂寞。而庵野将这种社会现实夸张放大之后放置在了《新世纪福音战士》几乎所有的主角身上,使得本片引起了观众的强烈认同。
《新世纪福音战士》以其创新的艺术形式,成为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动画,迎合了时代的诉求,引起了观众的强烈认同,成为日本动画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至今经久不衰。
(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