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监狱兔》动画片分析:独特的现代默片

《监狱兔》动画片分析:独特的现代默片

时间:2024-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监狱兔》迄今为止以每季十三集的数量共面世三季。

《监狱兔》:独特的现代默片

日 文 名:ウサビッチ

英 文 名:Usavich

中 文 名:监狱兔/越狱兔

编剧/导演/分镜:富冈聪

原  画:富冈聪、宫崎桠久里音 乐:上野大典

制片公司:Kanaban Graphics

上映日期:2006年

荣  誉:2006年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短片动画

     2007年渥太华国际电影节成人项电视动画奖

img145

相关资料

《监狱兔》是由Kanaban Graphics制作的三维喜剧动画短片,至2009年10月已经播出39集。它始于2006年MTV开办了一个名为“FLUX”的手机网站,Kanaban Graphics工作室应邀为其制作了一系列易于下载在手机上播放的动画短片,这其中便有大获成功的《监狱兔》。它于2007年10月在MTVJAPAN中的MTVFLASHER中开始播放。制作公司Kanaban Graphics为一家动画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由本片导演富冈聪创办。短片中,富冈聪一人身兼导演、编剧、分镜头和艺术指导。虽然动画没有对白,但音效却十分出众,被当做手机铃声风靡一时。并且每季都会有一集杂糅剧中人物的各种“噪音”而制作的拼盘音乐,形式很独特。

因为每集只有短短的90秒,所以动画没有完整的故事。直到目前共播出三季,角色开始增加,没有看到过故事介绍的观众能够大致猜出角色间的关系和其入狱前的社会背景。此前,制作公司也只发布过一个幕后制作的视频,介绍了角色的姓名、入狱原因、社会关系等。

img146

内容介绍

《监狱兔》的故事背景被置于1962年的俄罗斯。编号为541的兔子普京本为工人,因醉酒误工被判为“资本主义者”获刑三年,他个性温和懦弱,总被狱卒欺负。他的室友04号基里连科与胞兄本为前黑帮首领。兄弟两个被手下兹鲁宗洛夫背叛炸烂,之后碎片被重新缝合拼凑了起来,基里连科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双重性格。其兄仍为黑帮头目,基里连科则入狱服刑。

img147

《监狱兔》迄今为止以每季十三集的数量共面世三季。第一季以两只兔子的监狱生活为主,普京总被狱卒欺负,相形之下,基里连科的牢涯生活则惬意得多,考究食物、发展收藏爱好,甚至狱卒也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将其双重性格中暴虐的一面激发出来,还往往会惨遭暴打。第一季行将结束时,收藏帆布鞋成癖的兔子基里连科发现一双限量版的帆布鞋上市,遂越狱,本已到出狱日的普京懵懂跟随之。于是便引出了第二季,这一季主要是两只兔子在越狱的途中同警察作斗争。故事发展到第三季,基里连科终于来到了可以购买鞋子的大厦,却不料这座13层的大厦为背叛他的手下兹鲁宗洛夫所建,得知基里连科来买鞋,便设下各种机关意图杀之。基里连科与普京以每集攻克一层的速度,在最后一集得到了那双限量版的帆布鞋,兹鲁宗洛夫也终被逮捕。

作品分析

1.创意及主题分析:冲破樊笼

《监狱兔》的定位很明确,即乘地铁的年轻人可以在手机上看到的影像。典型的快餐文化适应了特定的受众需求。而这种需求体现在短片本身便是——精悍,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风格。论及《监狱兔》是一部独特的作品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潜质体现在作为一部动画片所具有的各个层面,夸张的叙事、个性的角色、精简的场景……这许多独特的总和也许就是它大热的原因。

与美国动画相比,日本动画更重叙事性,但本片却明显倾向欧美动画的娱乐风格。用音乐叙事是迪斯尼的传统,但本片每一季都会有一整集杂糅剧中人物的各种“噪音”制作而成的音乐,普京被列宁格勒的蛙鸣惊吓的呼声,基里连科打苍蝇的拍击声,普京敲打餐具的清脆撞击声等被有节奏、动态地整合到一起。

img148

创作者们将故事背景置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苏联。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束缚,背负着时代造就的沉重压力。短片面世以及走红的这几年正值世界经济低迷,人们肩上背负着比以往更多的经济压力,生活充斥着大量焦虑,城市本身使人们也如同那两只兔子一样生活在樊笼中。

大多时候我们都与普京一样温和,容易屈就各种现实,抑或同安静时候的基里连科一样,只是投身于自己钟爱的生活方式中,心无旁骛。但很多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同暴走时的基里连科一样可以有力地回击狱卒的压榨,可以去无所畏惧地追求,所谓压制精神世界的樊笼在梦想面前只是一张随时可以捅破的纸而已。荒诞不经的故事背后实际上包含着创作者对两只兔子“越狱”行为的赞叹。

img149

2.角色分析:夸张的角色和精细的动作

《监狱兔》是一部具有实验动画特质的商业作品,角色是动画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作品本身也在刻意削弱故事情节的作用。作为一部连载的动画,它几乎没有对白,没有情节,每季的场景也十分精简……角色自然成为整部动画的重点,并且动作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叙事工具。短片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角色的个性魅力,观众通过对角色的感情注入来体会主题。

img150

本片出场的各位角色都具有传神的夸张性,这种恰到好处的夸张将角色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用花絮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角色完整的个性和社会背景。

本为工人的兔子普京因工作时打瞌睡被判入狱三年,身着绿白相间条纹囚服,脚蹬人字拖,双耳互绑,脸上不是木讷便是惊慌,总在跳哥萨克舞。而他本为黑帮首领的牢友则身着红白条纹衫(两件衣服颜色的对比也在揭示角色的个性),脚上总穿他钟爱的帆布鞋。因其是与胞兄拼合而成,故而头部颜色不均匀,有缝合的痕迹,被炸伤的后遗症表现为严格分化的双重性格,平常十分安静,喜观看帆布鞋杂志,一旦被激怒便极度暴戾,狱卒往往是始作俑者,同时也饱尝苦果。列宁格勒是普京在牢房马桶中垂钓而上钩的青蛙,吞食它所看到的任何可以吞咽的事物——包括小鸡科曼尼奇,后者则是一只性别不明的小鸡,着浓妆,但隐约有胡茬。

img151

除了富冈聪与宫崎桠久里出众的角色设计外,夸张且细腻的动作使得未知其制作背景的观众很容易将《监狱兔》误认为一部欧美作品,这与日本动画鲜以动物为主要角色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动作表现往往比较概念化,不像欧美动画对角色运动本身的苛求及对原画的重视。所以本片考究的动作便显得格外出众,其中表情动画尤为突出。每个角色的动作都如标签一般融入到了角色中。譬如第一季每集都相似的开场,普京大跳哥萨克舞(甚至在晚上睡梦中亦如此),基里连科则躺在床上旁若无人地看帆布鞋杂志。

概念化的表情使得观众轻易便可分辨二者之别,也由此喜爱他们。基里连科的面部表情依据其恼怒的程度分为三种:平静的时候面无表情,愤怒之时蹙眉怒目,而暴怒的表情,导演则很有创意地将万圣节南瓜灯的脸改装到了基里连科的脸上,他的战斗能力也随着表情和怒气的不同而依次递增。导演赋予基里连科徒手子弹、随手折弯牢门、用大石砸下上空的苏联战机等高强武艺。相形之下,普京的表情则丰富得多,但也可以简要概括为木讷和受惊。

由于画面没有对白,于是便由动作发挥叙事功能。譬如基里连科闻到眼前的鱼耳朵立即耷拉了下来标志着他对这份食物的厌恶,守卫柯夫回应他鱼骨代表着对基里连科抗议的无视和嘲弄。冲突产生后,片子的高潮部分便主要是渲染打斗,这部分动作往往快速并且传承了日本动画动作的概念化,夸张的动作也加快了叙事。基里连科整日观看帆布鞋杂志以及但凡有时间便擦拭其收藏的帆布鞋的动作,暗示观众他对此物的痴迷。这些为最后一集他看到限量版鞋子在售的广告便毫无顾忌地越狱做了铺垫。故事看似无厘头,但情节的发展都存在动因。

3.场景分析:简约的空间和色彩

让本片与其他日本动画区别开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画面配色——色彩纯度很高。两位主角的囚服颜色是互补色,基里连科采用了热烈的红色,普京则是相对比较温和的绿色,而房间的主色调则为蓝色。尽管是一部三维动画,画面却具有强烈的绘画风格,配色上如寻常的三维动画一样,采用了大色块填充的方法,但颜色间的过渡非常自然。不论是大面积蓝色的牢房,抑或红色绿色条纹的囚服,都能清晰地看到漂亮的绘画笔触。

img152

《监狱兔》最强烈的特征便是精悍,这不仅体现在每集短短90秒的时间,也体现在过少的场景中。尤以第一季为甚——它是充分利用空间的典范。所有的故事都只在那一间小小的牢房中发生。导演对细节的把握十分到位,既不使狭小的空间看起来单调,也避免了过多的细节设计误导观众的关注点。空间狭小的牢房墙面斑驳陆离,许多地方有墙皮脱落,窄小的窗外依旧是高墙,只有一丁点天空。仅有两张床,床周围的布置体现出两个人性格的差别,基里连科狱中生活显然十分丰富,床边被收拾得一丝不苟、干干净净标志其有洁癖,床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帆布鞋,床边的架子上摆着植物,他甚至在屋里种了萝卜。普京的床头则显得杂乱,墙上甚至都长了蘑菇,也几乎没有什么装饰物,只是几张海报贴在墙面上。

本片杂糅了很多游戏的元素,这在第三季中尤为明显。这季整个故事类同于玩家在通过一个卷轴游戏。每集也会如同这种卷轴游戏一样,设置一个BOSS,让两位主角去攻克。故事的发展也以每集攻克一层的速度进行着,直到最后一集将最终BOSS攻克下来,主角拿到了自己心爱的帆布鞋意味着游戏的结束。剧情如此设计也同它后来开发同款游戏有关。

第一季每一集总以一个旋转的镜头作为结束,这种充分发挥三维优势的动态镜头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创作者通过这个镜头拓宽了观众的视野,同时也扩展了牢房的空间。同时这个镜头止于两个角色的对比,往往都是基里连科在享受斗争之后的丰硕成果,而普京则被挤在镜头的右上角,境遇凄惨。这种对比强调了谐谑的效果。

4.文化分析:现代人的恶趣味

尽管创作者将故事背景置于1962年的苏联,但其叙事方式却杂糅了日本漫画的各个元素,它很大程度上在用日本漫画的夸张手法来制造各种噱头,使用暴力与暴力之间的抗衡来推动叙事,这种表现方式正是日本漫画对暴力美学的一种宣扬。将这种暴力元素置于20世纪60年代政治和经济都高度集中的苏联,则体现出处于不同意识形态下的人们所存在的认知隔阂。在创作者看来,那个年代的苏联便是盛产因为小错误“被入狱”的无辜良民,或者钻了制度的空子而产生的经济或黑帮大鳄。在剧中,前者总是被作为狱卒欺压和嘲弄的对象,但对于后者即使当权者掌握足够的权力,也畏惧其几分。

img153

这样一来,监狱兔被热捧的原因有其特有的“自由精神”在其中,监狱只是一个樊笼,倘若你有基里连科对钟爱之物(抑或是理想)的“执拗”追求,那么这道樊笼也就如同在基里连科身上体现的那样——他完全越过了那两道高墙,一往无前地往贩卖帆布鞋的地方冲去。

整部动画有过半的时间是暴力场面,但将暴力作为一种美学的方式并非传统对暴力细致正面的描述,它的态度带有更多戏谑色彩,对于打斗动作的描述也十分概念化。

由于本片的定位是为年轻人提供消磨排队或者等车时间的快餐型视频,故而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日本动画对教育性和知识性的轻视,更重娱乐性、商业性和消遣性。而它所引起的热捧,也反映出现代人的“恶趣味”。

(宋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