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与牛》:以儿童的名义狂欢
英 文 名:Cow and Chicken
中 文 名:鸡与牛
导 演:大卫·费耶斯(David Feiss)、罗伯特·阿尔瓦塔(Robert Alvarez)等
编 剧:大卫·费耶斯、米歇尔·赖安(Michael Ryan)等
制 片:文森特·戴维斯(Vincent Davis)等
剪 辑:特伦特·约翰逊(Trent Johnson)等
艺术指导:狄恩·泰勒(Deane Taylor)等
动画监督:桑蒂·贝勒纳提(Sandy Benenati)等
主要角色:妈妈、老师——凯蒂·米路(Candi Milo)
爸爸——狄·布莱德利·贝克(Dee Bradley Baker)
牛、鸡、不穿裤子先生——查利·阿德勒(Charles Adler)
艾尔——丹·卡斯特拉尼塔(Dan Castellaneta)
弗林——霍华德·莫里斯(Howard Morris)
原创音乐:盖伊·摩恩(Guy Moon)、比尔·富尔顿(Bill Fulton)
制作播出:卡通频道(Cartoon Network)
集 数:52集
播 出 期:1997—1999年
相关资料
导演大卫·费耶斯1959年4月16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费耶斯的动画天赋很早就得以显露,1978年前后他加入著名的汉纳-巴伯拉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费耶斯一直致力于原创动画的创作。他曾参与了《杰特森一家续集》(The Jetsons)、《莱恩与史丁比》(Ren and Stimpy)等多部电视电影动画的制作。其代表作品就是《鸡与牛》。
《鸡与牛》是一部艺术风格特异的儿童动画系列片,曾经获得两次艾美奖提名、多个安妮奖奖项以及提名。我国台湾和大陆地区多家电视台曾经播出过这部动画片,而国语配音演员的二次创作更是将其幽默风趣的特点推向极致。
内容介绍
在某个美国小镇里生活着一个既正常又奇怪的家庭。父母是人类,他们有两个大约八九岁的孩子。大一点的儿子是只鸡,小一点的女儿是头牛。
说这家人正常是因为他们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每天早晨,妈妈会给自己的两个宝贝准备她认为是相当“可口”的早餐。进餐时,不是哥哥欺负妹妹就是爸爸教训儿子,和其他家庭一样闹腾。两个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哥哥很懒,有时会为了逃课而装病。妹妹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期望自己长大去做模特。他们家邻居的小孩弗林和艾尔是鸡的好朋友,不过有时也会和他闹别扭。
说这家人奇怪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两个孩子都不是人类,一个是鸡一个是牛。鸡是哥哥却身材瘦小,牛是妹妹却体形硕大。至于他们的父母,观众从未见过其庐山真面目而只能看到他们的下半身。
因为好奇和淘气的本性,两个孩子每次都会闯下令人哭笑不得的“祸事”,时而将自己家翻个底朝天,时而把公共场所当作游乐场,时而与艾尔、弗林以及没穿裤子先生打打闹闹。他们的父母不但不劝导孩子,反而更加“疯狂”——总是将已经不可收拾的局面推向高潮。
作品分析
1.人物形象分析:“哈哈镜”的张力
在动画艺术的百年历史里,艺术家们塑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人物,给予观众以美的享受和精神慰藉。其中可爱如米老鼠者、幽默如唐老鸭者、正直如狮子王辛巴者比比皆是,它们无不受到世界动画爱好者的喜爱。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除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形,更加重要的是“精准地折射出人类某一群体的符号化特征和某种带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要义”。[1]
在人物造型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该动画中各个主要人物表现出以夸张、变形为特征的幽默漫画风格。在这个家庭中,哥哥身材干瘪瘦弱,尖尖的嘴几乎和身体一样长。妹妹体型丰满壮硕,腹部与其他奶牛一样有个肥大的乳房。兄妹俩都有化身,哥哥有时会变成像绒布玩具一样软绵绵的“无骨鸡”,妹妹在有危险时会变化为身穿超人装的“超级牛”。父母的造型更有特色,他们始终以下半身示人。这恐怕是对儿童视角的艺术模仿,因为十岁以下的孩子只要不仰头,他们看到的就只能是成人的下半身了。爸爸有点像卓别林扮演的人物,细瘦的腿上穿着他那条绿底白条纹的西裤,脚上是一双尖头皮鞋。妈妈与大多数家庭主妇一样,身着裙子,腰上总是系着围裙。没穿裤子先生的形象源于西方宗教里的魔鬼,但他绝不是宗教意义上的恶魔。他大腹便便,全身皮肤都是红色,这种红色是小孩子做了坏事后感到羞愧时脸红的颜色。两个小伙伴弗林和艾尔则是一副捣蛋鬼的模样:弗林有一个又长又大的鼻子,瘦瘦高高的个子;艾尔是个矮胖的孩子,一张大嘴笑起来可以裂开到后脑勺。同时,《鸡与牛》在人物用色方面可以说是丰富且大胆的,除没穿裤子先生外,各主要人物的配色都是两种以上的颜色。这种表现方法极大地配合了人物造型上的夸张、变形,从而使之显得更加立体和多维。
从左至右:没穿裤子先生、牛、鸡、艾尔、弗林、爸爸、妈妈和“超级牛”
而另一方面,《鸡与牛》中人物多变的个性特征与其造型相互辉映,为人物形象以及整部动画片的幽默风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其他成功的作品一样,尽管艺术家对《鸡与牛》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各种各样的夸张变形,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各角色内心“人”的特质,特别是儿童的个性特质。首先,鸡的性格是典型的美国男孩的性格,喜欢偷懒、占小便宜且固执、逞强好胜。他总是对自己的妹妹指指点点,有时也会利用或取笑她。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爱自己的妹妹,每当牛身陷困境时鸡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出来,但最后却都是“超级牛”来拯救他。鸡和其他小男生一样有自己的烦恼:如何吸引班上漂亮女生的注意力?如何躲避老师家长的责罚?如何扩大自己的零用钱存量?而牛是一个活泼可爱、感情丰富且聪慧机敏的小女孩。她从来都不介意自己的身材与能产奶的乳房,她富有冒险精神,喜欢见识外面的世界,喜欢尝试不同的身份。每当遇到伤心事或解决不了的困难时,牛也会抱着自己的哥哥或号啕大哭或恃宠撒娇。牛很崇拜哥哥,有什么不懂都会去问他,会用舌舔、重压或熊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虽然鸡很不喜欢这样。其次,他们的父母表现得很不正常,他们总是大惊小怪、疯疯癫癫。这一点和他们的造型一样,是艺术家以儿童视点为中心去反映儿童对父母的一些模糊的看法——有时过分溺爱孩子,有时又不够理解孩子。比如,为使鸡与牛学会遵守纪律和注意举止,父母竟然送他们去没穿裤子先生那里接受地狱式的训练。每当两个孩子遭遇困境时,他们总是不能理解孩子的心事和困难,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对之报以疯笑。最后,在配角中没穿裤子先生和两个小伙伴的个性也是相当突出。没穿裤子先生是一个红色的恶魔,他绝对不穿裤子,并以自己的大屁股为荣。他同每个童话故事里的坏蛋一样,自私自利、诡计多端、以破坏为己任。而两个小伙伴就像是鸡与牛的影子,只是在行为、外形上有很大区别而已。
如前所述,《鸡与牛》在人物造型上夸张变形的幽默风格与在性格特征方面对儿童心理的折射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从而引起观众视觉和心理两个维度的共鸣。这一过程就像是照哈哈镜,镜中人的形象和动作无疑令人捧腹大笑,但我们都清楚站在镜子对面的就是我们自己。
2.文化分析:狂欢的儿童
“妈妈有只鸡,妈妈有只牛,爸爸觉得很骄傲,他完全不在意!”这是《鸡与牛》的主题曲,幽默简单的歌词、节奏欢快的乡村摇滚可以说象征着美国人身上开朗幽默的一面。有学者认为美国人有这样的特点:“如同他们的乐观精神和不拘礼仪随时随地可见一样,他们的幽默感与这两种习性紧密结合可以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表现出来,而且几乎无论什么事情都开一点玩笑”。[2]在《鸡与牛》中,艺术家拿来开玩笑的是家庭生活。鸡与牛一家四口——父母与两个孩子,他们家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住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区里,房子有上下两层,房前是自家的草坪,屋后有独立的院落。爸爸总是西装革履,应该是个白领。妈妈的腰间总系有围裙,是个家庭主妇。这样的家庭结构在美国非常典型,为大多数家庭喜剧类型的动画片所采用,如《杰特森一家》、《超人总动员》等。
当然,作为一部儿童动画片,《鸡与牛》的故事主要围绕两个孩子展开,儿童心理特质的表现随处可见。因此,这里的幽默既不是知识分子笔下流淌着的墨水也不是达官贵人餐桌上摆放着的点心,而是儿童“过家家”式的狂欢。可以说,艺术家试图通过儿童视点下的家庭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他们追求的是精神的解放和自由,这是狂欢化精神在动画片中的投影。
按照巴赫金的理论,狂欢化可以被理解为狂欢节中的形式和精神内涵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狂欢节仿佛是庆贺暂时摆脱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庆贺暂时取消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这是真正的时间节日,不断生成、交替和更新的节日。它与一切永存、完成和终结相敌对。它面向未完成的将来”。[3]他认为,狂欢文化站立在精英文化的对面,赋予诸如狂欢节这类看起来粗俗鄙陋的民间娱乐以深刻的价值内涵。
具体到《鸡与牛》中,两个孩子年龄都在十岁左右,社会机制和道德伦理对他们来说都是可以拿来“玩”的。在《紊乱》(Confuses)一集中,鸡与牛一家人正坐在一起看电视,两个孩子在打闹时不慎弄脏地毯,其父母竟然因此就将他们送到“魔鬼”军校接受纪律教育。当发现孩子被“打磨”得像铁块一样时,又不管不顾地将他们交给“恶魔小姐”情感训练中心。在这里,父母不再是家庭伦理体系中的家长而是孩子们的对立面。《内有优惠》(Free Inside)、《换毛的精灵》(The Molting Fairy)以及《舌头三明治》(Tongues and wich)中涉及超市购物、刷卡或信用消费等以物质饕餮为特征的消费文化体系,鸡与牛按照儿童自己的理解对之进行颠覆和消解。更有甚者,《福尔索姆监狱之旅》(Field Trip to Folsom Prison)中将监狱——国家机器视为儿戏,因为好奇和逞强的心理作祟,鸡不慎被当作罪犯抓进监狱从而见识到国家暴力机关的威力及其罪恶,然而这一切对“超级牛”来说显然是不堪一击的。当然,《鸡与牛》的这种狂欢化倾向是在大众文化包容的范围之内运行的,艺术家通过这家人情感的细腻表现对之加以修饰。
综上所述,《鸡与牛》扎根于儿童日常生活,对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战争以及社会秩序和政治经济规范等敏感话题进行大胆影射,孩子们以“过家家”式的狂欢将社会的现象批判得体无完肤,以一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颠覆性幽默来启发观众对人类社会的认知和反思。
(黄自刚)
【注释】
[1]寇强:《谈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艺术风格与解剖应用关系》,《艺术与设计》2009年第2期。
[2]H·S·康马杰:《美国精神》,南木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1-32页。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钱中文主编,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