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打造原创电影B2C商业模式[1]
光线传媒光线影业董事长 王长田
光线传媒成立于1998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节目制作公司和发行商。《娱乐现场》和《音乐风云榜》据计算拥有十亿人次观看,同时拥有国内最大的地面节目播出网络,电视节目在全国620家电视频道播出,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同时合作运营一个全国性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光线传媒同样是中国最大的活动公司,每年举办上百场地面娱乐活动,包括10个以上重要的娱乐颁奖礼、几乎所有华语电影巨片的首映式及各类大型演唱会。
光线影业2006年发行1部电影,2007年发行3部,2008年发行5部,2009年发行9部,到了2010年就可以发行15部电影,预计票房突破10亿元,成为民营公司中票房的佼佼者。
光线影业希望将公司打造成专业电影营销公司,改变中国电影传统B2B发行模式为B2C发行模式。
发行:地面推广销售网络,针对性服务
光线影业具有推广发行优势:首先,合作方看重光线传媒资源优势,我们提供着多档娱乐节目,在宣传推广上有独到的平台;其次,我们有目前娱乐业最为科学的发行营销网络;第三,我们影业老总张昭拥有国际教育背景,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系,他了解国际市场、电影理念和与国际接轨。
目前的电影发行公司,都比较像传统的贸易公司,从片方拿过来或者买过来电影,然后倒手卖出去。这是一种B2B(Business to Business,as in businesses doing business with other businesses,商家泛指企业对商家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的模式,是由发行公司连接制作公司和院线方,并通过差价和物流管理来创造利润的贸易模式。
光线电影发行则以营销为主导,也就是市场加销售,无论从营销策略还是品牌整合,都与只把电影卖出去的思路有差异。光线影业在2009年建成的三级矩阵式市场营销系统试图将中国电影发行的商业模式转变成B2C(Business to Customer,是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分类中的一种,即表示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的模式,即通过地方化运作直接影响观众,从而实现通过市场增值产生利润的营销模式。
这个模式是一个以市场部、大区办事处以及城市销售代表相结合的三级矩阵式市场系统。市场部负责整合所有市场资源,包括与其他行业的合作资源,按照B2C的商业模式,确立营销策略以及发行策略,然后由按照全国市场分布划分的销售大区负责在本区域内的策略执行和推广。在销售大区的层级下,还分布着遍及全国30个重点城市的销售代表。这些销售代表深入所在城市的影院,按照市场部制订的策略,在大区办事处的管理下,结合本地市场情况与当地的影院、媒体、商家展开合作,对观众进行针对性的分众营销。即便每个地区的票房仅仅增加50万元,全国票房也能增加1500万元。
制作:主攻商业类型片,追求主流观众
我们希望光线成为原创电影公司。我们手头有60多个项目正在推进。发行的电影将有一半参与投资制作。我们只投资商业类型片,绝对不会投资只为获奖,或者追求艺术的电影,我们的电影是给主流观众观看的,主要是动作和喜剧;如果规模很大,是复合类型片,比如战争爱情、动作剧情等。
在对每一部片子的投拍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想想,投资额跟你市场的未来预期是匹配的吗?比如说这个市场大概就3000万元的票房,然后这部片子要投入3000万元,最后制片方拿到手里票房才1200万元,再加上DVD和电视版权400万元,然后你还得减去至少500万元的宣发成本,最后收入只剩下1100万元了。你怎么可能赚钱?这样的片子要投1000万元以下才有可能赚,所以很多人都没算这个账。
目前我国电影尚未满足观众的需要,类型还比较单一,制作还相当落后,相对于美国电影来讲还有巨大的差距,不过我相信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比如我们迅速就成为了电视剧第一大国,很快也能成为世界上电影产量最多,市场最繁荣的国家,因为我们人多,拥有最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是在繁荣之后,我相信电影业会因为过热,被迫进入调整期。
【注释】
[1]摘编自访谈:王长田、张暄:《电影要拍类型片,影院建设需谨慎》,网易娱乐独家报道,2009-1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