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流水线三大阶段

生产流水线三大阶段

时间:2024-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论成本高低,电影制作可分为前期、拍摄、后期三大阶段。(三)后期阶段后期阶段包括停机后完成该片所必需的一切工作。送交审查,获得公映许可证。发行人应参与影片从创意阶段到完成拍摄的全过程。

二、生产流水线三大阶段

一部电影的制作基本流程包括:概念→故事→剧本→分镜头→动态故事板→场景设计→角色设定→模型→材质→灯光→动画→渲染→合成等一系列的工序。每一个环节都是密不可分,紧紧相扣的。

简单明细的流程如下:

剧本制作策划→找资金→剧本送审备案→选聘导演、摄影美术、制片

外景初选→导演研读剧本、分镜头→制片制作分场景表→导演选演员

制片做预算→各部门展开筹备工作→演员试妆定妆→签署合同→试验胶片(试验器材)→正式拍摄(分阶段管理)→停机剪辑、编辑、录音乐、录动效、制作特效、字幕→混录双片(混录合成)→洗印、拷贝(制作播出版、工作版)。

不论成本高低,电影制作可分为前期、拍摄、后期三大阶段。

(一)前期阶段

前期阶段主要工作包括选题策划、剧作家编剧、找投资者、遴选演员和工作团队、拍摄场地的选择等。换言之,在进入拍摄过程前,电影企划书、剧本、分镜头剧本、分场分景表、演员及工作人员招募、器材、道具及场景的决定都必须完成。

选择剧本很重要。选择一个好的剧本往往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对它进行深加工,使它更加适合搬上荧幕。

拟定主要演员。首先演员的知名度和形象不能太弱,其次演员的气质要接近所要饰演的角色,还有演员本身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与把握,最后是演员价格谈拢。

制订拍摄计划。制片主任要分门别类把剧中每一人物、道具、特技效果和拍片所需要的项目挑选出来,再将剧本印成若干份分发到包括布景设计师、置景人员、摄影、道具、服装、运输等各部门手中,请他们分析详细计划,然后制订拍摄计划和部门预算。

统筹预算。主要考虑场景选择的费用,以及对演员的酬劳问题,还要考虑到后期剪辑工作的费用。拟定预算是电影制作的大事,需要把握三点:

(1)预算包括制作和宣发两大部分,过去讲预算多指制作预算。不含宣发预算是无法完成电影娱乐营销的;

(2)预算总数需要根据拟拍电影的预测票房来推算可投入成本,否则有亏损危险;

(3)利润空间也是拟订预算时要考虑的,明确电影的预期利润,否则没有理由投资。

一部电影的赚与赔,在筹备期就已经决定了八成以上,所以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前期计划做得越周详,电影拍摄就会越顺利。

(二)拍摄阶段

拍摄阶段主要包括制片事务、导演指导、现场拍摄等。

制片事务:如请领制片经费、制片正式和演员展开签约、给付演员演出费用和量制服装、演员试装、拍摄定装照、布景搭置及服装道具的制作等。拍摄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先制订计划时的认真程度与每一个人和每一件设备是否按时到达现场。制片组要确保通知各部门开工时间地点,并预先联络好拍摄场景和电源,为工作人员提供运输工具以及饮食。剧组人员的生活都要负责。

导演指导:导演与副导演洽谈拍片进度、召开演职人员会议,沟通观念与了解导演全片意图概念。拍电影时也要考虑到演员的档期问题,比如一个演员时间很紧,那么导演可能就会安排他的戏先拍,让他拍完先走。

现场拍摄:拍摄技法采用的是“推、拉、摇、移、俯、仰、跟、追”,几乎都可以互用的。电影胶片的拍摄使用摄影机,需要用很多机位,有时采用移动镜。

拍摄不是按剧本顺序,把所有的可能的剧情和场景都拍出来,谓之杀青。

(三)后期阶段

后期阶段包括停机后完成该片所必需的一切工作。底片都是一些零碎的镜头片段,必须要经过后期剪接、配音、配乐后才能成为一部电影成片。

停机后,工作只完成了20%,工作样片还需要剪辑,音响效果需要录制成声带,所有声带,包括对白、音响效果、音乐、解说等要混录合成,字幕需要设计并拍摄,光学效果需要制作,底片要按照样片搭配好。进行混音、配音。进行特技的处理加工等。

送交审查,获得公映许可证。

电影洗印到最后印出大量发行放映拷贝,要经过近50个处理步骤,归纳起来可概括为7个主要工序:工艺查验与质量控制;洗片加工;半成品与成品鉴定;印片与配光;剪接合成;翻正片、翻底片制作;制作大量发行拷贝。

发行人应参与影片从创意阶段到完成拍摄的全过程。电影有没有市场,有多大的市场,到底该不该投入资金拍摄,市场营销的胜算是多少,需要专业素养好、市场信息灵、发行网络熟的职业发行人来判断和运营。许多影片都是在拍摄进入后期制作时,才蓦然想起发行人来。发行人的缺位,使电影在策划立项之际就显得盲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