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票房模型和因素

电影票房模型和因素

时间:2024-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美国电影票房预测模型李特曼以1981年至1986年在美国播出的697部电影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初步建立了电影票房的预测模型。李特曼用影片的租金收入作为考量电影票房的因变量,影响电影经济成功的自变量被划分为三大部分:创意、发行/上映时间以及电影娱乐营销。

一、电影票房模型和因素

票房(Box Office)原意是指公开出售电影或剧院门票的地方,现特指电影或戏剧的商业销售情况。票房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在现今的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中国,票房是电影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美国电影票房预测模型

李特曼(1989)以1981年至1986年在美国播出的697部电影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初步建立了电影票房的预测模型。李特曼用影片的租金收入作为考量电影票房的变量,影响电影经济成功的自变量被划分为三大部分:创意、发行/上映时间以及电影娱乐营销。创意部分的变量有影片类型、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电影分级、熟悉的故事、出品国、明星、导演、生产成本、影评等,其中影片类型的确定主要参考美国杂志《电视指南》(TV Guide)。发行/上映时间部分的自变量有发行商、发行日期、发行模式、市场力量等,而电影娱乐营销部分的自变量有发行公司的营销能力和是否获奖等。各部分的变量及其操作定义如表一所示。

表一 李特曼票房模型中的因变量及操作表

img18

注:表一系作者根据原文整理绘制

将上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影片租金收入进行层次回归,得到的回归方程式:

Y=-28.482×106+7.232×106顶级导演+14.846×106明星+11.818×106科幻+13.858×106续集+24.932×106奥斯卡提名―4.966×106剧情+6.972×106影评+3.814×106大发行公司。将一部影片的具体变量值代入上述回归方程式,即可得到该片用于考量票房的租金收入,预测出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部影片所产生的经济收入。此后李特曼的票房研究模型为后来电影票房预测以及电影经济成功的预测性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1]

(二)影响中国电影票房的十大因素

一部影片要在中国市场上争取最大的票房效益,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1)地区经济水平;

(2)人口密度;

(3)影院数量和设施质量;

(4)影片放映数量和质量;

(5)盗版音像制品的冲击;

(6)票价;

(7)制作、发行的机制和成本;

(8)档期安排;

(9)营销策略;

(10)知名导演执导、明星阵容等。

许多影片生产出来后,由于其市场竞争力弱,往往抢不到档期放映,大部分影片只能在电影频道上映,甚至直接进入了库房。我们从影院经营者的调查中发现,每年能够撑起影院票房收入的影片只有20部左右,可见大多数影片的质量———以市场反应来衡量,是低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