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好莱坞等外国电影的大举登陆,市场开放后的中国电影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生存的困境。为了更好地保护国产电影,国家广电总局加大力度对发行放映政策进行良性调整:一方面进一步放开电影发行权的管理,特别是进口影片的发行权,创造公开平等竞争的发行氛围;另一方面是在加快院线制改革和放开自主选择权的同时,更强调有效地执行原有的国产电影放映政策,保证民族电影的上映空间。
电影发行权的放开,最主要体现为国产电影发行体制的巨大改变,由国营垄断走向了多元自由的开放格局。2002年,国家广电总局宣布外部社会资本可以进入国产电影的发行领域,这极大地加速了原国营资本垄断发行体制的改革进程。截至2007年,中国电影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国营、民营、港营发行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国产电影发行公司中,诸如中影以及中影参股成立的合资公司,仍然以雄厚的资本实力占据重要席位;同时民营公司发行实力快速增长。其中保利博纳以遥遥领先的发行数量、高效理想的市场成绩成为民营公司的佼佼者,还有华谊兄弟与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西影华谊,也因为推出《天下无贼》《集结号》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而成绩显赫;此外,港资发行公司因为丰富的业界经验,从而在进入内地后短期就蓬勃发力,诸如骄阳、安乐、上海思远等公司在2006年至2007年间也异军突起。同时诸如中影、保利博纳、新画面等电影发行公司本不局限于发行业务,而更为主动地参与影片的投资制作、后产品开发等业务,更积极地将生产与销售紧密结合,以销定产,更好地掌握市场主动权,显示出了电影产业各链条之间趋向垂直整合的结构趋势。
外国进口片发行权的开放,主要是在2003年。国家颁布实施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除了制作领域规定民营公司只要拍摄两部以上电影就可以享受与国营制片机构同等的政策待遇之外,最重要的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打破了外国电影的垄断发行权。原来一直由中影集团一家垄断的外国电影发行权和发行体制被打破。允许外国电影的进口和发行逐渐参与自由的市场竞争。于是2003年8月,中影、上影、长影等主要电影公司和主要院线一起参与创立了中国第二家享有外国影片进口发行权的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从而与中影可以享受平等的、承担一半分账制大片进口发行的权限。尽管第二家外片发行公司的成立,有着强烈的国家行政推动色彩,而且也仍然脱离不开国营联合垄断的体制嫌疑,但是至少能够促使外片发行出现竞争的态势,这一点是有积极意义的。再加上2002年下半年以后,港资企业上海嘉禾公司也开始尝试代理外片《浩劫惊魂》等的发行,这也标志着中国整体电影发行的进一步改革与开放。
《功夫之王》剧照
电影是独特的文化产品,依据“文化例外”政策以及世界贸易谈判中取得共识的“各国可以保持电影配额制度”的规定,各个国家有权采取相应的民族电影扶持政策,帮助国产电影加强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保护国产电影的生存空间。对此,中国政府也始终不懈地努力着。在2002年颁布实施的《电影管理条例》中,第44条明确规定每年各放映单位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间不得少于年度总放映时间的三分之二。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政策,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作出“加强年度国产影片放映情况的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调整进口影片供应政策”等规定。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制定《关于发行放映国产影片的年度考核办法》,明确、细化了发行放映国产影片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并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措施。而且为了使更多的国产影片能够及时进入市场流通渠道,2006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产影片发行放映的考核奖励办法(修订)》,规定中影公司、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年度发行国产新片由20部增加到30部,票房考核指标由8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院线年度发行放映国产新片由40部增加到60部,票房考核指标由总票房的40%增加到50%。该办法加大了对发行公司、院线公司发行放映国产片的奖励力度,提高了电影院放映国产片的奖励标准,对影片摄制单位给予了宣传费和拷贝费的补贴。这些措施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各发行公司、院线公司、影院和制片单位发行放映优秀国产影片的积极性。
由此,中国电影业整体上由一个相对封闭的经营格局逐步走向对外开放:先由纯粹的国家政府行政指标下的电影制作转向电影企业自负盈亏的公司化运作;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允许民营影视制片公司、个人独立制片拍摄电影;然后再逐渐向境外开放,加入WTO后允许国内电影企业和国外资金合作拍摄影片。在这样的产业政策背景下,2002年以后的中国电影以持续加速度的方式推进电影的生产制作,每年的电影产量激增,品质提升态势明显,新人新作不断涌现。2002年,中国电影的产量还维持在100部左右,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平均年产140部以上的电影水平还差相当大的距离,但到2003年产量一下子跃升到142部,之后几年更是三级跳地向前推动。到2007年,电影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全年共生产402部国产故事片,比2006年增长21.8%。同时中国电影市场竞争力也明显增强,产业绩效非常突出。不仅国内影院总收入持续数年快速增长,从2003年的9.5亿迅速提升至2007年的33.27亿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居于世界电影增长率的首位,而且海外市场收益也屡创佳绩,2007年创造了202亿人民币的境外销售好成绩,整体上促使中国电影综合收益全方位拓展,2007年达到6726亿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应该说,这一切成绩的背后,产业政策的日渐开明、电影业投资环境的逐渐改善、电影审查氛围的日趋宽松,都为中国电影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动力。
【注释】
[1]数据来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实践科学发展,加大改革创新,努力开创电影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2007年电影工作报告》,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文件,2008年1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