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的伟人历史题材破旧出新

中国电影的伟人历史题材破旧出新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伟人历史题材破旧出新今年的主旋律电影呈现出一些新风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领袖的电影中,毛泽东形象更为亲和、更平易近人,并且私人情感空间得到空前展现的一部影片。应该说影片的主题并不新颖,吸引人的是影片触动民族历史记忆的方式。

入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法规都带来的一系列的冲击,但恰逢建党80周年,因而2001年的中国电影,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影片风景非常醒目,这些影片讲述着伟大领袖等革命先辈的不凡故事,谱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及两岸一家亲等领域的时代主旋律。

(一)伟人历史题材破旧出新

今年的主旋律电影呈现出一些新风貌。如果说以往的《开国大典》《大决战》《开天辟地》《周恩来》等都是从国家或民族宏观的大历史视角去描绘概貌、塑造高高在上的伟人领袖的话,那么今年的《毛泽东与斯诺》《毛泽东在1925》《相伴永远》《走出西柏坡》等影片则破旧出新,旨在“大”中挖“小”,以微观的角度回味历史。伟人领袖不仅纷纷被请下了庄严的“神坛”,而且着意于进入私人的情感空间来展示人物的真实,更注重于在磅礴雄伟的大历史时空中透析人物的私人情感状况,还原伟人一片平静温馨的平民色彩,比如《毛泽东在1925》和《相伴永远》中的爱情、《毛泽东与斯诺》中的异国友情、《走出西柏坡》的亲情乡情。这些影片中毛泽东的银幕形象脱离开被秋收起义、长征、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等重大革命事件包围的模式。

《毛泽东与斯诺》聚焦于毛泽东与西方记者斯诺之间的一段永恒弥纯的私人友情,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回溯一段红色革命的历史。影片将毛泽东放置在与斯诺平等的位置,来表述他对友人无时无刻的关爱与惦念,举手投足少有挥手、握手与叉腰等模式化的领袖动作,完全是从与人谈话等生活细节来传达人物的魅力,表现醇厚的友情,赋予了毛泽东平凡一面。一般来说,民族历史题材中存在伟人俯视或被仰视的镜语和叙事的陷阱,因此就个体回忆而言,平民化叙述便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毛泽东特殊身份的存在是必然和显性存在的,从斯诺个人回忆的角度来记忆历史才能更显示出真实毛泽东的个人魅力,于是影片中,斯诺成为了最佳的叙述载体。斯诺对《红色中国》、杨家岭轰炸、纪录《四分之一的人类》、天安门城楼合影等四段怀想架构起了整部影片,并且通过毛泽东远在一方担忧斯诺的病情以及斯诺不断回忆往事的交叉剪辑来展示两人的心灵相通,毛泽东作为私人对于友人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映衬,真挚的友谊在这些镜语中娓娓传达,穿越漫长的历史和浩渺的空间成为一种永恒,同时叠显出伟人走向“平民”的独特魅力。

检视这么多年的“红色银幕”,爱国情、民族情、爱党情、同志情似乎占据了全部,革命者只有民族使命而没有个人生活,这几乎成了一种模式。多年以前叶大鹰在《红色恋人》中虽然已经有意识开始突破,但最终秋秋与靳之间的革命爱情只沦落为商业类型片的票房调料。革命者个体的情爱生活仍然是一个被封存被冰冻的、等待开发的盲点。于是《相伴永远》《毛泽东在1925》等影片的问世,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相伴永远》在取材上聚焦于李富春和蔡畅的革命生涯,仍然属于重大题材的范畴,但切入点却完全进入了“微观”领域,大时代历史被出乎常规地处理成次要的故事背景,而两人相濡以沫的爱情这一“私人”经历被当作了叙事主线来结构全片,爱情与革命达到了鱼水交融的状态。影片将两人法国相识相恋、新中国成立初期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浓墨重彩地呈现出来,伟人的情爱生活被完全推至前景来展现。这里没有大口号的教化意识,也没有意识形态的抽象意味,而只有他们两人在风风雨雨中的细微关爱在涓涓溪流中流淌。片尾李富春即将离开人世,两个人隔着玻璃贴在一起,银幕上两人舒心的微笑,呈现岁月的沧桑,更凸显出不作为国家领导人平凡的幸福体验,小小的、不断更替的纸片文字默默倾诉着内心的情感暖流。突然李富春慢慢倒地,高速摄影将相伴相依的这段相濡以沫的情感呈现推向了高潮,同时深深地引起了观众内心的情感涟漪,其触动力的产生应归因于一种平民化的情感表达。

《相伴永远》讲述了伟人一辈子的爱情经历,而《毛泽东在1925》则是人生横截面的情感体验。影片紧紧围绕着1925年毛泽东回到家乡引导农民革命的特定时段,全力渲染了青年毛泽东与妻子、亲人、乡亲之间的爱情、亲情,还原了他作为平常人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世界。影片中夫妻之情成为了叙事的重要线索,开头毛泽东和杨开慧带着两个儿子从上海回到韶山便为全片奠定了基调。银幕上倾力捕捉的是夫妻深情相依地走在湘江上,亲密地交谈着,更是从毛泽东不顾妻子的阻拦跳进河里冬泳的情景里挖掘出了作为平凡人的“家务事”。之后即使在引导群众反抗地主恶霸、带领妇女进入祠堂等斗争段落中,毛泽东与妻子之间的关爱与柔情都在丝丝眼神中得到很好的传达,更在告别场面中两人情不自禁地拥抱、哭泣、爱抚,让这种情绪达到高潮。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领袖的电影中,毛泽东形象更为亲和、更平易近人,并且私人情感空间得到空前展现的一部影片。

《走出西柏坡》,影片大的构架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等领导人英明决策、领导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历程,但是在人物塑造上也已经突出地注意到了平民化的处理手法。比如毛泽东对农村孩子的喜欢和宽容、对勤务兵的关怀与爱护等场面,使得毛泽东的形象增添了许多属于常人的血肉感情。另外,这部影片还将马保山与两个被救的青年之间的亲情惦念织成贯穿全片的一条情感主线,成功地映衬了伟人的性格。

(二)民族主题的努力挖掘

《芬芳誓言》《英雄郑成功》《詹天佑》《刘天华》等影片对民族文化内涵进行了多种角度的深刻阐释,开掘了平民群众、基层领导,甚至久被遗忘的历史人物题材,对民族主题和民族精神进行思考和呈现,其中尤以《芬芳誓言》最为独特。

无论《芬芳誓言》的导演王晓棠如何申明电影讲述的不是政治,但是面对台湾回归与所有中国人预期之间的实际差距及其艰难,影片的存在确乎已经具有了实实在在的政治意涵。不过相对于以往此类影片或生硬教化或借助奇遇故事歪解主题的做法,这部影片被赋予了鲜活真实的血肉情感。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近古稀的台商丁嘉尧回到大陆,前往故乡重庆寻找曾经海誓山盟却因历史原因分散五十多年的恋人黄一兰,实现自己与一个普通勤务兵之间的庄重誓言的故事。应该说影片的主题并不新颖,吸引人的是影片触动民族历史记忆的方式。片中没有太多豪情壮语和浓烈教化的政治术语,而只是以一个个体人物的个性化视角来呈现一段寻亲的体验,通过丁嘉尧寻找情人最后未能如愿的感伤爱情故事来触动起民族的伤痕记忆,并且在精心设置的玉兰花、落花生、大树根等细节意向中传达出祖国富强的巨大变化以及两岸本一家的主题,藉此呼唤祖国的最终统一。尤为可贵的是,影片全部用非职业演员,而且除了丁嘉尧及家人几个角色是扮演的之外,大多数角色都与生活中的本人相符,这使得角色表演非常生活化,在真实可信的氛围中逐渐渗透出民族主题的内在涵义。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推动叙事发展的黄一兰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导演匠心独具。当然,影片也存在不足,如过于直露的旁白,以及中山陵相见那场戏中强烈的蒙太奇处理和煽情音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片纪实镜语本身的质朴风格。

影片《詹天佑》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深化出爱国和向上拼搏的主题,着力刻画在逆境中不懈奋斗、设计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形象。人物和历史的境遇凸显出中华民族在向现代工业文明举步维艰中的仁人志士的伟岸形象。但影片在叙事的架构、人物的塑造以及主旋律意识融入的过程中有些欠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