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嘈杂都市相适应,导演在影片中使用了一个极端的形式。在叙述上抛弃了一般的封闭结构,而是随着德子的足迹,游荡在都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片段大都可以独立成章,每一个女人与德子发生的故事可以抽离出来。这些片段成了一条叙述线上的圆珠。这种结构使得导演的镜头自由穿行在都市的大街小巷,向世人展示一个具体丰满的城市景象,或繁华,或嘈杂;或文明,或野蛮。虽然每个女人都是德子时间线上的一点,但导演也不是把影片简单地处理成一般的线形结构。照相馆的处理表现着导演想缝合故事的松散,而陪酒女的两次出现也紧凑了凌乱的空间。所有的努力是想增强影片的观赏性。所以影片开头是没完没了的喜庆婚照,让人以为影片关注的将是这两人的情感纠葛,然后是一连串的极具夸张的处理——德子的N次结婚与离婚。当观众以为影片是关注德子的情感世界时,影片又把人带到了迪厅,带到了出租车队……观众被导演形式的花样带入到对都市存在的解读。
另一个极致便是影片中充满大量的大胆跳切,这在中国也可以成为“之最”或“天下先”。比如德子母亲加入到吵架那一段,同景别的硬接比比皆是,人物的狂躁由此而流露镜表。关于这些处理,导演说“先是一个镜头跟拍下来,然后把不喜欢的剪掉”。这些有意识的运用在影片中集合成了靓丽的风格,而且契合都市景象的氛围。导演在这部影片中依然保持了对纪实镜语的纯熟运用,自然光效和跟拍运用得很到位。但影片中写意的光影处理段落也为数不少,比如那段晨练和最后在路灯下少女哭泣的舞蹈,这些镜头也一样自然地契合在语段中,传递着导演对都市的解读。
如果说宁瀛在《民警故事》中是对纪实单种风格的极致开发,让人们体会到纪实风格的生命质感;在《找乐》中是常规手段的成熟运用,对一个稍有戏剧性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了完整纯熟的展现;那么,在《夏日暖洋洋》中她对形式的运用则是“法无定法”——一切本是相斥的手法、极端的手段都被她信手拈来,自由运用,一起加入到影片形式的狂欢中。中国的电影语言在市场因素的侵浸下已经安分多年了,《夏日暖洋洋》的出现无异于是为大家提供了别致的新鲜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