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视觉意识
视觉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感觉系统的进化而逐渐形成的,原始人狩猎时通过相互叫喊来传递信息,这种叫喊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但是声音的传递很快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于是人类发明了用视觉形象来传递信息的方法,从而开始了视觉文化的历史。人类视觉本身就是一个进化的历史,人类最早的视觉文化符号应该是那些表达巫术含义的动物岩画,“岩画一经画成,它就是一种突出在自然壁上的醒目的虚构的世界,它不断地对它的创造者也对它的观众施加影响,甚至各时代的人们都可以对它进行不同的解释,从而就构成了一个画面多种意义的解释学上的事实”[10]。这就是说,视觉文化本身就是人类对自然对象抽象化的产物,它已经包含了人对众多个体形象的提炼和概括。
一、读图习惯
“任何简单的视觉符号都是经过人的思想压缩过的表现,它之所以能被认知,就需要一种共同的文化积累。”[11]也就是说,既然视觉文化是建立在人类对事物的共同认知的基础上的,那么,人类读解视觉文化的经验也会由共同认知出发,犹如人们从最早的象形文字中能够找回与之相符的具体形象一样,这就是以视觉文化为基础的影视艺术天生就具备了为人类共同认知的特性的原因。
对于同样一幅画面,不同民族的审美习惯和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读解结果,因为人们的读图习惯是受到文化传统、日常经验和阅读习惯影响的。在西方文化中,面对一幅画面,人们的目光一般从画面的左边进入,然后向右向下移动,这是由西方人从左到右阅读书籍的习惯决定的。而在中国,人们对画面的阅读习惯于从右边进入,然后向左向下移动,这是因为古代中国的书籍是竖排,读书是从右到左的习惯。但是今天的中国观众则与西方人的读图习惯并无二致,这也是因为今天中文书籍的排版方式与西方是一致的缘故。
图A-1
图A-2
如果按照从左到右的读解方法,画面右边的主体部分就会显得比左边重,也有的导演认为目光的起始处比落幅要重;还有人认为,画面的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重一些。当一个画面被一条水平线平分时,天空覆盖着大地,并支配着下半部分的景物,因此当拍摄画面赋予天空为主要位置时,天空对于下面的人物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
二、视觉思维的形成
我们常说影视导演视觉思维的形成是职业的特性决定的,这说明视觉思维的习惯也是可以培养的。如果说我们用语言方式思维,是长期的文字时代养成的一种习惯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所处的读图时代,已经在实践中积累了太多的视觉经验,因而形成视觉思维的习惯相对前人更为容易。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具体形象为叙述语言的直观文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和游戏等多种办法来提高自己的视觉语言叙述能力。
1.阅读优秀典籍,了解平面造型的规律
大量阅读绘画艺术大师们的经典作品,了解他们如何利用线条、色彩、光影的造型语言进行创作。
2.观察不同人群的行为习惯
很多导演在职业生涯中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他们善于总结不同人群的行为习惯,比如其中有人就发现聋哑人听声音时,会专注于讲话人的口型;小偷行窃前会左顾右盼和焦虑不安;盲人听到声音时会不由自主地辨别方向;等等。我们不妨学习这些方法,总结提炼出更多人群的行为特征。
3.游戏
实践证明,游戏可以帮助形成视觉思维的习惯。这方面有很多具体方法,比如观察服饰的设计、图案、样式、色彩搭配;观看一些短片找出其中某些特定的图形、色彩以及人物动作等。
4.视觉思维练习
用视觉语言叙述故事也是培养视觉思维习惯的有效方法,我们选择日本作家新藤兼人的电影剧本《裸岛》作为我们学习视觉语言叙述故事的参考。该剧讲述的是在远离大陆的日本海岛上的千太和阿丰一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并艰苦生存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人和自然环境的冲突构成了整个情节。这是剧作者新藤兼人为探索视觉电影而写的实验剧本,剧中没有台词,全部情节用画面表现。这个剧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怎样用视觉语言叙述故事。
附录:电影剧本《裸岛》(节选) 作者:新藤兼人(日)
……
(2)黎明
海还在沉睡,
人也在沉睡。
晨雾中传来橹声。
一只小舢板靠近岸边。
船上有一对贫苦的农民夫妇,那是千太和阿丰。
千太是个三十五六岁动作笨拙的矮胖汉子。
阿丰是个二十六七岁脸色微黑、肩膀很窄的妇人。
船上放着四只木桶。两人各自用扁担挑起木桶走上岸边。
(3)大岛上的小河
晨雾中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两人加快步子走近河边,开始往木桶里打水。
在默默打水的两个人的头上,冰山一般陡峭的梯田的山,仿佛要刺透黎明的天空一样,高耸入云。
村里已经有人起来干活了。
打水的夫妇,朝着走在田间小道的人,恭敬地行个礼,又继续打水。打满了水,两人担着压弯了的扁担,又急忙顺着来的路往回走。
(4)岸边
两人气喘吁吁地走来,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挑到船上。
他们小心谨慎地搬运木桶,那水好像宝贝一样贵重。
千太把住橹,阿丰解开系在岸边的绳子,伸手推岸边的岩石。
缓缓漾开的涟漪。鱼从仍然沉睡的海里,阵阵跃出水面。
(5)大海
蔚蓝的大海,轻波缓浪。
岛屿还在晨雾之中,但东方已经亮了。
缓慢而单调的摇着橹的千太粗壮的手臂。
阿丰解下掖在腰上的手巾擦汗。
小舢板的前方,有个手掌大的小岛,隐隐约约显现在眼前。
小舢板朝那小岛摇去。
晨风飒飒吹着小船和这对贫苦农民夫妇。
忽然光芒四射。
这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
大自然转瞬之间复活了。
金光灿烂的海。
波浪起伏。清晰地浮现出岛影。
阿丰替换千太继续摇橹。
她上身穿一件满是补丁的贴身衬衫。
下身穿一条短而紧的内裤。
肩膀很窄的这位妇女,很难想象她哪来的这么大的力气,她毫不费力地摇着橹破浪前进。
千太近似半裸的样子,短脖子,宽大的肩膀,像淋过雨似的汗流浃背。
前面的岛逐渐大起来,也渐渐靠近来。
思 考 题
一、什么叫镜头?镜头和画面是一回事吗?
二、什么叫画面构图?构图有什么基本原理?
三、影视画面构图有什么特点?
四、怎样获得视觉感?用视觉语言描述一个场景。
【注释】
[1][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14.
[2]参见[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7.
[3][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
[4][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5.
[5][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3.
[6][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6.
[7][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7.
[8][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8.
[9][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8.
[10]朱狄著.原始文化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408.
[11]朱狄著.原始文化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4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