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视拍摄动作分析

影视拍摄动作分析

时间:2024-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如,摄影机还可以拍摄人物的前后运动等等。因此,电影语言不再是一个呆板的、冗长的、由一个镜头形成的句子,而是一组由不同的角度拍摄下来的长短不同的镜头;电影不再仅仅是对物像的呆板纪录,而且是对物像进行有选择的分镜头拍摄,并可以按照导演的构思去进行一系列组接,由此形成了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蒙太奇”。很多方式经过好莱坞的广泛使用之后,成了大众电影制作的样板,蒙太奇语言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第一节 拍摄动作

拍摄戏剧性场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摄像机放在与演员的表演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用广角镜头将其表演的全部过程记录下来。这种拍摄方法在早期的无声电影中用得十分普遍。比如《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中都有这种方法拍摄。如果拍摄舞台剧,摄像机一般会架设在剧场第十排的位置,用全景把舞台表演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这种用一个镜头、全景式记录的方式拍摄画面有下面这些特点:

一、摄像机的镜头与表演有相当距离;

二、用广角和全景拍摄;

三、画面的构图四平八稳,呈对称型构图;

四、演员始终在全景中表演,画面缺少更大的冲击力;

五、全部纪录过程以一个长镜头贯穿始终,因而显得节奏沉闷;

六、如果拍摄中发生失误,表演得全部重来;

七、演员的调度呆板,没有运动和角度变化。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把摄影机放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拍摄动作,比如,将摄影机搬上舞台去拍摄演员的舞蹈;将摄影机镜头从广角的全景拍摄,改变为长焦镜头的近景拍摄。再如,摄影机还可以拍摄人物的前后运动等等。摄影机变得更像人的眼睛,可以看远,也可以看得很近;还可以用特写镜头让观众看导演想给他们看的东西,或者不让观众看到导演不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

由于摄影机位置的变化,摄像机的表现空间更为丰富多彩,因而表现力大大增强,电影的镜头语言也更为丰富有力。早期的电影大师D.W.格里菲斯正是创造这种语言形式的艺术家之一,他发现近镜头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细节,而且比全景镜头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因而可以更为强烈地打动观众。如果将摄影机从观众座席搬到舞台上的话,表演立刻会充满了动感,镜头也更为生动有趣。因此,电影语言不再是一个呆板的、冗长的、由一个镜头形成的句子,而是一组由不同的角度拍摄下来的长短不同的镜头;电影不再仅仅是对物像的呆板纪录,而且是对物像进行有选择的分镜头拍摄,并可以按照导演的构思去进行一系列组接,由此形成了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没有蒙太奇就没有电影。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一些对电影语言有创造性贡献的艺术家称作电影艺术的先驱者,因为他们发明了大量至今还在被大多数导演们使用的电影拍摄方式和技巧:推拉和摇镜头、分割画面、划变叠化等。很多方式经过好莱坞的广泛使用之后,成了大众电影制作的样板,蒙太奇语言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比如,许多影片都是从广角拍摄的全景开始交代环境,随着剧情的深入和紧张程度的加剧,镜头也逐渐越推越近,到了一场戏的高潮,镜头就变成特写了,这种产生于早期电影中的戏剧性镜头模式,在今天的很多电影中仍被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