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影的人声
有声电影诞生以后,电影的声音一直是专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电影自从进入了有声阶段以后,才由原来的视觉艺术变成了今天的视听艺术。法国电影评论家巴拉兹曾经说:“有声电影不仅仅是无声电影的延续,它同时也是另一种完全独立的艺术。”电影声音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自然形态到理性审美的阶段。作为电影的姊妹艺术的电视剧,同样也在创作中遇到了声音问题。可以说,作为视听艺术,关于影视声音的艺术处理,已经从实践的层面提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
影视剧中的人声主要指的是语言和对话,是由剧中人或者解说员发出的声音。人声在影视剧中的基本作用有四点:一是用旁白或者画外音解说的方式表述主题;二是在戏的各场间隔之间串联情节;三是通过对白或者独白的方式塑造人物;四是通过语言推进情节。
一、对话
在影视剧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展开矛盾、推进情节和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环节。由于剧中角色的不同,对话的音色音质也各有不同。观众出于生活经验的提示,对于不同的人声会产生不同的想象。比如如果是音色粗重、音质低沉的声音,观众会认为这是一个粗鲁的男人,或者是肥胖的、上了年纪的或者做粗活的女人;如果是一种纤细、轻柔的嗓音,观众会想象是一位优雅的女士或小姐。如果语速较快,会给人干练麻利的想象;如果语速很慢,会给人以慵懒傲慢的感觉。人物的对话一定要跟人物的外型气质相吻合,否则会使观众感到别扭。
二、旁白
在影视剧中旁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人公的述说,另一种是第三者的述说。主人公的讲述,关键是要同主人公的音色音质和角色的外型相吻合。比如电影《蝴蝶梦》中女主人公的声音显得温柔而幽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曼德利。我好像在通向大路的铁门前停了一下,被铁门阻拦不能过去,路被隔断了。
像所有的梦中人一样,我突然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像一个精灵似的穿过了面前的障碍。大路在我面前蜿蜒展开,依然如故。但是,我再往前走就发现已经不是昔日的景象了。这是大自然按照自己的意愿造成的。渐渐地,一些树干和枝条像长长的坚硬的手指一样,侵入了大路。
我沿着曾经一度是我们的大路而如今已经变得狭窄的小径,终于走到了曼德利,神秘而寂静。时光的流逝并没能损坏这建筑的对称。月光可以使幻觉变得更为奇特。突然,我感到光亮好像是从窗内射出来的。
一片乌云遮住了月亮,像一只黑手在人脸上停留了一下。幻觉随着消失了。我看到的只是荒凉空荡的旧屋,面对着残垣断壁,回忆往事,我恍然无语。
我们再不能回到曼德利了,这是很清楚的。可有时在梦中我还能回到那里——回到我生活中的那些奇妙的日子里——那是从法国南部开始的……”
第三者的讲述则可以有多种处理,或者是一个象征超自然力的人声,或者是剧中主要角色之外的某个人物的声音。比如德国电影剧本《魔山》开头有一段典型的旁白:
一幢白色的房舍坐落在绿树丛中。没有风,景物如同模型,屹然不动。汉斯·卡斯托普站在阳台上。响起讲述者的声音——
讲述者(画外音):
“我们要讲的汉斯·卡斯托普的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好比一件古老的青铜器,已经覆盖了一层绿锈。所以我们今天将这个故事在时间的表达上处处体现出这是个久远的故事。它距离今天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它本身所经历的岁月……”
这个声音表现出时空的距离感,仿佛代表着一个客观的视点,应该和剧中人物的声音形成区别。
三、独白
独白是由剧中某一个人物以画外音的形式说出内心活动,也是塑造人物、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独白的声音通常与对话的声音有着明显的区别。同对话相比,独白的声音应该更为低沉和平缓,表现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比如日本电影《八月照相馆》的结尾有一段经典的旁白,表达了身患绝症的照相馆主人永元对女交警德琳深藏于内心的爱情:
我知道,爱情也会像我那些照片一样褪色,永远只能停留在记忆中。但是,只有你并没有成为我的回忆。你会在我的心中永远美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你让我能够如此幸福地带着爱离去,我要对你说“谢谢”。
《八月照相馆》讲述的是一个照相馆主人永元与女交警之间平凡而深厚的爱情故事:当一直彷徨而又伤感地活着的永元遇到了开朗而活泼的德琳时,他的心被爱情点燃,但是当他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时,又决定把爱情深藏于内心,以免给德琳带来沉痛的精神打击,因此永元只能用内心独白表达他的心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