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文学片文本——呼伦贝尔散记

电视文学片文本——呼伦贝尔散记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录文案5 电视文学片文本呼伦贝尔散记撰稿:刘萍引子:呼伦贝尔的传说呼伦贝尔草原的名称来源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贝尔在蒙古人心中就是坚贞和美丽的象征。伊敏的父亲生前也是呼伦贝尔地区有名的马头琴演奏家,他给儿子传授了很多自己创作的马头琴曲。在呼伦贝尔草原,巴尔虎部族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做陈巴尔虎,另一部分叫做新巴尔虎。在呼伦贝尔的中心城市海拉尔,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

附录文案5 电视文学片文本

呼伦贝尔散记

撰稿:刘萍

引子:呼伦贝尔的传说

呼伦贝尔草原的名称来源于呼伦湖和贝尔湖。传说呼伦和贝尔原是一对恋人,他们为了爱情而死,变成了草原上南北两座湖;也有人说呼伦和贝尔是一双姐妹,她们勤劳美丽,为了战胜风沙,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了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贝尔在蒙古人心中就是坚贞和美丽的象征。

叩问金帐汗

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莫尔格勒河,在呼伦贝尔大地上曲折蜿蜒地流淌,宛如一条飘落在绿色原野上的银色丝带。人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却比不上这条河的一步几回头,所以莫尔格勒河就有了“天下第一曲水”的美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在莫尔格勒河畔秣马厉兵、争霸称雄,打下了蒙古民族的一统江山。据说这座名叫“金帐汗部落”的景点,就是按照传说中成吉思汗征战扎营的样子建成的。

尽管这些白色的帐篷并不是当年铁木真大汗运筹帷幄的营房,尽管这飞扬的战旗并没有浸染过激战的鲜血,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叩问历史,聆听当年呼啸的车马之声,遥想血肉厮杀的惨烈与悲壮。

看到这群套马汉子的精湛的骑术和英武的身影,你或许会联想到当年跟随成吉思汗纵横草原的骁勇之师,他们应该是这些汉子的先辈,那血脉中的勇猛和彪悍会代代传承。在草原上,你还可以听到姑娘们演唱的长调民歌,那银铃般嘹亮的歌喉,委婉悠长的曲调会把你的思绪带到遥远的天边,你会联想她们就是那传说中呼伦贝尔姐妹的后代,和她们的祖辈一样美丽善良。隆重庄严的祭敖包仪式,在夕阳的映照下又多了几分神秘莫测的气氛,身临其间,你会不由自主地怀着好奇和探究的心情,去参与和体验这种祭奠的过程。

(画面呈现:“祭敖包”情景,叠加字幕:敖包,蒙古语中“堆子”的意思,原是草原人民为辨别方向和识别游牧交界而设置的标记,后来演变成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今天,蒙族人民以祭敖包的形式来寄托对平安和丰收的期盼。)

马头琴的诉说

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的伊敏河,自南向北,纵贯鄂温克族自治旗,穿过海拉尔市。出身在海拉尔市的马头琴演奏家伊敏的名字跟家乡的伊敏河同名,这是他父亲的杰作。伊敏的父亲生前也是呼伦贝尔地区有名的马头琴演奏家,他给儿子传授了很多自己创作的马头琴曲。现在,刚过而立之年的伊敏也像父亲一样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他也有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大都来自牧区和草原。伊敏像父亲一样严格地教学。今年夏天,他要到北京的民族学院,去为一个具有潜质的学生寻求更好的深造机会。这天,伊敏在金帐汗演出的间隙,应我们的邀请,专门演奏了他父亲生前创作的马头琴曲《牧场之春》。

巴尔虎母亲

巴尔虎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部族,它来自于贝加尔湖东北部的巴尔虎真河(今俄罗斯境内巴尔古津河)一带,按照蒙古族根据山河湖泉以及游牧驻地的名称而命名部族的习惯,人们叫他们巴尔虎部族。在呼伦贝尔草原,巴尔虎部族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做陈巴尔虎,另一部分叫做新巴尔虎。

我们在新巴尔虎左旗,遇到了一位名叫汉德扎布的妇女,瞧,就是她。汉德扎布今年58岁,她和老伴一起生活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勤劳的汉德扎布老人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起床,挤奶、放羊、出羊粪、烧奶茶、做奶酪,等等,她告诉我们每天到了下午就累得腿都是疼的。她和老伴就是靠每天这样一点一点的劳作,把六个儿子都养大成人,并且按照草原上的习俗,分别为六个儿子准备好了帐篷和成群的牛羊,把儿媳妇一个个娶进家门,然后再把他们一个个送到别的牧区,让他们能够独立地生活。

汉德扎布,巴尔虎部族的一位普通的母亲,当她面对镜头展露出淳朴的笑颜时,我们的心却不能不为之感动。这是一位年近六旬的母亲,是一位养育了六个儿子的母亲,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风霜的印记,但是她的笑容却依然那样质朴和单纯。

索伊勒玛一家

索伊勒玛这个名字在蒙文中的含义是“有文化的花儿”,今年35岁的索伊勒玛其实一天学都没有上过,可是她却拥有这样一个书卷气十足的名字。

这位老人是索伊勒玛的婆婆,名叫道勒基,意思是“一个东西的把柄”。真是名如其人,身为婆婆,肯定是这个家庭的掌门人了,就像一件东西的把柄一样重要。

索伊勒玛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为长女起的名字叫做汉苏荣,意思是“共同学习”;小女儿名叫嘎日布,意思是“父母的一只手”;儿子的名字叫做苏里德,意思是“国家的栋梁”。三个孩子的名字显然寄托着父母先辈的期望,而且在性别上各有分工:女孩子应该帮助父母理家,成为“父母的一只手”;男孩子则应该立志为国家效力,成为“国家的栋梁”。

在短暂的采访中,我们没有见到索伊勒玛的丈夫,据说他到更远的草场放牧去了。我们也打听了他的名字,说是叫做“阿迪亚苏荣”。什么意思呢?翻译说是“从星期一到星期天”或者叫做“完整的一个礼拜”,我们仍然不太理解,但是翻译说不能再解释了,再说下去意思就变了。那么“完整的一个礼拜”,究竟是要表达什么含义呢?是完整?还是圆满?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从这些名字上,认识了索伊勒玛一家,感受到蒙古人民在起名当中所寄托的希望和祝福。

天籁之声

在索伊勒玛的毡房外面,索伊勒玛的大女儿汉苏荣正坐在木栅栏上朗读蒙文小学课本。听说蒙古族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蒙文,到小学三年级再开始学习汉字。最早的蒙文是成吉思汗令塔塔统阿教诸太子们书写国书时采用的畏兀尔(维吾尔)字,到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创制了八思巴文,直到14世纪初,由蒙族著名的语言学家却吉翰斯尔对蒙文字母进行改革,才形成了现在使用的蒙古文字。蒙古文字共有29个字母,字母的书写上下连行,行款从左至右,书写出来别有一番风味。在呼伦贝尔的中心城市海拉尔,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

古老的蒙古族文明就在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中流传至今,这是一个独特民族文化传承的象征。在辽阔的草原上,在赭红的夕阳下,这声音显得格外高远、空灵,如天籁般动听……(画面背景用蒙古族长调的音乐)

——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