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恩慧
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主办,长三角高校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安徽影视评论学会协办的首届中国微电影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文汇报》《电影新作》等媒体代表,交大、复旦、同济等高校的学界代表,电影公司商界代表,以及微电影导演等来自江浙沪皖的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中国微电影发展大计(见图1、图2)。
图1 首届中国微电影发展学术研讨会会场
图2 首届中国微电影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本届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论文28篇,论文作者31位,分为“总论”“创作论”“类型论”和“专论”4个篇章。其中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强教授撰写了4篇文章,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影评学会副会长童加勃先生撰写了2篇,是论文集文章贡献最多的两位。研讨会围绕着微电影理论构建、微电影实践创作、微电影产业联动的主题展开,采用主题发言、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3种形式呈现各自观点(见图1)。
章柏青会长在首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的工作成绩,指明了《论文集》和首届微电影理论研讨会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章会长指出,当前微电影作品多、影展多、评奖多,而学术活动少,微电影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作。接下来,章会长系统梳理了中国影评的历史,在经历了政治时代、意识时代、市场时代、产业时代后,当前正处于网络时代。影评人尤其应该在纷繁芜杂的网络时代中独立思考,纠正电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正确的走向,为电影创作服务,这是影评人的良知和坚守,“现在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
来自上海高校的专家学者在微电影本体论研究上显示了深厚的理论积淀。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强教授的《微电影是什么——微电影本体论之辨析》一文是论文集的开篇之作,他从哲学层面的本体论研究入手,梳理出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异同点:微电影在来源和外在特征层面属于电影;而其内在本性和内在特征层面又不同于电影。该文在微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画出了一条平行线。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目前中国微电影研究大都停留在个体研究和单一视域,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前瞻性。”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周斌在致辞中指出,如今大多数微电影作品在艺术上较为粗糙和平庸,其艺术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繁荣兴旺的创作相比,关于微电影的理论研究和评论相对滞后,缺少一批有影响力和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加强微电影理论研究十分必要,而这正是此次研讨会的意义和价值。复旦大学副教授龚金平从艺术本体出发,对微电影的定义和艺术创作规律进行辨析与探讨,对其创作现象进行理论总结和宏观分析,并预测了微电影创作的未来走向。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副教授在《当下微电影研究中的问题之辩》中,罗列了微电影理论研究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诸多问题,并剖析了问题的成因,他指出理论研究乃当务之急,对当前创作中好的经验、创作规律及发展趋势等应做出周密的研究,从而反哺和助推微电影创作实践。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严敏教授提出,应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给予微电影创作和创作者更多的关注,微电影研究会应该而且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自江浙高校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对微电影本源的认识。江苏省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舒克在题为《微电影的公众基础与文化含量》的发言中,从电子设备的突飞猛进、信息传递的快捷便利、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容三个方面阐释了微电影具有广泛公众基础的特性,并指出微电影在文化理念普及、评价体系把控、相关活动举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微电影的未来,提出了“精品意识”“精英文化”“精益求精”的标准。浙江理工大学的徐莹讲师在《微电影的起源、发展和分类》中,探索了微电影的起源和产生背景,梳理其发展轨迹和重要历程,界定了微电影的定义,并对微电影进行分类和前景预测。南京师范大学胡文谦讲师和南京大学江萌博士在《微电影审美本体初探》一文中,从微电影出生的“原罪”(不可避免的粗俗题材)入手,一方面探讨微电影与广告片、视频短片的关系,另一方面从题材主题、叙事结构与叙事方法、人物描写三个角度初步探寻了微电影审美之本体。
李建强教授在另一篇文章《微电影“三品”》中,为微电影创作树立了高品质的坐标系,他从品相之“形”,品味之“体”,品格之“韵”三个维度对微电影进行评析;接着通过《微电影生产四重奏》一文树立了高视野的创作生产观念,他提出当下我国微电影生产亟待处理好的4组关系:硬技术与软技术,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创造角色和消费角色;最后,李教授在《我国微电影研究的一个视角——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的比较》一文中,列举了草根大众和电影(文化)名人两路人马齐头并进的创作态势和各自特点,他前瞻性地描绘出一幅两者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并进的微电影生产的新生局面。
真正的微电影创作是对艺术、哲理和道德的坚守。复旦大学的陈瑜博士和龚金平副教授在《“小”题“大”做——中国微电影创作的现状及发展》中以微小说和小说的关系做类比,从时间长短、播放平台、故事性、哲理性、互动性等方面为微电影下定义,接着分析了微电影的创作现状,以及预测未来创作的发展方向。安徽建筑大学讲师杨恩慧在《中外艺术微电影比较研究》中,通过对中外微电影的概念表述、国内外微电影各种分类体系的考察,阐释了艺术微电影的地位:她是微电影中的贵族和先锋。论文通过选取若干国内外优秀艺术微电影的案例,分析其创作主题和叙事结构,同时对中国艺术微电影的拷问无常和追寻实相的艺术精神与东方哲思赞誉有加。在随后的发言中,作者试对微电影“问道”,为艺术创作的初心正本清源。上海大学教师周倩雯在《艺术微电影简论》中指出艺术微电影要突破“小”切口和“大”格局之间的创作瓶颈,强调见微知著,精雕细琢。苏州大学副教授王玉明提出,应摈除微电影商业性、功利性的喧嚣浮华,坚持在立意、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构思和视听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艺术操守。
在微电影创作与高校影视人才培养方面,来自教学第一线的高校教师们纷纷发表见解。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林国淑以本校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学生创作为例,依据实地调研,对高校微电影的创作类型、叙事技巧、采编制作等方面进行剖析,同时探讨高校微电影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微电影创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安徽建筑大学副教授黄朝晖在发言中探讨了微电影创作与当前高校艺术教学的关系,提出将微电影评论、微电影拍摄实践与高校课堂结合起来的教学理念。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小易在题为《微电影盈利模式》的发言中探讨了如何用微电影盈利的问题,他认为以高校为依托、充分调动师生资源、将微电影与电视栏目播出相结合是一种微电影创作、传播与盈利的发展方向。
微电影导演们的发言为本次研讨会带来了创作第一线的体验。南通更俗剧院策划梁天明总监和天枢传媒集团总经理、微电影导演史枢在题为《浅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的发言中阐述了微电影创作中的“时间叙事”(叙事的时间顺序、时距变形、时间频率)和“文本叙事”(独白与对白、情节与叙事、隐喻与象征)功能,这两种叙事既是微电影短小精湛的优势,也是令其处于两难境地的因。他提醒广大微电影创作者在掌握叙事技巧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开拓全新的题材内容,加强中国微电影的立意创新。史枢导演在发言中,一方面梳理了微电影创作的规律,另一方面揭示了创作中艺术追求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上海青年梦想电影城总裁、微电影导演邱琦在发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国内电影的艺术和文化境界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远低于80、90年代。邱琦认为衡量一个时代价值的应该是文化而不是经济。目前,中国十分缺乏优秀的本土原创和民族特色的电影,短片或者说微电影应更多地承载能量的价值。学界应引导政府重塑国家文化形象,引导民众提升文化素养,而不是致力于追求商业规范和商业价值;同时研究者应抛开虚无主义和拜金思想,关注真正的短片,引导创作注重真诚性的人性表达,传输国家价值观的意志,而不是迎合观众的叫好。邱导还以法国为例,举例说明了法国短片的扶持与发行渠道:电视台、院线、电影发展基金和国家青年电影组织等。他认为产业的实质是做内容,培养文化气质,要把钱投在做实事上。安徽合肥南门小学教师胡良钰在题为《本土微电影制作与现状论述》的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实践历程,讲述了平民微电影创作与资金来源、宣传推广之间的矛盾,成为自由发言环节中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微电影产业联动方面,媒体人士和政界人士首先给予了热切关注。《文汇报》党委副书记谢海光在致辞中指出,微电影经历了5年的飞速发展,终于迎来了一种负责任的反思。一个文化的样式成功,思考、评论、端想是很重要的阶段。微电影发展研究是电影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作为全国性文化大报《文汇报》应给予关注与宣传的责任。谢书记梳理了近年来《文汇报》参与微电影实践、宣传报道、基地建设、产业联动等方面的历程,对当下产业动向进行了敏锐地捕捉,对未来“中国文化新一轮组织”,“新闻用微视频的方式传播”等趋势做了高屋建瓴的预测。《电影新作》杂志代表陈昶颖在发言中指出:“《电影新作》作为电影理论评论家的发声平台,在坚持原有板块的基础上,将加强和深化电影理论、史论和影评研究,及时反映行业走向。”他表示编辑部会更加注重联合包括在座的诸位专家学者,一起为上海以及全国电影理论评论发展做贡献。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在发言中指出:“对微电影创作中的‘野蛮式生长’和理论研究中‘众说纷纭’的混杂局面应保持冷静的思考,并表示上海市委宣传部将为微电影理论研究和学术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来自安徽的研究者们在多篇文章中聚焦微电影产业相关领域研究。安徽影评学会的童加勃在题为《微电影如何走向成熟和壮大》和《微电影需要行业标准》的文章中为中国微电影发展铺陈了一个更大的格局。他在前文中指出要重视微电影艺术和产业发展,推动艺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搭建产业平台和传播渠道。在后文中呼吁业界有识之士共建微电影的行业标准,市场已经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而理论研究应该在制定标准上做出贡献,为行业树立标杆。安徽大学的王剑飞在《青春微电影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中探讨了消费语境下微电影与文化和市场的关系;滁州学院的王舒在《论微电影“四微”特征下的内容策略》中提出微电影产业需进行市场分众、产品定位、注重品牌、内容为王;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的许海潮、潘仁炎在《微电影广告初探》中指出:“微电影广告是网络视频广告的新形式,集合广告、视频、娱乐和营销为一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安徽工程大学的丁文霞在《讲故事的艺术——〈微电影广告略谈〉》中阐释了微电影广告的叙事功能和叙事方式,研究生赵凯在《从传播学“5W”模式初探微电影广告》用传播学中的“5W”理论对微电影广告进行了跨界探索。
本次研讨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主题集中。所有的发言都紧紧围绕微电影的创作和发展,大家在同一个思想平台上讨论问题,避免了文不对题,各说各的倾向。与其他综合性的研讨会相比,更加有利于思想的交锋和碰撞,更加有利于问题的深入和透视。
二是研讨深入。围绕微电影的生产,这次研讨会的视野和范围非常宽泛,以创作论为例,既有主要从理性的角度进行透视观照的,也有主要从创作的角度进行分析诠释的,还有从影视学院学生创作的实证出发进行阐述和解析的,这样多角度、多侧面的研讨,无疑对于研讨的具体深入是十分有利的。
三是各抒己见。研讨会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各种意见都可以发表,各种认识都值得尊重。这次研讨会就体现了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体现了很强的包容性。比如,对于微电影的时间限度,有的人认为一个小时为好,有的认为半个小时为限,还有人认为十分钟为宜。到底多少时间为好,会议认为不必忙于作定论,让以后的实践来做回答。谁能举出最充分的理由,谁的说法最有说服力、最能促进微电影的未来发展,就听谁的。只要大家抱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有利于微电影成长的角度寻找最大公约数,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终究会达成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