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动画的“魔教教主”——菲尔·莫洛伊

英国动画的“魔教教主”——菲尔·莫洛伊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堆积如山的经典名片中,唯一的动画DVD竟然是这张打着“18禁”的《菲尔·莫洛伊精选集》。不管怎么说,菲尔·莫洛伊肯定是个人物。称菲尔·莫洛伊的作品为“极端动画”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手法上还是在主题上,无论是制作水平的精良程度还是美术风格的审美价值,实在无法让江湖中的“名门正派”接受。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是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能取得菲尔·莫洛伊这种战绩的动画师屈指可数。

小引子:“有动画A片吗?借我看看!”

第一次看到菲尔·莫洛伊的作品是2002年冬天,在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英国电影学会总部一楼,一间极其狭小、低矮,类似库房的屋子里(据说是他们的商品销售部门),我买到了他的短片精选集DVD——《菲尔·莫洛伊的极端动画》(Phil Mulloy Extreme Animation)。

拿着这张DVD我感觉很“恍惚”,眼前的一切似乎与享誉全球的“英国电影学会”六个字格格不入。这个英国最大、最权威的影视机构竟然破旧得使我怀疑自己是否走进了制作盗版盘的“地下黑作坊”。只有那20英镑(约300元人民币)一张的DVD价格使我相信自己确实在英国而不是中关村。面对柜台上琳琅满目的世界各国经典影视作品录像带,你很难把“录像带”与“发达国家”四个字联系在一起。但事实却是如此,起码在2002年,英国绝大多数老百姓还在使用录像机而非DVD机,音像店里的录像带出租与销售生意依旧如火如荼。

在这里,黑泽明、伯格曼、戈达尔的作品大都以录像带形式出版,这样看来,我们更不可能指望动画片出DVD了。但是,在堆积如山的经典名片中,唯一的动画DVD竟然是这张打着“18禁”的《菲尔·莫洛伊精选集》(见彩图9)。当我拿着美国动画之父——温莎·麦凯(Winsor McCay)与德国剪纸动画先驱——洛特·雷妮格的作品录像带时,很是纳闷:谁是菲尔·莫洛伊?他(她)的影响力难道比这两位前辈还大吗?要不为什么BFI会为此人发行DVD呢?看着“本DVD收录了菲尔·莫洛伊1991—2001年间制作的短片,全部时长为153分钟”的说明,我更为惊异——153分钟的少儿不宜动画片?这不把人做死了啊?!看都得看死了?!英国人果然有趣,放着大师经典作品不做DVD,偏偏出版这“少儿不宜”的。不管怎么说,菲尔·莫洛伊肯定是个人物。不然的话,英国电影学会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地“捧”这个“角儿”。我回去一定好好学习一下,研究透彻。

结果,

5年过去了,

我却从来没有勇气与毅力,

把这张盘,

一次性,

看完……

因为它太暴力了,太色情了,太刺激了,太与传统道德观念不符了……实在无法用语言形容这种感受。

称菲尔·莫洛伊的作品为“极端动画”一点也不过分。下面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作品如何“极端”——

一个男性朋友得知我从英国带回大量原版动画片后,便兴致勃勃地来找我:“有动画A片吗?借我看看,没看过这个。”

我正襟危坐地说:“我可是规矩人家的孩子。”

“得了吧你!快!麻利儿的……”

“那你把这拿走吧”,我顺手给了他《菲尔·莫洛伊的极端动画》,“这可是大师作品啊!但估计你看不下去。”

“不可能!A片还会看不下去!?”

“那好吧,你很强大,很有爱!再说一次啊,我可是规矩人家的孩子。”

不到24小时,这位兄弟就把盘还回来了。

我说:“怎么样?看得下去吗?”

“我就去……我父母好不容易不在家啊,我特意约了女朋友一起观摩啊!我买了一堆零食,准备边看边吃。结果……”

“你吐了吧?”

“你知道还借我这盘!?根本就看不下去啊,恶心死我了!那么好的兴致全被你这盘毁了!”

“我早告诉过你,我是规矩人家的孩子。你不信啊……”

两人互殴中……

横扫“四大门派”的“魔教教主”

不知道是我喜欢给别人起外号,还是英国这些动画大师们都太有个性,一个个特点如此鲜明:约翰·哈拉斯是英国动画之父;鲍伯·苟德弗瑞是英国动画教父;相比之下,菲尔·莫洛伊则更像“英国动画的魔教教主”(这几个人凑一起足够写本《笑傲江湖之大不列颠分舵》了)。因为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手法上还是在主题上,无论是制作水平的精良程度还是美术风格的审美价值,实在无法让江湖中的“名门正派”接受(当然,菲尔·莫洛伊向来也不奢望被他们承认与接受)。一贯独来独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他经常会因“口出狂言”而引来“杀身大祸”。

但是,菲尔·莫洛伊武功高强,又有“左右护法”相伴(他的一双儿女也是影视圈内知名人士,后文将详细介绍),因此多年来他一直笑傲江湖。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他“横扫江湖四大门派”——囊括了世界四大动画节的主要奖项:

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1993年的《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获得最佳音乐奖;1996年的《变化之风》(The Wind of Changes)获得克罗地亚电影评论家协会奖;1998年的《链条》(The Chain,见彩图10)获得评论家奖;2004年的《党同伐异3:大结局》(Intolerance III—The Final Solution)获得评委会提名奖。

广岛国际动画节:1996年的《十诫之十:不可贪恋他人之妻》(The Ten Commandments Number 10:Thou Shalt Not Covet thy Neighbour’s Wife)获得特别奖。

昂西国际动画节:2000年的《党同伐异》(Intolerance)获得评委会大奖。

渥太华国际动画节:2006年《克利斯蒂一家》(The Christies)获得最佳动画长片水银奖。

这四大动画节是由国际动画协会授权举办的,可谓全球动画领域档次最高的权威比赛。一个动画师能在其中一个动画节载誉归来就已经终生无憾了,现在这位“魔教教主”竟然“打遍四大动画节无敌手”。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是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能取得菲尔·莫洛伊这种战绩的动画师屈指可数。在2006年的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上,主办方为他举办了个人作品回顾展并聘请他当评委。

菲尔·莫洛伊1948年出生于英国默西塞德郡的港口城市——沃拉希(Wallasey),曾在雷文斯本设计与传播学院(The Ravensbourne College of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与电影。1978年,菲尔·莫洛伊导演了第一部动画短片《森林中》(In the Forest),从而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他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真人电影、电视、纪录片、动画片的编剧、导演甚至制片工作。

有趣的是,菲尔·莫洛伊当年考进皇家艺术学院时提交的面试作品是一部动画短片,而1971年毕业后却从事了近20年的电视与纪录片工作,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移居威尔士,才又正式回归动画创作领域。

《牛仔》(Cowboys)系列动画片

1991年,菲尔·莫洛伊为第四频道制作了名为《牛仔》的6集动画短片(每集3分钟)。这套系列作品基本奠定了其日后作品的美术风格与主题思想:黑白为主、极其简单甚至粗糙的线条、很不流畅的运动规律、永无休止的暴力加色情。这6集短片分别是:《牛仔:正午》(Cowboys:High Noon)、《牛仔:谋杀!》(Cowboys:Murder!)、《牛仔:暴虐》(Cowboys:Outrage!)、《牛仔:苗条的皮金斯》(Cowboys:Slim Pickins)、《牛仔:不算啥》(Cowboys:That’s Nothing)、《牛仔:同流者》(Cowboys:The Conformist)。

影片的主角牛仔们都长得一模一样:骷髅般的剪影效果面容,戴着高高的牛仔帽,棒子一样细长的胳膊和腿,令人生厌的高鼻子,咧着大嘴露出利剑般的牙齿,宛如窟窿一样、空洞无神的白色眼睛。这种极其贪婪、邪恶、猥亵的造型成为菲尔·莫洛伊日后作品的惯用经典形象。我想导演之所以赋予这样的造型“牛仔”二字,可能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牛仔极具男性特征——不修边幅、四处流浪、骑骏马、泡美女、动不动就掏枪决斗,不知从何时起牛仔便成为大家都能认同的男性的代名词了。

在菲尔·莫洛伊眼中男性的代名词其实是阳物,男人的所作所为完全受性欲支配而非大脑。因此在《牛仔:不算啥》一集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而又夸张的情景:

一群牛仔在那里吹牛,炫耀自己的性能力多么强大,自己的做爱姿势多么非人类,每个人吹牛完毕都会招来别人的不屑——“这算啥!”当大家都黔驴技穷时,只好一起去马厩里××马。

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恰恰反映了导演日后作品的世界观——性在男人或者说人类生存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有时人类这种最本能与自然的生理反应——性冲动,却又是如此盲目与可笑。我不想在这里讲什么弗洛伊德的“利比多”理论,只想借用美国电影《我为玛莉狂》(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中男主角的一句经典台词加以佐证:“男人只有射精后头脑才是清醒的。”本着这样的世界观,菲尔·莫洛伊作品中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过着放荡的生活。

此时菲尔·莫洛伊的影片主题还没有定型,基本上处于探索时期的单纯视觉刺激。暴力与色情下面没有太多内涵(或者说导演也没希望观众想太多东西,影片形式已经说明了一切)。相比之下,《牛仔》系列动画片的美术风格已经非常成熟,为菲尔·莫洛伊日后的作品奠定了基础——极简主义,少即是多!他使用油墨、羽毛和剪纸等方法制作二维动画。极其符号化的造型与略显粗糙的运动规律使得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独立完成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从1991年至2006年,15年内他独立制作了40多部动画短片,累计时长达200多分钟。在菲尔·莫洛伊眼中世界本来就是如此粗糙与丑陋不堪,用黑白色调表现再合适不过。但是他的作品并非只有黑白两色,偶尔也会出现红色等极其刺眼的亮色。让我们来看看导演使用这些色彩又表现了什么吧:将人烧得灰飞烟灭的地狱之火,血流成河,极具政治象征性的旗帜,血盆大口中的牙齿与满怀愤怒、布满血丝的眼睛……

菲尔·莫洛伊之所以坚持使用这种极简主义美术风格,除了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成本外,还有一个原因:适当削弱暴力、色情在视觉上的冲击力。试想,如果导演用十分写实的画风来表现生殖器与鲜血,那样的感官刺激就不是被打上“18禁”这么简单的事情了,估计警察叔叔就该来教育一下这个“亵渎人类灵魂”的“疯子”了。

《世界史》(The History of the World)系列动画片

1994年,菲尔·莫洛伊参与133集大型系列动画片《世界史》的制作,共导演了3集(每集3分钟),分别是《世界史第一章:语言的发明》(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Episode 1:The Discovery of Language)、《世界史第十六章:写作的发明与毁灭》(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Episode 16:The Invention of Writing and Its Destruction)、《世界史第六十五章:理性时代的开始》(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Episode 65:The Age of Reason Begins)。其中《写作的发明与毁灭》最为有趣,导演这样解释“人类为什么需要写作”:

在写作出现之前,男人们通过武力(剑)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一个屡战屡败的废物恼怒之下挥剑砍下自己的生殖器,沾着墨水写道——“阴茎比剑强大”(The pen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导演将“阴茎”(penis)一词分解为“笔(pen)”和“是(is)”两个字,于是便出现了“笔比剑强大!”这句貌似为写作摇旗呐喊的“至理名言”。接下来这个失败者便奋笔疾书,通过文字大肆描述自己如何伟大,其他男人如何不堪一击。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作家”诞生了!他不仅名利双收,还得到无数女人的青睐。那些用剑打天下的男人们急了,冲进“作家”的家,手刃之!这就是一部人类写作的“血泪史”。精辟!幽默!笑中带泪啊!影片获得1994年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系列动画片

1993—1996年间,菲尔·莫洛伊导演了他最具争议且影响力最大的系列动画片——《十诫》。这十部3—9分钟不等的短片分别是:

菲尔·莫洛伊彻底颠覆了《圣经》中关于《十诫》的描述,他结合现实生活的残酷与黑暗揭示了上帝的软弱、平凡和难免犯错。这十部短片无处不渗透着导演对上帝的不信任与嘲笑。在一个基督教国家中竟然会出现菲尔·莫洛伊这样的导演与《十诫》这样的作品实在令人震惊。以至于在撰写这篇文章时一贯“口无遮拦”的我都心存疑虑——宗教问题不可儿戏啊!不过,认真研究过他的《十诫》后,你会发现其实导演是在很严肃、很坦诚、很认真地讨论社会问题而非宗教问题。菲尔·莫洛伊是一个无神论者,“十诫”只不过是他表达自己对社会看法的一种载体而已。只不过这个载体太家喻户晓、太神圣不可侵犯、太敏感而已。于是《十诫》一经推出便招来无数争议与非难,菲尔·莫洛伊一时间成了“宗教题材”导演。所有媒体都挖空心思想从这一角度切入来剖析他,这使菲尔·莫洛伊哭笑不得,见人便说:“其实我对宗教毫无兴趣。”

其实想读懂这套系列片并不难,以无神论角度看便一目了然。请允许我十分小心谨慎地阐述一下导演的意图,如履薄冰地转述一下导演的观点。再次声明,以下观点仅代表菲尔·莫洛伊个人意见,不代表我的看法(我第一次这么畏首畏尾地写字)。

在《十诫之一:不可信除耶和华之外的神》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遭遇入室抢劫,强盗把他绑在椅子上离开,接下来便是受害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与祈祷。20年过去了,上帝并没有前来解救他。终于有一天,他死了,灵魂来到天堂,看见上帝正在休闲娱乐,根本无暇顾及人间冷暖。这就是人们“只信耶和华”的结果吗?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上帝去哪儿了?

《十诫之二:不可亵渎神灵》:上帝闲来无事向人间吹了口气,于是一场风暴降临在一家穷人头上。狂风使得这家人无处藏身,饥寒交迫,于是他们把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拆下来钉住窗户以便遮风避雨(作为补偿他们把一艘轮船摆在了教堂顶上)。这种亵渎神灵的举动当然要受到惩罚——火刑!上帝目睹了人间这一幕惨剧后不禁自责起来,于是喝了口小酒,撒了泡小尿——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火是浇灭了,但是由于上帝喝大了(尿也就多了),洪水又爆发了。当世人在洪水中挣扎时,那艘代替十字架摆在教堂顶上的轮船便成了大家的诺亚方舟。

当初貌似亵渎神灵的举动此时竟然成了拯救人类的壮举。拆掉十字架救济穷人就是亵渎神灵吗?难道守着面包饿死才是上帝的初衷?是荒谬?还是无奈?

在《十诫之四:当孝敬父母》中导演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难道父母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也要听从吗?‘顺者为孝’真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吗?”于是在影片结尾时导演竟然让那个一直被虐待、压制的孩子放火烧死了自己的父母!

《十诫之五:不可杀人》:这是一家倒霉人的故事。妻子被雷劈死了,3个孩子上山采草莓时掉下山崖摔死了,就连那只忠实的老狗都因不忍目睹这一幕惨剧心碎而死。丈夫无奈之下只好上吊自杀。真是倒霉到家了……

死后丈夫的灵魂来到天堂(似乎自杀的人是不能上天堂的吧?),他面带微笑地一步步走向上帝,然后一脚把上帝踹下天堂,掉进了地狱!然后恶狠狠地说:“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多么令人发指的画面与台词!菲尔·莫洛伊若早生几百年肯定被教会烧死800多次了!

《十诫之七:不可偷窃》:主角是一名建筑工人,面对大家都在肆无忌惮地偷盗施工材料,他的态度很坚定——“信仰上帝的人从不偷盗”!结果经济大萧条来了,那些偷盗的人活得有滋有味,而这个诚实善良的人却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就是上帝对待他的信徒的态度吗?苍天有眼否?

《十诫之八:不可做假证陷害他人》是一个最令我感动与回味无穷的故事。

一对毫无感情的夫妻一起生活了几十年,谁也不爱谁,但是却从不提“离婚”二字。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在梦中与自己的情人相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在床上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没醒过来。

随着医院病房里心脏监控器声音的衰弱,两个老人离开了世界,就那么悄无声息地去见上帝了。他们似乎一辈子没有做过伪证,更没有伤害过别人,但是他们把真心话压在心底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大的伪证与伤害。在“基督教徒原则上不可以离婚”的戒条面前,是选择负责任地离婚还是继续这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影片中的夫妻显然选择了后者,那么他们是违背了“不可做假证陷害他人”的戒条,还是忠诚地信仰着上帝呢?

这种同床异梦几十年的夫妻在现实生活中还少吗?我的一个朋友的姥姥、姥爷就是这种情况。两人指腹为婚,毫无感情可言。丈夫对妻子的相貌与身高颇为不满,经常张口就骂,抬手就打。妻子就这么默默地忍受了一辈子。在男人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瘫痪在床,妻子以常人无法理解的毅力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丈夫。终于有一天,男人撒手人寰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白发苍苍的女人欢天喜地地买了去海边旅游的机票,叫上所有儿女一起度假,庆祝自己终于解放了!之前所有人都认为这对夫妻非常恩爱,否则也不会几十年不离婚。谁知道女人一直在忍耐,一边照顾着男人,一边在日复一日地做着“伪证”。这难道不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吗?

在此我不便也不想多说,因为本人也是有宗教信仰的。另外,论述宗教问题,那是无数人无数辈子在无数本书中都完成不了的任务,也不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再者,宗教本来就是一个无法说清楚的事情,每人的生活境遇与人生经历不一样,那么他们对宗教的理解也肯定不同,更何况是如此敏感的话题。

我相信在很多人眼中上面所描述的菲尔·莫洛伊作品的文字已经大逆不道至极点了。我只想提醒怒火中烧的看官们——少安毋躁,放轻松,深呼吸。试想,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宗教范畴内研究,而只是当作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最普通不过的社会现象,你还会如此愤怒吗?如果这部系列动画片不叫《十诫》而只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式的东西,你还会认为它离经叛道吗?其实,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些现象是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极其深刻而又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十诫之五:不可杀人》中有人蓄意杀害他人了吗?除了那个走投无路的丈夫自杀外,似乎所有人(和狗)都是在没有伤害别人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死去。以无神论的观点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点儿背不能赖社会。”但是以有神论的角度又该怎么解释呢?这家人上辈子罪孽深重,这辈子就该遭到报应?我想,不管怎么解释那家人都没有了,当事者的痛苦、愤懑是所有有感情的人都能体会到的。面对生命的消逝,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永远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不可杀人”是上帝告诫人类的戒条还是人类对上帝的恳求?

波兰导演克尔吉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41—1996)也拍摄过真人系列短片《十诫》。其中那部《关于杀人的短片》中一个年轻人毫无原由、极其残忍地杀害了一个出租车司机,接下来他便落入法网而遭到法律的制裁——绞刑。导演极力描写两次杀人的过程:年轻人如何用石头将出租车司机活活砸死以及警察对其执行死刑时如何恐怖的细节(在犯人脚下放一个托盘,以便在他被吊死后接他由于肛门肌肉放松而掉出的大便)。

导演之所以不交代年轻人为什么要杀人以及如此不遗余力地刻画执行死刑的细节,是想讨论杀人纵然有罪,但是以法律的名义强行剥夺罪犯的生命就是天经地义的吗?如果不考虑杀人的目的,这两者在给观众的视觉冲击上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如此残暴与不堪入目。特别是看着罪犯被吊死后大便一滴滴落在事前准备好的盘子里,而行刑的警察毫无表情、轻车熟路、极其专业地操作着“杀人”流程时,我毛骨悚然,瞬间忘记谁是正义的,谁又是邪恶的!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部探讨人性问题的优秀作品(获得1988年第41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但是它却与“十诫”戒条格格不入。

我们生活中类似这种没有答案的悖论比比皆是(就像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是否应该取消死刑一样),无论是信仰基督教还是佛教的人都会遇到。于是智者与庸人们开始在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有些人选择从前世、来生中寻找答案;有些人选择勇敢而痛苦地面对残酷的现实与复杂的自我。我相信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我也相信人类未知的领域远比人类已知的领域广阔得多。几千年来宗教的存在肯定有其合理性,而菲尔·莫洛伊鄙视与讽刺的是那些自欺欺人地用“宗教”麻痹自己的庸人而非真诚的信徒与真正的智者。

当然,不排除菲尔·莫洛伊对宗教的彻底绝望与否定,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也无话可说。如果你看完我分析导演的创作初衷以后依旧怒火中烧的话,我就更加无话可说了。因为我的宗教信仰告诉我——口和无诤(1)

《党同伐异》(Intolerance)系列

《党同伐异》(也译作《忍无可忍》)系列动画片是确立菲尔·莫洛伊大师地位的作品。2000—2004年间《党同伐异》三部曲获奖无数,它们分别是:《党同伐异》(Intolerance)、《党同伐异2:入侵》(Intolerance II—The Invasion)和《党同伐异3:大结局》(Intolerance III—The Final Solution,见彩图11)。

第一部《党同伐异》诞生于2000年。影片讲述地球人无意中找到一盘记录“佐格”(ZOG)人生活的胶片,他们被这些头部和生殖器上下颠倒生长的外星人的生活方式所激怒!“佐格”人排泄的时候竟然用下身的头部对着马桶!他们日常亲吻打招呼的方式竟然和人类性交一模一样!男性“佐格”人在喂养孩子时竟然是从屁股连出一根管子直接塞进孩子嘴里……地球人无法容忍与自己传统道德观念、审美好恶不符的外星人存在!于是地球大军浩浩荡荡远征“佐格”星球,准备彻底消灭他们。

在我折服于导演“头、腚倒置”的奇思妙想时,不由得暗自神伤——这就是我们地球人?!难道人类的本性就是“党同伐异”?!“佐格”人从未伤害过地球人,只是因为他们长的与我们不同,我们就要将其灭九族并煞有介事地说:“这是为了地球安全与世界和平!”

这不禁使我想起美国电影先驱格里菲斯(D.W.Griffith)1916年的那部同名电影。220分钟长的鸿篇巨制由四段不同时代发生的故事组成:巴比伦的没落、耶稣基督的受难、法国的圣巴托罗米宗教大屠杀以及20世纪初美国的劳资冲突。格里菲斯希望“四个大循环故事如同四条河流,最初是分散而平静地流动着,最后却汇合成一条强大汹涌的急流”,最终阐明“人类从不容异己到宽容的进化”的主题。可惜导演的观念与叙事手法远远超越了当时观众与投资方的欣赏水平,这部耗资200万美元,在一天之内同时动用15 000名临时演员和250辆战车的大片票房惨败。相比之下,菲尔·莫洛伊这部有着类似主题的短片却大获成功。当然菲尔·莫洛伊比格里菲斯绝望得多,他从不认为人类能意识到“党同伐异”的丑陋与狭隘,这部11分钟的动画片只不过是在尽情讽刺地球人而已。

其实,抛开导演一贯的成人因素不谈——所谓“成人”无非是该长脑袋的地方长了JJ而已(2)——这部动画片与蒂姆·伯顿的《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1990)和《科学怪狗》(Frankenweenie,1984)很相似,主角都是因为外形丑陋而不被世人所接受。这些所谓的“异类”对人类并不构成任何威胁,但最终依旧难逃被当成妖怪、遭到追杀的命运。看来人类“以貌取人”“党同伐异”的习性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恶习难改啊。

在2001年的《党同伐异2:入侵》中“佐格”人得知地球人前来围剿,不愿坐以待毙,于是也组成大军入侵地球并获得成功。“佐格”人把自己下身的“脑袋”拧下来装在原本是JJ的头上,于是他们看上去便和地球人一模一样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这些外星人混进地球人中繁殖、发展,甚至当上了总统。纯正的地球人越来越少。一个“有良知”的地球人万分痛苦,因为与他相伴几十年的妻子、儿女竟然也是“佐格”人!是保持地球人的“纯洁性”,还是装聋作哑与外星人同床共枕?他选择了前者,亲手杀死了妻子、儿女……

在第2集中导演将“党同伐异”的荒谬性推到了极致,为了所谓的“铲除异己”,丈夫可以杀死妻子,父亲可以干掉儿女。这部时长15分钟的短片获得200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动画节(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最佳动画片奖。

从某种意义上讲,2004年的《党同伐异3:大结局》不但不是结局,反而使观众回到了起点。

由于“佐格”人都去攻打地球了,因此征剿“佐格”星球的地球大军扑了个空。地球大军的首领感觉如此空手而归实在没有面子,于是便想捏造出“佐格”人存在的假象。在这支庞大的宇宙飞船舰队中有一种类似畸形人的“肢体艺术家”,他们长得与“佐格”人非常像。于是地球领袖便将他们中的一些人改造为“佐格”人并找来导演拍摄“纪录片”以证明“佐格”人的存在。正像这位领袖预言的,“人民是愚蠢的”,飞船上的地球人轻而易举地被蒙骗了。他们甚至组成了反对“佐格”人的组织,集会抗议。

男主角“亚当”是一名正直的警察,他不想人们被愚弄,于是想方设法偷走了伪造的影片,带着妻子夏娃逃离了飞船。但是在逃跑的路上胶片丢了,他们被迫降落在“佐格”星球。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竟然美得像天堂一样,除了亚当和夏娃外,一个地球人与“佐格”人都没有。于是导演便叫他们上演了一个典型的“伊甸园”式的故事:

亚当发现一棵苹果树,吃了“禁果”,JJ一下子勃起了。夏娃也吃了苹果,指着亚当的JJ惊呼:“这是什么?”JJ回答道:“我是会说话的蛇。”接下来便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人类起源”的故事。

多年后,地球人在宇宙中找到了这盘亚当和夏娃当年遗失的伪纪录片胶片,于是故事又回到了第1集的开始。人类被影片里“佐格”人“大逆不道”的生活方式与丑陋的模样所激怒,发誓要消灭“佐格”人。地球大军开始远征……

一个周而复始的故事,导演用巧妙的结构开了地球人一个巨大的玩笑。根本就没有“佐格”星球与丑陋的“佐格”人,他们只不过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而凭空捏造出的“异己分子”而已。庸人自扰也好,党同伐异也罢,总之菲尔·莫洛伊在5年内用3集动画片累计50分钟的时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看完后心里没着没落的故事。

是科幻电影还是纪实文学,我分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千百年来确实在周而复始地犯着同样的错误。于是,千百年来,人类始终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这部近24分钟的短片是《党同伐异》系列中制作最精良的一部。也许是资金充足吧,菲尔·莫洛伊这次有4位动画师帮忙。影片充满了英国式的幽默,例如:

长官见犯人跑了,很不满意,随口说道:“妈的(Shit)!”没想到他的手下立刻敬礼答道:“是,长官!”然后便蹲下开始拉屎……

警察对犯人逼供的刑法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子》一模一样——绑在椅子上强迫他们看“恐怖”的影片。而菲尔·莫洛伊安排的恐怖片竟然是沃尔特·迪士尼的作品……

亚当和夏娃在飞船里做爱是通过“性爱盒子”(Sex Box)完成的,两人将盒子戴在头上,谁也不碰谁地意淫。而这种高科技产品上竟然还打着索尼公司的标志……

反对“佐格”人组织的首领一直在说只有“‘神圣的普莱斯利’才能拯救我们”,而这位“高人”竟然真是“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Elvis Presley)!但是他嘴里唱的却是德语歌曲(这可能是因为该片由德国人投资吧)……

说到反对“佐格”人组织,这里有必要提一句,其实他们根本不是“正义斗士”,只不过是靠卖艺为生的“肢体艺术家”们害怕“佐格”人抢走自己的生意而装扮成的……

当然作为菲尔·莫洛伊的“标识”,影片中的暴力与色情成分是必不可少的:厨师把人扔进搅肉机,做成汉堡包,而那些特殊部分——JJ则被做成“鸡米花”卖给顾客。

菲尔·莫洛伊的其他作品

除了制作系列动画片外,菲尔·莫洛伊还创作了大量独立的艺术短片与商业作品,例如:为MTV电视台制作的《笑月电影公司》(Laughing Moon Films,30秒/个/3个)、《笑月2》(Laughing Moon 2,30秒/个/4个);为第四频道的电视系列动画片Flik Flak制作了1集(3分钟);制作了网络短片《电影中的精彩瞬间》(Great Moments in Film,15秒/个/6个)等。而他的短片《暴风之眼》(Eye of the Storm,1989)是一部强烈反对现有性观念及社会行为模式的真人电影。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93),一个听着如此温馨浪漫的名字,却是菲尔·莫洛伊最令人绝望的作品。导演通过一个白天给人家擦玻璃,晚上在餐馆打工的普通人的眼睛表现了人世间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丑剧:

随着擦玻璃吊台一层层楼地升高,我们的主角——玻璃清洁工看见的却是地狱般的景象。每一扇窗户后面不是凶杀、吸毒就是性乱。当他看见一具腐烂不堪的尸体时实在控制不住而开始呕吐,呕吐物从天而降,把一只飞过他脚下的鸽子砸落在地,一只恶猫又扑过来一口叼起摔死的鸽子!这个可怕的“食物链”让我过目不忘,刻骨铭心!

餐馆里,厨师像喂猪一样伺候着比猪还丑陋的客人们。食物卖光了,厨师们就把睡在垃圾桶里的流浪汉与弃婴拖出来大卸八块,做成食品端上餐桌……导演在表现这一切时竟始终配合着优美、浪漫的音乐……

我一直搞不明白如此血腥、黑暗的影片与“音乐之声”四个字有啥关系?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黑色幽默”吧。很多评论家谈到菲尔·莫洛伊时喜欢用“黑色幽默”这个词,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幽默”元素才使得观众看完他的作品后不至于因过于刺激的成人场面而集体自杀吧。

很多人喜欢拿菲尔·莫洛伊与美国成人动画大师比尔·普林姆顿(Bill Plympton)作比较。其实除了表现的题材(暴力、色情)类似外,我个人感觉二人并无太多相同之处。比尔·普林姆顿很少拿宗教说事,他只是为了暴力而暴力,为了色情而色情,基本以娱乐为主。而菲尔·莫洛伊的暴力与色情后面却有深刻的社会内涵甚至政治影射。虽然比尔·普林姆顿比菲尔·莫洛伊年长两岁,但是其作品给观众的感受却像出自孩童之手,年轻、奔放,充满活力与幽默。相比之下,菲尔·莫洛伊的作品更加深沉、灰暗而略显“老气横秋”。在我看来,如果把菲尔·莫洛伊的作品定位于“极端”的话,比尔·普林姆顿的作品最多也只能算是“刺激”。当然,在“制作粗糙程度”上两个人倒是如出一辙,菲尔·莫洛伊甚至略胜一筹——他的作品比比尔·普林姆顿的还不流畅,还“偷工减料”。至于娱乐性与幽默感方面,我更喜欢比尔·普林姆顿的作品,看着不累,不用动脑子就可以一目了然。

菲尔·莫洛伊1998年导演的《椅子的性生活》(The Sexlife of a Chair)是最接近比尔·普林姆顿风格的作品。导演通过椅子的变化组合,在短短7分钟内几乎演绎了人类所有能想得到、做得到的性行为:禁欲、性幻想、露阴癖、性虐待、受虐狂、恋童癖、口交、群交……影片开始之前导演还煞有介事地用旁白和字幕说明:“以下绘画基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1月间的行为观察。我不想从我的研究中得出普遍推想,但某种趋势是很显著的。”看到这里,如果你认为俨然一副科学研究者姿态的菲尔·莫洛伊是在通过动画进行一次有关性行为模式的研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接下来,他马上就暴露出了“原始本性”。

影片以段落式结构图解了25种性行为或与性行为有关的话题。比尔·普林姆顿也拍过《戒烟的25种方法》(25 Ways to Quit Smoking,1989),也是使用段落式结构,也是25种,难道这是致敬作品?!与其说《椅子的性生活》是动画片不如说是连环画,因为动画成分非常少,基本是小标题加静止画面的组合。说老实话,这部作品并不精彩。我相信这个题材如果让比尔·普林姆顿做一定会大不相同,因为菲尔·莫洛伊打骨子里太过严肃与思辨,不适合制作这种毫无主题与“哲学内涵”的纯娱乐短片。影片缺乏幽默感与想象力,除了个别几个小节还能博君一笑外,大部分内容在你意料之中或根本驴唇不对马嘴。例如:“肛交”一节导演竟然画了两把椅子呈“互”字状运动,这哪里是肛交?这不明明是“69式”吗?!

菲尔·莫洛伊的儿女

菲尔·莫洛伊不但没有因为“亵渎神灵”而遭天谴、断子绝孙,反而培养出一对极其争气的儿女。

他的儿子——丹尼尔·莫洛伊(Daniel Mulloy,1977年生)是一位电影导演、编剧。毕业于伦敦大学斯莱德艺术学院绘画专业(Slade School of Fine Art,University of London),后又在纽约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学习,师从极简主义大师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丹尼尔·莫洛伊的第一部短片制作于2001年,至今他的电影已经获得了40多项国际大奖。2006年,丹尼尔·莫洛伊的真人短片《安东尼奥的早餐》(Antonio’s Breakfast)在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首映。紧接着这部影片又赢得了第59届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的最佳短片奖,这是他第3次荣获该奖项。他的新片《爸爸》(Dad)于2007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而后又获得欧洲电影学院奖(European Film Academy Award)提名,并赢得了大奖。

菲尔·莫洛伊就读于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女儿——露茜·莫洛伊(Lucy Mulloy)则凭借2005年的纪录片《这个清晨》(This Morning)获得该年奥斯卡奖学生竞赛单元最佳纪录片提名。

结尾

著名动画理论家克里斯·罗宾逊(Chris Robinson)在《未被歌颂的动画英雄》(Unsung Heroes of Animation,约翰·利比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这样描述菲尔·莫洛伊:“如果说迪士尼是动画艺术的心脏的话,那么菲尔·莫洛伊就是动画艺术的大肠。”我觉得这段描写非常贴切——大肠乃五谷轮回之所,貌似肮脏龌龊却是人去除体内废物的必经阶段。菲尔·莫洛伊用极端的手段与形式震撼了观众,从而使其排除思想上的毒素,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菲尔·莫洛伊永远不可能像迪士尼那样成为“纯洁”的代名词,因为这世界本来就非天堂。如果说迪士尼是大众的上帝的话,菲尔·莫洛伊则是小众的“黑暗天使”。这一切似乎早在冥冥之中就定下了,于是菲尔·莫洛伊为自己的公司取名“鬼性电影公司”(Spectre Films)。

《克利斯蒂一家》的十年(2006—2016)

2005—2006年,菲尔·莫洛伊创作了动画系列片《克利斯蒂一家》(The Christies)。这套系列片共计12集,每集长短不同,没有统一标准时长,因为没有电视台会播出(当然,他做片子也从没想过为电视台量身定做)。2006年,菲尔·莫洛伊将这些短片(约81分钟)剪辑为一部长片,获得了当年获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长片水银奖。

影片依旧以他特有的黑白剪影效果小人为主角,每一集都是通过这个话痨家庭(夫妻俩带着一个男孩和一条狗)不停地说话来阐述主题。影片技术含量极低,基本就是一个机位拍摄人物对话(几乎永远是侧面头部特写),背景是一些纯色线条、色块,导演也不在意角色口型是否对得上台词,他们只是永无休止地唠叨着(这也是影片产量如此巨大的主要原因)。导演有时还故意重复剪辑一些对话,使之产生鬼畜般的说唱效果。总之,影片看上去非常“酸爽”而不知所云,也许英语好的人、了解英国社会情况的人能听懂这些黑色幽默的段子,反正我是看了一会儿就困了。

而菲尔·莫洛伊却对这个作品情有独钟,这十年来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深耕细作这个品牌上,将其开发成继《牛仔》《十诫》之后自己的又一金牌系列作品。

2010—2013年,菲尔·莫洛伊又继续制作《克利斯蒂一家》的三部曲:《再见,克利斯蒂先生》(Goodbye Mister Christie)、《死而不葬》(Dead But not Buried)、《痛苦与怜悯》(The Pain and the Pity)。其中《死而不葬》获得2013年渥太华国际动画节一等奖,而《痛苦与怜悯》竟然是一部75分钟的动画长片!

2012年,菲尔·莫洛伊导演了一部3分钟的动画短片《银行家》(The Banker),这部为第四频道制作的短片主角依旧是《克利斯蒂一家》的角色,无论美术风格还是叙事模式都与《克利斯蒂一家》如出一辙。

当我怀疑菲尔·莫洛伊这一辈子是否只会做这样一种模式的影片时,他又对电脑动画产生了兴趣。2013年他制作了两部真人与电脑动画相结合的短片,《天堂鸟》(Bird of Paradise)、《梦游者》(The Sleepwalker Films)。前者是一群年轻人站在那里仰望天空,画外音是动听的鸟叫声,而前景则是一个电脑动画人物在疯狂变形。后者由3个短片组成,导演分别在美国下曼哈顿区B大道、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小路与美国堪萨斯城假日酒店拍摄了一段长镜头的空镜,然后将一个光头三维动画小人放到背景里不停地走路。看着这些黑白长镜头,听着诡异的音乐,面对那个在梦游的电脑动画小人,我真的也想梦游了。

这些作品实在是太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完全是作者自己的行为艺术而与“动画”二字没什么关系。如果你有毅力与勇气,可以去这个地址观看其作品全集:http://www.philmulloy.tv/。

菲尔·莫洛伊的代表作品

续表

续表

注释:

(1)源于佛教“六和敬”思想。所谓“口和无诤”不是不要争论,而是说不要做无益的辩论。20世纪中叶,现代藏族史上的佛门奇僧、学术大师和启蒙思想家更敦群培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赞同某一个观点,你会寻找到成千上万个论据支持它;如果你反对一个观点,你也同样可以找出成千上万个论据来佐证它。”除了不做无意义的争论之外,“口和无诤”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利而去争论。林则徐将“慎独”挂在书房作为自我警策的座右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修正口业”、修行语言行为的重要性。佛教戒律中规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要说爱语、柔软语、正语、真实语、实义语。

(2)其实早在《十诫之三:当纪念安息日》中就出现了“佐格”族人形象,菲尔·莫洛伊竟然设计“佐格”族人也有自己的上帝,当然它们的神也长得和“佐格”族人一样。望着绑在十字架上的“佐格”族上帝,我相信一定又有无数信徒怒火中烧了。

菲尔·莫洛伊的联系方式:

Spectre Films

87Kingsmead Road

London

SW2 3HZ

UK

电话:+44(0)20 8674 5838

E-mail:philmulloy@hotmail.com

官方网站:http://www.philmulloy.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