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子——世界是平的
有本畅销书叫《世界是平的》,马克·贝克(1959年生于伦敦)不是那本书的作者,他的作品也与那本书没什么关系。至于为什么这个小标题叫《世界是平的》,我……也不知道,只是一种感觉吧……
马克·贝克被世人所熟知,除了从1988年到1999年11年间3次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但一次都未中)外,大家最津津乐道的是他如何成功地从艺术短片创作向商业系列动画片转型。1986—1999年,马克·贝克用13年时间导演了3部动画短片(共计44分钟);而1999—2005年,他用6年时间制作了两套电视系列动画片,共计117集(650分钟)。从作品数量上看孰重孰轻是显而易见的,但从作品质量上讲……无论是短片还是电视系列动画片,我都不喜欢。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想到他,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世界是平的”5个字的原因吧。
平庸?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还是其影片极其平面的造型风格?总之,马克·贝克作品给我的印象就是——平,忒平。
国家影视学校与《山丘农庄》
马克·贝克1979年考入西萨里艺术与设计学院[West Surrey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即今天的创意艺术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for the Creative Arts)]动画专业。1982年马克·贝克完成了他的本科毕业作业《三骑士》(The Three Knights)。当年的动画系主任鲍伯·苟德弗瑞参与了影片编剧工作。1989年,英国著名动画导演丹尼·杰克逊(Dianne Jackson)选用《三骑士》中的两分钟片段收入到自己的30分钟动画片《爷爷》(Grandpa)之中,并在第四频道播出。这部11分钟的彩色手绘动画片是我看过的他最好的作品,换句话说,从此以后他一直在走下坡路。
从西萨里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后,马克·贝克在理查德·泼达姆动画公司(Richard Purdum Productions)工作了一年,制作了大量动画广告片。1985年,他又来到英国最好的影视艺术院校——国家影视学校动画专业继续深造,毕业作品《山丘农庄》(The Hill Farm)使他一夜成名。
这部18分钟的手绘短片耗时3年、花费1.8万英镑才于1988年得以完成。
影片讲述了农夫、旅游者、猎人三组人在山丘农庄里发生的故事,传达了不同人群对待乡村的不同态度。在农夫眼中,山村只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存的环境而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游客眼中,山村充满了神秘与新奇的事物——农妇宰只鸡都能让他们闪光灯乱闪地拍摄半天。在猎人眼中,山村里的一切(甚至蜜蜂)都是他们射击的目标。大家彼此无法沟通,也不愿主动交流,直到暴风雨与大黑熊来临,他们才不得不为了生命安全而躲进同一间谷仓。在这个狭小的谷仓里,农夫、旅游者、猎人与各种牲畜、家禽“和谐共处”。雨过天晴,熊去山空,三组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状态,只不过导演安排游客边拍照边依依不舍地离开,猎人的枪因为进水而无法使用。山丘农庄又恢复了平静,农夫们沉沉地睡去。
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材,是想表达乡村被城市文明吞没,还是表现人与人的无法沟通?这个莫名其妙的题材也就得了个莫名其妙的奖——1989年昂西国际动画节青年体育奖(Youth and Sport Prize)、最佳农业动画短片奖(Agriculture Prize,Best Short Film)。我查了一下,这两个奖项似乎只有那一年设立了,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道表现农村题材就可以得最佳农业动画短片奖吗?至于为什么会得“青年体育奖”更是令人费解。影片除了农妇漫不经心地扭断鸡脖子把游客吓晕以及那群饿鬼投胎似的小鸡外,没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一个我不喜欢该片的原因在于其18分钟的长度对于动画片来说已经算中篇标准了,再加上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全部依靠形体语言、音乐和音效传情达意,节奏又异常缓慢,使我感觉它足有半小时长。马克·贝克自己也说:“当影片全部完成后,我筋疲力尽,不想再做任何事情。它耗费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影片入选昂西国际动画节也没能使我激动起来。与观众一起观看自己的处女作令我胆战心惊,因为昂西的观众向来对自己不喜欢的影片毫不留情。如果影片使他们感到无聊、乏味他们会吹口哨、起哄,当然这一切待遇也适用于影片结束后导演的上台演讲。因为动画节期间观众每天要观看大量影片,所以很多人(包括我)都喜欢短小精悍的作品,而不是我那种18分钟的长片。说来也怪,一般垃圾动画片时间都很长,经验告诉我这种长片在动画节上肯定不受欢迎。我甚至听见有观众在影片放映前小声议论‘天啊!18分钟啊!?’当我坐到巨型放映厅第一排时开始后悔——我怎么就被忽悠来了呢?!”当然故事的结尾都是皆大欢喜的——“好在观众反应极好,我这才从备受煎熬的状态进入到狂喜之中。”
遗憾的是,我始终在备受煎熬的地狱中无法找到天堂的入口。但是《山丘农庄》却得到了俄罗斯动画大师尤里·诺尔斯金(Yuri Norstein)的高度赞扬。影片还获得1988年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1989年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奖,捷克斯洛伐克学生动画节最佳影片奖(Czechoslovakian Student Film Festival);1990年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短片奖,渥太华国际动画节二等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英国动画大奖最佳声音应用奖等。
不喜欢归不喜欢,马克·贝克的一些创作经验与感受还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具体如下:
编剧方法问题
“(起初)我画了很多场景与细节,但是始终无法把它们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故事。后来我意识到其实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结构入手,比如说在某一规定情景中完成一个特定任务。给角色3天时间,看他们自己会发展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我把平时随手画的东西与一些文字以不同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贴得满墙都是,然后再把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删除。最初我设计了一些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尽管我很喜欢他们所带来的影像细节,但是从全局看这些东西无关紧要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于是我去掉了他们。这种反复粘贴、排列、组合、拍照、绘制的工作持续了几个星期。我希望在画故事板之前能拿出一个比较满意的文字剧本,以免做无用功。我不知道修改了多少稿剧本,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停止文字描述而开始画故事板。很快我完成了故事板,当部分样片拍摄完成后我又重新调整了结构与镜头,不满意的地方再重新画过。”
马克·贝克这种把点子写(画)在小卡片上,再像做手工一样拿着剪刀、胶水随意剪裁、粘贴的剧本结构方式使我想起自己大一时上的外教编剧课。当时,学校聘请了一位匈牙利老导演给大家上课(据说此人的父亲拍摄了匈牙利历史上第一部电影),他写剧本的方法就和马克·贝克一模一样——先想到哪写到哪,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找最有感觉的段落写。把这些貌似没有联系的点子与片段写在一片一片的小纸条上(一些关键的空镜头他会事先拍摄好照片),然后拿着剪刀和胶水排列、组合、剪裁、粘贴。有时这些小条与照片会铺满一整张桌子,因为经常会出现平行发展的情节,于是桌子上就出现了好几张平行摆放的纸条。看哪段不合适,就立刻拿剪刀剪下来,再用胶水贴到合适的纸条后面。当遇到错综复杂、情节交叉的故事时,桌子上就会出现更多的纸带(此时已经不是单独的纸条了),纵横交错,宛如一张伦敦地铁图纸。老人家还特意现场给我们演示了如何编排这些纸条,那一瞬间看着手拿剪刀与胶水的他我真正理解了“剪辑”二字的含义——真是剪完再贴上啊!这种编剧方式我一直沿用至今,以至于我现在写文章都习惯于想到哪写到哪,然后再把乱七八糟的素材“剪辑”“粘贴”在一起。
制作技术问题
“起初我不知道该使用什么技术来制作这部影片,我原来的作业都是在白纸上使用极少颜色绘制的二维动画片。很多同学建议我改变风格,进行全新实验。于是我开始尝试赛璐珞片与蜡笔绘画技巧,并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了影片开始时农夫喂鸡的一场戏用以测试。这时候学校来了一位校友菲尔·奥斯汀(Phil Austin),他给了我很多意见与帮助。他看了我的实验片段后建议我抛弃过去先在纸上画再誊写到赛璐珞片上的方法,而是直接使用蜡笔在赛璐珞片上绘制原动画。因为我曾经在理查德·泼达姆公司做过一个动画广告片,当时就是使用这种方法,所以我相信这是可行的。虽然这样很麻烦,每次我都要在赛璐珞片一面画上背景,另外一面再画动画,这意味着每画一格都要翻转赛璐珞片去对齐背景与角色运动。对我来说,这不是问题,因为我一个人干,再奇怪的方式只要我喜欢就一切OK。于是接下来的影片部分都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的。”
为了节省预算,马克·贝克的前老板理查德·泼达姆允许他在自己公司下班后使用公司绘图部门的所有设备与空间。但是巨大的工作量使马克·贝克根本无法一人完成所有上色工作。于是理查德·泼达姆又请他的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帮他加工。马克·贝克把不同场景的草图和一大桶已经整体涂成棕色的赛璐珞片交给他们,这种无偿援助持续了一年时间。
剪辑问题
“国家影视学校的同学负责影片剪辑,她不仅按照我的要求组接了画面,还提出应补拍一些镜头。这时候我才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感到欣慰,我在之前绘制的所有原动画几乎每一个镜头都会留出一定‘富余’。比如说我画一个人走出画面,我一定会画全过程而不是可丁可卯地画故事板里要求的长度。因此,当剪辑师提出要求后我只是和她讨论并建议使用这些现成的‘富余’镜头弥补缺陷而没有再补拍任何东西。”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实用信息:
第一,再精确的故事板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可丁可卯。这就是为什么每部影院动画长片DVD里都会收录“删除段落”花絮的原因。有时整场戏都会因为影片整体节奏问题而被删除,更何况每一个镜头的长短了。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吃饭的戏。这一段落已经完成了极其精美的原动画,就差上色了,但是导演从全局考虑,最后忍痛割爱拿掉了这场近5分钟的戏。难道是导演当初没想清楚吗?不是,故事板只是一个参考,不可能准确到分秒不差。一切都要上了剪辑台根据前后镜头凭导演和剪辑师的感觉完成,这是影视艺术的规律,而不是某个导演认真负责就可以达到的。这就要求动画师们调整心态,不要抱怨导演没准谱、不懂行,永远提出反复修改的“无理要求”,因为任何人也不可能做到分毫不差,迪士尼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俗人。
第二,剪辑的魅力在于“变废为宝”,使那些貌似没用的“下脚料”变成画龙点睛之笔。动画片由于其工作性质导致影片一旦完成便不再适合补拍与大规模修改。即使修改也只能做减法,尽量不要做加法。这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声音、剪辑、特技的作用,而“一鱼多吃”的素材使用原则更是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因此,强烈建议动画师向马克·贝克学习,每一个镜头都多画出点“富余”以备剪辑时使用。
音乐、音效问题
“因为我自己不会作曲,所以起初我想使用现成的音乐,但是遭到了所有同学的反对。因为我们学校有专门的电影音乐制作专业,于是朋友建议我找该专业最优秀的学生——朱利安·诺特(Julian Nott)帮忙。当我第一次把剪辑完成的样片给他看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片子不需要音乐。他说他会做一些小样给我听,那时我意识到他肯定不会写出那种‘滑稽’的音乐。两天后他交给我小样,我非常满意,从那以后我们便长期合作,非常默契。在这次合作中我们似乎只有过一次严肃的争论,最终他按照我的意思修改了影片结尾部分的音乐,但是事后他告诉我不喜欢这个更改,还是喜欢最初给我的方案。”
从这段经历我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动画专业的女生一定要找录音专业的男生做男朋友!太实用了!按照国际惯例,使用没有版权的音乐与音效的动画片是没有资格参加比赛的(现在国内动画节也纷纷效仿这一规定),因此必须原创音乐与自己录制音效。大势所趋啊!女同学们别光宅在宿舍闷头傻画了,出去找个录音、作曲专业的男朋友吧,一本万利啊!它们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真正做到事半功倍(我说的“它们”是指音乐、音效而不是男朋友)。
《山村》(The Village)
从国家影视学校毕业后,马克·贝克作为自由职业者就职于多家公司,例如电视卡通公司(TVC)、极速电影公司(Speedy Films)、大卫·安德森电影公司(David Anderson Films)等。1993年,在Pizazz电影公司[Pizazz Pictures Production,阿卡工作室(Studio aka)的前身]他完成了《山村》。这部由第四频道投资的短片可谓是《山丘农庄》的续集,14分钟的影片只用3个月就全部完成了。
影片讲述的是:在一个极其封闭的村庄里每个人都时刻防备着别人,把自己深深地隐藏起来。村民们的一半时间都用来打听别人的隐私与秘密,当然另外一半时间则用来防备他人的窥探。后来,终于有一个村民厌倦了这种生活方式,于是他便成了大家眼中的异类而被随时随地监视。影片结尾,这个“异类”逃出了监狱一般的村庄,山村又恢复了往日死一般的宁静,人们再次从难得的“团结”中隔离开来,继续着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
全片依旧没有一句对话,当然这种环境中的人物也不可能进行对话交流。就影片主题而言,马克·贝克说:“我想呈现出农村生活阴暗、与世隔绝的一面,我希望矛盾冲突来源于农村这一特定环境而非角色的性格。起初交给第四频道的方案我并不满意,因为那里面充斥着对角色的描述。我挖空心思寻找可以构成戏剧冲突的山村元素。那个监狱一样的院子创作灵感来自我看过的一幅版画。我喜欢村子里外分明的设计观念,角色从他们各自的房子穿过巨大的庭院来到村子外面,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影片创作严格按照大工业生产流程进行,每周都会由制片人与导演共同检查剧组进度。“剧本修改与美术设计工作持续了一年,而最终的故事板却只用了两天就画完了。原动画工作也仅仅用了3个月,这一切得益于我有了自己的团队而非孤军奋战。因为不再是我一个人创作,所以我在开始原动画工作之前,就制定了极其详细的活动故事板,并制作了主要角色的立体模型以便动画师深入了解其细节。从加动画中解放出来的我需要控制整个流程与周期,因为公司是要为这一切发薪水的。
我们做了一个柱形图表监督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原画、清线稿、动画、背景、描线与上色等。哪一环节任务完成了,我们就会把它那个小格涂成蓝色。全部影片完成大概需要20个环节。影片最难的部分在于全片有80多个不同场景以及我赋予它们奇怪的拍摄角度与透视关系。”
影片的剪辑、作曲、录音等工作全部由《山丘农庄》的原班人马完成。日后与马克·贝克共同创建自己公司的纳维尔·阿斯特里(Neville Astley)也作为动画师参与了该片的制作。《山村》获得1993年昂西国际动画节评委会特别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二等奖;1994年广岛国际动画节大奖、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电视动画片奖、英国动画大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我承认关于《山村》的文字介绍非常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因为影片所传达的主题与情绪使我昏昏欲睡、无可奈何。也许这正是导演要表达的创作初衷吧,即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绝。可是按照这一逻辑,我又无法理解他上一部作品《山丘农庄》的主题了,马克·贝克究竟是喜欢山村还是厌恶山村啊?不懂,实在是不懂。
阿斯特里·贝克·戴维斯公司与电视系列动画片
1994年,马克·贝克与导演纳维尔·阿斯特里和制片人菲尔·戴维斯(Phil Davies)共同创建了以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公司——阿斯特里·贝克·戴维斯公司(Astley Baker Davies Ltd.)。
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的合作开始于《山村》,二人日后合作完成了《朱利·罗杰》(Jolly Roger)、《大骑士》(The Big Knights)、《粉红猪小妹》等影片,可谓一对金牌搭档。纳维尔·阿斯特里早年一直在广告界摸爬滚打,参与了耐克、百威啤酒等知名品牌的广告创作。他与杰夫·尼威特(Jeff Newitt)联合导演的定格动画短片《火车侦探》(Trainspotter)获得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短片奖和爱丁堡艺术节麦克莱伦奖。
阿斯特里·贝克·戴维斯公司位于伦敦,1999年公司制作了马克·贝克的动画短片《朱利·罗杰》。这部12分钟的短片由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共同编剧,马克·贝克导演。影片原本是个30分钟的故事,但是投资方——第四频道出于成本与播出时间等方面的考虑要求将影片删节到11分钟左右。从这部讲述海盗故事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马克·贝克由艺术短片向商业短片过渡的用意。影片娱乐性极强,特别是那只录音机一般的鹦鹉与那群先知先觉、随时随地搬家的耗子们让人爆笑不止。每次听见女主角带有浓厚法国口音的“卡皮疼”(Captain,船长的意思)时,我都忍不住挠墙。
在开始原动画工作前,导演先拍摄了真人演员表演以供动画师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口型对位问题,尽管全片对话很少——几乎只有船长的呼喊与下命令声。但只是一句“全速前进”,导演就要求配音演员喊了一下午,直到嗓子喊哑。马克·贝克要求这一句台词在不同情景中应传达出不同含义——自信、绝望、恐惧。关于美术风格问题,他说:“我力求动画的流畅与节奏的准确,但在美术风格上则要尽可能显得拙一点,特别是颜色的使用。影片中一片陆地都不出现,要的就是所有人的梦想、欲望在这小小的甲板上尽显无遗。而作为影片最主要的‘活动背景’出现的船则无时无刻不在随海浪运动。”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这次导演使用了电脑上色技术而非传统手工上色。包括纳维尔·阿斯特里在内的13位动画师参与了影片创作。《朱利·罗杰》获得1999年昂西国际动画节评委会特别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永远的骑士情结——《大骑士》(The Big Knights)
作为一种民族性格与传统,“骑士情结”是每一个英国人血液中不可缺少的基因。对马克·贝克来说,“骑士效忠国王、打败恶龙、拯救公主”更是其挥之不去的梦想。早在他上大学以前,就拍摄了骑士题材动画短片《国王的小丑》(The King’s Jester,1979)。而他在西萨里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毕业作业《三骑士》更是为日后的电视系列动画片《大骑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套13集(每集10分钟)动画系列片由BBC电视台投资,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联合编剧、导演。影片讲述骑士兄弟俩——鲍里斯(Sir Boris)与莫里斯(Sir Morris)以及他们的宠物——小狗贺瑞斯(Sir Horace)、大耗子桃瑞丝(Sir Doris)的历险故事。兄弟俩有普通人两个那么高,4个那么重,16个那么大的力气。他们贵族气十足,随时随地身穿盔甲,誓死为国王效忠。虽然影片里的人物全部是古代造型,但他们却过着现代人的生活——电灯电话,应有尽有。其穿着盔甲看电视,戴着皇冠打手机的画面令人记忆深刻。
最初BBC对他们从没拍摄过有对白的影片感到担心,因此要求他们与有经验的编剧合作完成剧本。不过已经习惯于“单打独斗”的艺术短片创作模式的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是否能适应“外人”参与创作呢?“与专业作家的合作是颇见成效的。我们俩意识到有人参与编剧工作非常棒,讨论总能激发你想到其他东西,而过去那种一个人工作的状态常常会陷入钻牛角尖的困境——沮丧、原地踏步、毫无进展。现在我只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即使他们听错了,都会对我有帮助。过去即使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坐在白纸面前,你也可能想不出任何东西。但是现在我们变得很放松,因为我们允许别人参与进来。而最终的结果比我们过去做的更有创意。”
马克·贝克负责美术设计工作,他用剪纸制作出人物造型,再使用Amiga软件制作、处理这些带有活动关节的黑白纸人,在电脑里将身体各个部位重新修改、组合、上色,最终通过CelAction 2D软件动画化。起初BBC要求他们制作一个两分钟的样片以考查其实力,虽然他们的电脑配置很低,制作效果也达不到电视台播出标准,但是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大家开始做着玩。公司的制片人提议,既然做就正规一点,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周期表。于是“我们制定的周期为半年,但是其实3周就做完了。电脑动画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人性,而我们将人性又找了回来。这种感觉非常棒,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你不知道影片最终会是什么样,只是跟着感觉走”。
影片于1999年圣诞节在BBC播出,获得巨大成功。荣获2000年英国动画大奖最佳英国成人动画系列片奖、最佳新技术应用奖,2001年昂西国际动画节最佳电视系列动画片奖,韩国首尔国际动漫节(SICAF International Festival)最佳电视系列动画片大奖等。
尽管影片非常成功,但是由于BBC并不确定这部作品的观众定位是儿童还是成人(估计导演自己也没想清楚这个问题),因此没有给它安排有规律的播出时间,因此无法形成固定的收视群,并且没有安排重播。这无疑对影片扩大其影响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于是马克·贝克在接下来的电视系列动画片创作中汲取教训,明确定位观众年龄群——2—4岁的学龄前儿童。
儿童动画系列片《粉红猪小妹》
《粉红猪小妹》是阿斯特里·贝克·戴维斯公司制作的第一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电视系列动画片,共52集,每集五分钟。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共同编剧、导演。影片创作灵感来自马克·贝克的大学同学艾利森·斯诺登的一个意见,她发现自己的小女儿经常对一些儿童节目里的角色没有父母陪伴而感到忧伤,“他们的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很多小孩子都会这么问。她指出:“很少有学龄前儿童节目会描绘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正好抓住了这一点。”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决定每一集讲述一个家庭琐事,之所以每集必须是独立的故事是因为学龄前儿童不理解什么是“下一周”。“学龄前”是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不熟悉的领域,但是他们并没有简单地观摩、研究现成的儿童动画片,而是向周围有孩子的同事、朋友征集故事。
影片美术风格延续了两位导演一贯简洁明快的视觉特色。他们有意将角色的头处理为平面效果,两只眼睛像比目鱼一样长在脸的一面,而角色四肢宛如小棍一样。他们除了一般的语言表达方式外还有各种可爱的猪打呼噜声。给猪小妹配音的是著名动画导演艾利森·斯诺登与大卫·菲恩的女儿莉莉·斯诺登·菲恩(Lily Snowden Fine),这两位大腕还担任了该系列片的部分编剧工作。
影片讲述了猪小妹一家四口的故事——爸爸、妈妈、喜欢玩泥巴的粉红色小猪与她爱哭的弟弟乔治。即使是学龄前儿童观看的动画片,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也要保证影片严谨的逻辑性:“笑话不应该是无端地发生,而应该对叙事有帮助。没有什么比与故事无关的笑料更糟糕的了。”在满足学龄前儿童观众的需求时,他们还希望吸引家长一起观看:“我们要制作4岁孩子喜欢的东西,但是我们也希望一些细节能吸引父母来看。我们特别注意影片中的幽默不是在嘲笑孩子,因为孩子不喜欢被嘲笑。我们宁愿叫猪爸爸成为开玩笑的对象。猪爸爸有点像丑角,是个无所不知但有时反而因此而出错的人,当然是以温和的方式犯错误。毕竟他是个可靠的爸爸,孩子们还需要他的照顾。”
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每两周拿出6集剧本,每天做出1集脚本。两人各自写完1集剧本后交换,再互相修改。每两周要制作完成1集动画片,同时还要完成另外1集的活动故事板。中期制作以9天为一个周期(其中有一天用来修改),6位动画师平均每人每天要完成10秒钟左右的动画。每完成13集与电视台结算一次劳务费。
2004年,《粉红猪小妹》在英国第五频道和小尼克电视台(Nick Jr.)首播后引起轰动,观众反响极好。包括我国台湾迪士尼频道、美国卡通网(Cartoon Network)在内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都播出了该片。其DVD也创下惊人的销量纪录,并荣获2005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最佳电视系列动画片奖。2006年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又推出了《粉红猪小妹》第2季(52集),并于第五频道播出。
《粉红猪小妹》的成功标志着马克·贝克由艺术短片创作向商业电视系列动画片转型基本完成。谈到这一转型,马克·贝克说:“《朱利·罗杰》从开始构思到最终完成,我花了3年时间,而这只是一部十几分钟的短片而已,不值得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做一个这么小的东西。而《大骑士》与《粉红猪小妹》(第1季)一共才花了3年时间。这部共计65集的电视系列动画片与我之前的3部个人艺术短片相比,投入回报比不言而喻。没有孩子不喜欢看动画片,而成年人就不一样,有人喜欢看动画片,有人不喜欢看。因此针对成年人的动画短片在观众群方面受到了极大限制。”纳维尔·阿斯特里也说:“完整的支持系统(例如电视发行与国际销售网络)让我们不必花上大量时间填表、打包影片、邮寄给各个影展。况且很多影展连日程表都不会寄给你,也不会给你任何回音。”而《粉红猪小妹》使他们收到上百封观众来信,儿童与家长都表示这部作品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生活。
从商业角度讲,这一转型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从作品艺术性是否提高来看,结果就不那么乐观了。钱是赚到了,但是品位与艺术气息不见了;作品数量是与日俱增了,但质量却每况愈下。特别是一口气看完100多集《粉红猪小妹》,那简直是灾难!看得我都想吐了。
结尾
2001年我在英国留学,无意中从学校图书馆里翻出一盘破破烂烂的录像带,里面有马克·贝克在西萨里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毕业作品《三骑士》。当时的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记住了“三个骑士打大龙”几个字,连片名是什么都没来得及看(确切地说,那盘录像带因年久失修,片名部分早已损坏而模糊不清)。
多少年后,当我再看到马克·贝克的《大骑士》时,隐隐约约感觉这个造型与故事似曾相识,但是始终不敢把它与《三骑士》联系在一起,因为《三骑士》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完美与深刻了,让我怎么也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平平”的电视系列动画片是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
动画师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瞩目,一般都是按照这样一条路线发展:苦行僧一样地创作艺术短片,突然有一天一鸣惊人、家喻户晓;接下来便是无数商业机构趋之若鹜地邀请、追逐,然后动画师便投身于商业动画片领域赚钱;当钱赚得差不多时,再回到个人艺术短片创作之中洗脑、充电,迎接下一次辉煌。我从不反对艺术家参与商业项目创作,艺术家也是人,也要吃饭、买手纸、上厕所,但是用13年制作44分钟与6年制作650分钟的作品,其精致程度不言而喻。
看来马克·贝克近期是不打算回到个人艺术短片创作领域了,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我检讨,我有罪,不是人家动画片不好看,是我不该一口气看完100多集学龄前儿童动画片。马克·贝克的电视系列动画片怎么也比《蓝猫》强吧?2003年1月他不是应川本喜八郎之邀为其集锦式动画片《冬之日》(Winter Days)制作了一部1分多钟的短片吗?这说明他还是艺术家而不是满身铜臭的匠人。对,暂且这么认为吧。1分钟的艺术家也是艺术家啊!”
马克·贝克的代表作品
马克·贝克的联系方式:
E-mail:mail@astleybakerdavies.com
公司网站:http://www.astleybakerdavies.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