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壳虫”乐队
如果说要找到一个英国的代名词的话,“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似乎比“多雨”、“绅士”和“疯牛病”更具代表性。你可以不知道英国有女王,但是你不能不知道英国有“甲壳虫”乐队。因为该乐队近40年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英国皇家资产,而在全世界乐迷中的声望也使所有摇滚乐艺术家望尘莫及。
1966年,乐队主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在接受伦敦一家报纸采访时这样说道:“现在‘甲壳虫’乐队比耶稣基督还深入人心,这会使我们陷入麻烦。”果真此话一出他们在美国南部各州的唱片销售就被禁了,因为出言不逊,亵渎神明。
从约翰·列侬与妻子小野洋子赤身裸体在一只巨大的口袋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世界和平,到他被歌迷枪杀;从乔治·哈瑞森(George Harrison)沉迷于印度宗教与音乐到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被女王授予爵士称号。从某种意义上讲,“甲壳虫”乐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文化现象的全部内容。
而他们的专辑《黄色潜水艇》更是摇滚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可以说从这张专辑开始,“甲壳虫”乐队的音乐就已不再是单纯表现青年人卿卿我我、感情骚动的情歌了。他们的歌词开始反映西方社会的深层问题。此时的年轻人开始怀疑父辈们创造的世界,他们对上一代的价值观提出质疑。1967年夏天是著名的“爱之夏”,大西洋两岸被年轻人的鲜花和爱情所覆盖。在这个夏天的中期,“甲壳虫”乐队发行了《你所需要的是爱》(All You Need is Love),一首完全追求时代感觉的歌。在《黄色潜水艇》为爱情高歌时,无数美国反叛青年离开了父母和安全但在他们眼里却是伪善的家,去寻求更有意义的生活。他们群居、酗酒、吸毒。旧金山成了麦加城、嬉皮士和花童的圣地,金门桥两头成了孕育迷幻音乐的温床。
为这样一支个性张扬、才华横溢的乐队制作动画片是无数人的梦想。但是这对乔治·杜宁(1920—1979)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的个性比“甲壳虫”乐队4个人加在一起还要强出百倍。
关于《黄色潜水艇》
加拿大出生的他始终被世人误认为是英国动画大师,因为没人记得他在加拿大干过什么,大家只记得他是英国著名摇滚乐队“甲壳虫”动画长片的导演。似乎他这一生只做过这么一部动画片,似乎他的一生都笼罩在“甲壳虫”乐队绚丽夺目的光环之下。
与他的动画短片相比,他为“甲壳虫”乐队制作的影院版动画片《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1968)算不上出类拔萃之作,只不过在商业运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甲壳虫”乐队从一开始就对这位动画大师把他们同名专辑制作成动画片的想法不感兴趣。就让我们以讲述《黄色潜水艇》的幕后故事来开始这位大师的介绍吧。
随着“甲壳虫”乐队的电影《辛劳一天的晚上》(A Hard Day’s Night,1964)和《救命》(Help!,1965)的成功发行,商家意识到大众对“甲壳虫”的痴迷程度可以为他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于是1964—1965年之间国王影片制作公司(King Features)应美国广播公司之约根据“甲壳虫”乐队的流行歌曲制作了供电视台播出的系列动画片。国王影片制作公司又把这项工作转包给乔治·杜宁的“电视卡通公司”(TV Cartoons,简称TVC)和澳大利亚的Astransa公司。虽然“甲壳虫”乐队同意制作方使用他们的姓名、形象与歌曲,但是这套毫无艺术特色的卡通系列片给四位摇滚乐手留下了极坏的印象(这套动画片就是“甲壳虫”歌曲的动画卡拉OK版。画面下方居然还出现类似现在卡拉OK里的歌词,简单幼稚到了极点。这就为日后乔治·杜宁再次为他们制作《黄色潜水艇》埋下了隐患)。但是观众却疯狂地喜欢上这套动画片,以至于1967年电视台又以“全新甲壳虫”(The New Beatles)的名字再次播放这套垃圾动画片。
1968年国王影片制作公司与“甲壳虫”乐队自己的苹果唱片公司(Apple Productions)合作委托乔治·杜宁的电视卡通公司制作一部影院版动画片《黄色潜水艇》。
1995年,据当时负责影片电影原声音乐制作的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透露:
“甲壳虫”乐队从一开始就对影片不感兴趣,当被要求为影片谱写新音乐时,“甲壳虫”乐队的回答是:“我们不会为它写任何正经音乐,如果你要的话就把那些我们想丢进纸篓里的垃圾音乐拿去好了。”因此电影只好用他们的一些成名曲来组织故事结构。最终“甲壳虫”乐队很不情愿地参加了影片中真人表演部分的拍摄,但是拒绝给自己的动画形象配音。
尽管困难重重,乔治·杜宁对这部影片依然充满了新奇的设想。他绝不是制作电视垃圾的混混,他请来了在欧洲搞舞台、平面广告设计的“波普”(POP)艺术大师、捷克人海因茨·埃德曼(Heinz Edelmann)担任角色造型设计的工作。海因茨把波普艺术风格带入影片之中,使全片弥漫着浓重的迷幻色彩,以至于今天的嬉皮一族们仍把《黄色潜水艇》奉为圣物高高供起。全片影像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使人不禁想起达利(Salvador Dalí)的作品。影片的编剧是耶鲁大学的古典文学教授阿尔·布鲁达克斯(Al Brodax),畅销小说作家埃里克·西格尔(Eric Segal,他后来出版的小说《爱情故事》被改编为同名经典好莱坞电影。我相信你一定听过那首著名的主题歌)、李·迈诺夫(Lee Minoff)和杰克·门德尔森(Jack Mendelsohn)。
1978年美国著名动画理论家、动画导演约翰·卡尼梅卡(John Canemaker)在《动画电影杂志》(Animafilm)第3期上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我们不得不生活下去》(One Has to Live)的文章。文章里提供了大量乔治·杜宁制作《黄色潜水艇》时的感受:
正如我所说的,“甲壳虫”乐队先前那套电视系列动画片的造型毫无生气,总之那是买卖而不是艺术。在影院版动画片制作前,我上蹿下跳,都快急疯了。因为我知道,我们必须在影片制作前解决美术风格问题,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我尝试了各种造型风格,但是一直未果。直到有一天我收到海因茨·埃德曼寄来的一个棕色信封,里面装着他为“甲壳虫”乐队四个成员设计的造型。那正是我想要的!那不是什么米老鼠,也不是什么别的东西。那就是他自己!那就是60年代的感觉!
我们的预算是100万美元,制作周期为11个月。但是“甲壳虫”乐队从中拿走了20万美元的劳务费(编者按:影片结尾有该乐队的真人演出段落)。我们200人在伦敦的SOHO区集中苦干了5个月。大家当时都抱着一种“不成功,则成仁”的态度拼命工作着。我们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我们做的东西和电视系列动画片就是不一样。
虽然该片大卖特卖但是在动画学术界被骂得一文不值。这一切也是在预料之中的,因为它毕竟是一部商业宣传片,第一目的是推销“甲壳虫”乐队的唱片。所以尽管它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可称得上是集20世纪60年代各种动画类型于一身的“目录性质”影片,但是其内容的乏味与浓厚的商业叫卖气息注定它将成为过眼云烟。
乔治·杜宁在1971年9月25日的一封信中谈到他对这部影片的看法:
从电影作为叙事载体的角度来说,它一定要讲述观众熟悉,易于接受的事情。所以我在制作这部影片时就尽我所能地展现最流行与最时髦的影像。关于我到底钟爱动画长片还是短片这个问题,我很难说清楚。因为剧情长片要迎合观众,(所以创作者)必然要放弃许多自己的想法。我在制作《黄色潜水艇》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保证影片的大众化,因为投资公司关心的就是普通观众是否能较容易地接受这部影片。我制作影片的乐趣就在于它应该是“值得一做”的电影,可是“值得一做”的标准是什么?观众永远是喜新厌旧的,当他们看到一部他们喜欢的电影时就会马上忘记他们过去看过的所有电影。我去年制作了3分钟长的《锄草的人》(Damon the Mower),也许短片才能更准确地表现我的意图。
俗不可耐的故事与颠三倒四的导演叙事
无论《黄色潜水艇》在世界动画史上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我都认为该影片的故事垃圾到了极点:坏人占领了好人的地盘,唯一幸存的好人去找“甲壳虫”乐队帮忙。他们乘坐一艘黄色潜水艇踏上了冒险的历程。经过千辛万苦,“甲壳虫”乐队终于打败了坏人,拯救了世界。
我一直坚信再烂的故事只要导演功力深厚就可以拍出好效果,比如说《小城之春》。《黄色潜水艇》故事结构虽然很俗,但是符合商业片的模式——奇异的冒险故事+动画片赋予角色的超能力+以“甲壳虫”乐队四位超级偶像形象出现的主角和该乐队红极一时的音乐。可以说,它具备了成功商业片的所有因素,不然的话,不会有人愿意投资制作一部动画长片。这么多可发掘的因素到了乔治·杜宁手里却变得惨不忍睹,一文不值。
乔治·杜宁似乎从来就没想讲故事,仅想表达只有他自己理解与欣赏的“意境与情感”。这种“自我陶醉”的状态也许适用于艺术动画短片创作,但对于几百人一起工作的动画长片,特别是创作目的非常明确的商业动画长片来讲,不讲故事,或者讲不清楚故事,后果不堪设想!
整部影片仿佛出自醉鬼之手,无论是角色的对话,还是情节的设置,完全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乔治·杜宁在处理《你所需要的是爱》这首歌时,竟然傻到叫乐队四个成员在“LOVE”这个单词上跳来跳去。随着天边涌上来一片“LOVE”字样,大家载歌载舞,四位超级巨星像耍猴一样满世界撒着鲜花。这就是导演理解的60年代风靡一时的“花童”概念吗?
华而不实的影像风格
显然乔治·杜宁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利用动画语言诠释好每一首歌曲上,而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影像风格,他不惜重金请来捷克“波普”艺术大师海因茨·埃德曼为影片设计造型。但是我丝毫看不出大师们独到的艺术风格体现在哪里,无非是一些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但现在早已过时的影像而已。随便找一张60年代的美国摇滚乐队的专辑封面(例如YES乐队之流)就可以看见类似的美术风格:色彩艳丽(不惜红绿搭配)、形状扭曲变形、淡化立体感和纵深关系等等。
无论是人物还是背景造型都丝毫谈不上可爱,更谈不上“现代”二字。电影是一种很时髦的东西,几十年前的影片现在看着不落伍就已经算是经典了(请注意,我指的不落伍是指影片主题深刻而不是影片的外在样式)。虽然这是一个崇尚怀旧的时代,但是40年前的时尚在今天看来实在幼稚可笑。另外,影片的美术风格在当时也算不上什么惊世骇俗之作。很多创意别人早都已经用过了,甚至可以从乔治·杜宁最不屑一顾的沃尔特·迪士尼动画片中找到。比如说他设计的茶杯、茶壶形状怪物,在沃尔特·迪士尼1951年的《爱丽丝漫游仙境》里就出现过类似的造型设计,并且《爱丽丝漫游仙境》的超现实主义造型设计要比《黄色潜水艇》前卫得多,只不过是人家兼顾了先锋与娱乐,造型虽然古怪,但是符合“漫游仙境”的梦幻主题,并且设计得非常可爱,绝不招观众反感。
看完影片后我对乔治·杜宁的下属深表同情,因为影片的角色和背景已经多到了可怕的地步。起码有不下100个完全不同的人物造型、100个迥然不同的背景。导演又要求每一个群众演员的造型都要“个性”十足,哪怕是只出现1秒钟就再也不出现的路人甲乙丙丁。该片动用了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英国人、美国人、西班牙人、捷克人。影片能够在一个统一的风格下完成就已经很具“实验色彩”了。毕竟都是大腕级的人物,再加上一个随时随地在改变的导演,制作这部影片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黄色潜水艇》与毒品文化
起初,制片人想制作一部“非迪士尼”风格的动画片,于是邀请诺曼·麦克莱伦做导演,但是诺曼很忙,推荐了乔治·杜宁。如果只是从制作“非迪士尼”风格的动画片出发,毫无疑问,乔治·杜宁是最佳人选。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乔治·杜宁更适合导演该片,因为乔治·杜宁、“甲壳虫”乐队、《黄色潜水艇》三者都与毒品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文化动荡的社会转型期。从美国的伍德斯托克(Woodstock)音乐节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在寻找全新的价值观念。特别是欧美的年轻人,他们怀疑一切而不断寻找自己的答案,但是没有结果。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能引起幻觉的毒品,从而达到逃避现实的目的。“甲壳虫”乐队的鼓手乔治·哈瑞森一语道破天机:“毒品可以使你看到很多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可能性,但是却不能给你答案。”
“甲壳虫”乐队成名之前在汉堡就经常服用兴奋剂来应付繁重的演出。此时,吸毒已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1967年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毒品与他们的音乐和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它成了灵感和激情的源泉,也成了他们歌曲表现的内容。此前的《橡胶灵魂》(Rubber Soul)和《左轮手枪》(Revolver)就已经说明他们至少是部分地在毒品的作用下来进行音乐创作。在《罗伯特医生》(Dr.Robert)这首歌里就记录了约翰·列侬第一次尝试兴奋剂(一种破坏性较轻的毒品)的经历。到《黄色潜水艇》发行时,“甲壳虫”乐队都试过了兴奋剂。
而《黄色潜水艇》更是被当作一个真实的毒品证明。《空中的露茜与钻石》(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被广泛解释为一首服用兴奋剂后的作品。成千上万飘飘然的年轻人听着这首歌上路,“幻想自己坐着船在水面漂荡,还有橘子树和橘红色的天空。有人叫你,你慢慢地答应……一个有着万花筒眼睛的女孩”。这首歌名的灵感来自于约翰·列侬3岁的儿子朱利安的绘画。另一首歌《生命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被禁止在电台播出,BBC认为“甲壳虫”乐队在这首歌中鼓励人们尝试毒品——其中一句歌词“I’d love to turn you on”(我想让你产生幻觉)。而《拥有或失去你》(Within You Without You)则是乔治·哈瑞森对专辑的贡献,这也是一首与毒品有关的歌。它把吸毒产生的幻觉和东方的神秘主义结合在了音乐里。《黄色潜水艇》所表现出来的对毒品的敬意使它的意义不止是一张歌曲合集[其实这并不是一张全新的专辑,而是以“圣胡椒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S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名义发表的歌曲合集]。使人产生幻觉的毒品浓缩成那一代人对整个世界不满的标志。
而无论是音乐专辑还是动画片《黄色潜水艇》,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强烈的毒品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宣扬迷幻、美好而虚无的精神世界。这也许是乔治·杜宁接拍这部动画片的唯一理由。因为音乐所提供的迷幻色彩与他一直钟情的奇思怪想是如此吻合,他终于有机会把自己以往无法实现的奇怪想法在影片中一展无遗,并且一展就是一个半小时。这对于酗酒成性、几乎自闭的乔治·杜宁来说实在是天赐良缘。
可惜这回乔治·杜宁有点玩过了,迷幻得没边了。他忘记这是在制作一部商业动画长片,而不是只为了满足自己“嗑药”的欲望。于是最终闹得无论是投资方,还是自己的助手,甚至“甲壳虫”乐队都对他怨声载道,极为不满。
从那以后他几乎再没做过任何动画长片。因此,与其说《黄色潜水艇》成就了乔治·杜宁,还不如说它断送了乔治·杜宁。
关于乔治·杜宁
乔治·杜宁生于加拿大的多伦多,22岁时加入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简称NFB),与大名鼎鼎的诺曼·麦克莱伦共事。他是当时的电影局局长引进的第三位动画人才,可谓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的开山元老之一。在加拿大国家电影局这个世界动画师向往的地方,他制作了大量科教和实验动画短片。使他扬名的作品是《寒冷的草原》(Grim Pastures,1944)和根据古老民歌改编的《卡岱·罗塞尔》(Cadet Rousselle,1946)。这两部短片运用了剪纸片(silhouette)的表现手法。1948年他从巴黎旅行归来,与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的同事吉姆·麦卡伊(Jim McKay)在多伦多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图画联盟公司(Graphic Associates)。1955年他前往纽约加入美国联合制作公司(United Productions of America,简称UPA),参与制作系列动画片《格拉德·麦克波-波》(Gerald McBoing-Boing)。此年他受美国联合制作公司委任来到伦敦开发市场。但是随着美国联合制作公司领导阶层的变化,他在伦敦建立了自己的公司——电视卡通公司,并雇佣了原来美国联合制作公司的同事为电视台制作系列节目和商业广告。
1962年他凭借《飞人》(The Flying Man)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大奖——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大奖。该片改编自著名作家斯坦·哈维德(Stan Hayward)的故事。影片采用粗犷豪迈的水彩画形式,这种用刷子沾上水彩颜料在玻璃上制作的动画片与当时迪士尼的画风截然不同。
1964年乔治·杜宁为真人电影《粉红豹:暗算》(Pink Panther:A Shot in the Dark)导演、制作了动画片头。《粉红豹》这部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最初就是由动画片引申出来的,直到今天每一部《粉红豹》真人电影的片头依旧保持了使用动画形式的传统,它就和每一部007电影的片头一样,对忠实粉丝们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观看《粉红豹》动画片头的乐趣甚至超过了观看电影本身。
在完成《黄色潜水艇》后乔治·杜宁又制作了3部反响颇佳的短片,但他在准备改编莎士比亚的《暴风雨》(The Tempest)时不幸与世长辞了。从他做出的4分钟彩色动画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出一位大师的惊人笔触。而他的电视卡通公司在他死后因继续制作优秀动画片而成为英国最重要的动画制作机构(详见《英国动画》一书)。
1993年美国安妮奖组委会为乔治·杜宁颁发了终身成就奖——温莎·麦凯奖。
备受争议的乔治·杜宁
59岁就英年早逝的乔治·杜宁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动画片导演。让我们先来看看正反两方面人士对他的评价吧。
?正面评价
1980年乔治·杜宁过世一周年,华纳兄弟公司的动画大师恰克·琼斯在CBS-TV的电视节目中这样评价乔治·杜宁:
过去几十年里,我和我的创作班子一直在好莱坞制作“兔巴哥”等动画系列片。突然有一天,一个叫乔治·杜宁的人凭借他的才华与商业头脑闯进了我的世界。从他在伦敦的公司经营状况可以看出,只要他想,他就可以把艺术与商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他始终如一地热爱着实验动画的创作。他热爱来自大自然的一切形状与声音。乔治·杜宁去年去世了,但是他的创造精神永远不会死去。请允许我这样评介乔治·杜宁——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一位全世界动画师都应该敬仰的诗人。
诺曼·麦克莱伦(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动画部创始人):
我有幸在乔治·杜宁初来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时就与他共事。那时他刚大学毕业,带着对动画的一种本能的热爱来到这里。从他早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独有的艺术风格,他的绘画专业背景使他可以把细腻的感动与狂野的神秘主义完美结合在一起。他特立独行的性格有时会叫人觉得有些怪异,这在《卡岱·罗塞尔》中清晰可见。(1)
我认为乔治·杜宁是一位优雅、才思敏捷的绅士。他喜欢把哲学思想放进他那些稀奇古怪的空想作品中,使人感到一种别有风味的滑稽与幽默。这在他的晚期作品,例如《飞人》《锄草的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乔治·杜宁以其独特的作品树立了一座世界动画史的里程碑。
约翰·柯蒂斯(John Coates,电视卡通公司的同事兼合资人):
22年前(1957年6月)我和乔治·杜宁在一家酒吧相识,当时正值他的电视卡通公司刚刚成立。我们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可谓患难之交。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沉着冷静,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他都能镇定自若。我想这也许就是公司能多年来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在与那些商人周旋的过程中,他总能顶住压力,拿出令人震惊的点子与技术方面的革新之法。这些实验性很强的观念与技术现在依旧被全世界众多动画创作者所推崇与效仿。但是,如今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动画艺术失去了一位天才。(2)
?反面评价
《黄色潜水艇》的制片人、编剧之一阿尔·布鲁达克斯这样回忆乔治·杜宁:
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优柔寡断。我们本来有很周密的制作周期表,大概是11—12个月完成任务。但是周期一拖再拖,有一天晚上我和他讲我们必须进入下一个阶段而不能再停滞不前。他盯着我看了半天后,突然大喊道:“去死吧,你!”我当时很震惊,因为他平时一向沉默寡言,温文尔雅。这太出人意料了。
与乔治·杜宁共事7年的迈克·斯图尔特(Mike Stuart)这样评价他:
你根本无法与他合作,他是一个太奇怪的人,确切地说,就不是地球人。实际上他很少过问《黄色潜水艇》的工作,甚至很少在剧组出现。他遇到突发事件就会手足无措。他的品位实在怪异,总喜欢把稀奇古怪的东西放进作品里,《黄色潜水艇》就是他这种嗜好的典型代表。因为没人会投资叫他拍他那种品位的广告。
和他工作你只会得到一堆极不详细的故事板,然后他就不管了,你给他看你做好的原画后,他总是说“OK,就这么做吧”。但是等你认认真真加完中间画后,他就又会皱着眉告诉你这不行,不是他想要的,你必须重新来。这样的无用功我们做了不知道多少。后来我告诉我妻子,“你随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说不准哪天晚上我回家就失业了,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乔治·杜宁了。我随时准备炒他鱿鱼。”
有一天,当他又一次否定了我的工作,说“我觉得应该那样”时,我打断了他的话:“老大,为什么你从不去想想作品中角色本身应该是什么样,而只想自己想要什么啊?”他愣了一分钟,然后一句话不说地走出了房间!
还有一次,我和他去找一家投资公司谈广告制作的活。当展示完我们的作品,房间里的灯再次亮起来时,他老人家竟然趴那睡着了,呼噜打得这叫一个响。
说实话,他对《黄色潜水艇》没有任何贡献,除了不断否定别人的工作。因此我很同意阿尔·布鲁达克斯的话,想要乔治·杜宁按时完成一项工作的可能性为零。我承认他是一个有创造精神的人,但是他只适合一个人关起门来自己干活,不适合与任何人合作。
迪克·霍恩(Dick Horn):
乔治·杜宁是一个极其自我的人,话很少。即使在制作商业广告时他也从不和投资方多交流,甚至连半个字的策划、创意都不给人家写。他不去想人家花了钱想要什么,只是想自己喜欢做什么。当他想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点子后,也不和投资人说就开始埋头做起来。
丹尼斯·里奇(Denis Rich):
乔治·杜宁是一个独行侠。每次我们在画故事板时他都坐在摇椅上打瞌睡,当我们画完把他推醒后,他总是说:“你觉得这里再加条线如何?”他说话极慢,动作也极慢。慢到你根本不相信他是在工作,从他身上你休想看见激情与爆发。以至于他上电视采访节目,人家都没法剪辑他的话,因为他说话速度太慢了。总之,他就是这么一个“闷骚型”的天才。
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居然有如此天壤之别,这实在让人很困惑。到底乔治·杜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才?庸才?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是一个怪人。你可以说他是怪才,也可以说他是怪物。
此人的外在表现是:衣着讲究,注重仪表,沉默寡言,喜欢打瞌睡,说话速度极慢,办事效率极低。他的同事查理·詹肯斯(Charlie Jenkins)给乔治·杜宁起了一个外号:“肉酱大叔”,因为他办事实在太“肉”了。
我想乔治·杜宁应该是一个很内向,很自我的人。他有才华,但是不善于表达,这是做导演的大忌,自己肚子里有水但是倒不出来。他不能把下属煽动起来,使之永远保持创作激情。
他不合群,不善于与人沟通合作。这是动画片的大忌,因为没人可以自己完成一部动画片,更不要说是90分钟的长片。
他很固执,自己认准的事情不会改变,更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以至于罗伯特·R.希若尼莫斯博士(Dr.Robert R.Hieronimus)在《详解黄色潜水艇:甲壳虫经典动画片制作花絮》(Inside the Yellow Submarine—The Making of the Beatles’Animated Classic)一书中用这样的标题来描述乔治·杜宁:“血腥天才导演”(Bloody Brilliant Director)(3)。
之所以说他是“血腥导演”可能主要是因为在制作《空中的露熙与钻石》段落时乔治·杜宁所表现出的“固执与专制”。导演一直坚持使用“转描仪”技术制作该段落,即拍摄真人演员表演舞蹈,再把真人舞蹈动作一格一格输出,以真人动作为参照,在其胶片上进行风格化的绘制,或改变真人演员的颜色,或改变其形状,从而达到一种动作极其流畅逼真,而美术风格又很突出的效果。这种方法由来已久,可以说从动画片一诞生就有人使用这种技术了。但是很多动画师不愿意从事该工作,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既不符合全片的风格又费力不讨好。动画片应该高于生活、夸张生活而不是照搬生活、临摹生活。但是乔治·杜宁却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主张,于是很多长期合作的动画师只好辞职远行,离开了剧组。再加之很多传闻说该段落真正的原创者是比利·斯维尔(Billy Swell),乔治·杜宁只不过是剽窃人家的创意而已。
我相信乔治·杜宁还没堕落到剽窃他人创意的地步,以他高傲的性格也不屑于剽窃别人的想法。但是之所以被世人所误解,就是因为他太不善于与人交往,太不善于表达自己,太不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
乔治·杜宁的代表作品
续表
备注:
(1)(2)出自英国影视艺术学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简称BFI)的一篇名为《追忆乔治·杜宁》(They Remind George Dunning)的文章。
(3)Bloody在英语中除了有血腥的意思外,还有该死的含义。
拓展阅读小贴士
1.推荐关于《黄色潜水艇》制作内幕的书籍:Inside the Yellow Submarine—The Making of the Beatles’Animated Classic,Dr.Robert R.Hieronimus,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2.
2.建议研究以“甲壳虫”乐队为代表的、六七十年代的英美摇滚乐历史,这样对理解《黄色潜水艇》有帮助。当然别只看文字,听听这些音乐也是一种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