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动作片的情境转换:拳脚对枪的置换

香港动作片的情境转换:拳脚对枪的置换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方秃鹰》香港动作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题材由古代向现当代转变。因而在情节情境的设置上,会采取种种手段,实现拳脚对枪的置换,为没有子弹的打斗提供充分的合理性。香港动作片在拳脚和枪的置换过程中,重徒手格斗/冷兵器打斗的影片和重热兵器枪战的影片还有一个情境设置上的对比性差异。

二、情境转换:拳脚对枪的置换

“年轻人你错了,击倒一个人最快的办法就是用手枪。”

——《精武英雄》

“哎,用枪算什么英雄!”

——《东方秃鹰》

香港动作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题材由古代向现当代转变。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在故事合理性以及风格承袭上的重要问题,就是在以从二十世纪初热兵器在中国普及开始、直到当前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影片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要让观众相信,当赤手空拳对枪林弹雨时,如何应对才合情理。”(2)

虽然创作者发挥才华,将拍摄徒手/冷兵器格斗场面的形式,部分地移植到枪战场面中,但是从导演-武术指导-武打演员的丰富经验、观众的接受习惯、拍摄的资金成本等方面考虑,无疑赤手空拳的打斗仍具有充分的表现潜力。正如在李小龙主演影片《龙争虎斗》中的台词:

“假如有手枪的话,任何人都可以杀死他。”

“那得用真功夫了!”

因而在情节情境的设置上,会采取种种手段,实现拳脚对枪的置换,为没有子弹的打斗提供充分的合理性。其具体情形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

1.无枪可用

那些发生在枪械等热兵器还没有发明年代里的故事,自然不用说。即使有些当代题材的故事,如果打斗动作的展开纯粹是为了“擂台比武”(比如《阿虎》、《浪漫风暴》)或者“印证功夫”(比如《玻璃樽》),也不必考虑子弹快过拳脚的问题。在关于黑社会题材的香港动作片中,通常还会制定这样的行为逻辑:黑社会组织对成员使用枪械是严格限制的,因为有枪会引来警察更多的关注,枪械的获得也比较困难,“常规”模式上的帮派之间仇杀械斗,是没有枪械出现的,比如《我在黑社会的日子》、《冲击天子门生》、《古惑仔》系列等。

2.有枪不能用

在这种情境构置里,虽然使用热兵器解决问题来得更干脆更有效,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使用。

通常是子弹用尽,尤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题材的影片,人物只有单发枪的情况下(比如《鬼脚七》中最后的决斗、《黄飞鸿》中多次出现的情况)。或者在追逐对抗的过程中枪被打掉或遗失,比如《夺面双雄》结尾由枪战到肉搏的转换。这样的设计比较常规,虽然合理但是并不精巧。

精巧的设计会处理成明明手中有枪,枪中有弹,却偏偏不能用。《夏日福星》和《中南海保镖》中是打斗现场有爆炸物,如果开枪会引发爆炸,同归于尽。而在《喋血街头》中,任达华用飞刀的理由是不发出声音,以免打草惊蛇,被发现行踪。

3.有枪不屑用

在这样的情境里,出于对“武道”的尊重、对身体技能的标榜,枪是不守道义之人、是弱者令人鄙视的工具。《猛龙过江》两次表现李小龙打败对手后,将对手的手枪扔掉,强调其真正“武者”的身份。《刑警制鳄》里拿着枪的万梓良遭到大岛由加利的嘲笑,只好扔下枪“比武”,结果惨败。

也有些情境中,对枪械不是不屑用,而是不会用。《黄飞鸿》里正面人物夺下对方长枪,却只当做不称手的棍棒来使用,以影片此刻更多强化的不是“武道精神”或者喜剧色彩,而是在荒诞中略带悲凉,哀叹国人的无知和保守。

4.有枪没有用

还有一种明目张胆地“神化”武功的影片,在这样影片的本文逻辑中,现代枪械和古代兵器共存,但往往是后者更具威力,前者彻底失去用武之地。最典型的当属《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中,林青霞抓住敌人发射的炮弹,转而又塞回到炮膛中的场面,叫嚣“你有科技,我有神功”。在《九一神雕侠侣》、《东方三侠》、《现代豪侠传》等片中,都虚构了一个古代神功和现代科技并存的社会,使用现代科技和暴力工具的都是没有神功的凡夫俗子。这类影片相对数量最少,因为即使中国观众,对其“肉身胜过枪炮”的逻辑也很难信服接受。神怪可以,但神怪直接对决科技,就显得无稽了。而且这类影片过多地依赖剪辑技巧,被“神化”的武功基本上是被“建构”出来的,形式本身也缺乏可信性。

不过,也因为有这样的影片做参照,存在着这样一种“讲述逻辑”,“拳脚胜过子弹”对于香港动作片观众而言,并非完全没有现实可能。1994年的影片《西域雄狮》尽管大量借鉴了美国西部片的视觉图谱(故事即发生在美国加州),但动作设计上却是当仁不让的东方逻辑——在高潮打斗中,面对持枪的美国西部悍匪,李连杰先是动作快如鬼魅,令对手捕捉不到踪迹,然后仅用一条布衫,就轻易化解了对方射来的子弹。因为影片的目标观众锁定为东方观众,所以如此安排并无不妥。相比之下,成龙近乎同一年代在美国拍摄的英语片《龙旋风》(Shanghai Noon),则是将东方功夫元素改造适应到类型规范严格的西部片里,所以在影片结尾高潮,成龙赤手空拳面对的,仍然是拿着冷兵器的于荣光,而持枪的白人反叛,则有成龙搭档——同样持枪的欧文·威尔逊解决。

也正基于此,在影片《逃学威龙》中,敌人举枪射来,警官周星驰忽然做手抓子弹状,然后握紧手掌凝身不动,剧中人和观众此刻都将信将疑,随着前推的镜头去审视他手中是否真有子弹。因为在这样典型周星驰无厘头风格的喜剧电影中,无法判断周星驰故弄玄虚欺骗敌人,还是影片真的风格突变,加入了神怪因素。

香港动作片在拳脚和枪的置换过程中,重徒手格斗/冷兵器打斗的影片和重热兵器枪战的影片还有一个情境设置上的对比性差异。前者为了尽快进入最后的高手对决,充分展现这个势均力敌的打斗过程中的种种精彩动作和局势变化,往往要求尽快“简化局面”。因为恶势力按照常规应该很强大,如果把首恶分子安排成孤家寡人的话太难令人信服,而众多小喽罗又不应该成为阻碍尽快进行高手对决的障碍。所以,只好设计成他们在短时间内尽快死去——《新龙门客栈》中张曼玉两把飞刀撒出去,敌方追兵便只剩下太监头目甄子丹孤家寡人,《中南海保镖》和《给爸爸的信》中李连杰一串点射和一顿拳脚,就解决了所有次要打手。还有更干脆的,只要反派不自量力地交代手下一句“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准进来”就可以轻易完成局面的简化(如《精武英雄》高潮)。

而在枪战片中,因为首恶分子一枪就可以被解决,所以影片会尽量延宕正邪“终极代表”的对峙时刻。影片的动作高潮段落,占据大部分时间的场面,是似乎永远也杀不完的小喽罗对英雄进行死缠滥打。而英雄也好像有永远用不完的子弹,和从来不会受伤的金刚之躯,一直能坚持到最后的决战。在这两种相映成趣的情景设置中,动作的直观形式乐趣超越故事的真实讲述逻辑,“或然可信性”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