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质地貌
一、地质
和政处在临夏盆地中南部,南端为盆地边缘。
临夏盆地系祁连褶皱带东南段与秦岭褶皱带在新生界上第三系上新统时期形成的构造盆地。在各个构造运动时期,都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活动性,成为多回旋构造运动表现明显的地区,并形成复杂的构造运动。这种构造运动主要有5起,其中以印支和喜马拉雅回旋运动对临夏盆地影响较大。喜马拉雅回旋运动使区内上新统地层大部为水平产出,仅在与较老地层邻接地带受断层影响而形成小的褶皱和挠曲,构成太子山宽广的盆向斜地,从盆地边缘至中心地层,由倾斜逐渐转为近水平,盆地中心大致位于东乡、和政、广河三县之间。印支构造回旋褶皱——太子山复式向斜,处在太子山北麓的石灰二迭系地层,是盆地的南边缘。包括和政在内的临夏组上覆盖第四系更新统湖相沉积物和冲积物,主要有砾岩、砾石层、沙岩、泥岩和褐红、褐黄色亚粘土、石质黄土、沙质粘土,表层为更新统冲积、风积和全新统冲积、洪积、残积物所覆盖,以风成黄土砂质粘土为主,厚度在6~17米之间,有的地方高于50米。太子山中部有中生界地层出露,中北部有第四系更新统各种地层出露。
全县大部分地区覆盖着较深厚的第四纪松散的沉积物,部分地方因受腐蚀作用,有第三纪沉积物露头。
南部受秦岭余脉抬升影响,形成比较复杂的母质。太子山区海拔3500米以上为裸露的石灰岩和花岗岩,在2500米~3000米之间覆盖着0.5米至0.8米的第四纪更新统残积和坡积物,中间夹有页岩砾岩。
达浪、三合、梁家寺、陈家集、马家堡乡(镇)的河谷山梁,成片状分布着风积黄土母质。
三合、三十里铺、马家堡、罗家集的山根到山腰及侵蚀沟旁,分布着红泥岩和红沙岩风化物母质。
广通河、南岔河、牛津河河谷和阶地上,分布着冲洪积母质,地势平坦,便于灌溉,为主要产粮区。
二、地貌
和政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递降,海拔1900~4368米。南部为秦岭山系西延形成的石质高山太子山区,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境以太子山为主山脉,形成南北向伸延的山脉4条,西东向伸延的山脉2条。相对的山脉之间夹有河流,形成4个河谷地带和2个沟谷地带。
(一)河谷地带
吊滩、达浪河谷,新庄河谷,新营、买家集、城关、三合河谷,罗家集、马家堡河谷。
(二)沟谷地带
三十里铺沟谷,陈家集、梁家寺沟谷。
河谷、沟谷中计有大小沟壑约900多条,其中较大的43条,分布为:
1.吊滩、达浪河谷带倒流水沟、大小牛圈沟、大峡、小峡、西槐沟、羊毛沟、藏藏沟、桦林沟、晏家沟。
2.新庄河谷带五尺峡、中沟、光明沟、鹿马沟、关滩沟、红土沟、广金沟、西沟、深沟、腰套沟、西宁沟、金场沟。
3.买家集、新营、城关、三合河谷带白松沟、小瓜沟、大沟、铁沟、八棵岔沟、兴时沟、臭椿沟、椽子沟、土道子、古泉沟、寺沟、大黑沟、康家沟、何家沟、寨子沟、大、小干沟、蒿支沟、腰沟、张撒麻沟、牙洒沟、徐家沟、杨家沟、黑家沟、蛇沟、白杨沟、洒拉沟、城子沟、湫池沟。
4.罗家集、马家堡河谷带油郎沟、三岔沟、大滩沟、石灰沟、李家山沟(又名槐沟)、腰沟、深沟、大庄沟(又称阿拉沟)。
5.三十里铺沟谷带马家河沟、马牧沟、张家沟、祁家沟、撒麻浪沟。
6.陈家集、梁家寺沟谷带宋家沟、陈家沟、赵家沟、蒋家沟、何家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