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后,银行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金融危机成因相关理论来看,银行流动性、管理者乐观主义与银行风险承担都与金融危机成因密切相关。其中,流动性一直是金融危机理论的核心命题,Diamond(1983)就指出,流动性波动是金融不稳定的内在基础。次贷危机后,银行流动性问题更受关注,如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提出的 《巴塞尔协议Ⅲ》就将银行流动性标准修正作为其两大核心命题之一。对管理者乐观主义与银行风险承担而言,在相关理论中,它们都因与信用过度扩张密切相关而与银行流动性一样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其一,从金融体系不稳定角度来看,随着经济持续繁荣,银行管理者的乐观情绪日益增长,对风险的容忍度逐渐增强,进而引起信用过度扩张,当意外冲击出现引发银行流动性危机时,金融危机随之出现(P.Minsky,1954)。其二,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看,薪酬与绩效相挂钩的激励模式引发的代理问题,让管理者有过度扩张信用的冲动,进而使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提高,这已是当前引起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Acharya&Richardson,2009;Ellul &Yerramilli,2013;等等)。
从以上理论逻辑来看,银行流动性、管理者乐观主义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也应该存在着某种联系,但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者乐观主义相关研究的匮乏,前期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止步于探讨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随着心理学及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情绪与认知间的关系、情绪对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管理者乐观主义对公司行为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银行流动性与管理者乐观主义间的作用机制及其如何共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从而深入探讨金融危机形成机制创造了可能。遗憾的是,根据对已掌握文献的研读,我们发现尚未有人直接探讨银行流动性、管理者乐观主义及银行风险承担间的关系。不过,前期学者的相关研究亦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银行流动性角度来看,很多研究的逻辑及结论都为本书的研究创造了条件:如Myers&Rajan(1998)关于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分析;陆磊(2007)、陈锋(2008)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成因及危害的研究;易宪容和王国刚(2010)在Fisher(1933)的债务—紧缩理论及Minsky(1954)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基础上对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探讨以及Viral&Hassan(2012)就银行流动性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分析等。此外,近几年国内外权威期刊大量文献从公司投融资、企业兼并等角度就管理者乐观主义对公司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如Malmendier&Tate(2005,2008)、Gervais et al.(2011)、Sanjay et al.(2013)、余明桂等(2013),虽然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文献,直接分析管理者乐观主义与银行行为关系的研究凤毛麟角,但以上研究亦为本书探讨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创造了条件。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来看,当前相关研究主要是探讨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Jensen,1993;孔德兰等,2008;等等)、特许权价值(Niu,2012)、货币政策(Dell&Marquez,2006;张雪兰等,2012)、行业竞争(Tabak et al,2011),而从管理者乐观主义或银行流动性角度展开的讨论只是零星见于相关文献中的只言片语,但亦对本书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