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视器的选择
(1)视频监控系统实行分级监视时,摄像机与监视器之间应有恰当的比例。重点观察的部位不宜大于2∶1,一般部位不宜大于10∶1。录像专用监视器宜另行设置。
(2)安全范防系统至少应有两台监视器,一台作固定监视用,另一台作时序监视或多画面监视用。
(3)应根据所用摄像机的清晰度指标,选用高一挡清晰度的监视器。一般黑白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不宜小于600TVL,彩色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不宜小于300TVL。
(4)根据用户的需要可采用电视接收机作为监视器。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LED并接大屏幕监视器或投影机。
(5)彩色摄像机应配用彩色监视器,黑白摄像机应配用黑白监视器。
2.录像机的选择
市场上出现的DVR[1]品牌及种类可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标榜录像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压缩比大、图像清晰度高的产品比比皆是。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应该如何辨其优劣,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呢?
(1)录像速度。对录像速度而言,其实所有的DVR在实时状态下都是30f/s或60图场/s(NTSC格式),凡是超过此指标的广告宣传都是不切实际的。如果同时记录16路图像,那么每路的速率只有每秒30/16张或每秒60/16图场。多路录像时,某些DVR采用先进的影像位移检测的方式可大幅度提高录像速度,活动图像的记录速度几乎达到实时,比没有影像位移检测功能的录像机快出许多倍。但要注意影像位移检测录像是指全画面压缩记录有影像位移的摄影机全画面,而不是只压缩记录每路摄影机图像中有影像位移活动的部分,后者虽也可以提升录像速度,但在欧美的法律中,这种图像将不能作为呈堂证供。
(2)存储容量及备份。录像容量也是越大越好,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接口连接外部数字存储设备,进行图像数据的备份,只有经常进行备份,才能保证有价值的图像能够被安全地保存下来,并方便进行传输。把几个月的图像都存在机器内置硬盘上是很不明智的,一旦机器损毁,所有资料都将完全丢失。
(3)图像清晰度。图像清晰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DVR的品质,但是从技术原理上来说,清晰度越高,图像占用的存储容量就越大,所以让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去调节清晰度的高低才是最好的设计,几乎各厂家的产品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4)操作简便与否。操作使用是否简便决定了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自己使用的设备最好按一个键就能完成所有功能,很多厂家忽略了用户使用电气设备的整体素质,把产品设计得功能繁多,操作过于复杂,结果产品难以得到推广。为了改善这个缺失,现今很多厂家在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产品,例如采用人性化的键盘,简化日常的操作使用,或者增加计算机网络接口功能,及顺应网络发展潮流等,以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DVR将视频图像以数字方式记录、保存在计算机硬盘里,并能在屏幕上以多画面方式实时显示多个视频输入图像。选用DVR的注意事项如下:
①DVR的配套功能,如画面分割、报警联动、录音功能、动态帧测等指标。
②DVR的存储容量及备份状况,如挂接硬盘的数量、硬盘的工作方式、传输备份等。
③DVR远程监控一般要求有一定的带宽,如果距离较远,无法敷设宽带网,则采用电信网络进行远程视频监控。
数字录像机的存储容量应按载体的数据量及存储时间确定。载体的数据量如表3-8所示。
表3-8 载体的数据量
用户根据应用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各种类型的录像机产品。
①可选择4路、8路、16路,记录格式可选用CIF、4CIF、D1(标清视像压缩后的2Mb/s传输率即D1)等。
②以mpeg4/h.264为主,可根据需要支持抓拍。
③实时播放、实时查询、快速下载等。
④保存容量及记录时间等。
3.视频切换控制器的选择
控制器的容量应根据系统所需视频输入、输出的最低接口路数确定,并留有适当的扩展余量。
视频输出接口的最低路数由监视器、录像机等显示与记录设备的配置数量及视频信号外送路数确定。
控制器应能手动或自动编程,并使所有的视频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的时序显示,对摄像机、电动云台的各种动作 (如转向、变焦、聚焦、调制光圈等)进行遥控。
控制器应具有存储功能,当市电中断或关机时,对所有的编程设置、摄像机号、时间、地址等均可记忆。
控制器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 (如火警、盗警)的联动接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的图像,予以显示与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