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型的中国式个人隐私

典型的中国式个人隐私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这样的中国式隐私权保护,还真是让人无语凝噎。  对于所谓“个人信息”的说法,大致可以引申为相关机构对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不过,公民的隐私权固然是确有其事,但我们这里的隐私权保护倒不妨称为“中国式个人隐私保护”。这倒不是说公务人员更糟糕,其原因倒不妨也归结到这个“中国式个人隐私”上来。这种典型的中国式隐私保护,使得一个群体为少数人买单。

到了涉及公职人员的时候,隐私权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种保护的程度甚至超过了被游街的从事特种行业女士的口罩。面对这样的中国式隐私权保护,还真是让人无语凝噎。

  

  

  最近所刮起的严打风暴针对的是“酒后驾驶”,全国上下、民意滔滔,把自从杭州“70码”飙车案以来,对于交通状态的怒火又直指“酒驾”,每日里警察守在各个城市的饮食、娱乐场所附近辛勤苦抓,从整个态势上说,战果算是颇为辉煌。就拿浙江一地来说,8月7日至25日,全省出动警力15万余人次,严查酒后驾驶9317起,因醉 酒驾驶行政拘留799人。其中,44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杭州地区有13人),因涉及酒后驾驶被抄告纪检监察部门。

  

  战果如此辉煌,然后呢?然后是这样:该打该罚都已经做了,但公众最关心的公务员醉酒驾驶被查获的名单,相关部门却讳莫如深。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公务员出现交通违法行为,我们按交通法对其进行处罚,但职权范围内事情处理完毕后,不能将他的个人信息对外公布。”杭州交警支队宣传处民警说:“我们只对典型案例作宣传,主要是为让驾驶员对酒后驾驶有更深层次认识。”

  

  对于所谓“个人信息”的说法,大致可以引申为相关机构对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说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这是一顶比较大的帽子,尤其在这个公民权利意识增长的时代里,具有某种政治正确的含义。不过,公民的隐私权固然是确有其事,但我们这里的隐私权保护倒不妨称为“中国式个人隐私保护”。

  

  您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各地其实对于公民隐私权是没有那么在乎的。记得是去年吧,深圳抓获很多从事特种行业的女士,然后就弄了一个游街示众的噱头,但出于对人身以及隐私权的尊重,居然给她们都戴了口罩———真是用心良苦的做法。或许我们还记得,因为欠缴学费,不止一个学校曾经公布过欠费学生的名单。

  

  但到了涉及公职人员的时候,隐私权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种保护的程度甚至超过了被游街的从事特种行业女士的口罩。面对这样的中国式隐私权保护,还真是让人无语凝噎,甚至都不想再说什么“公职人员因为其身份,对他的个人隐私保护不能这样无微不至,而是要比社会群众少一些”这样的话了。因为这些早就应该是一种常识,在评论公务员应该公布自己的财产时说过、在他们跌倒复起的速度快如闪电的时候说过、在他们公款吃喝旅游的时候也说过,说多了以后,觉得自己都快变成祥林嫂了。

  

  而这次稍有新意的说法,倒是杭州警方那个只对“典型案例”作宣传的说法。关于典型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最典型的行为就是各级官员们在有好事的时候,马上就出现在镜头前,作为某种“典型”被宣传。要说起来,这种形象与我等的生活经验与观察其实是不符的。这倒不是说公务人员更糟糕,其原因倒不妨也归结到这个“中国式个人隐私”上来。

  

  就从“酒驾”这件事来说,如果公布了其姓名、职务,虽然我们也并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谁,但至少有了具体的谴责对象,算是一个群体把其中不合格者进行了剥离。不公布的话,就等于是整个公务员群体同时背上骂名。这种典型的中国式隐私保护,使得一个群体为少数人买单。由此,公务员群体就成为了某种典型,而这种典型说好听点叫做脱离群众,说不好听的话,那就是站在公众的对立面上了。当然,要是他们自愿的话,这就算我白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