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谈自媒体,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催生了自媒体,媒体的门槛前所未有的低,所有人,只要拥有一个智能终端就能拥有信息发布权,每个信息的背后都是一个自媒体。但绝大多数的自媒体可以定义为阶段自媒体,原因就在无法持续。自媒体的持续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内容创作上的持续,如果不是极强的创作能力与热情,个人很难持续;另一层意思是内容高质量上的持续,偶尔出一个有传播力的报道并不难,普通人作为某个热点事件的参与者,寥寥数语也能带来暴风式的媒体效果,但不可能每天都处于热点,更多地时候需要自我创造,这非常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在网络上长期拥有持续影响力的自媒体还是那一些。这就像做饭一样,每一个都会做饭,但厨师还是一个行当。不过个人是有可能在某个特殊的场景内成为厨师的,例如朋友聚会你掌厨。
人数过百林林总总,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成为自媒体的可能,也决定了自媒体的千差万别,有优秀也一定会有拙劣,这就是自媒体的千姿百态。人们可以自主成立“媒体”,当媒介的主人,发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编辑。这些信息有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流水帐式的记录,有的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的集锦,有的是对时事政治的观察评论,有的是对专业学问的探索与思考,有对现场新闻的实况描述,这就表明了在自媒体上发表信息的随意,自媒体取消了传统媒体编辑决定发表的权力,让各种信息“肆意”传播。
同样的,由于自媒体的进入门槛非常低,同时有些自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所传播的内容泥沙俱下,或者不实内容诱人耳目,或者内容行走于灰色地带。但网络有自净能力,一个发布不实信息的自媒体很容易被监管或遗弃,最终能长期存续的一定是具有价值的自媒体。
自媒体确实改变了信息播报的方式,但根本原因是我们的阅读形态发生了变化。阅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指的就是书籍阅读,是从书籍中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现在知识不再是阅读的唯一,快速获取资讯才是阅读的重点。科技的发展让阅读一路告别甲骨青铜,竹木简帛,时至今日,“阅读”本身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轻盈与丰盛:不必捧着典籍摇头晃脑“苦读”,取而代之的是“指尖阅读”,手指一动,讯息纷至沓来;不必舟车劳顿访书借书,备一个随身终端,随时随地都携带着一座“图书馆”。
每天24小时没有变化,但时间对我们来说越来越短,今天我们与他人的信息交流,使用的工具基本上是随时被删除的电子邮件、即时的语音微信、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等等这些快捷、短小的东西。在新媒体时代很神奇,一天同样24小时,似乎比我们小时候要短得多,这必然导致我们做每件事必须更短、更快,也必然导致信息的碎片化、思维的碎片化。同样的,我们的阅读生活,是这些快捷、短小、杂乱的内容,占了主要的部分。
这些信息片段构成了自媒体的主要部分,对大多数人来说,需要的是资讯而不是知识,知道信息、参与信息比全面了解要重要的多。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读完一本厚厚的书籍,大多数人只能抽零碎时间进行阅读,这导致阅读变得零碎。这给自媒体创造了条件,不需要逻辑严谨,不需要长篇大论,有信息直给就行。
说到底,移动终端的发展,使我们的阅读生命不复处于整体之中,很可能阅读的深度不够,但却拓展了阅读的广度,让我们在同样的时间能获取更多的资讯,生命的蓬勃兴旺有了多样化的可能,这是一个无法避让的趋势,生命多了一种选择,但选择权永远掌握在个人手中(沈禄政/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