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本身是耗费精力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始终是出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倦怠。不仅如此,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一个人无论进行什么性质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多多少少产生厌倦情绪。
小明是某中学一名初一的学生,从小到大,小明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但是进入到中学以后,小明突然开始讨厌起学习来,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他的表现也大不如前。遇到好“欺负”的老师,小明就经常不去上课,遇到比较严厉的老师,小明虽然不敢逃课,但是上课也不听讲,只是趴在桌子上睡觉。放学回家后,小明把书包扔在一边,既不复习功课,也不做家庭作业,而是躺在床上看电视,要不就是玩手机,发短信。每当父母一提到“学习”这两个字,小明就表现的特别烦躁,还用两手捂住脑袋在床上打滚,并且说自己头痛、难受,不让父母再提“学习”。为此,小明的父母伤透了脑筋。
如今,很多的青少年都有厌学的情绪,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越发明显,已经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了。而且,不只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厌学,就连那些成绩非常优秀,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的青少年都存在厌学情绪。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学习是件很烦心的事,一提起来头就会疼。
其实,学习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途径,大千世界奇妙的事情有很多,学习本应该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应该符合青少年的天性。但是一旦机械的、枯燥的重复取代了刚接触知识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时,孩子就会感到丧失了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学习本身是耗费精力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始终是出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倦怠。不仅如此,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一个人无论进行什么性质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多多少少产生厌倦情绪。
此外,不会学习也是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时集中不了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筛选知识中更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孩子如果不会学习,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就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
专家支招
面对青少年一提学习就头疼的现象,身为家长,应该做到:
1、帮助孩子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父母为孩子确立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可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指引的作用。而所谓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是指要切合实际,不要笼统地提出要求,应该具体地告诉他每天要完成的课程进度,所谓适当,是指学习目标的难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他觉得付出努力就能达到,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如果学习目标定的太高,就会使他丧失信心;而定的太低,他又会觉得不用努力就能实现,从而失去兴趣。
2、帮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孩子都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他们会按照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的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在别人的评价中否定自己。
3、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激励
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相对于其他孩子,他能更容易地走出某一场考试失利带来的心理阴霾。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那么就要让他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些能够提高信心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另外还要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
4、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但若老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常做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那么只会使国中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苦不堪言。如此这般,青少年对学习如何产生兴趣?以苦为乐,恐怕大部分学生做大到,表现的往往是痛恨学习。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就应该改进教法,想方设法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抓住事物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在教学时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