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的消费属性
人生的活动包括两个领域: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肩负着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的使命,而消费活动是出于维持个体生存、保证劳动能力的再生产乃至实现个人社会发展等目的而对生产活动的成果的耗用。旅游在其全过程中不向社会也不为旅游者个人创造任何外在的可供消费的资料,相反,却消耗着旅游者以往的积蓄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使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如仅限于个人的流连山水,陶醉于大自然(而非人化)的美的恩赐,他也是在消磨本可以用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时间。所以,旅游无疑是消费行为,不是生产行为。由于旅游是从人的生命波谱中截取的一个波段,因此旅游消费不会完全超脱于一般的日常消费。然而,从消费的导向和构成以及各部分的意义上看,旅游消费有大不同于日常消费之处,突出地表现在重视精神内容、追求审美体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日常生活消费的畸变,而这些均决定于旅游的本质规定性以及旅游所具有的外部特征。
(二)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所具有的休闲属性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旅游的目的表现为借助各种可以娱情悦性的活动达到审美体验,这显然区别于为谋生而进行的劳动,也不同于为维持生存而必须从事的活动,如睡眠、吃饭、操持家务等,而与出自社交目的所进行的应景往来也有区别。在旅游的全过程中,总是自然天赋的随意性和畅神自娱的目的性占居着主导地位,表现出与一切休闲行为的一致的品性。
2、旅游是发生于自由时间的行为。虽然在自由时间中人可以从事任何乐于从事的事情,如再劳动、睡大觉、沉迷于冥思苦想,但通常人们都利用自由时间从事一些积极的休闲活动,如文化学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培养爱好、社会交往、旅游与消遣等。这些休闲行为从功能上看,显然与劳动有所不同,甚至在分享人生时间上还存在着矛盾。但二者在个人或集体生活中实际上具有同样性质的意义,发挥着互为前提的功能,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法国著名建筑师勒科尔西比埃说过:“休闲这个词绝不仅反映一种不应提倡的惰性,而是一种付出劳动的巨大努力,一种发挥个人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劳动;一种既不能出售也不能盈利的忘我的劳动。休闲是走出机器化这座地狱的大门,它能为每个家庭带来幸福,挣脱陋室的羁绊。”与其他休闲方式相比,旅游在使用自由时间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要求用于旅游的自由时间的相对完整性。
3、从旅游的活动构成上看,旅游这种休闲行为实际上又是众多的休闲活动的再组合。换言之,旅游是生活的休闲阶段。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期间,除了吃、喝、拉、撒、睡这些满足生理需要的活动之外,所有其他活动都几乎是休闲行为,包括观光、游览、与人交往、看电视、听广播和音乐、阅读书报、聊天、室内消遣、体育锻炼、观看节目演出、参加俱乐部活动等等。
(三)旅游的社会属性
以往人们在分析旅游的性质时,主要强调它具有经济属性,或充其量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种判断的依据是旅游全过程中所离不开的消费(支付)行为。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错,但实际上颇值得讨论。判断一种现象所具有的性质,必先认识现象本质的规定。旅游在本质上是不是经济的东西,对此我们是持否定意见的。我们认为,经济对于旅游这种本质上属于审美与愉悦范畴的现象只是一种外部支持条件,却不是内在本质构成。也就是说,没有这种经济上的外部支持,仍可以有旅游,否则就无法解释古人靠两腿的推动而旅游,今人靠自制的或早先购入以备他用的交通工具外出旅游的情形。如果认定旅游本质上具有经济的属性,那么它就必须是旅游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旅游的社会属性的存在不仅因为审美意识作为旅游的前提条件,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旅游需求还表现为受时代的强烈社会影响所具有的特征。例如,“中国古代的旅游就好像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折光镜,在这面镜子里,或隐或显地反映出时代文化的影子,或强或弱地袒露着中国文化的灵魂。先秦的朦胧,魏晋的颓废,隋唐的高昂,明清的恬静”,以至于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追逐3S和今天普遍倡导的生态旅游,无不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在旅游价值观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当然不是经济的,而是社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