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救助人员在接到命令,进行一系列的救助之前,应当做好一切准备,首先要备好救生器材,如救生衣、救生圈、安全绳、冲锋艇等,其次还要挑选水性好,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救助人员参与现场抢险。
在救助的时候,专业的救助人员要看清溺水者的位置,在下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适当锻炼四肢肌肉,保证全身的血液循环畅通,同时还要系好安全绳。
如果在救助的过程中,救助人员的小腿或脚部突然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应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还要呼叫同伴救助。如果发生意外溺水时,则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脸部、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要慢慢游向岸边或者由岸上人员通过安全绳拉上岸,不要将手臂乱举乱扑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游泳时耳朵进水的解决办法
游泳的时候会发生很多意外,比如水进入耳朵,就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
因为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又因为水具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会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耳垢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耳垢周围而不易流出。耳内进水后会到导致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总是想很多办法,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的人还用不干净的东西,如火柴棒,还有小钥匙等掏耳朵,虽然这些办法可以侥幸地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来,但在另一个角度也损伤了外耳道,甚至鼓膜,从而导致耳部发生病症。如果游泳池的水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也会引起耳部病症,常见的耳病有以下几种: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耳垢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如果耳朵内进水后并出现了异样,一定要及时停止游泳活动,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出现上述病症。
耳朵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可用单足跳跃法,将进水的耳朵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来。还有活动外耳道的办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还可以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的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的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从外耳道向外流出。清理外耳道的办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控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就可以把水吸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