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昂族妇女服饰

德昂族妇女服饰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德昂族的服饰没有明显保留“衣尾”习俗。德昂族妇女服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德昂族主要居住在西南边陲,同外界接触较少,服饰穿戴主要靠妇女手工纺织。
服饰习俗_中国德昂族

第三节 服饰习俗

德昂族服饰形成和其他民族的服饰形成一样,是由其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心理及审美观点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并随着历史而演变。

据史书记载,汉晋时德昂族的先民与佤族、布朗族的先民在纺织、衣着方面就以“木棉布”和“贯头衣”著名。郭义恭《广志》载:“木棉濮,土有木棉树。”“黑僰濮,其衣服,妇人以一幅布围裙,或以贯头。”樊绰《云南志》(《蛮书》)载:“扑子蛮以娑罗段为通身袴。”又说“娑罗树子,破其壳中白如絮,纺织为方副,在之笼头,男子、妇女通服之。”景泰《云南图经志书·顺宁府》载:“蒲人男人,以二幅布缝为一衣,中间一孔,从头套下,无衿袖领缘,两肩露出。”自隋唐后,“披五色娑罗笼”,“藤篾绕腰,红缯布裹髻,出其余垂后为饰”是该民族妇女服饰的鲜明特点。明初钱古训著《白夷传》也说:哈刺(佤族、德昂族)“以娑罗布披身上为衣,横系于腰围裙,仍环黑藤数百围于腰上。”李思聪著《百夷传》也说:哈刺“妇女类阿昌,以红黑裙藤系腰数十圈”,蒲人“膝下系黑藤数遭”,“以娑罗布系肩为盛服”。史书上的记载与德昂族、佤族的现实生活中的“藤篾缠腰”仍然是一脉相承的。至于妇女包头“出其余后为饰”,直至今日仍是德昂族妇女的一种传统装束。

古哀牢濮人是典型的“衣尾”民族。所谓衣尾,是指在衣服后襟附一块形状不一的下摆,或者在用动物皮做衣服时,故意保留动物的尾巴,或者在人体背后直接拴系动物之尾。对于“衣尾”,很多文献都有记载,如《说文解字·尾部》说:“古人或饰系尾,西南亦然。”古哀牢濮人就是典型的“衣尾”民族,有大量史料能够说明这一现象,如《哀牢传》和《后汉书》皆提及哀牢先民“衣皆着尾”。《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条为“衣后着十尾”。《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一《四夷部》引《永昌郡传》:“永昌郡西南千五百檄外有尾濮,尾着龟形,长三四寸。”《太平寰宇记》卷八十嶲州引《九州要记》:“濮夷在郡县千里,常居木上作屋,有尾长二寸。”文中“永昌郡”即古哀牢国的中心所在地,“尾濮”“濮夷”是哀牢国的主体民族。以上史料有力佐证了哀牢国先民“衣尾”的习俗。对于“衣尾”原因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例如,“源于原始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着尾狩猎舞蹈是一种巫术活动”“系尾人形表示巫师”。还有专家认为,“衣尾习俗是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时至今日,一些少数民族仍有“衣尾”习俗,如云南的白族、彝族、纳西族中部分民众还保留这一习俗,有学者认为这是“图腾观念的残存”。“衣尾”习俗与原始宗教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特别强调图腾崇拜。

哀牢濮人生活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对濮人先民来说,自然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世界中各种野兽的威猛及禽类的灵巧都是神奇无比的,于是认为有某种力量依附于动物躯体之上,从而对这种自然力量表现出敬畏心理。濮人先民认为,动物的神奇力量源自尾巴,所以就将整张动物皮披挂于自己身上,以获得安全。换而言之,这些动物是濮人崇拜的对象,也就是图腾。但德昂族的服饰没有明显保留“衣尾”习俗。

德昂族的纺织技术,从汉晋时的“贯头衣”到隋唐时的“皆衣青布袴”“红缯布裹髻”“披五色娑罗笼”的衣着转换中可看到民族服装的制作、加工技术在不断提高,到汉时德昂族人就能织成的五色桐华布,这说明德昂族的印染、纺织水平也明显提高。德昂族服装加工制作见诸史实记录的不多,但从零星的记载中亦可知其梗概。据元《招捕总录》记载:濮人雄黑每年向元朝驻永昌司署贡纳布三百匹,这说明在元朝时期德昂族就能有规模地生产布匹。

一、不同支系的服饰

古代德昂族男子穿大衿衣,大裆裤,衣和裤子用手织粗布,为蓝色或黑色。包头大多是白色,包头巾大概长12肘尺。左耳通洞,戴金、银、宝石饰品,绑腿、绑手用蓝黑色和黑色粗布。

德昂族妇女根据居住地来穿适合的服饰,因此妇女的服饰根据地区的不同来区别,但无论有什么区别,基本还是一致的,传统的妇女服装有头巾、衣服、筒裙、绑手、绑脚。

德昂族各支系服装上存在的区别是因为居住地不同,杂居民族不同所致。德昂族婚前婚后的服装有一定的区别。

img38

德昂族十三个支系服饰   摄影:张义和

德昂族的“别列”和“梁”支系,称为“红德昂”“花德昂”,妇女装束的显著特点是婚后妇女剃发,裹黑布包头,两端后垂彩色流苏,戴大耳坠、银耳环,穿蓝、黑点对襟上衣,襟边镶一红布条,以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腰间缠着刻有各种花纹的藤篾圈,也有竹篾圈。别列系妇女的裙子下脚横织着显著的宽约五寸的红色线条。梁支系的裙子则由红、黑或红、蓝色线织成醒目的、宽约二寸的匀称线条。汝买支系过去称“黑德昂”,妇女婚后蓄发,上衣斜襟,裙子以黑线织成,中间织着红、绿、白等线条,黑布包头,包头两端饰以各种绒球。小伙子也戴大耳坠和银耳圈,绒球耳圈等饰物。

德昂族不仅不同支系之间服装有所差异。即使是同一支系,由于迁徙等原因的影响,其服饰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差异,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澜沧上允区民族服饰的变化。现澜沧县德昂族仍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但有部分德昂族人于百年前从澜沧迁入傣族地区上允后,受附近傣族的影响,已经改着类似傣装的服装。妇女上衣喜穿粉蓝、粉红或白色大袴短衫,钉有布结纽扣,圆领、窄袖,不镶袖边,亦不戴银饰器。老年妇女喜着藏青色灯草绒上衣,下身着青布或青色灯芯绒长裙,不织花纹。妇女头饰不如镇康、德宏地区复杂,仅挽发于头顶,外包以蓝色纱线为底、织成各色横条花纹的包头。两耳戴小耳坠,戴银手镯等,但戴腰箍、扎裹腿的特点早已消失。现在只能从包头的颜色来区别德昂族与傣族。傣族妇女全用白色或浅色大毛巾缠头,德昂族妇女是用自织的青色横纹布作包头,这种包头花纹便是原来德昂族的筒裙花纹,故当地傣族便依据其衣饰而称之为“泰崩”(意为由崩龙人变来的傣族)。

德昂族的先民,有一部分在古代就是以纺织木棉布而被人们誉称为“木棉濮”。

img39

德昂族妇女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德昂族主要居住在西南边陲,同外界接触较少,服饰穿戴主要靠妇女手工纺织。从采摘棉花到成衣,每道工序都是妇女亲自动手制作,要穿上一件新衣服,需耗费妇女的许多心血和汗水。

德昂族的衣着多用蓝、黑色布制作,染制的各种色布均用天然原料。染制藏青色时就用种植或采集的野生蓼蓝,染红色用紫胶,染黑色则用马兰花。浸染时,把原料投入染缸中浸泡五六天,再加以搅动制成均匀的染汁,将布投入浸泡一夜,取出晒干,反复三次,最后取出时用清水漂洗晒干即可做衣服。若要染制和尚(佛爷)用的黄色袈裟布,则用黄色的叶茎或块根植物黄姜,把黄姜投入铁锅中熬出黄汁,再把布放入,煮一煮即可。用土法染制的纱和布,颜色鲜艳耐久,不易褪色。德昂族妇女的花裙子,是把纱线染成各种色线,根据需要的线条搭配色线织成。德昂妇女织花布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唐代她们的先民就以染织五彩花布享有盛名,史书称它是“五彩娑罗布”。

妇女们除织布做衣服、裙子外,也制作民族挂包,挂包的规格大小不一,大的挂包是日常外出生产或赶集时装饭盒、茶叶、烟草、沙基、芦子等杂物,或盛些劳动之余采摘的野菜、野果及从集市上购买的零星物品等。小袋子形式与大挂包相同,但体积小,仅半尺见方,带子仅长七八寸,用于装草烟、沙基、芦子等,又称烟荷包,是每个德昂女子都会织的送于情人的定情物之一。在德昂族村寨里,常见到有的姑娘做许多小袋子,并精心地绣上漂亮的图案,有的竟制作四五十个。这是德昂族的一种风俗,当新媳妇到丈夫家后,要认亲戚,给长辈磕头,每拜一位就要奉上一个小布袋和粑粑、糖果,送小布袋也是一种必需的见面礼。

二、藤篾腰箍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表现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及其对美的追求,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加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传着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相连,赋予人们更为神奇和深刻的印象。

唐代史书早已记载着德昂族的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腰箍”为饰,这装束,历经宋、元、明、清千余年,一直流传到现在。德昂族的姑娘成年后,在腰部佩戴上五六圈或十余圈,甚至二三十圈藤篾制的“腰箍”。这些“腰箍”,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诸色,有的上面刻着各种花纹图案,有的还包上银或锡片,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鲜明夺目。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说明这个姑娘勤劳、聪明、有智慧,也表明这个姑娘心灵的美好。所以,德昂族的妇女都佩戴腰箍,并以此为荣。由于腰箍体现了妇女们的美德,因此,在青年男女交往期间,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情,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图案和花纹的“藤篾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佩戴,于是“藤篾腰箍”又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

img40

藤篾腰箍

腰箍是德昂族妇女身上与众不同的标志。生活在各地的德昂族尽管长期被山水分隔,从未沟通往来,但是他们妇女的身上都保留着这一相同的形象表征。可以说,每一个德昂族人都具有腰箍的情结。

德昂族的腰箍因民族支系和地域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更使这一民族文化的符号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花德昂”多采用草藤来制作,颜色多喜欢天然色,年轻姑娘也常把腰箍染成五颜六色。“红德昂”和“黑德昂”多采用藤篾来制作,藤篾外面还漆上红漆或黑漆。藤篾腰箍很细,妇女们一般要戴20~30道。也有一些地方的妇女,她们的腰箍是用竹片削制成的,腰箍大约一指多宽,上面还雕镂着各种花纹图案,妇女一般要戴3~5道。有的妇女戴的腰箍,要用银片或铝丝包裹起来的,晶莹透亮,闪闪发光,显得雍容华贵。

关于德昂族妇女佩戴腰箍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个民族的民俗常常可以从其口口相传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来源解释。虽然这种解释大多都充满着虚幻的色彩,恐怕也未必是该民俗的真正来源,但是它很可能是这一民俗得以代代流传的依据。德昂族解释腰箍来源的传说很多,但最早、最权威的解释还是来自德昂族著名的神话《达古达楞格莱标》。

诗中说,当102片茶叶化为51个精悍小伙子和51个美丽姑娘来到大地上以后,他们驱除了黑暗,战胜了洪水,开辟了山河,埋葬了妖魔;他们割下身上的皮肉,把千山万水铺绿,使大地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然而,好心的人自古就多磨难,忽然“一阵黑风横扫大地,把相亲相爱的兄妹吹散。姐妹被送上高空,弟兄被打在地下,姐妹弯酸了腰下不了地,弟兄跳疼了腿上不了天。黑风狞笑着走了。云天隔断的兄妹只能远远相望”。像茶花茶果一样命运相连的兄妹经过万年的努力,想尽了所有的办法还是不能得到团聚。偶然间,最小的兄弟达楞扯下一根青藤绕成圈,贪玩地去套小草、套树枝、套白云,突然他受到启发,用尽力气将藤圈往天上丢,套着了小妹亚楞落地上。于是,这奇迹提醒了其他弟兄,他们“劈开荆棘扯青藤,编成结实的藤圈。50个藤圈抛上天,套下25对姑娘。神奇的藤圈搭起通天路,拆散的骨肉又团圆。开天辟地第一回,51对男女结成双”。

大地再度欢乐起来,兄妹们将泥巴撒进江河、山洞和山林,出现了鱼虾蟹蚌及百兽的欢跳、群鸟的飞翔。“百兽围着兄妹起舞,百鸟绕着兄妹歌唱。歌声拨动兄妹的心弦,舞步推着兄妹的脚板。姐妹唱得喘不过气,兄弟跳得满头大汗。为了玩得更加舒畅,50个弟兄解下姐妹的藤圈。只有最小的妹妹亚楞,忙倾诉爱情把藤圈遗忘”。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兄妹越唱越跳越喜欢,歌舞中出现了奇怪的现象。50个姐妹身变轻,随着清风上天庭。亚楞腰上箍藤圈,拉着达楞两相亲。”最终留在大地上的达楞和亚楞传下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人们从始祖的传说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腰上箍着藤圈的姑娘靠得住。”

这个美轮美奂的故事,成为德昂族腰箍这一民俗来源的重要依据,成为这一民俗得以维持和传承的重要依据,使得腰箍在德昂族文化中更多地折射出了民族精神的光晕。其实在历史上,不光德昂族,佤族等也都有过佩戴腰箍的习俗。按理,与佤族相比,德昂族的群体更小,居住更为分散,其文化更显弱势,却偏偏是这一更弱势的文化群体将这样的传统习俗一如既往地传承至今。虽然,坚守民俗的行为是个体性的,但是其文化心理的表现却是群体性的,没有群体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意向,没有个体对群体文化的认同,就难以获得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由此可见德昂族对文化传统坚守的韧劲和顽强精神,这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

三、服饰与年龄

德昂族服饰丰富多彩,以女性而言,从幼女到老年着装都各有特点。

从一到五六岁,着藏青或白布短衫,下围挂肩为藏青布裙。头戴红、黄、蓝色布连缀成的瓜皮小帽,帽顶为大红绒球,帽沿缀满银泡、银佛或银币作为装饰品。双耳穿孔,孔内系线或塞一段细竹枝,赤足或穿鞋。

女孩年满7岁,便改着窄袖、对襟短衫,襟边各镶一条二指宽的红布条,衣袖和衣服下摆钉些豆大的五彩绒球,内穿白衬衣,下着藏青或黑布裙,不系腰带,留短发。两耳戴小银耳坠,颈部戴有三五根银项圈,多喜穿拖鞋。

img41

德昂族女童服饰

img42

德昂族少女服饰

从13岁开始至结婚阶段,是德昂族少女穿着华丽的时期,上装为藏青、蓝、绿色的窄袖短衫,翻白领,襟边各镶一条约二市寸宽的红布条,再钉上四副方块银扣,与排扣平行的是两竖行银泡(每行15颗)。衣领系双层,内层为青布,表层为白布,衣领边镶各色小绒球。袖与两肩各镶三道红布条,系上绒球。袖口也镶两道红布条,衣角底边镶红条边。上衣下摆四五寸一段以丝线和小绒球分成方格,格内绣上各种花卉或图案。下身着筒裙,裙子各支系按自己习惯配织成本支系特征的固有的花纹。腰间佩戴五六圈或二三十圈腰箍。主要是腰箍的宽窄不一,宽的少些,细的就多些,各人自己决定。小腿扎布制裹腿,裹腿的两边也缀以绒球和绣以花边。头饰是用一块长方形黑布,两端缀上五彩绒球,戴装有绒球的大银耳筒。如遇节日喜庆,她们也佩戴银项圈,圈上往往系有十余厘米长的银链二十余条(有的是系上三角形小银片),由于银饰价格高,有些装饰也用铝制。

中年妇女的装束用双层包头,包头两端系于脑后,有的下垂至腰,唐代就有此俗,史书称之为“出其余垂后为饰”。耳戴喇叭形耳筒。衣裙形式与少女相同,但不钉银扣,不戴项圈等,比较朴素,有些人戴制作精细的镂空银手镯。

凡年纪超过50岁的妇女,喜着黑色粗布或黑灯芯绒女式大襟衣,宽袖、圆领,不镶红边,不钉五彩绒球,但头顶两层披布,内层为红条纹披肩(俗称观音斗)。腰系几道黑漆藤篾圈,不戴银耳坠、项圈、手镯等装饰品。

德昂族男性的服饰较为简朴,少年儿童上着翻领的青布对襟衣,下着半短裤。年龄在7岁以下者戴瓜皮小帽,帽镶银泡、银币和银佛,帽顶系一核桃大的红色绒球。

img43

德昂族老年妇女服饰

从13岁至结婚前的男子,正是青年追求美和寻找异性的青春时期。上装是双层领的青布大襟衣,外层白领沿边装饰五彩小绒球,大襟衣多用银泡或银币作纽扣,襟边镶些小绒球。左耳戴系竹叶形小银片的耳筒,耳筒的另一端装饰一红色绒球,也佩戴银耳圈。头包花色毛巾,也有戴水红色瓜皮帽。裤子是黑色宽短的大裆裤,外出时,喜欢佩戴长刀、背漂亮的挎包(筒帕或烟荷包),扛着铜炮枪。中年男子服饰与青年同,用藏青或白布包头,不佩戴银耳筒、项圈,衣襟上不钉五色绒球等。老年人的穿着比较随便,但一般都喜欢用青布裹腿。

四、配饰

(一)腰箍

德昂族佩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族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富裕人家的妇女还打制银腰箍,在重大喜庆节日期间佩戴。

腰箍大多用藤篾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竹篾,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蓝、绿等色。妇女一般一人要系多组腰箍,其中一组必须以藤篾为主,上面刻各种花纹,三四圈都不加任何颜色。其他的腰箍可加系三四组,在这几组腰箍里,装饰大致相同,一圈绕各色毛线包银片,象征彩虹;一圈漆成绿色,上刻海洋、浪花、螺蛳等图案;一圈以多根黑色细藤篾搭配;一圈以自己的喜好来装饰,在上面刻上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做工越精致,就越能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戴腰箍,并以精致和引人注目为荣。

img44

腰 箍

img45

竹篾腰箍

雕刻腰箍图案的工具多选择二根伞架骨,把一端磨尖扎在一起,绑成“双刻刀”式,这样刻出来的图案就成了均匀的双线条。也有用细针和黄果刺五根绑在一起,绣刻竹篾腰箍上的花草。

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伙为了取得姑娘的芳心,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腰箍送给心上人佩戴。

佩戴的方法是,将有的银片包裹或彩色线扎住一组腰箍,包扎的部位在前,似现在汉族男子腰带扣为前一样。先放在地上调整好,再像汉族穿裤子一样从下往上套,最后系在腰间并调整正确。

腰箍来源的传说,是德昂族人对古代生活的神话解释,也是德昂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为父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逐步淡化,而长期形成的习惯则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喜好,腰箍成了一种美的标志。

(二)绑腿

绑腿,德昂语称为“麻紧”,是妇女装饰小腿的彩布。有1尺左右长,宽5~7寸。年轻人的绑腿用红、黄、黑色布拼接成套筒,老年人的绑腿则为黑、绿拼接的套筒。侧边皆缝有三撮小玻璃彩珠和不同颜色的绒球。绑在腿上,不让筒裙覆盖,使人们能够看到绒球和玻璃珠装饰的小腿。走起路来,玻璃彩珠和各色绒球随脚步的移动而摇曳生姿,煞是好看。绑腿多是缅甸境内的德昂族使用,国内德昂族已经没有人使用了。

(三)手饰

首饰有手镯、戒指、手箍等,多为银制品,少部分是玉,也有藤篾圈制作的临时饰品。手箍用银制作,如体育用品中的护腕,外雕精美均匀的图案。戒指样式各不相同,多戴于中指、无名指,没有什么讲究。耳环,德昂族的多为圆圈形,有藤篾耳环、木制的耳环、银耳环,男子仅戴右耳。

img46

银手镯

(四)挎包

挎包有大小之分,德昂语称大挎包为“嘎表”,小挎包为“候”,小挎包也称烟荷包,是男女传情的信物之一。挎包都是用自织(腰机)土布缝制,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不一,用各色绒线球装饰。如服饰一样,绒线球是德昂族一种必不可少的饰物,德昂姑娘赋予了它生命和灵性,不同色彩、不同排列、不同位置、不同样式,皆可怡然成趣。

(五)头饰

德昂族头饰有包头和帽子两种。

德昂族男子有白色包头、水红色瓜皮帽和毛巾包头。新中国成立前多留长发,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留短发。男子头缠白头帕,认为缠带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包头仪式。瑞丽一带的德昂族男子戴水红色皮帽,也有些支系的德昂族用各种颜色的毛巾做包头。

img47

德昂族老人头饰

成年妇女婚后裹黑包头,包头尾端系七彩色,是传说中“头披七彩虹”的由来。有银片装饰的帽子,帽顶用多色小布块拼接,帽沿用黑色,用彩色绒球镶嵌,帽子后面也系彩色绒线或丝线的七彩虹。年轻女子戴圆形配彩色绒线的帽子。

德昂族男女都有头饰银器,戴大银耳坠、耳筒、银项圈。耳筒内可放针或纸币。青年女子的耳筒大多用石竹制作,外裹一层薄银片,银片上箍着八到九尾,前段还镶有小镜片,在阳光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有的姑娘脖子上套着十几个粗细不等的银项圈。老年妇女都戴雕刻精致,并涂有黑、红漆的竹管耳饰,显示出妇女的粗犷之美。镇康德昂族头饰相对简洁而漂亮。

妇女头饰中包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一条中间长1米多(根据头的大小确定长短)的黑布,两端接一块宽约4指、长10厘米左右的红、蓝二色上镶银泡的布,红、蓝二色布下端接多条银链,银链下坠珍珠,末端系红、黄、蓝、绿(不用白色)毛线;第二部分,一条白布上绣红、黄、蓝色的“哥毛”(一种类似头套的布条);第三部分,一个用银丝烧成的银圈。

戴包头时,先将中间的一条黑饰布放在头上,两端理往胸前,检查一下是否对称。再将“哥毛”戴在头上,加银圈,后从胸前拿起黑布的左右两端向脑后不同方向盘绕,先盘绕黑布,后用“哥毛”固定。一个花色的包头就戴好了。戴好后的包头,银泡、银链、珍珠、彩色毛绒交相辉映,看上去十分漂亮。德昂妇女的头饰只用银饰品,而不用金饰品。有的困难人家,因银子数量有限,将银链的根数减少,就用铝代替银。

出远门时,因头饰较重,就戴草帽。戴草帽既可在行走时遮挡阳光,又可作为饰品来使用。而男子多扎白布包头。

img48

德昂族幼儿服饰

(六)服饰与文化

德昂族老年、成年、青少年、婴儿襁褓男女传统服饰式样及传承情况。

1.德昂族妇女服装。德昂族是个把传说穿在身上的民族。德昂族妇女服饰独具本民族的特色,表现出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尊崇。现在的德昂族妇女与以前没有太大区别,爱穿紧身大开襟短衣,一般以黑色为主,前襟两边各镶一块红布。再钉上银、铝制成的衣排扣,衣角缀着无数小铃,走起路来丁当作响,既反映了德昂族妇女的美丽,又是富有的象征。下身着系至腋下的自织长裙,裙以黑色为主,每隔五六寸织有深色条纹,上端系有布条穿入两肩,使筒裙不会下塌,外有腰箍,行走时裙子拢身,不致被风吹得乱飘,有的还在腰箍上端加系健美带,小腿穿有红色、黄色布相间的套筒。

德昂族姑娘在13岁(少女)以前,上衣着黑布或白布短衫,下身着挂肩的青布小裙,不缠腰箍,不戴包头,留短发,戴一顶用红、黄、绿各色布片连缀成的瓜皮小帽,帽沿前镶满银泡、小银佛像或银币作为装饰品,稍大些两耳戴小银圈或小银片坠,直到成年换成食指粗细的银耳筒,两耳筒下各吊一串银片,脖子戴着数根银项圈。衣衫,德昂语称做“思鲁”,筒裙称做“活兰”,腰箍称做“浓”。

2.背被。德昂语称“洪保”。德昂族背被较为简单,一般用两米左右长、90厘米宽的各色布做成,不用缝制。背孩子时,用布把孩子的屁股和背兜住,从肩上斜挎过去系紧即可,孩子可背在前,也可背在后。

3.摇篮。德昂语称“马兰涌管”。德昂族摇篮为吊篮,用一块布和一根绳子组成,绳子双杆随便拴于房子的任何地方,再用一根5厘米左右的竹杠把两根绳子撑开,布就搭于两绳之间,摇篮就好了。孩子睡于摇篮上,母亲和老人就边摇摇篮边和孩子说话,讲故事。为了便于做事,又在摇篮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边做事边摇摇篮,不知不觉中孩子就睡着了。

五、体饰(染齿、文身)

(一)染齿

染齿,是德昂族古老遗风之一,也是金齿的由来。染齿者多为妇女,也有老年男子。过去德昂族妇女到一定年龄,都要用锅底灰或中药染齿,少女染齿一般在十三四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她们一般将犁放在花椒树上烧,使犁头被烟熏黑后拿黑色的烟子在天黑前涂于牙面,数日后,牙齿即成黑色。因为花椒树烧后会流出一种油状物,油状物滴在被熏黑的犁头上,用它涂抹,牙齿会油黑发亮,永不褪色。她们认为牙齿越黑越美,还可以防蛀牙。现在已没有人染齿,但也有几个年老者靠嚼槟榔染齿,每天嚼两次,都在饭后嚼,起到健齿和护齿的作用。

(二)文身

东汉杨终《哀牢传》和《后汉书》均记载哀牢“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为“臂胫刻文”。“文”即“文身”,是指在身上绘刺自然物或者几何图案,反映出哀牢先民的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

文身习俗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及我国古代很多民族。原始社会的先民们面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界,生存来源主要依赖于自然界,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一些凶猛动物又会对人类造成危害,由此心存畏惧继而加以崇拜,以获得保护。哀牢种人“刻画其身,象龙文”与《山海经》中“画体为鳞”及吴人“断发文身”以避蛟害的用意是一致的。即使在近现代和当代,哀牢国故土上的部分少数民族,仍沿袭了文身习俗,如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

古代德昂族是信仰文身的,特别是强盛时期。清光绪《永昌府志》载:“崩龙,类似摆衣(白夷的异译,今傣族),惟有语言不同,男以背负,女以尖布套头,以藤篾缠腰,漆齿,纹身,多居山巅。”据田野调查,文身在当时作为一个护身符,据说有刀枪不入之神奇功效,是每一个成年男子的成年礼之一。德昂族最具代表性的文身图像主要是水龙图和百鸟图,水龙图一百年纹一次,百鸟图则六十年一现。其他文身图像有象、虎、狮、龙、蛇及花草、星辰、经文咒语等。水龙图逢百年这天,要纹在寨中祭祀传人身上,主要是祈祷风调雨顺,祭拜青龙母亲。百鸟图则是六十年一现,要纹在习经诵经的少年身上,一百只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地纹在少年背部。水龙图和百鸟图都已失传。

德昂族男子过去成年礼文身就是其中一项,一直流传到现在。大多喜欢在腿、双手和胸部文以龙、虎、鹿、花、草等动植物图案作为装饰。

但传统的纹身术也已失传。在缅甸的芒翁村曾有一位老安长麻糯还会传统文身术,用兽骨磨尖利或用黄果刺五根绑在一起,用蓝靛等做出染汁,然后在没有构图的皮肤上纹绘。这种方式和德宏州梁河县二古城村的妇女在竹腰箍上纹刻花纹的方式相同。如今麻糯老人已带着他神秘的文身术作古,现在的德昂年轻人喜欢用先进的纹绣机文身,但喜纹龙图案的人偏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