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洋务派各地方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创办了什么运动?

洋务派各地方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创办了什么运动?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简介:书中阐明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欣、文祥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洋务派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第一

文章简介: 书中阐明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欣、文祥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洋务派

  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了《海国图志》一书.并且明确在书中阐明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欣、文祥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口号:

  前期(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口号为“自强”,后期(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口号为“求富”.

  洋务派的中央及地方代表势力及代表人物

  在中央,不久前成立的总理衙门办事大臣,恭亲王奕欣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

  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多数与曾国藩有关:

  曾国藩(汉族,道光十八年进士,湘军领导人)

  李鸿章(曾国藩的门生,汉族,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淮军领导人,清朝后期的实力派)

  张之洞(汉族,同治二年进士,号称「香帅」)

  左宗棠(曾国藩的属下,汉族地主,率领军队收复新疆)

  沈葆桢曾国藩的属下,进士出身,接替左宗棠创设福建船政,任南洋大臣

  崇厚(满洲贵族)

  唐廷枢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派的政治主张

  洋务派,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

  这些人,其身份是封建统治阶级,首先,洋务运动是一场经济改革,但是和政治没有关系,是建立于封建制度之下,效仿欧洲进行的经济改革

  初期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最初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自强,早期建设的,基本都是以军工和新式军队为主,如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等,并开办了一些效仿西方的学校.

  后期口号:师夷长技以求富

  在洋务运动后期,由于财政遇到困难,洋务派遂提出求富的口号,要通过洋务运动为国家积累财富,这个阶段,主要建设了包括天津洋务局,江南制造局等官办民用企业,并取得一定成效.

  洋务派政治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济体制,通过改革使国家变强变富,是一次经济文化改革,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还有,1L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不是洋务运动提出的,而是魏源,林则徐时代提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