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昂族由来传说

德昂族由来传说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丽神奇的民间传说、诗歌和音乐是德昂族古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昂族的“水鼓”,它是目前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仅有德昂族保存的一种古老乐器。在有关民族起源、形成的神话传说当中,最具德昂族特色的莫过于《达古达楞格莱标》。
民间文学_中国德昂族

第四节 民间文学

德宏德昂族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和集体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其中,最大量和最根本的部分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学,其次是借用傣文记载在“经书”上的文学。这些民间文学,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劳动生产、人物、动植物等。形式多样,涉及神话、传说、史诗、民歌民谣、故事等体裁,显示了云南省德宏州德昂族人民的聪慧和创作才能,表现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德昂族与傣族、景颇族交错杂居,其文学作品在风格上兼具傣族细腻与景颇族豪放的特色。

在丰富多彩的德昂族民间文学中,神话和传说是比较古老的部分,数量也不少。按内容分,大致有两大类:一是关于自然现象与民族起源的;二是关于本民族习俗的。其诗歌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史诗,主要记述人类起源、创世造物的过程,它跟神话传说差异不大,但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情节复杂,且富有诗意,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云南省德宏州德昂族远古历史的珍贵文献。《达古达楞格莱标》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二是叙事长诗,多歌颂忠贞爱情,赞美男女青年为了争取婚姻自由所作的斗争。三是反映德宏风情习俗的长诗,如《祝婚歌》《哭葬歌》等。四是民歌,为触景生情、随编随唱的。其中主要有云南省德宏州德昂族情歌、劳动歌、仪式歌、求婚歌及赞歌等五种。五是数量不是很多的童话诗。

一、民间故事

在云南省德宏州德昂族民间文学中占重要地位的是民间故事。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同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比神话和传说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就其涉及的内容划分,主要有关于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故事、控诉封建婚姻制度的故事、生活故事、爱情故事及风物故事等。另外,还有许多动物故事、幻想故事、寓言等。

(一)神话传说

德昂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例如诗歌《达古达楞格莱标》(古代先民的传说),神话故事《茶叶仙子》《宝葫芦》《洪水的故事》,传说故事《芦笙哀歌》《彩虹》,民间故事《兔子制土司》《富人变乞丐》等,都是其中的珍品。

美丽神奇的民间传说、诗歌和音乐是德昂族古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歌《芦笙哀歌》是在民间流传很广的一部反映男女爱情的悲剧。而《达古达楞格莱标》则是一部叙述德昂族起源的史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昂族的“水鼓”,它是目前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仅有德昂族保存的一种古老乐器。鼓为圆木挖空制成,鼓面蒙以牛皮,敲打前,从鼓身中间孔内注入清水,润湿鼓皮,故称水鼓。每逢重大节日德昂族人民就会跳起热情奔放的《水鼓舞》。鼓声深沉庄重,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德昂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的德昂族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光大和发扬。“古老的茶农”不再只有梦想,他们正在不断播种着追求和希望,永远向着光明迈进,前进之路势不可挡。

《葫芦育人》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德昂族神话,在德昂族中广泛流传。故事中说: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长得一模一样,分不出你我。后来有一位仙人把男人的面貌区分开来,男人们又用藤篾做成腰箍,套住出了葫芦就满天飞的妇女。从此妇女都戴腰箍,并且与男子一起生活。故事所说“男人都是一个模样,分不出你我他”,即反映了每个妇女可以和任何男子结合,因为他们都是一样,没有必要选择。这或许反映了一群兄弟和一群姊妹之间不分彼此的婚配,没有固定配偶的状态。“后来有一位仙人把男人的面貌区分开来”之后,妇女方才从具有不同面貌的男子中选择配偶。妇女有权选择男子,婚姻的主动权操在妇女手中,所反映的是“母系家庭”(或母系氏族)时代的情况。德昂族还传说:过去是妇女串寨子,男子在家做家务、编竹器。

有一天晚上,男子们一个竹篮都还没编完,妇女已串过七户人家,这引起了男子们的不满,从此男子就叫妇女守家,由他们去串寨子。这个故事反映着从母系家庭转变为父系家庭的概略记忆。而只有到男子想出了办法,“用藤篾腰箍把妇女套住,妇女才和男子一起生活”的时代,父系家庭才算最终确立起来。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德昂族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

较有代表性的德昂族神话还有《龙女人祖》神话。上古时有一个龙女住在山洞里,隔三年出来一次,她被另一仙人的后代看见,二人结合,生出子女,就是德昂族的祖先。

神话、传说、故事是德昂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不仅优美动听、富于教育意义,而且也表现出了德昂族对生命和生活的执著态度及其与众不同的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从内容上看,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反映了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譬如广泛流传在德昂族民间的《宝葫芦》《洪水的故事》等,虽然故事情节在各地虽有一些不同,但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德昂族的祖先诞生于一个葫芦之中。相传远古时期,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共同居住在一个巨大的葫芦里,和睦相处。后来雷神劈开了葫芦,人们走了出来,成为了各个民族,然后划地而居,其中德昂族住在了半山腰,以耕地为生。

人类的祖先从葫芦里出来,是南方许多民族的神话主题,德昂族也不例外,这应该是德昂族对其穴居时代的追溯。这类神话不仅反映了德昂族从穴居到倚山而居,然后学习农业耕作的历史进程,而且还把人类起源与其居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其丰富的想象力令人赞叹。

在有关民族起源、形成的神话传说当中,最具德昂族特色的莫过于《达古达楞格莱标》(又称古歌)。这个传说详细地描述了人类源于茶叶的创作过程。传说在很古老的年代里,世上没有人类,只有花草树木,后来一阵狂风吹落了102片树叶,变成了51个姑娘和51个小伙,他们结成了51对夫妻,从此有了人类。其中一对夫妻达达楞和亚楞就是德昂族的始祖,他们开始繁衍后代,居住洞穴,采食野果,后来学会了盖竹楼、种五谷。这一神话传说与德昂族自称是“茶叶的子孙”“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茶叶是德昂族的图腾”一脉相承。它反映了茶叶在德昂族先民生活中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以及由此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面貌和信息。

第二,反映了德昂族的生活习俗。如《神女浴》《达惹木卡》《不献坟的传说》《藤篾腰箍》等民间传说,分别叙述了德昂族的泼水节、小乘佛教的某些教规以及日常生活中一些民俗的产生和由来,具有鲜明的德昂族文化特点和较深的文化内涵。就泼水节来说,《神女浴》跟有关傣族泼水节的传说完全相同。《神女浴》叙述的是天宫上的几个仙女,她们羡慕人间的美好,便乘人们歇息之机,悄悄的来到凡间玩耍、洗澡。在一次洗澡中,不慎被德昂族人发现了,仙女们即含羞着衣,返回天宫。她们临行前告诉人们,若思念她们,可于每年的清明节后为她们的佛像洗澡。从此,德昂族人民就年年举行泼水节了。这个传说的宗教内容已经淡化,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第三,深刻揭露封建统治者的凶残、卑劣和贪婪。其代表作有《兔子制土司》《智斗头人》《七姑娘》《笋叶伙子》等。在《兔子制土司》中,德昂族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把动物拟人化,故事中的老虎被塑造成背信弃义、凭借权力掠夺他人的坏蛋形象,而兔子则成为不畏强暴的、敢于声张正义的劳动人民的化身。《智斗头人》则是被统治者反对统治者最直观的描述,故事中勤劳勇敢的小伙子阿桑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识破了头人的诡计陷害,最终战胜了头人,成为胜利者。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历史上德昂族人长期受到周边封建统治的压迫和剥削,因而反压迫、反剥削的故事在德昂族民间文学中占有较大比例,这是和他们在历史上的遭遇分不开的。这类作品不仅表达了德昂族的爱憎观与善恶态度,而且也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受剥削、受压迫命运的强烈愿望。

第四,热情歌颂了德昂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善良和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譬如,《金凤凰》就是通过一对孤儿救出金凤凰、为金凤凰治伤、又不辞辛苦地送还它留的金银珠宝等故事情节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此外,还有叙述孤儿悲惨遭遇的《看牛娃的故事》,反映重德行、以善感化别人的《阿西寻金记》等。

爱情故事题材丰富,流传甚广,在德昂族民间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青蛙姑娘》《金鱼姑娘》描述的是穷小伙子以他的勤劳朴实、忠厚善良,感动了青蛙和金鱼仙女,于是下凡与他们结为夫妻,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故事充满了浪漫气息,从中不难看出德昂族人对待爱情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理想。而《彩虹》《彩礼》讲的是因聘礼过重和父母干涉酿成的爱情悲剧。故事采用了白描的叙事手法,不夹杂任何神怪传奇的内容情节,靠故事本身的悲剧性的人物来打动人,使人心灵震撼,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佛教故事和世俗故事

除此之外,还不得不提德昂族的佛传故事和世俗故事。佛传故事,德昂族人将其称之“阿蚌”。“阿蚌”是民间故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上座部佛教佛传故事中专门用以记述一位名叫阿暖的机智人物的故事,只有关于阿暖的事迹、记述阿暖的故事,才可称之为“阿蚌”。阿暖是上座部佛教佛传故事中主要的机智人物,是佛祖释迦牟尼轮回转世的化身,有时又近似于阿凡提、阿里巴巴这类人物,是机智的化身,正义的象征。阿暖的身份在“阿蚌”故事中变化无穷,有时是人、有时是神、有时是动物、有时是植物,寓意着佛祖死死生生,轮回不穷,永生不灭。佛祖涅槃后留下骨节84000块,每一块就是一个阿暖的故事,故阿暖的故事有84000个,佛教的经典有84000部。以下为选录的德昂族绘画佛传故事。

1.《布良洼软》。意为竹楼房架上的椽子又长出了新芽,类似于汉族的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寓意只要坚定信念,艰苦努力,不可能的事也终会变成现实。这个故事还含有教育人们要勤劳善良,不能好逸恶劳、坐享其成的寓意。

2.《盼牙祝弄》。“盼”是秤的秤盘,“牙”是形似天平,戥子两头都可以称物的秤,“弄”是大之意。“盼牙祝弄”即大天平、大戥子之意。

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要为人正派,做事公道,不偏不倚,不做恶,不杀生,好人终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宣传因果报应。

3.《阿暖旺别吧》。“阿蚌”故事的一种,是上新房时由佛爷或姐列以诵经形式必讲的故事。“旺”是战胜之意,“别”是数字“八”之意,意为第八次战胜。故事讲述了佛祖的化身阿暖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第八次战胜了对手,在这之前他运用智慧和正义的力量已先后七次战胜邪恶,取得胜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佛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4.《洛戛潭》。讲述一对王子在颠沛流离的途中与父母失散,后在命运的安排下经过生离死别、千辛万苦终获团圆的故事。寓意佛祖在觉悟之前修行期间虽遭受千难万苦,但始终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排除万难,终成正果,教育人们要一心向佛,一生行善,才会终有好报。

5.《广母哈数》。“广母”系佛塔,“哈”是数字“五”之意,意为《五座佛塔的故事》。内容宣扬人生行善,功德无量,必受佛的庇佑。

6.《阿暖盖散好》。“盖”系水牛,“散”是数字“三”之意,“好”是牛角,即“水牛长出三只角”的故事。内容宣扬佛祖的巨大力量。

7.《姆舍哈过》。“姆舍”指猎人,“哈”系数字“五”之意,意为“五个猎人的故事”。讲述五个进山狩猎的猎人,皈依佛祖,接受佛的教诲,每人接受一条戒律终成正果的故事。宣扬佛教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教育人们要恪守五条戒律。

8.《阿暖光端》。“光端”系腰鼓,一片刚被割过的青草茬在阿暖的鼓声中又马上长出一片新绿,鼓声象征佛法的力量。故事叙述释迦牟尼返还世俗,超度众生时所遭遇的各种磨难和考验。

9.《阿暖舍替毫哈》。“舍替”是富人之意,“毫哈”是秕谷之意。故事叙述三兄弟丧母,家境贫寒,父亲又常年在外,无依无靠,甚为可怜。佛祖知道后十分同情,化做一老妇卖身至人家为奴,三兄弟满怀慈悲之心将老妇迎回为母,加以赡养。田里谷穗扬花、谷粒尚未饱满之际,老妇令三兄弟收割稻谷,贮于粮仓,但全系瘪谷。当年遭遇瘟疫,人死得很多,傣医称用瘪谷作药方可治病,三兄弟于是出售瘪谷发财致富。故事宣扬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

世俗故事,当地称“阿舍”,系一种专门记述地方史、村寨史以及历史上发生或流传的各种世俗故事、传说的口头文学形式,有的还专对历史上的一些人物或史实作出评判,以古喻今,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阿舍”系傣语,意为历史上地方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或史实。如《阿舍岗弄罕》记述了这样一件史实:新中国成立前,潞西遮放副宣抚使司所辖的弄罕(地名,在今畹町附近)布岗(头人)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时常胡乱调令百姓。有一年菠萝蜜即将成熟,为防人偷牛毁,弄罕布岗下令百姓砍伐荆棘将所有的菠萝蜜树圈围起来,但他却错将命令下反,百姓按其命令将所有的菠萝蜜树砍倒后拿去将无用的荆棘圈围起来,导致当地的菠萝蜜树被伐一空,长期无菠萝蜜可食,成为当地的笑话,流传至今。故事嘲讽了土司头人的刚愎自用,愚昧无知。

又如《召发遮放哈弄少哈召发勐卯》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新中国成立前,遮放副宣抚使司有两个女儿,长女系麻子且奇丑,次女端庄美丽。勐卯(今瑞丽)长官司之子前来提亲,相中次女,但未见到长女(怕丑回避)。遮放土司当心长女难以嫁出故想乘机调包,以假乱真,便以次女不能嫁在姐姐之前为由加以拒绝,但称可嫁与长女,并宣称长女比次女更加美貌,勐卯土司之子信以为真。迎娶之日,长女用头盖遮面乘轿以归,新郎未见其貌,迎亲队伍行至瑞丽江边一个地方时,新郎借故掀开了新娘的头盖才目睹了丑女的尊容,方知上当受骗,众人见状哄笑不已。新郎气急之下将新娘遣回,但遮放土司当心家丑外扬,便以属地芒棒法破村的管辖权割让与勐卯土司作罢。故法破村以下一带现隶属畹町芒棒乡,新郎掀开头盖引起众人哄笑的地方至今仍称“回贺弄”,意为“大笑的山洼”。

“召发”系指土司,“遮放”是地名,即现今的潞西市遮放镇,“哈弄”是嫁与之意,“少”是姑娘,“勐卯”即今天的瑞丽市。《召发遮放哈弄少哈召发勐卯》意即“遮放土司的女儿退给勐卯土司之子”。

“阿舍”内容广泛且针对性很强,有关于人物、动物、植物和地名的,种类很多。如“土司阿舍”是关于历史上民族土司上层社会生活诸方面特别是逸事趣闻的故事。

《人物阿舍》又分为历史人物和传说人物两个方面。前者是关于历史上一些真实且著名人物的故事,如果占壁时期的人物召武定,麓川王国时期的人物思可法、思伦发、思任发等;后者是关于一些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动物阿舍》是关于各种动物名称、特点由来的传说。

《植物阿舍》是关于各种植物名称、特点之由来的传说。

《地名阿舍》是关于一个地方名称由来的传说,如前所述“大笑的山洼”这个传说,既与土司逸事趣闻有关,又与地名的由来有关。另有一个关于地名的“阿舍”:回环村附近的山上有一地名叫“唻盖陶”,“唻”是山,“盖”是公鸡,“陶”系年长之意,“唻盖陶”即“老公鸡鸣叫的山峦”之意。这山上有一天然生成但似人工建造的圆型场地,四周围以巨石,中间平旷,是传说中一只神奇雄鸡的住所。传说古代当地时常有妖魔扰民,百姓不得安宁,诉讼至王宫,国王欲为民除害便心生一计:要求妖魔必须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建造一座雄伟高大的城池,并且需在第二天拂晓前“唻盖陶”的雄鸡报晓啼鸣时全部完成,否则将妖魔砍头。妖魔倚仗自身的魔法答应了国王的要求,但却提出当地村寨必须给他每天提供一个姑娘以供玩乐,否则宁愿违命被杀,国王只得应允。

妖魔仗着法力将一段瑞丽江中的石头全部搬光用以建造城池,未留下一块卵石。当限定的时辰将至,城池也即将完工之际,但“唻盖陶”里那只每天按时报晓的雄鸡却迟迟未鸣叫,这就意味着每天将有一位姑娘被献给妖魔。在这关键时刻,村里一位“朗少陶”(老姑娘之意)急中生智,用一只大簸箕使劲扇动模仿公鸡拍翅膀的声音,引得“唻盖陶”里的雄鸡高声鸣叫。当此之际,城池尚有少部分未能完工,妖魔只得保命逃遁,使当地妇女免遭苦难。

(三)童话故事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以生动浅显的道理来对儿童乃至成年人进行教育的文学表达形式。德昂族的童话作品也属于民间口头文学的一部分,一直以口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其代表作品有《披蓑衣的怪物与长尾巴的老头》《聪明的松鼠》《阳春雀与大象》《金螺》等。德昂族童话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当灵活,往往写实与幻想并存,在强烈的幻想虚构中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社会生活、民族情感和民族幻想。

二、诗歌

德昂族人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而且还创造了许多形式多样又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诗歌,其主要有史诗、叙述诗、抒情诗等。德昂族文学以口头的民间文学为主,传统的民歌占很大比例。民歌中情歌比较发达。青年男女交往、恋爱,大都离不开以歌传情。这些情歌多属短篇即兴之作,但也有长篇悲歌,如《芦笙哀歌》。叙事长歌有叙述民族迁徙的《历史调》、描写帮工生活的《下缅甸调》等。

(一)史诗

德昂族史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面提过的《达古达楞格莱标》(又称古歌),它是德昂族的创世史诗。

每个民族对于人类起源及早期的历史都有自己的传说,德昂族人也不例外,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就是德昂族独具特点的创世史诗。这首长达将近千行的古歌,不得不叫人赞叹上古时代生活在茶树王国境内的那些原始先民们,确乎不失天才的幻想能力与天才的创作能力!只缘他们所处的那个邃古时代,本是图腾神话笼罩一切的时代,亦即人类的童年时代。具体地说,那是一个天慧初曙,心灵乍醒的时代;那是一个八方神秘,万物灵动的时代;那是一个幻想遄飞,奇思高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性放歌,生命起舞的时代;同时,就我国大西南境内的茶树王国来说,它则又是一个茶道文化初萌,茶香四野飘逸的时代。须知,唯有在上述这般得天独厚的时空条件和时代背景之下,原始茶树图腾与原始茶叶神话才堪得以滥觞的啊。

不过只因限于题旨,本篇暂且先将《达古达楞格莱标》这首古歌中所蕴藉的图腾观念予以引述,至于其细节的解读,则姑且留待后文再予以详述之。兹将其所蕴藉的图腾观念解读如下。

早从遥远的太古时代起,那些绵亘于中国澜沧江两岸,直到西双版纳一带的大茶山群峰中,就葱茏着蔽天盖地的古茶树森林,悄然诞生出了一方茶树王国。就在这方弥漫神秘氛围的茶树王国境内,亦即原始茶树的摇篮之地上,老早老早就有一个被大茶山养大的民族生息于斯、繁衍于斯、劳作于斯、歌哭于斯。这个民族就是当今依然生活在我国云南境内的德昂族,他们可谓是地地道道的“茶树民族”呢。自古迄今,他们始终至虔至诚地抱守着一个图腾信念,那就是:茶树就是咱们的祖先。且听他们在《达古达楞格莱标》这首咏茶的图腾古歌中之诵唱:

茶叶是茶树的生命

茶叶是万物的阿祖

天上的日月星辰

都是茶叶的精灵化出

金闪闪的太阳

是茶果的光芒

银灿灿的月亮

是茶花在开放

数不清的满天星星

是茶叶眨眼闪金光

洁白的云彩

是茶树的披纱飘散

璀璨的晚霞

是茶树的华丽衣裳

……

茶叶是崩龙的命脉

有崩龙的地方就有茶山

神奇的传说唱到现在

崩龙人的身上还飘着茶叶的芳香。

——引自咏茶图腾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

赵腊林(德昂族)唱并译

古歌的末尾歌行,则是饱含感恩之激情,讴歌由天上的茶树精灵下凡而作为男人的祖先达楞和作为女人的祖先亚楞之不朽业绩的,最后则千叮万嘱地谆谆告诫后人,要永远记住祖先的天恩,“喝着茶水莫把祖宗忘”并把《达古达楞格莱标》永远“贴在心口上”。歌云:

种子撒进土里

庄稼茁壮成长

人类遍布大地

到处鸟语花香

各个民族都喝茶

喝着茶水莫把祖宗忘

未来的道路很远很远

还会有魔鬼和苦难

为了开拓新的生活

《达古达楞格莱标》要贴在心口上。

——引文同上

上述这般的图腾观念,只是形成图腾之茶的要素之一。此外,还有图腾徽号,即把图腾崇拜之物当做本氏族、本部族的群体标志,以此作为区别其他族群的图腾标志之用。当然,原始图腾崇拜本是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而风靡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大约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初期,距今约在一两万年之间。因此,那个时代图腾之茶所用的图腾标志,其原样已然不复存在,然而其图腾徽号的遗风却迄今犹存。其最引人注目的是当今德昂族的每一个村寨都有寨旗。而这种寨旗,恰恰正是原始图腾标志的遗风。德昂族寨旗用的是白布,其上绘有五色图案:上边绘的是太阳,下面绘的是茶树,右边绘的虎(虎亦为他们的图腾崇拜之物),左边的图案则悉依各寨不同的建寨日而择用相应的纪日兽图像,譬如羊日则为羊,牛日则为牛,鹿日则为鹿,象日则为象,凡斯种种,不一而足。每逢重大节日或是全寨祭祀活动,他们就在寨门或集会场所,高悬起了绘有上述图腾标志的寨旗,表示庄严与虔敬之意。显而易见,这寨旗则与其本民族原始先民奉行的图腾崇拜以及古昔所用的图腾徽号是一脉相承的。由斯可见,茶树被选择用为图腾标志、图腾徽号的历史,具有永不消逝的生命力!

“达古达楞格莱标”为德昂语音译,意思是“最早的祖先传说”,它主要通过神界故事和神界图景来曲折地反映远古时期德昂族的形成、发展及其早期的社会面貌,所以,这部史诗通常也被看做是德昂族的民间神话传说。这部史诗主要流传于德宏地区,音译诗句共有550余行,诗句优美、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情节复杂生动,场面浩大恢弘,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部神话史诗中存储着大量德昂族远古历史的信息,因此它也成为研究德昂族远古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资料。

(二)叙事诗

在德昂族民间较为流行的叙事诗有《泪水歌》《历史调》《芦笙哀歌》《帮工歌》《雷弄串》等。《泪水歌》叙述了德昂族在历史上的不幸遭遇,是该民族苦难命运的艺术概括,在举行婚礼时,一般要吟唱《泪水歌》,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本民族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芦笙哀歌》描写的是一对德昂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帮工歌》则是采取男女对唱的形式,由相互试探对方的爱情唱起,唱到两人相爱、准备结婚,可是没有钱,小伙子只好外出帮工挣钱,最后与有情人成婚的故事。

德昂族叙事诗比较朴素,形象比喻不多,多采取直述的方式,诗句接近口语。就其内容而言,表现男女的爱情是诗歌的主题,同时还有不少叙事诗表现的是德昂族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抒情诗

德昂族抒情诗多数是反映该民族独特的风情和习俗,主要作品有《孤儿歌》《求婚歌》《哭婚歌》《青春歌》《欢乐歌》等。其中大多数用于婚礼中助兴,以衬托出现场热烈的气氛,所以这类抒情诗也被称为民俗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