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城乡社会发展的矛盾及社会组织治理问题的研究

中国城乡社会发展的矛盾及社会组织治理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4-09-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导论由于中国地域复杂、经济发展多样,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社会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导致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在中国城乡结构差异巨大的特征社会现实中,重庆市可谓是中国这方面社会发展的典型例证。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功能,化解社会转型时期矛盾,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发展,对其治理研究很有必要。

第一章 导论

由于中国地域复杂、经济发展多样,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社会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导致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尤其是社会转型加快发展时期,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既不像改革前那样表现为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替代,也不像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之间界限分明。这种关系具有一种“双重依赖”的特点。一方面,国家与社会呈现出一定分化的特点与趋势,但同时国家力量对社会的组织与动员能力仍然不可低估[1]。针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城乡差异引发的矛盾,国家提出了城乡统筹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3]

在中国城乡结构差异巨大的特征社会现实中,重庆市可谓是中国这方面社会发展的典型例证。重庆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终都可以溯源到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主要矛盾。对于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党中央和国家对其发展也极为重视,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重庆发展的三大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在社会加速转型时期,推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为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功能,化解社会转型时期矛盾,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发展,对其治理研究很有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