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节社会组织经济收入,扶植有发展意义的社会组织

调节社会组织经济收入,扶植有发展意义的社会组织

时间:2024-09-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目前尚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实行税务机关的核准制度更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更有利于对社会组织实现免税的目的,更有利于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国现行税收政策没有对社会组织的收入作相关性和无关性的区分。

第二节 经济税收治理

调节社会组织经济收入,扶植有发展意义的社会组织,解决其融资问题。合作社资金来源主要是成员的入社费、各级政府的扶持金、公司的支持性基金以及银行贷款。目前许多合作社的会费是50元/人,只是象征性地收取;政府的扶持金往往数量有限,且通常是一次性投入;公司也主要是在销售层面和管理层面提供引导和帮助;而在银行贷款方面,虽然有政府帮助,但由于合作社本身盈利性低、风险较大,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合作社资金缺乏,发展受到制约。

首先,实行社会组织免税资格核准制度,从国外社会组织的情况来看,主要有自动具有免税资格和税务机关核准其资格两种情况。自动具有免税资格一般是指社会组织不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后即具有免税资格,如英国、俄罗斯。税务机关核准其资格,即社会组织是否享有免税资格,由税务机关核准,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均采取此种做法。中国目前尚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实行税务机关的核准制度更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更有利于对社会组织实现免税的目的,更有利于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组织免税资格核准制度意味着社会组织,如果要获得免税资格,应当向税务机关申请。

其次,区分相关商业活动和无关商业活动并给予不同的税收政策。社会组织的商业活动有两种类型:相关商业活动和无关商业活动。相关商业活动是指与社会组织宗旨紧密联系的商业活动,无关商业活动是指与社会组织宗旨并不紧密相关,甚至没有什么关系的商业活动。各国解决社会组织商业活动的税收待遇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看收入来源是相关商业活动还是无关商业活动。相关商业活动的收入与其他非赢利收入的税收待遇相同,无关商业活动则与企业的征税方式相同。二是看收入目的。如果是用于非赢利活动的,则可享受相关商业活动的税收待遇。中国现行税收政策没有对社会组织的收入作相关性和无关性的区分。随着社会组织筹资方式的多样化及商业活动的增多,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税收政策上对社会组织的相关商业活动和无关商业活动作区别对待,可分四类处理:一是对于社会组织向全社会或为不特定群体无偿提供服务、福利的活动,免征各税;二是对社会组织与收益人之间虽然存在金钱或其他利益的给付现象,但收益人的给付与获得的利益无等价关系的活动,免征各税;三是对社会组织与受益人存在服务售卖关系的活动,视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征税;四是对社会组织资产的保值、增值活动(资产营运行为),在流通环节按照企业的类似活动进行征税,对其用于公益活动的收益免征所得税[6]

第三,完善捐赠税收制度,突出对捐赠者的税收优惠,鼓励捐赠行为。《公益事业捐赠法》明确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这些原则性的鼓励政策规定,需要在有关税收法律、法规中予以落实和体现。因而,有必要扩大享受捐赠优惠政策的社会组织的范围,改“特许制”为“审核制”,凡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通过申请都可享受接受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对接受捐赠的社会组织要进行年检,不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取消资格。

第四,严格社会组织的纳税申报制度。由于中国社会组织在形式、结构、收入来源等情况复杂,有必要加强税收管理,而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细则》规定,社会组织发生纳税义务后3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此种管理方式不利于税务机关了解社会组织的活动,也无法对社会组织的纳税情况是否正常作出判断,建议严格社会组织的申报制度。将纳税申报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义务,无论是否发生纳税义务都要进行纳税申报,这将有利于税务机关及时掌握其纳税情况,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税务监督,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