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面面观

汉族面面观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汉族面面观在当代世界民族之林中,汉族是最古老、最多彩、最混血的一个民族。中国面积共计143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面积470多万平方千米。三是四五千年前中国温暖湿润的气候决定了汉族的分布。
汉族面面观_中国汉族

第一章 汉族面面观

在当代世界民族之林中,汉族是最古老、最多彩、最混血的一个民族。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一、汉族人口

汉族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据2005年统计,世界总人口为6477451000人,中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汉族总人口为118295万人,汉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26%,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0.56%。[1]

汉族人口发展至今,拥有近12亿人,经过了长达数千年,甚至近万年的发展过程。据有的学者研究估算推测:在旧石器时代,全世界人口百年增长率不超过1.5‰,新石器时代不超过4‰。约在15000年以前,地球上的人口不超过几百万。公元前7000年以前,约有人口1000万。公元前3500年以前过2000万人。[2]根据以上估算推测,10000年前,我国可能有人口300万~500万;5000年前,可能有人口800万~1000万;夏、商、周三代,中国人口最稀少时期,大致保持在1300万人左右[3];春秋至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4]。在历史性的滚动中,汉族的人口发展到汉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时的3200万人左右,到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时已达5900多万人了;到唐代前期达8000万人~9000万人[5];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突破1亿人,有10441万余人[6];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人口达1.5亿[7];到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人口已达4亿以上[8];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已号称有近6亿人;至今已达12亿左右。

表1 汉族人口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口数表(据2000年统计)

img3

资料来源: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二、汉族分布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近北纬56°,最南近北纬2.5°,经过寒带、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5个地球温度带;最西靠东经约76°,最东靠东经近145°,东西经过东九区、东八区、东七区、东六区、东五区,共5个时区。中国面积共计143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面积47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国土最东至库页岛东海岸领海(正东是台湾省的琉球群岛的大东诸岛以东附近海域),最北至外兴安岭(西部最北为唐努乌梁海),最西至巴尔喀什湖西岸,最南至南海诸岛之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以南附近海域。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中国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因素决定了汉族的分布呢?

一是封闭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汉族的分布。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陆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三大阶梯下降。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5000米,其上耸峙多座海拔超出7000米甚至8000米的山峰,享有世界屋脊之称。第二级阶梯是从青藏高原的北缘与东缘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包括了若干高原和盆地,盆地底部高低不一,高原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是更东的低山丘陵和大平原及大陆架,山丘海拔多在千米以下,平原海拔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水深通常在200米以内。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为界,可将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从新疆吐鲁番盆地底部的艾丁湖湖面(海拔-154米)到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高差达近9000米;东部从海滨平原到秦岭的太白山(海拔3767米)或台湾雪山(海拔3884米),高差不到4000米。这样,如果鸟瞰中国,东和东南面是烟波浩渺的海洋,西北和北面是漫无边际的戈壁和荒漠,西和西南面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和横断山脉,南面是荫翳潮湿、毒蛇猛兽出没的热带丛林。三四千年前中国气温比现在高,南方湿热异常绝难通行,从而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封闭的地理环境。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以农业为生存策略的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东部。

二是河流的流域和水系决定了汉族的分布。中国河流大部分为注入海洋的外流流域;一小部分为流入封闭的湖沼或消失于沙漠,不与海洋沟通的内流流域。划分中国内外流域的主要分水界为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蒙古高原南缘—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向西直抵国界。这一分界线以西地区,除额尔齐斯河外,全属内流流域;而此线以东地区,中国主要的大河,如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均属外流流域,它们分别注入鄂霍次克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这就是说中国外流流域中,流入太平洋的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7%。此外,流入印度洋的河流主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等,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南部和西南一角。这些河流的下游已出国境,流经南亚各国并分别注入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流入北冰洋的只有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源流之一,流经俄罗斯而注入喀拉海,流域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5%。中国水系的分布很不均匀,东部季风区,河流多而长,常形成庞大水系,河网密度一般都超过0.3千米/平方千米。其中河网密度最大的为长江三角洲,达6.4千米/平方千米~6.7千米/平方千米,杭嘉湖平原甚至达12.7千米/平方千米。中国西北地区和藏北高原内流流域内,河流少而流量小,且多单独流入盆地,缺乏统一的大水系,河网密度一般均在0.1千米/平方千米以下;在降水和径流都较丰富的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一带,河网密度方超过0.5千米/平方千米。中国河流的流域和水系的这种生态,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相匹配,也决定了以农业为生存策略的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东部。

三是四五千年前中国温暖湿润的气候决定了汉族的分布。作为汉族主要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在5000年前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之下。在关中地区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距今6000年的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这些动物现今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而又多沼泽的长江流域。在京津地区当时生存有现今见于亚热带地区的动植物,北京西郊、燕山南麓和河北省三河市附近发现了大量阔叶树种花粉带,反映了当时气候湿润和温暖。可见,当时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在距今8000~5000年前处于气候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较今高出2℃~3℃。

而汉族的另一个发源地长江流域,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孢粉分析结果证明,5000年前的气候普遍较今温暖湿润。如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第7~9层中发现相当数量的喜暖动物遗骸,如孔雀、猕猴、大熊猫、苏门答腊犀、亚洲象、水鹿等,而今天这些动物分布大多更为偏南,有的在中国境内已不存在,说明仰韶时期这里的气温较今为高。又如对上海地区崧泽、亭林和唯亭遗址的孢粉分析,证明5000年前这里生长着以青岗栎、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和阔叶—落叶混交林,还有眼子菜一类水生草本植物,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度高出今天2℃~3℃,相当于今浙江南部的气候。再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象、犀等今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遗骸。当时的气候大致近于现代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南部和云南地区。据估计,新石器时代杭州湾属亚热带或热带气候,年均气温高出现今4℃以上。其他如对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周围的湘阴、湘乡、汉寿,江西南昌地区及下游安徽安庆地区的孢粉分析的结果证明,距今5000年前气候也较今温暖湿润。

总之,目前掌握的资料,充分反映了距今约10000~5000年,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以南,西至天山南北、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的广大范围,都处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之下。这种温暖的气候环境一直延续到我国历史文明的早期——夏商时代。据考,夏代留下来的《夏小正》,农学家认为所列星象应该是夏代末期的农家历,其与反映春秋时期物候的《礼记·月令》相比较,《夏小正》中的春季物候相应提前,秋季物候相应推迟,说明那时的气候比春秋时期的气候温暖。近数十年来,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量动物遗骸,其中有如今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獐、竹鼠,生活在热带的大型动物犀牛、亚洲象,以及仅生活在东南亚低地森林的圣水牛。甲骨文中还记载猎获100头以上的动物中就有犀牛,以及狩猎大象的记载都说明,夏商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较今温暖,当时的亚热带北界约在今河南北部的安阳一带。

中国四五千年前温暖湿润的气候,与中国河流的流域和水系的生态,以及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所构建的中国自然地理也决定了以农业为生存策略的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东部。正如陈正祥的《中国文化地理》中所说:

“汉文化最早发祥于黄河中游的黄河谷地,包括汾河、渭河、泾河、洛河、沁河等大支流的河谷;也就是仰韶文化或彩陶遗物分布的核心地区。此一地区,自然条件便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其后向东扩张,进入黄河的大冲积扇及太行山麓成串较小的冲积扇。远在公元前4000年,这一带便存在着农耕的村落;西安半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大致到春秋时代,汉文化圈已掩有黄河的中游和下游流域。

“黄土高原东南部黄河各支流的河谷,特别是两岸的河坎(terrace),因为高出河流的洪水线,近水而可避免水害,又比较易于防御,常被初民选择为聚落地址。原生黄土有垂直的节理,便利于穴居;并且颗粒均匀,疏松易碎,性能肥沃,适宜于原始农耕。同时,黄土高原东南部的雨水,因为很集中于夏季,勉强足够农作物生长,所以成为农耕和文化的发祥地。”

经过长期的滚雪球式的发展,现在汉族在中国呈东密西疏分布,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还分布于世界各地,并在东南亚和北美洲有较多分布。

在中国大陆,汉族有1182950000人(2005年),占大陆总人口的90.56%;

在台湾地区,汉族有22436000人(2005年),占台湾总人口的98%;

在香港地区,汉族有6554000人(2005年),占香港总人口的95%;

在澳门地区,汉族有462000人(2005年),占澳门总人口的97%。

截至2005年,海峡两岸四地共有汉族1212402000人。

汉族在其他部分地区也是当地的主要民族,在新加坡,占总人口的77%;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占总人口的56%。

汉族在许多国家也是重要的组成民族之一,几乎遍布世界各国。

表2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汉族比率表

(按高低排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img4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2717.htm;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853531.html?si=8

表3 汉族在世界各地人口分布表

img5

续表

img6

三、汉族体质特征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汉族的体质有什么特征?也就是人们俗话所说的长相如何?

民间一般传说作为炎黄子孙的汉族的标准长相有三大特征:一是丹凤眼,眼开裂长,大眼角高于小眼角,即古画里汉人的长而上挑的眼;二是铲形门齿;三是幼儿的臀部靠尾椎处的青紫斑。至于其他特征,如小趾甲为两瓣,脖子上有至少一颗黑痣,上臂的横纹等等是大多数汉族的特征,但不是所有汉族都有这些特征。那么实际情况怎样呢?

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作为人类三大人种[9]之一的蒙古利亚人种(或称黄种)的特征为肤色深或浅黄色,发直而硬,呈黑色。胡须少或极少。鼻宽度中等,鼻根低矮或中等,稍凸唇,唇厚度中等。脸平扁,颧骨明显突出,脸宽大,中颌型。蒙古褶(即眼内角皮肤上有一皮褶向下倾斜,掩盖部分或全部泪阜,又与内角下眼皮相通,多见于蒙古利亚人种)和蒙古斑(新生儿的骶部及臀部灰蓝色的斑)多见。门齿呈铲形,犬齿窝不深,腭深,腭宽。眼裂开度狭长,眼裂方向外角高于内角。眼睛呈褐色或黑褐色,血型以O型、A型和B型多见。[10]

中国现代人,主要归属于蒙古人种。一些学者在调查17省(区)近万名成年个体体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的容貌特征作了科学的分析,按北方人和南方人分类。[11]

表4 中国北方人与南方人的体质比较表

img7

资料来源:张实:《体质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8页。

上表所列北方人与南方人在头发、眼形、鼻形、脸形、唇形、身材和头形七个方面的不同特征,是汉族北方人与南方人基本的体质差异,从中可以很明显地分辨出二者的区别。如果在人种学上再细分,则北方汉族种族上属于远东人种,南方汉族属于南亚人种与远东人种的过渡种族,具体见表5。

表5 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体质比较表

img8

资料来源:http://wenwen.soso.com/z/q163814834.htm?w=%BA%BA%D7%E5%C8%CB% CC%D8%D5%F7&spi=1&sr=1&w8=%E6%B1%89%E6%97%8F%E4%BA%BA%E7%89%B9% E5%BE%81&qf=10&rn=94257

根据上述汉族的体质特征,有人从整体上概括了汉族体质共有的8个主要特点以及4个次要特点。

汉族体质的8个主要特点:

1.头发——直而质地较粗,横切面呈圆形。

2.发色——黑。

3.肤色——黄或黄褐。

4.眼形——杏仁眼,两眼分开较远,即常说的“丹凤眼”。眼睑较厚,具有蒙古褶(单眼皮)。

5.眼色——黑褐色。

6.鼻形——鼻根较低扁。

7.脸形——颧骨较突,面形扁平。

8.体毛——体毛和胡须较少。

汉族体质的4个次要特点:

1.体形——肩宽,躯干长,四肢较短。

2.体高——平均在1.67米以上。

3.牙齿——常有铲形门齿。

4.蒙古斑——即所谓的“胎记”,常出现在婴儿期至5岁时。

简单而形象地说,汉族的体质正如歌曲《龙的传人》中所唱,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3月16日)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714984&PostID=13501168.

[2]梁中堂:《人口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转引自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2页。

[3]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4页。

[4]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页。

[5]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3页。

[6]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7页。

[7]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9页。

[8]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5页。

[9]人类三大人种为:亚美人种(蒙古利亚人种或黄种)、赤道人种(尼格罗人种或黑种)和欧亚人种(欧罗巴人种或白种)。

[10]张实:《体质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0页。

[11]张振标:《我国人的容貌特征》,《化石》198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