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基本原理和功能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基本原理和功能

时间:2024-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预警机制运作的基本原理,预警管理人员依照预警目标确定不同预警监测指标,确定预警监测指标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对预警管理对象实施控制。这种预见性功能是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首要功能,该系统中的其他功能基本上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基本原理和功能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是指政府常设机构根据本地区有关突发事件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应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对某些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事态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程序、标准、原则等。

预警机制运作的基本原理,预警管理人员依照预警目标确定不同预警监测指标,确定预警监测指标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对预警管理对象实施控制。信息通道是这个控制系统的反馈机制,通过预警机构或人员获得的监测信息,将预警管理人员对预警指标的实际状况反馈回去,为预警管理人员实施预控对策提供参照的依据。管理人员将反馈回来的实际效果信息与预警目标加以比较之后,根据两者的差距,纠正标准、改善措施,重新开始新一轮的预警控制过程,通过连续不断地调整、控制,预警管理中的预先控制得以实现,最终使管理对象处于安全状态之中。预警管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诸多元素有机组成的复合体,它包括对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控、分类分级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内容。

预警机制的功能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预见功能。通过对政治社会生活领域中致错因子的研究,找出某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预先指出其发展征兆。这种预见性功能是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首要功能,该系统中的其他功能基本上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第二,警示功能。通过对政治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致错因子的监测,政府预警应急管理部门可以将有关信息和结果向相关部门或社会公众发出警示,发挥导向作用。

第三,早期干预功能。实际上许多突发事件的损害程度和规模之所以最终导致到难以收场的地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认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如果在一些突发事件处于萌芽状态时就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地利用已存在和潜在的条件来尽力减缓、延缓其发展的速度,就可以减少其所带来的损失,避免突发事件的扩大和升级。

第四,阻止、化解功能。对于许多现实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给予相应的阻止和化解,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防范了未来突发事件的爆发。这是预警系统中的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