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异化到和解——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生态观的解读

从异化到和解——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生态观的解读

时间:2023-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异化到和解——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生态观的解读石群[摘要]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关系从异化到和解的演变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矛盾最终解决的历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没有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是掠夺与反掠夺的关系。

从异化到和解——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生态观的解读

石 群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关系从异化到和解的演变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矛盾最终解决的历程。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与自然和解的唯一途径。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历史阶段,但它担负着引领人和自然从异化到和解的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应把人的问题放在核心位置,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人 自然 异化 和解

[作者简介]石群,1970年出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伦理、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危机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马克思在其生活的年代,虽没有将此作为研究的重点,但他的笔已触及相关问题,其生态观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读马克思主义文本,我们发现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关系从异化到和解的演变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矛盾最终解决的历程。

一、从异化到和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历程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自然界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材料,通过物质交换,成为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也是人类意识的认识对象。没有自然界便没有人类。自然界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佐证。“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3)

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类生活应当是“自主活动、自由活动”,在自然界中“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4)作为有意识的人类,不仅能认识自己,而且能认识自然界,按“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即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基本标准来生产,人肯定了自然界对人的价值,同时人生产时也有“内在的尺度”即人的标准,既然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即超越了人的利己主义,在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生产。

但异化劳动“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5)。人与自然的异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确立。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作为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也与人相异化”(6)。首先,自然界作为物质资料的提供者,在异化劳动中同劳动者处于对立状态。“因此,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7)工人从自然界获取的生活资料越多,创造的财富越多,属于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其次,人对自然情感的畸变。“……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8)“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9)人应按照美的规律来劳动,来创造。但私有制磨灭了工人对美的追求,将人类内部划分为对立的阶级,一部分人的发展是以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为代价,饿着肚子的工人对自然的美也就视而不见了。再次,因为人对自然的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一旦这条河归工业支配,一旦它被染料和其他废料污染,河里有轮船行驶,一旦河水被引入,只要把水排出去就能使鱼失去生存环境的水渠,这条河的水就不再是鱼的‘本质’了,它已经成为不适合鱼生存的环境。”(10)工业污染让鱼失去了其生存环境,鱼失去了其本质,“鱼”和“水”异化,扩展开来,一切生物也将和其本质处于对立状态,从而无法生存。

异化是人与自然和解的必经阶段,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不得不采取异化的形式,但却为人的解放准备了物质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11)。“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12)异化与异化的扬弃选择的是同一条路,除此没有第二种选择。异化为异化的扬弃做好了准备,“自然科学展开了大规模的活动并且占有了不断增多的材料。……然而,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13)。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没有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是掠夺与反掠夺的关系。同时它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人与自然的相安无事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人与自然异化,再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彻底地抛弃私有财产,达到人与自然和解。在马克思看来,异化不是人类的倒退,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否定阶段。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反映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正确。异化的扬弃是异化的必然结果。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人不再以自然的主人而自居,他以自然之子的身份复归自然,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没有停留在人与自然之原生的统一性层面上,而是从生产实践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4)人类社会实践改造了自然界,自然界日益分化为“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在实践中改造过的、打上人类烙印的自然,“自在自然”不断向“人化自然”演变。“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15)“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16)人的感觉是自然界作为人的对象化的产物,并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对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17)。首先,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其次,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没有社会,社会属性就无从谈起。自然属性也是相对于社会属性而论的。再次,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进行生产。生产活动把人与自然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二、人与自然和解的途径:私有财产的扬弃

“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18)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把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决的目标。异化劳动使人片面发展,而一个片面发展的人不可能以他的自由个性与他人相处、与自然相处,他必将以自然的征服者和索取者自居,他以征服自然的短暂胜利来满足他卑微的灵魂。彻底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应该是人与自然在社会实践中的统一,整个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活动记录。“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完美结合将在共产主义社会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来实现。“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9)

如何对私有财产积极地扬弃?首先,“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0)。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自然界)融合,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而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其次,“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21)。在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具有了人的眼、人的耳、人的感觉已经“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22),人们以全部感觉形成了完整的主体。这时候,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够完全地确立起来。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意义

工业化的滚滚车轮带着人类社会驶向了高速运转的快车道,当我们陶醉于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时,生态恶化的警钟已经敲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一是五六十年代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污染事件,已蔓延到发展中国家。二是资源短缺问题开始凸显。三是人口暴增。四是全球生态系统遭到全面破坏。此情此景,让人类痛心并开始反省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弊病。

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和人与自然的分离一直是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范式,在主客关系中,具有意识的人与其他存在者被严格区分开来,人被推崇为主体,“因为人的本质已成为主体,存在已被等同于被表象状态,真理已成为确定性,因此,人在这里本质上支配着全体的存在者本身,因为他对每一个存在者的存在提供尺度。……使用尺度是垄断尺度,通过这种垄断,人作为主体被建立在全体存在者的中心……”(23)主客二分的西方思维方式是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它将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作为唯一值得考虑的东西,而不顾忌自然界的其他生命。

作为其对立面,非人类中心主义扯起了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大旗,建构了自己的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可以为主体,因而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为维护自然中非人类生命体的生命利益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完善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价值观基础。但非人类的自然生命存在物虽具有内在价值,却没有道德能力,它们如何成为与人类平等的道德主体?这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者面临的一个道德困境,而且正因为此,它也成为人类中心主义者攻击的对象,也给人留下了对人的主体性贬损的嫌疑。

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马克思通过人类繁衍的循环运动说明人的主体性。“人的肉体的存在也要归功于人。……由于这个运动,人通过生儿育女使自身重复出现,因而人始终是主体。”(24)马克思主义因高扬人的主体性,被指责为人类中心主义,受人诟病。可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满眼全是人和自然界相依相生的道德评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平等交换的关系。“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25)用人类的爱来交换自然界对人类的爱,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方法。现在自然对我们所有的惩罚证明了我们曾经只爱自己,即使爱自然,也是利己主义的苍白无力的爱。只有人类的爱才能拯救自然界。

社会面临的任务是:不仅要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需的资料,同时还要自然界能进行再生产,以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自然界成为人类自觉关心的对象,它仍然是一种手段,但同时又成为一个目的。自然界本身并不具有道德主体的地位,我们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悖论,把自然界当作目的来对待呢?生态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非人类中心主义承认生物共同体中其余非人类成员的内在价值;认为世界根本不能分为各自独立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人类与非人类实际上也不存在任何分界线,所有整体都是由它们的关系组成的。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同情和关心地球的命运。但非人类中心主义易导致自然神秘化,也可能产生反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它认为道德评价的客体并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人对自然界的态度。自然界并不包含任何道德限制,只有人类社会才产生道德限制。不允许人对自然界的侵犯,仅仅因为它与社会利益相矛盾。自然界从社会人的目的和任务的观点来看,实际上就具有价值意义。自然界是为人服务的。以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以自己的手段去促使自然界尽可能长久地、充分地、全面地为人服务。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彰显,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肯定自然的价值、主体地位是不同的,和人类中心主义也是不相苟同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它寄希望于人的良心发现,确立自然权力的本体论地位来批判生态危机,此做法只能是思辨的抽象,最多是观念的革命。因自然界不具备作为主体的条件,这种悖论它无法解决。其哲学基础的虚无,决定了在实践中的无效。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整体,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存在,无疑是正确的。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视阈中,资本才是当代“自然异化”的真实根源,而自然真正复活的最后出路是资本的扬弃。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奠定了解决当代生态学问题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从根本上意味着生产方式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基本意义,它批判抽象的自然观,反对以自然的绝对价值等来谈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避免两个极端,即盲目崇拜自然的温情主义和只图眼前利益的实利主义。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历史阶段,异化现象是这个阶段的必然现象。但社会主义社会担负着引领人和自然从异化到和解的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应把人的问题放在核心位置,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将是这个方面的有益探索,它也为共产主义社会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准备了条件。

[参考文献]

[1]侯小丰.“异化理论”中的自由观透视: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学术研究,2009(11):15—20.

[2]袁恩桢.从异化到商品拜物教——重读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6):7—10.

[3]唐仕军.合理性与非现实性:试论马克思人化自然命题的二重性[J].学术论坛,2007(10):32—35.

[4]曾繁仁.马克思、恩格斯与生态审美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62—69.

[5]刘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学习与探索,2009(6):21—23.

[6]李承宗.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25.

[7]张金荣.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意义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7(2):294—296.

[8]戴安良.试论异化与发展及其辩证关系: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体会[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3—36.

[9]罗骞.人的解放与自然的全面复活——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生态哲学之基础的可能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9):66—73.

[10]都岩.主体性与人类中心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自然观解读[J].北方论丛,2009(4):111—113.

[11]王宏斌.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选择及其历史局限性与超越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187—190.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2)同上,第56—57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6)同上,第57页。

(7)同上,第53页。

(8)同上,第53页。

(9)同上,第87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9页。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12)同上,第78页。

(13)同上,第89页。

(14)同上,第57页。

(15)同上,第89页。

(16)同上,第87页。

(17)同上,第83页。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19)同上,第81页。

(20)同上,第85页。

(21)同上,第85—86页。

(22)同上,第88页。

(23)曾建平:《西方机械论自然观兴衰之省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34页。

(2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25)同上,第14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