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理论价值

中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理论价值

时间:2024-09-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仍然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目前,理论界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对改革的条件,对系统“提对策”、改革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等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明显不足。在当前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程中,始终伴随着“府际关系”因素的影响。

二、本书的理论价值

本书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丰富和完善“省直管县”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近年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理论支撑。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仍然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当前,如果不能从理论层面对这一体制改革的基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那么这次意义重大、规模广泛的改革恐将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目前,理论界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对改革的条件,对系统“提对策”、改革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等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明显不足。基于此,加强“省直管县”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明确此轮改革的终极目标,系统提炼改革条件等都是十分必要的。“省直管县”与“市管县”一样,只是一种变革手段,此轮改革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是以此为“抓手”,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域治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改革的条件,并力求提炼出一套较为科学的二级指标体系,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深化“府际关系”研究

“府际关系”是政府过程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威廉·安德森(William Anderson)在《美国社会百科全书》中最早提出“府际关系”的概念。随着“府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府际关系”概念的外延也随之不断拓展。目前,“府际关系”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专指一个国家内部的中央(联邦)与地方(州)之间的关系,而是逐渐向多领域、多维度、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网络式方向发展。“府际关系”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上理解。政府间纵向关系是依托国家结构以及行政区的具体划分,在垂直结构中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既包括中央(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州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地方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8)政府间横向关系是指不同地方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水平互动关系,既包括横向间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政府内部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9)

在当前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程中,始终伴随着“府际关系”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在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间重构和谐的“府际关系”。归纳一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涉及到的“府际关系”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市县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平衡问题;其二,省与市、县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其三,中央和省的垂直管理部门与市、县政府之间的条块关系问题;其四,在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问题。

由此看来,加强对“省直管县”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无疑会更加丰富和完善“府际关系”理论,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府际关系”研究中的理论难点,进一步深化国内学界对“府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